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用)甘肃省中考化学总复习素养全练11常见的酸和碱试题 下载本文

素养全练11 常见的酸和碱

一、A组 考题诊断

1.(2017·甘肃兰州)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 A.发现燃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B.铝制品变旧变暗后用砂纸或钢丝球打磨 C.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验纯

D.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 答案:B 解析:用砂纸或钢丝球打磨铝制品,会破坏铝制品表面致密的氧化膜,加速铝制品的腐蚀。 2.(2016·甘肃兰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在沉淀、吸附、过滤、消毒、蒸馏等净水过程中,消毒净化程度最高 C.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 D.人体摄入锌不足会引起多种疾病,所以应该大量服用补锌的保健品 答案:C 解析:不会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也可能是液体纯净物;净水过程中,蒸馏净化程度最高;补锌要适量,不是越多越好。

3.(2017·甘肃兰州)下列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 ) A.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用过量的稀硫酸长时间浸泡

B.验证甲烷中含有H2: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烧杯,观察内壁是否出现液滴 C.鉴别化肥KNO3和NH4Cl: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D.检验NaOH是否变质:取样,加水溶解后滴加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红 答案:C 解析:稀硫酸既能和铁锈反应也能和铁反应,用过量稀硫酸长期浸泡会损坏铁制品;甲烷和氢气燃烧都能生成水;氢氧化钠和其变质生成的碳酸钠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4.(2018·甘肃)A、B、C、D、E是九年级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已知C是人体胃液中可以帮助消化的物质,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物质之

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与D的反应: ; B转化为A的反应: ;

C转化为A的反应: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2)B与E的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写出E物质的一种用途: 。

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 2H2O2H2↑+O2↑ Zn+2HClZnCl2+H2↑(合理即可) 置换 (2)放热

(3)作食品干燥剂

5.(2018·甘肃)火锅是我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火锅常用的一种燃料是固体酒精。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对其成分进行探究。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

a.固体酒精是用酒精、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 b.氯化钙、氯化钠溶液均呈中性。 【提出问题】

①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②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

①按右图所示进行实验,发现烧杯内壁有一层白膜,可得出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理由是 。 ②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沉淀是如何形成的: ,由此说明氢氧化钠已变质。

③为进一步确定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分组进行探究。

甲组同学取烧杯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溶液变红 清液中有氢氧化钠 产生 清液中有碳酸钠 乙组同学认为甲组同学所做实验不能证明清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理由是 。他们另取烧杯中上层清液,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

【反思交流】乙组同学所做实验中加足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 。 【实验结论】小组同学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该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答案:①烧杯内壁出现白膜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酒精中含有碳元素 ②Na2CO3+CaCl2CaCO3↓+2NaCl ③白色沉淀 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除去碳酸钠,以免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

二、B组 模拟预测

1.紫甘蓝是大众爱吃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能是加入了下列调味品中的( ) A.食盐 B.味精 C.食醋 D.香油 答案:C 解析: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食醋显酸性。

2.(2017·四川绵阳)“分类”可以使人们有序地研究物质。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 A.碱:苛性钠、纯碱、熟石灰 B.合金:硬铝、青铜、18K金 C.酸:硝酸、硫酸、碳酸氢钠 D.糖类:蔗糖、纤维素、蛋白质 答案:B 解析:A中纯碱(Na2CO3)属于盐;C中碳酸氢钠(NaHCO3)属于盐;D中蛋白质不属于糖类。 3.(2018·青海)对下列物质的俗称,理解错误的是 ( ) A.干冰不是冰 B.纯碱不是碱 C.醋酸不是酸 D.水银不是银 答案:C 解析: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的俗称;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属于盐;醋酸属于酸;水银是汞的俗称。 4.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描述正确的是( ) A.稀盐酸用于铁制品表面除锈 B.液氧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C.氢氧化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尿素[CO(NH2)2]可作优质复合肥

答案:A 解析:液氧不是燃料,但可作火箭发射的助燃剂;氢氧化钠有强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尿素属于氮肥,不属于复合肥料。

5.分别向甲、乙、丙三种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甲溶液变红色,乙溶液变蓝色,丙溶液变紫色。则它们的pH由小到大的排列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丙、甲、乙 答案:B 解析: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由题可知,甲溶液显酸性,乙溶液显碱性,丙溶液呈中性;从酸性到碱性,溶液的pH逐渐变大。故B正确。

6.(2018·广西柳州)运输浓硫酸时,盛放浓硫酸的容器需粘贴的标志是( )

答案:A 解析:图A是腐蚀品标志,图B是禁止携带火种标志,图C是节约用水的标志,图D是禁止点火标志,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应贴腐蚀品标志。

7.(2017·广东广州)下列关于H2SO4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 ) 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

C.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 D.与Mg反应放出氢气 ?导学号58864023? 答案:C 解析:浓硫酸有强腐蚀性,滴到白纸上使纸脱水而变黑。 8.下列物质久置敞口容器中,质量会减少的是( )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 C.食盐 D.浓盐酸 答案:D 解析:浓盐酸有挥发性,敞口放置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9.(2017·山东潍坊)下列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装置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装置气密性均良好)( )

答案:A 解析:B中试管内液面升高;C中气球变大;D中烧杯内的水倒吸入锥形瓶中。

10.如图所示,当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到锥形瓶中时,会引起气球膨胀的是( )

A B C D 锥形瓶 MnO2 Zn H2O HCl气体 胶头滴管 H2O2 稀硫酸 浓硫酸 石灰水

答案:D 解析:D中石灰水滴入锥形瓶内,与锥形瓶内的氯化氢气体发生反应,锥形瓶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故气球膨胀;A、B、C都会使气球缩小。

11.(2018·山东滨州)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都是单质

C.碱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的溶液 D.点燃可燃性气体有可能引发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检验气体纯度 答案:D 解析:分子可以构成物质,但物质不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也可能是由原子、离子构成的,故A项推理错误;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只含有一种元素,但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B项推理错误;碱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但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不一定是碱的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的溶液,故C项推理错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故D项推理正确。

12.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 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D.将尿素[CO(NH2)2]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到氨味 答案:C 13.(2018·江苏常州)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②处有气泡、③处无现象,则可判断锌、铜的金属活动性 B.①②④⑤处有明显现象,则M可能为稀盐酸 C.⑤处固体明显减少,则M可能为稀硫酸 D.⑥处反应放热,则N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C 解析:锌和稀酸反应生成氢气,产生气泡,铜不能和稀酸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锌比铜活泼,故A项说法正确;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能和锌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能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能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B项说法正确;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M是稀硫酸时,⑤处固体不可能明显减少,故C项说法不正确;氢氧化钠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反应放热,故D项说法正确。

14.(2017·陕西)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铁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盐酸,烧杯中相关量的变化与图像相符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