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十校2019-2020学年高三3月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下载本文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

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据图分析,①为糖蛋白,②为磷脂分子,③为胆固醇,④为蛋白质。 【详解】A、这是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不是电镜下看到的结构,A错误;

B、③胆固醇的作用是与②磷脂的非极性尾部一起存在于脂双层内部,使质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又比较坚实,B正确;

C、并不是所有质膜都有胆固醇,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C错误; D、细胞膜的选择透性与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和④蛋白质分子都有关,D错误。 故选B。

【点睛】易错点:胆固醇存在于动物细胞和少数植物细胞质膜上,在调节膜的流动性,增加膜的稳定性以及降低水溶性物质的通透性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6.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能促使核酸合成或分解的酶,统称为核酶

B. 同一个体各种体细胞中的酶其种类相同、但数量不同

C. RNA聚合酶不仅作用于RNA的磷酸二酯键的形成,也能作用于DNA的氢键 D. 酶是生物催化剂,因此反应过程中酶的形状不发生改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A、能促使核酸合成和分解的酶分别为核酸合成酶、核酸水解酶,而核酶是化学本质是RNA的酶的统称,A错误;

B、同一个体内不同部位体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不同的,所含酶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B错误;

C、RNA聚合酶在催化核糖核苷酸形成RNA的过程中作用于磷酸二酯键的形成,在转录过程中也可作用于双链DNA分子中的氢键、使双链DNA解旋,C正确;

D、酶是生物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数量和性质不变,但在反应过程中酶与相应底物结合后其形状会发生改变,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酶的知识,考生识记酶的概念、化学本质和特性,明确酶的催化作用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7.利用无色洋葱内表皮细胞,先后加入适量红墨水的蔗糖溶液和清水,开展“观察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

原”活动。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本实验中观察了两次,通过前后两次观察,采用了自身前后对照 B. 细胞中液泡颜色变化:浅→深→浅 C. 细胞吸水能力变化:大→小→大 D. 视野中红色区域变化:小→大→小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将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置于低浓度的溶液或蒸馏水中,植物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但如果所用溶液为葡萄糖、KNO3、NaCl、尿素、乙二醇等,发生质壁分离后因细胞主动或被动吸收溶质而使细胞液浓度增大,植物细胞会吸水引起质壁分离后的自动复原。

(2)质壁分离过程中,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质壁分离程度越大,植物细胞吸水能力越强;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3)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中水分子的移动是双向的,总结果是单向的。

(4)本实验用显微镜观察了三次,第一次与第二次形成对照,第三次与第二次形成对照,该对照方法为自身对照。

【详解】A、本实验用显微镜观察了三次,第一次与第二次形成对照,第三次与第二次形成对照,该对照方法为自身对照,A错误;

B、由于用的是无色洋葱内表皮,因此液泡无颜色,B错误;

C、细胞失水过程中,吸水能力增强,吸水过程中,吸水能力减弱,即细胞吸水能力变化:小→大→小,C错误;

D、细胞失水过程中,细胞缩小,红色区域由小变大,吸水过程中,细胞涨大,红色区域由大变小,视野中红色区域变化:小→大→小,D正确。 故选D。

8.下列关于人体骨骼肌细胞呼吸的叙述,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为1:3,则该组织消耗的氧气量与产生的二氧化碳之比为1:2 B. 在缺氧条件下,细胞主要进行厌氧呼吸可以快速地利用葡萄糖产生ATP C. 糖酵解产生的丙酮酸,缺氧条件下可被乳酸脱氢酶还原为乳酸 D. 呼吸过程中释放的大部分能量用来维持体温 【答案】D

【解析】 【分析】

1.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的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大量ATP的过程,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产物是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

【详解】A、设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a和3a,则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和释放的二氧化碳都是6a,而人体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因此氧气的吸收总量和二氧化碳的产生总量之比是6a:(6a+0)=1:1,A错误;

B、在缺氧条件下,厌氧呼吸将葡萄糖不彻底的分解,释放少量能量,所以能快速地利用葡萄糖产生ATP,在短时间内维持生命,但无氧呼吸产物乳酸等有毒,会导致乳酸中毒,所以细胞仍然是有氧呼吸产生ATP的量多,细胞仍主要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

C、在缺氧条件下,糖酵解产物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的催化下被NADH还原为乳酸,C错误; D、呼吸作用过程中释放的大部分能量转化成热能,用来维持体温,D正确。 故选D。

【点睛】易错点:在进行呼吸作用的过程中释放出能量有二个用途:一部分是用于细胞进行各种生命活动需要;另一部分是释放的热能,为后续生命体的代谢提供一个温度恰当的环境。 9.有关核酸是遗传物质证据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S型菌和R型菌的结构不同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 S型菌的DNA单独侵染小鼠不会使小鼠得败血症 C. 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单独侵染烟草,烟草不会出现病斑

D. 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细菌裂解后子代仍旧是噬菌体,这种现象是遗传变异的结果 【答案】B 【解析】 【分析】

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

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才会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

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R型细菌→小鼠→存活;S型细菌→小鼠→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存活;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R型细菌→小鼠→死亡。

【详解】A、S型菌与R型菌的结构不同是由于遗传物质有差异而表现的,A错误;

B、用S型菌的DNA单独去侵染小鼠,小鼠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且小鼠与S型菌亲缘关系较远,S型菌的DNA不能注入小鼠体内,不会使小鼠得败血症,B正确;

C、由于烟草花叶病毒的RNA是遗传物质,所以用从烟草花叶病毒分离出的RNA侵染烟草,烟草会感染出现病斑,C错误;

D、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细菌裂解后子代仍旧是噬菌体,这种现象是遗传结果,D错误。 故选B。

10.下列关于中心法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细胞一定能进行b过程,不一定能进行a过程 B. e、d过程可发生在同一种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过程中 C. b、c过程叫做基因的表达

D. 转录是把DNA上的遗传信息传递到信使RNA的过程 【答案】C 【解析】 【分析】

的分析题图:图示为中心法则的内容,其中a表示DNA分子的自我复制;b表示转录过程;c表示翻译过程;d表示逆转录过程;e表示RNA分子的自我复制过程;其中d和e只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 【详解】A、人体红细胞无a过程DNA复制,也无b过程转录,A错误;

B、d是逆转录,只能发生在被逆转录病毒侵染的细胞中,e是RNA复制,只能发生在被含RNA复制酶的病毒侵染的细胞中,B错误;

C、基因的表达是指b转录和c翻译这两个过程,C正确;

D、RNA有很多种,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称为转录,不一定是合成mRNA,D错误。 故选C。

11.下列关于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特纳氏综合症”和“葛莱弗德氏综合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三种病都是遗传物质改变所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