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湘教版地理选修六新素养同步学案:第四章 第二节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Word版含答案 下载本文

第二节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习目标 了解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源的含义及分类。 掌握酸雨、光化学烟雾、温室效应的成因、危害。 了解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明目标、知重点

一、大气污染概述 1.大气污染概念

是指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数量(浓度)超过大气的正常含量,并且持续一定的时间,足以对人、生物、材料、气候产生不良影响和危害的现象。

2.大气污染物

(1)气溶胶状污染物:如粉尘、雾、降尘、飘尘、悬浮物等。 (2)气体状态污染物:如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 3.大气污染源类型(从形成原因来看)

(1)天然污染源:自然界自行向大气环境排放物质的场所。 (2)人为污染源: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所形成的污染源。 4.主要大气污染类型 (1)酸雨

①概念:指pH小于5.6的降水。

②污染物: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等酸性气体。 ③形成:酸性气体在大气中遇到水滴或潮湿空气,转化成硫酸或亚硫酸以及硝酸等,混入雨水或雪水中,使其酸度增加。

(2)光化学烟雾 ①概念:排入大气的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等受太阳紫外线作用产生的一种具有刺激性的浅蓝色的烟雾。

②气象条件:逆温或不利于扩散的天气。

③污染物:石油烃废气、一氧化碳、氧化氮和铅烟等。

④污染物来源:汽车排放尾气、汽油挥发、汽油不完全燃烧和汽车漏油。

⑤形成:排放物在阳光的作用下,特别是在夏季和初秋季节强烈阳光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淡蓝色的光化学烟雾。

⑥危害:造成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严重时也会致人死亡;使家畜患病,妨碍农作物及植物的生长;使橡胶制品老化,材料与建筑物受腐蚀而损坏;使大气浑浊,影响交通等。

(3)温室效应

是指太阳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层射到地面,而地面增温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使大气变暖的效应。

二、大气污染防治

1.控制污染源

(1)关键:控制污染物排放,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2)措施:①改进能源消费结构,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和低污染能源;②集中供暖供热;③对燃料进行预处理,改进燃烧技术;④使用消烟除尘技术、冷凝技术。

2.绿化植被:植树造林、科学规划城市绿地面积。

一、判断题

1.大气污染主要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 )

2.酸雨主要是在人类燃烧化石燃料的过程中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等酸性气体所致。( )

3.在逆温气象条件下,光化学烟雾对人类的危害最小。( )

4.酸雨、臭氧层破坏和全球变暖是世人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 5.防治大气污染的关键是控制污染物排放、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 答案:1.√ 2.√ 3.× 4.√ 5.√ 二、选择题

近年来大气污染现象在大城市相继发生,且有日益严重的趋势。据此完成6~7题。 6.大城市大气污染发生的原因是( )

A.附近有火山爆发,喷出大量含二氧化硫的气体 B.一段时间内的大气降水量大大超出同期平均水平 C.城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D.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大量排放,加上阳光的作用 7.导致大气污染事件发生的主要污染物是( ) A.水蒸气和硫化物 B.二氧化硫和氟氯烃

C.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 D.二氧化硫和悬浮颗粒物

解析:第6题,大城市发生严重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业、交通发达,人口集中,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交通工具(主要是汽车)排放的尾气多,污染物丰富;同时强烈的光照可加剧大气污染。第7题,大气污染主要污染物是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

答案:6.D 7.C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气体进入大气后被缓慢氧化,分别形成硫酸和硝酸,随雨、雪、冰雹和雾降落到地面形成酸雨。据此回答8~9题。

8.下列情况可造成酸雨的是( ) ①森林遭到乱砍滥伐

②工业上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③广大农村居民燃烧沼气 ④汽车排放大量尾气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9.减少城市酸雨产生的最佳途径是( ) A.使用无铅汽油 B.工厂把烟囱造高

C.工业上将生石灰与含硫煤混合使用 D.大力推广使用煤气作为生活燃料

解析:第8题,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燃烧矿物燃料释放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第9题,城市中酸雨的形成主要是含硫煤燃烧产生的硫氧化物和汽车尾气排放的氮氧化合物导致的,因此,工业上将生石灰与含硫煤混合使用,可使硫氧化物中和,减少酸雨的产生。

答案:8.C 9.C

大气污染概述[学生用书P63]

【合作探究】

1.读教材P64图4-5“几种大气污染源”,探究图中哪些是天然污染源,哪些是人为污染源?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提示:家庭煤烟属于人为污染源,具有间歇性,间隔时间短。工业废气属于人为污染源,工业生产排放废气具有持续性,一般每时每刻都在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火山爆发属于天然污染源,排放污染物具有偶发性,爆发时间不确定,间隔时间很长。

2.读教材P66图4-7“温室效应形成示意”,探究温室效应是怎样产生的? 提示:植被破坏及大量矿物燃料的使用,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增多,温室气体能大量吸收地面辐射,从而使大气增温。

【核心归纳】

1.大气污染的概念

大气成分改变

破坏生态平衡,

(自然原因、人大气质大气

→→威胁人体健康,→

为原因),毒害量恶化污染

损害建筑物等

物质增加

2.主要大气污染类型 酸雨 污染物 SO2、NOx等酸性形成过程 酸性气体遇到水分布 世界:西欧、北危害 使河湖水酸化,气体 滴或潮湿空气,转化为硫酸或亚硫酸以及硝酸,混入雨水或雪水中 美、日本;中国:影响鱼类生长繁主要在南方地殖,乃至大量死区 亡;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及人体健康 造成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使家畜患病,妨碍农作物及植物的生长;橡胶制品老化、材料与建筑物受到腐蚀;使大气浑浊,影响交通 光化学烟雾 石油烃废气、一氧化碳、氧化氮和铅烟等 排放物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淡蓝色的光化学烟雾 不利于气体扩散的一些谷地和大城市 续 表 污染物 形成过程 太阳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层射到地面,而地面增温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吸收,从而使大气变暖的效应 分布 危害 引起海平面上升;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强,损害人的免疫力,易患皮肤病;危及海洋生物,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温室效应 CO2等温室气体 全球 臭氧层破坏 氟氯烃 南极臭氧空洞,人类大量使用制北极臭氧层变冷剂、杀虫剂等,薄;青藏高原上使空气中氟氯烃空臭氧层变薄速增多 度加快 【跟踪训练】

阅读下面漫画,回答(1)~(2)题。

(1)下列大气污染类型中,是由漫画中描述的污染物形成的是( ) ①温室效应 ②酸雨 ③臭氧层破坏 ④光化学烟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