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材分析 下载本文

中学历史教材分析

看透教材(史实)+理论(理论背景)、认识教材和理解教材

参考书目: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 叶小兵《历史教育学》 杜芳《新理念历史教学论》 教材: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材料(教师指导学生教学活动中所利用的一切素

材和手段

分类:

一是:呈现方式或者载体划分(物化材料) 1、文字类:

? 教科书(常用的基本的历史教材)、

? 教辅用书(讲义、教师用书、练习册、地图册、绘图册、学

习指导书、习题集)、 ? 历史文献资料(官私档案、家谱、方志、正史、日记、报刊、

碑刻)、 ? 历史著作及读物(故事、小说、论文、专著、剧本等历史题

材的文学作品)。

2、电子音像类:图片、图表、地图、录像、录音、影视、计算机软件 3、实物类:文物、模型

二是:使用状况/重视程度 基本教材(常规教材)、 辅助材料

教材的功能与作用:

呈现资料(信息载体)、解释资料、启发刺激思维的工具、帮助学生从历史求证现实,从历史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历史认识的中介和客体的功能、提供知识范围和数量的范围

推荐读物: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

从教学论、课题论的角度:

? 是历史课程教学最重要的媒介和资源、

? 是实现历史课程教学目标的凭借、 ? 是历史课程标准的体现和具体化。

历史教材的编写

? 与史学著作的区别:适用对象的不同、指导思想不同、取材标准不同(选材

取材依据课程标准)、编著类别不同(编为主)、内容呈现方式不同(教科书对史学专著的转化方式、较为简单易懂,史著为引人新材料、专业知识)

? 编写的制约因素:符合国家立场、受制于学术研究的进展情况、受制于考虑

学生的年龄以及认知发展水平、从传统“教本”转到“学本”、挑选一些基础的,学生需要了解又能掌握的历史知识

? 编写的基本原则和内容取向:

原则:

科学性原则(客观真实、符合事实、真实可靠、非史学家少用、多用

权威大家公认的、图片视频选取要著名出处) 教育性原则(具有教育意义、哲学意义、体现主流意识、符合教育客

观规律(掌握学生思维规律)) 基础性原则(基本史实需要学生掌握了解、面大不是专题知识、建立

在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基础上) 结构性原则(结构优化、知识结构的讲解、并非专业化展示) 可读性原则(利于学生理解、难度与容量适当,难度适中) 适用性原则(可接受性高、章节之间、课与课之间尽量均衡)

内容取向:

? 教师取向:一般选择一些基本的历史概念,勾勒基本的知识框架,

以老师为中心,老师备课方便,如人教版教材。

? 学生取向:史料与图文并茂,以学生为主(人民版、岳麓版) ? 知识灌输取向:选择历史认识的已有成果。

? 能力培养取向:选择典型的历史事实的陈述及原始资料(选择与

学生直接经验比较接近的直现性强的,具体历史细节编入教科书。

教科书的编写体例: 体例是指教科书的编撰架构和组织样式,现今主要有章节

体、课题体、专题体。

1. 章节体:把历史划分为各个不同时代为章,再把政治、经济、文化等划分为

几个节来阐述历史既有横向,也有纵向。优点:阶段性与全面性的结合,且主次有别。劣势:割裂了一时段内史实之间的联系,不利于考察一个时代的总体特征、形式教呆板。如1904,夏曾佑《中学历史教科书》。 2. 课题体:90年代后,主要在新课改初中历史教科书。以课为单位,按照历史

发展时间顺序,以历史事件、现象为纲目,每课讲授一课时。优点:每课一主题,内容集中,层次简单,好教好学较为自由,发展空间大。缺点:阶段性不明,历史现象主次不分明。 3. 专题体:90年代后,主要在新课改高中历史教材,在书中设置若干专题进行

编写。优点:为师生教学的创造性留下空间,师生可以就某个专题深入探讨,

实行共同发展。缺点:割裂连续性,历史知识点支离破碎,难于体现历史发展的相关性。

中外合编或者分编:分编:清末以来就是分编。合编是20世纪常乃聪提出。《历

史课程纲要》中有所体现,他认为中外合编“打破关于朝代国界的狭隘观念,初中历史编制宜取混合主义,以全世界为纲,而与中国部分需要特加详述,使学生对于中国历史,得因此比较而审其在世界史中的地位,似分授制为宜”。

中外合编之因:优点:

? 加强中外历史的联系与比较,在比较中认识历史发展的共性与个性、

? 增强学生的开放意识和国际意识、

? 有利于发挥螺旋式课程优势,避免与初中历史教材书内容的过多和简单

重复 缺点:缺失民族特色、割裂历史的完整性与连续性(历史知识的两大特性:过去

性+完整性)、减轻学生对本国历史的重视程度。 合编方法:以本国历史为线索(美国、日本)、以世界史为线索(香港)、以专题

或主题形式(中国大陆)。

中外合编存在的问题:

1. 本国历史有可能被削弱,影响学生对本国历史的认识、

2. 呈现历史或许仅仅是本国史和外国史的拼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整合

教科书(编审)制度:教科书的编写、审查、出版、采用等一套运作系统的模式。 模式 组织编写 审查 出版 采用 国定制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 自编自写 审定制 民间组织 认定制 民间组织 选定制 民间组织 专门机构 全国统一(人教版)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 民间组织 半自定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 民间组织 学校自选 原则认可 民间组织 民间组织 学校自选(美国) 推荐读物:毕苑《中国近代历史教科书研究》

第三章 历史教科书的结构与功能

主体部分:课文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教科书的结构:教科书内容、各要素、各成分之间合乎规律的组织

方式。

? 绪论性课文:1、独立性绪论课文(那些内容、怎么学习,编辑背景

等等)起到导向导绪读的作用(不需要掌握)。2、非独立性课文。

? 基本课文:教材的核心部分,特点:简明扼要,小四号、宋体、1000

字左右,对历史事件、场景等均有叙说,其变动不大,相对稳定,教育目标通过基本课文达到,承担多项功能。 ? 补充性课文:拓展知识,增加细节,增强主动性,帮助理解(小字

信息、历史连接等) ? 史料性课文:呈现原始资料(十分典型且能说明问题,史论结合,

论从史出)、文字史料、图片史料能传达真实感,培养多种能力和方法。 ? 探究性课文:加强探究创新意识,培养收集史料,实践和思维等能

力。

辅助部分:课文辅助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编辑要旨:为什么这样编写,编辑的背景

? 目录:教材结构

? 课前提要:课程主要内容,引发兴趣 ? 课文图表、原始资料 ? 主要概念:解释主要概念 ? 课文注解:脚注等文字解释

? 课后习题(需要专门留出时间来解决、题型、怎么考、考什么、怎

么答)、附录和封底

功用:理解、扩充、深化课程内容,为更好地使用教科书,学习历史课程提供理

论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