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时刻之重金属污水处理毕业设计 下载本文

中北大学2009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取栅条断面为矩形断面,则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h1???(sb14)3?v22g?sin??K (式4.5)

2 ?2.42?(0.010.024)?30.62?9.8?sin80?3?0.05?m

式中:β——栅条断面形状系数,锐边矩形为2.42;

K——截污后水头损失增大倍数,在工程上一般取3。

每日栅渣量 w?Qmax?w1?86400k2?1000 (式4.6)

式中:w1——栅渣量,m3/103m3污水,取为0.05;

k2——污水流量变化系数,取为1.5。

w?0.05?0.05?864001.5?1000?0.144m3/d<0.2 m3/d,宜采用人工清渣,计算草图见表

进水αα1α

图4.1 格栅计算草图

4.2 调节池

4.2.1 调节池的作用

调节池可对水量和水质进行调节,调节污水有预曝气作用,还可用作事故排水。可分为水量调节池和水质调节池。本次设计主要考虑pH值、水温,还有水量的调节作用。 4.2.2 设计参数

平均流量Q为0.058m3/s,调解池的容积利用系数t取0.7,在池内停留时间T为5h,

第 13 页 共33页

中北大学2009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池水深h取3m。 4.2.3 设计计算

根据经验公式,实践中池容积V?V——池容积,m3; Q——平均流量,m3/s; t——容积利用系数,取为0.7;

T——处理污水在池内停留时间,取为5 h;

V?QT2t?0.058?5?36002?0.7?745.7m

3

QT2t (式4.7)

水深4 m,取长为15 m,则长宽为12.4m 如下图;

图4.2 调解池草图

4.3 污水提升泵房 4.3.1 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Q=210m3/h,泵房工程结构按远期流量计算。 4.3.2 设计计算

对于新建的污水厂,工艺管线可以充分优化,所以考虑将污水只提升一次。污水经过提升进入一段垂直轴机械反应、一段斜板沉淀池、二段反应池、二段斜板沉淀池、无阀过滤、然后加药进入搅拌槽,最后由排水管道排入河道或回收。 4.4 垂直轴机械反应池 4.4.1 反应池尺寸计算

反应有效容积 V?V——反应有效容积,m3; T ——反应时间,取20min; q’ ——平均设计流量,m3/h;

第 14 页 共33页

q'T60 (式4.8)

中北大学2009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则V?208.3?2060?69.4

m3;

为配合沉淀池尺寸,反应池分为三格,梅格尺寸2.5mⅹ2.5m; 反应池的水深h?VA?69.43?2.5?2.5?3.7m;

每格反应池体积=23.1 m3;

反应池超高取0.3m,则总高为3.7+0.3=4m;

反应池分格隔墙上过水孔道上下交错布置,每格设一台搅拌设备,为加强搅拌效果于池子周壁设固定挡板; 4.4.2 搅拌设备功率计算

(1)叶轮直径取池宽的80%,采用2.0m;

叶轮板中心点线速度采用V1=0.5m/s,V2=0.35m/s,V3=0.2m/s;

桨板长度L=1.4m(桨板长度与叶轮直径之比为0.7); 桨板宽度b=0.12m;

每根轴上桨板数位8块,内外各4块,如下图;

图4.3 桨板

(2)叶轮桨板中心点旋转直径D0为

D0=[(1000-370)/2+370]ⅹ2=1370mm 叶轮转速分别为

n1=60?V1??D0?60?0.5?7转/s; ??1.37第 15 页 共33页

中北大学2009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n2=60?V2??D060?V3?60?0.35??1.3760?0.2?4.8转/s;

n3=??D0???1.37?2.8转/s;

桨板宽长比b/L=0.12/1.4<1,查下表可得CD=1.10;

表4.1阻力系数

b/L CD

n小于1 1.10

nCD?L?4341~2 1.15

42.5~4 1.19

P4.5~10 1.29

10.5~18 1.40

大于18 2.00

按照公式?1(r2?r1),P电动机?1000?1?2,计算桨板旋转时克服水的阻力所

耗的功率。可得第一格外侧桨板P01=0.09kw,第一格外侧桨板P01’=0.014 kw,第一格搅拌轴P1=0.104 kw,同理可得第二格第三格搅拌轴功率分别为0.03 kw和0.007 kw。

设三台搅拌器合用一台电动机,则反应池所耗总功率为0.147 kw。

P电动机?4.5 斜板沉淀池 4.5.1 斜板沉淀池的应用

斜板沉淀池是根据浅池理论设计的,在沉淀池的沉淀区加斜板或斜管而构成,它由斜板沉淀区、进水配水区、清水出水区、缓冲区和污泥区组成。它具有效率高、停留时间短、占地面积少等优点,在给水处理中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 4.5.2 设计参数

(1)在需要挖掘原有沉淀池潜力,或者要压缩沉淀池占地等技术经济要求下,可采用斜板沉淀池。

(2)升流式异向流斜板沉淀池的表面负荷,一般可比普通沉淀池的设计表面负荷提高1倍左右。对于二次沉淀池应以固体负荷核算。

(3)斜板垂直静距一般采用80~120mm,斜管孔径一般采用50~80mm。 (4)斜板斜长一般采用1.0~1.2m。 (5)斜板倾角一般采用60度。

(6)斜板区底部缓冲层高度,一般采用0.5~1.0m。

第 16 页 共33页

P?1?2?0.1470.75?0.7?0.28kw (式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