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北协作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下载本文

我八岁那年,母亲随手挂在树枝上的一个筐,已经随树长得够不着。我十一岁那年秋天,父亲从地里捡回一捆麦子,放在地上怕鸡叼吃,就顺手夹在树杈上,这个树杈也已将那捆麦子举过房顶,举到了半空中。这期间我们似乎远离了生活,再没顾上拿下那个筐,取下那捆麦子。它一年一年缓缓升向天空的时候我们似乎从没看见。

现在那捆原本金黄的麦子已经发灰,麦穗早被鸟啄空。那个筐里或许盛着半筐干红辣皮、几个苞谷棒子,筐沿满是斑白鸟粪,估计里面早已空空的了。

我们竟然有过这样富裕漫长的年月,让一棵树举着沉甸甸的一捆麦子和半筐干红辣皮,一直举过房顶,举到半空喂鸟吃。

“我们早就富裕得把好东西往天上扔了。”许多年后的一个早春。午后,树还没长出叶子。我们一家人坐在树下喝苞谷糊糊。白面在一个月前就吃完了。苞谷面也余下不多,下午饭只能喝点糊糊。喝完了碗还端着,要愣愣地坐好一会儿,似乎饭没吃完,还应该再吃点什么,却什么都没有了。一家人像在想着什么,又像啥都不想,脑子空空地呆坐着。 大哥仰着头,说了一句话。

我们全仰起头,这才看见夹在树杈上的一捆麦子和挂在树枝上的那个筐。 如果树也忘了那些事,它便早早地变成了一根干木头。

(选自《遥远的村庄》,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写路和风,通过描述它们的不可靠和不记得,突出了树对记忆的忠实坚守。 B.作者以树根与树干的关系隐喻两代人之间的关系,含蓄地传递出对父亲深沉的情感。 C.“我们早就富裕碍把好东西往天上扔了”, 表达的是我们对贫苦生活的喟叹与无奈。

D.文章既写了树又写了人,人事与树语交织融汇,人情与哲思熔于一炉,形散而神聚。 5.文章的标题“树会记住许多事”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5分) 6.本文的语言极具特色,请结合全文加以赏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2007年12月发布的“限塑令”,改变了人们的购物习惯。发改委去年发布的数据显示,“限塑令”实施以来,塑料袋使用普遍减少2/3以上,累计约为140万吨,相当于节约了840万吨石油。现实中,在超市、农贸市场,也常有消费者自备购物袋。不过,从农贸市场、超市,到快递、外卖,生活中塑料袋的身影还是很常见。近日有媒体调查后得出结论,执行近10年,“限塑令”的政策效应正在逐渐弱化,引来不少讨论。

随着“互联网+”兴起,快速和外卖领域逐渐成为塑料袋消耗大户,变成监管盲区。数据显示,去年仅快递业塑料袋使用量就高达147亿个。加之超薄塑料袋肆意流通等老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难免让人觉得“限塑令”在弱化。

“限塑令”遏阻,的确是新老问题的叠加所致。执法部门取证难、执法难依然存在,管不住小作坊这样的生产方,也管不住农贸市场这样的销售方。而超市“积少成多”从中获益,更让人吐槽“限塑令”变为“卖塑令”。从这个角度看,即便是“限塑令”加码,也同样有个执行的老问题。

不久前,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在协调起草《关于推广标准托盘、发展单元化物流的意见》,将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调整“限塑令”,研究制定在电商、快递、外卖等行业率先限制一系列不可降解塑料包装使用的相关实施方案。

当前,相关制度安排已经比较立体、丰富。如何让规定从纸面落实到地面进而发挥应有威力,还有赖于监管部门主动作为、密切协同。环保、质监、工酉等部门,必须在塑料袋生产的审批、监控、执法等环节形成合力。

其实,推进“限塑”进程,根本上仰赖于企业和公众的参与。例如,据推算,我国每周有超过3亿份外卖被送出,如果按每份外卖消耗1个塑料袋计算,就产生了3亿个塑料袋。面对这一问题,从外卖平台到餐饮商家都负有责任。塑料袋虽小,但折射着环保的大命题。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主动限“塑”,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塑料袋消耗量,真正减少环境污染。

(摘编自王石川《限塑十年,绿色生活仍在路上》,2017年12月6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摘编自《七年“限塑令”,到底是不是一纸空文?》,2016年2月16日中国网)

材料三: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废纸分会秘书长唐艳菊说,如果收集外卖和快递包装的服务点设置合理,配套条件齐全,规模收集具有很大的市场价值。“在理想条件下,这些包装能形成绿色闭环和可循环闭环,但实际上很难将这类材料分门别类回收再利用。” 复旦大学教授顾晓鸣建议,通过推广使用纸袋、可降解塑料袋或者简易打包的方式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同时,通过各类宣传让公众意识到白色污染的严重性,树立环保意识,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逐渐养成少用、不用和重复利用塑料袋的习惯。

一些企业已经开始“自我加压,,,提升塑料袋等包装的“绿色含量”。如京东成立了物流包装实验室,研发新型环保材料,推出在堆肥条件下3个月内可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的全降解包装袋,推广使用后可以减少大量白色污染。

(摘编自王石川《“互联网+”行业成“限塑令”“重灾区”》,2017年9月25日新华网)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限塑令”的发布改变了人们的购物习惯,塑料袋的使用普遍减少;但执行近10年,“限塑令”的政策效应正在逐渐弱化。

B.超薄塑料袋肆意流通、执法部门执法难等老问题和快递、外卖领域难以监管等新问题,使得“限塑令”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

C.由材料二可知,2009年上海市各产生源生活垃圾中塑料袋含量较上一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含量大多高于“限塑令”发布前的水平。

D.专家认为,如果收集外卖和快递包装的服务点设置合理,配套条件齐全,规模收集来的包装就可以形成绿色闭环和可循环闭环。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限塑令”管得住正规厂家,却很难管得住小作坊;管得住大超市,却很难管得住农贸市场。这使得快递和外卖等领域成为监管的盲区。

B.由于自备购物袋顾客很少,大部分顾客为图便利都会直接购买塑料袋,使得“限塑令”有转变为“卖塑令”之嫌,超市成为唯一受益方。

C.由材料二可知,2007年至2011年间,上海市生活垃圾中塑料袋的含量在“限塑令”发布后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减量的效果并不明显。

D.由材料二可知,2011年相对于2008年,上海市不同类型生活垃圾中塑料袋含量有所下降,比较而言,公寓中的住户对政策反应能力最好。

E.虽然“限塑令”已实施多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效果终究不尽如人意。随着外卖、快递等各种新生活方式的出现,限塑的任务依然艰巨。 9.怎样才能将“限塑令”落到实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黄佐,字才伯,香山人。祖瑜,长乐知县,以学行闻。景泰七年举于乡,入成均,与天下士讲肄,为文章必授经术,证时务,人尽逊谓弗如也。天顺癸未,疏正身正家六事,凡数千言。上之,触权贵,将得罪,赖礼部尚书王翱、户部侍郎薛远救之,繇是誉日章。 正德中,佐举乡试第一。世宗嗣位,始成进士,选庶吉士。嘉靖初,授编修,陈初政要务,又请修举新政,疏皆留中。寻省亲归,便道谒王守仁,与论知行合一之旨,数相辨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