2019届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仿真考试数学试题 下载本文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函数y?xln|x|对应的是第三个函数图象; 则按照图象从左到右的顺序对应的应该为③②④①;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辨别函数的函数图象,常常分析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图象的趋势,特殊点的函数值的符号等方面,运用排除法得出选项,属于中档题. 6.A 【解析】 【分析】

由?,?都是锐角,且cos?值小于

1,得到sin?大于0,利用余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得出2?的范围,再由sin(???)的值,利用正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得出???为钝角,可得出

cos(???)小于0,然后利用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分别求出sin?和cos(???)的值,

将所求式子中的角?变形为(???)??,利用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函数公式化简后,把各自的值代入即可求出值. 【详解】

∵?,?都是锐角,且 cos? ?????51???+???, ??cos,∴???,323235又sin5?1?33???sin(???)???sin,∴??????, 6225232∴cos??+???1?sin(???)??425, sin??1?cos2??, 55453?+555则cos??cos[(???)??]?cos(???)cos??sin(???)sin????2525. ?525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了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以及两角和与差的

答案第3页,总19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余弦函数公式,熟练掌握公式及基本关系是解本题的关键. 7.D 【解析】 【分析】

根据分段函数做出函数的图象,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可求出函数的零点的个数,得出选项. 【详解】

令g(x)?f(x)?m?0,得f(x)?m,根据分段函数f?x?的解析式,做出函数f?x?的图象,如下图所示,因为m?(0,1),由图象可得出函数g(x)?f(x)?m的零点个数为3个,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函数的零点,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在于做出函数的图象,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得出零点个数,属于中档题. 8.C 【解析】 【分析】

算出随机变量?1、?2、?3的分布列后可求各自的期望与方差,从而可得正确的选项. 【详解】

随机变量?1可取值0,1,其中

2111212P??1?0????,P??1?1???1???,

32333232242故E??1??,D??1????.

33992112211随机变量?2可取值0,1, P??2?0?????1?,P??2?1????,

32333231112故E??2??,D??2????.

3399随机变量?3可取值0,1,当?3?0时,丙盒中无红球或有一个红球,

答案第4页,总19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无红球的概率为?故P??3?0??故E??3??2?2112?, ,有一个红球的概率为99331211?2?21?11??1??????,P??3?1??1??, 339?2222?91111,D??3????. 2244综上,E??1??E??3??E??2?,D??1??D??2??D??3?,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数学期望和数学方差的计算,计算分布列时要弄清随机变量取某值时对应的随机事件的含义并确定合理的概率计算方法.必要时可借助于常见的分布列来帮助计算(如0-1分布、二项分布、超几何分布等),考查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9.A 【解析】 【分析】

rra1rrarrrrrr由|2c?a|=|a?b|得|c?(?)|?|a?b|,说明c的终点的轨迹是以?的终点为圆

222rrr1rrr|?||||心,ab为半径的圆,c?b的最大值是圆心与b的终点之间的距离加上半径,即为b?2r1rrarr(?)|?|a?b|,再将其化成a,b的模和夹角可解得.

22【详解】

rra1rrarrrrrr由|2c?a|=|a?b|得|c?(?)|?|a?b|,说明c的终点的轨迹是以?的终点为圆

2221rr心,|a?b|为半径的圆,

2rrrr1rrar|c?b|的最大值是圆心与b的终点之间的距离加上半径,即为|b?(?)|?|a?b|,

22rrar1r21rr1rr∵|b?|?|a?b|?(b?a)?|a?b|

2222?1?1rr1rr?a?b?|a?b| 4211rrrr?1??cos<a,b>?cos<a,b>

42?1?11?1? 42答案第5页,总19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rr=2,(当且仅当cos<a,b)=0时取等).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向量的模的几何意义及计算,向量的数量积,求解时注意不等式取得等号的条件,考查了数形结合思想,属于中档题. 10.C 【解析】 【分析】

利用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以及二面角转化求解判断选项的正误;三角形的面积的求法判断选项的正误即可. 【详解】

(1)∵PA⊥平面ABC,根据最小角定理可得?PBA??PBC,?PCA?PCB, ∴?PBA??PCA??BPC??PBC??PCB??BPC??,故(1)错;

(2)如图,过A作AM⊥BC于M,因为PA⊥平面ABC,所以AP⊥BC,又AMIAP?A,所以BC⊥平面APM,所以PM⊥BC,

则?1??PMA,?2??QMA, 过M作∠PMA的角平分线交PA于点E,则

MAAE??1, MPPE1?1,∴则?1?2?2, 故(2)错; 2111(3)如图,S0?BC?AM,S1?BC?QM,S2?BC?PM,

222∴点E在点Q的下方,故?2?∴S0?S2?2211BC2?AM2+PM2?,4S12?4?BC2?QM2,而44uuuur1uuuruuuruuuur21uuuruuurMQ?MA+MP,MQ?MA+MP24????2r2uuur2uuuruuurr2uuur21uuu1uuu?MA+MP+2MA?MP?MA+MP44????,

222所以4MQ?MA+MP,所以S0?S2?4S1,故(3)正确;

222cos?PBC?(4)在 Rt?PBM中,

BMBM,在Rt?QBC中cos?QBC?,在?PBQ中,

BQBPPB2?BQ2?PQ2cos?PBQ?,

2PB?BQ答案第6页,总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