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模拟考试试卷(十三)
地 理 2018.3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 选择题(共60分)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时间2018年1月31日19时48分至23时11分,月球横穿地球的本影区,出现月全食现象(如图1),图2为月全食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 导致图1中月食区域依次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球自转 B. 地球公转 C. 月球自转 D. 月球公转 2. 此次月全食发生后一个月内( )
A. 地球的公转速度变慢 B. 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后向北移 C. 地球上极昼范围变大 D. 南半球各地昼夜时差逐渐变小 图3为某地地质地貌图。读图完成3~4题。
图3
3. 有关该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山地地形为主,且山高谷深 B. 分水岭总体呈东北—西南走向
C. 地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而成 D. 两干流水平最短距离超过3 km 4. 与甲乙、丙丁沿线相符的剖面图是( )
图4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中a为等温线(单位:℃),b为洋流。读图完成5~6题。 5. 下列四幅“海洋表层海水等温线(单位:℃)与洋流关系示意图”中,与b洋流相符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 b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 增温度增湿度 B. 形成著名渔场 C. 减缓轮船航速 D. 加快污染净化
图4
“丁”字坝是一段伸入河水(或海水)中的堤,与堤岸呈“丁”字形(如图5),可减缓近岸水的流速。据此完成7~8题。
图5
7. 下图所示①、②、③、④四处最需建“丁”字坝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 黄河下游多“丁”字坝,其主要作用是( ) A. 防洪 B. 减淤 C. 护堤 D. 防凌
规模优势指数(SAI)是指某一地区某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占该地区所有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例与全国该比例的比值。表1为2006、2015两年我国某农作物规模优势指数表。读表完成9~10题。
表1
规模优势指数 2006年 2015年 SAI>2.0 吉、辽 吉、辽、黑 1.5 A. 玉米 B. 冬小麦 C. 棉花 D. 油菜 10. 与0 A. 协作条件好 B. 交通运输便利 C. 太阳能丰富 D. 劳动力成本低 12. 2018年1月22日美国宣布对图示国家太阳能组件增收 反倾销关税,这将导致美国太阳能( ) A. 装置生产企业停产 B. 光伏组件价格上涨 图6 C. 行业就业迅速增多 D. 装置市场需求扩大 图7为贵州和江苏2007~2016年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读图完成13~14题。 图7 13. 与江苏相比,贵州城市化进程的特点表现为( ) A. 起步晚、水平低、目前速度慢 B. 起步早、水平高、目前速度快 C. 起步早、水平高、目前速度慢 D. 起步晚、水平低、目前速度快 ) 14. 导致江苏、贵州两省城市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区域发展 B. 地域文化 C. 资源状况 D. 城市布局 图8为川藏铁路(在建)沿线地区地形略图。读图完成15~16题。 图8 15. 川藏铁路沿线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现象表现最明显的是( ) A.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B.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C. 垂直地带性 D. 非地带性 16. 下列自然灾害中,对未来川藏铁路运营影响频率最高的是( ) A. 地震 B. 滑坡 C. 暴雪 D. 火山喷发 图9为某城市用地规划图。读图完成17~18题。 图9 17. 影响该城市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 B. 气候 C. 文化 D. 交通 18. 该城市规划有利于( ) ① 节省城市用地 ② 方便各功能区联系 ③ 增加城市环境容量 ④ 预留城市发展空间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二) 双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