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阳市新能源汽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下载本文

氢能源的应用主要有直接燃烧(氢内燃机)和采用燃料电池技术两种(目前我国氢能主要以工业原料消费为主),燃料电池技术相比氢内燃机效率更高,更具有发展潜力。目前以燃料电池技术为基础的应用已经很广阔,现阶段主要分布在交通运输式、固定式和便携式三个方面,燃料电池车正在大力推进中,是氢能源应用的主要方向之一,未来有望进一步遍及能源相关下游包括汽车、发电和储能等领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适用于机动车。燃料电池是一种把燃料所具有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化学装臵,可以分为碱性燃料电池(AFC)、磷酸燃料电池(PAFC)、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使用固体聚合物作为电解质,含有铂或者铂合金催化剂的多孔碳作为电极,由于其主要采用氢气作为燃料,因此又被称为氢燃料电池。与其他燃料电池相比,PEMFC可以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运行,使得其能够更快的启动、对其他部件损害小,延长了使用寿命。PEMFC被用作机动车的动力电池,成为燃料电池的主要研发方向。

二、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预测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日趋成熟,作为实现途径之一的燃料电池技术越来越被重视,由此也会将带动氢能产业链的整体发展。

氢能源是目前已知的所有能源中最为清洁的一种,被称为最理想的新能源。氢能产业链包括制氢、储运、加氢、氢能应用等方面。其中,制氢是基础,储运和加氢是氢能应用的核心保障。

随着我国氢能产业加速发展,氢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氢燃料电池汽车方面。氢能源汽车分为两种,氢内燃机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目前,发展较快的为氢燃料电池汽车。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氢燃料电池出货量仅仅为3.6MW.2015年中国氢燃料电池出货量突破10MW。截止至2017年中国氢燃料电池出货量增长至16MW左右,同比2016年的13.5MW增长了18.5%。

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规模很小,并未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中国氢气年产量已逾千万吨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大产氢国,2011年我国氢气产量已达1407万吨,2012年我国氢气产量约为1600万吨,截止至2017年我国氢气产量增长至1915万吨,年均增长率约为3.66%。

从制氢的方式来看,目前,制氢技术主要有传统能源和生物质的热化学重整、水的电解和光解。全球96%的氢气来源于传统能源的热化学重整,还有4%来自于电解水,其中,天然气制氢是现今最主流的形式。

但是,由于煤气化制氢和天然气重整制氢的CO?排放量均较高,对环境不友好,即化石燃料制取氢气不可持续,不能解决能源和环境的根本矛

盾。而电解水制氢是可持续和低污染的,有望成为未来氢气制取的主流方式,未来发展空间更为广阔。

随着各国氢能源汽车的推广,未来5年,全球主要国家将加快加氢站建设,到2020年,以日本、德国为代表的国家加氢站的规划建设总数将超过435座,其中日本的规划建设数量最多达到160座,其次为德国规划建设100座加氢站。

至2025年,可统计国家共计规划建设加氢站超过1000座,其中以德国和日本规划建设的数量最多,而我国作为氢能源汽车重要的推广国家,至2025年规划建设400座加氢站,为氢能源的汽车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第四章 产品规划分析

一、产品规划 (一)产品放方案

项目产品主要从国家及地方产业发展政策、市场需求状况、资源供应情况、企业资金筹措能力、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项目经济效益及投资风险性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该项目主要产品为新能源汽车,具体品种将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各年生产纲领是根据人员及装备生产能力水平,并参考市场需求预测情况确定,同时,把产量和销量视为一致,本报告将按照初步产品方案进行测算,根据确定的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及预测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价格根据市场情况,确定年产量为xxx,预计年产值20810.00万元。

(二)营销策略

相关行业是一个产业关联度高、涉及范围广、对相关产业带动力较大的产业,根据国内统计数据显示,相关行业的发展影响到原材料、能源、商业、金融、交通运输和人力资源配置等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坚持把项目产品需求市场作为创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市场的变化合理调整产品结构,真正做到市场需要什么产品就生产什么产品,市场的热点在哪里,创新工作的着眼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