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下载本文

【23题详解】

该方法利用太阳辐射的能量,使水分蒸发。凝结的水滴在地球重力作用下,滴落到容器中。揭示了水循环的主要动力包括太阳能、地球重力,②、③对。与风力、温室效应关系不大,①、④错。所以C项正确。 【24题详解】

该方法可以模拟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蒸发,①对。没有水汽输送环节,②错。水汽的凝结、滴落,类似于大气降水过程,③对。水滴直接滴落在容器之中,没有地下径流,④错。故B项正确。

下图为“不同地区地貌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①反映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A. 植被茂密 C. 岩性疏松

26. 图中四地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是 A. ①

27. 地貌景观④是 A. 峡谷

B. 河漫滩

C. 冲积扇

D. 三角洲

B. ②

C. ③

D. ④

B. 地势和缓 D. 降水稀少

【答案】25. A 26. C 27. D 【解析】

- 13 -

【25题详解】

A、从图中可以看出,广东丹霞山植被茂密,A正确; B、广东丹霞山地势较大,B错误;

C、广东丹霞山流水侵蚀严重,留下的岩块岩性坚硬,C错误; D、广东丹霞山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大于800mm,D错误。 故选A。 【26题详解】

滑坡、泥石流灾害易发生在坡度大、降水多的地方,在我国多发生在西南、四川盆地、黄土高原等地,因此长江三峡是最容易发生的地方,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7题详解】

峡谷位于山区,A错误;河漫滩位于河流中游地区,B错误;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C错误;地貌景观④位于黄河下游,是黄河三角洲,地貌景观是三角洲,D正确。故选D。 【点睛】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易区

下图为“喀斯特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 14 -

28. 图示地区地表景观的主要特点是 A. 奇峰林立,地表崎岖 B.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 冰川广布,河流众多 D. 黄土覆盖,土壤肥沃

29. 该景观在我国分布最广泛的地区是 A. 西北地区 B. 青藏地区 C. 北方地区 D. 南方地区

【答案】28. A 29. D 【解析】 【28题详解】

A、图示地区地表景观是喀斯特地貌,奇峰林立,地表崎岖,A正确; 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黄土高原的地貌特点,B错误;

C、冰川多位于高山、高纬度地区,喀斯特地貌多位于低海拔、中低纬度,C错误; D、喀斯特地貌土层较薄,土壤贫瘠,D错误; 故选A。 【29题详解】

西北地区多沙漠景观,无喀斯特地貌,A错误;青藏高原以高原、高山为主,无喀斯特地貌,B错误;北方多平原,河流少,降水少,无喀斯特地貌,C错误。该景观是喀斯特地貌,在我

- 15 -

国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D正确;故选D。

【点睛】我国西南地区之所以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最主要的是这里有其发育的主体。大量的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和卤化盐岩在流水的不断溶蚀作用下,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各种奇特的溶洞。岩石具有一定的孔隙和裂隙,它们是流动水下渗的主要渠道。岩石裂隙越大,岩石的透水性越强,岩溶作用越显著。在溶洞中,岩溶作用愈强烈,溶洞越大,地下管道越多,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完整,并且形成一个不断扩大的循环网。水的溶蚀能力来源于二氧化碳(CO2)与水结合形成的碳酸(H2CO3),二氧化碳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功臣,水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大气流动、有机物在水中的腐蚀和矿物风化。

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下表为我国不同省级行政区常住人口数。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30. 表中

A. 省级行政区人口均增加 C. 北京市常住人口减少

31. 广东省常住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温暖,适宜人们居住 C. 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多 【答案】30. C 31. C 【解析】 【30题详解】

A、省级行政区中北京、辽宁省人口在减少,A错误;

B、据表中数据计算可知,广东省增幅为1.6%,山东省人口增幅为0.4%,广东省增幅最大,B错误;

C、北京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6.5万,C正确; D、辽宁省环境承载力短时间内不会变化,D错误

- 16 -

B. 山东省人口增幅最大 D. 辽宁省环境承载力变小

B. 自然资源丰富多样 D. 科技水平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