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doc 下载本文

功效期待指一个人能成功地执行某种可以产生一定结果的行为的信念(对个人能力的评估 功能:①决定学生对学习活动的选择及对活动的坚持性;

② 影响学生对待学习困难的态度; ③ 影响学习任务的完成; ④ 影响学习时的情绪状态;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①自身成败经验②对他人的观察(替代经验)③言语劝说④情 绪和生理

状态

4. 成就动机理论邙可特金森)成就动机的结构影响人们选择不同难度的任务:

求成型的人喜欢选择有50%把握、有一定风险的工作;

避败型的人倾向于回避有50%把握的工作,喜欢选择成功概率几乎为0或接近100%即非 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

4.成败归因理论(韦纳)

努(努力)可(可控)look —定(稳定)能(能力)做(工作任务)

内因 外因 稳定 不稳定 可控 不可控 能力 努力 V V V V V V V 任务难度 运气 V V V 身心状况 外界环境 V V 习得性无助

所谓习得性无助,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 影响时所体验到的--种抑郁状态。

例如,一个学生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 就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

6. 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

自我实现的需要

审美的需要

认识和理解的需要(求知的需要) 尊重的需耍 属与爱的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的需要

只有低一级需要基本满足后,髙一级需要才能成为行为动力。

高一级需要产生时,低级需耍并不消失。同一时期内,人就有多种需要并存,但有的需要占 主导地位。

7. 徳韦克的成就目标理论

人们对能力持有两种不同的内隐观念:

能力实体观:能力是稳定的,不可改变的特质,倾向建立“表现目标”,自我卷入的学习者, 即

他们希望在学习过程中证明或表现自己的能力;

能力增长观:能力是不稳定的,是可以控制的,倾向建立“掌握目标”,任务卷入的学习者, 即

他们希望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8. 卡文顿的自我价值理论

认为个人的自我价值是人的主要需要。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成功,可以提高自我价值感。自我 价

值感是个人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必须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自尊。

自我价值理论将动机类型划分为四种,也就随之将学生划分为四种: 高驱低避型:定向成功者 低驱高避型:

髙驱髙避型:过度努力着,隐晦努力(偷学) 低驱低避型:失败接受者

9. 自我决定理论:德西和卡文西

徳西效应:1.外部奖励可能会削弱动机

2. 教育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的动机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培养:

1. 学习动机的培养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2. 设置具体冃标及到达n标的方法; 3 ?设置榜样;

4. 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5?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6. 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

激发: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根据学习任务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给予恰当的评定,激发学习动机

适当进行积极归因训练,促使学生继续努力韦纳成败归因

恰当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 行为主义强化理论/德西效应 妥善处理竞争和合作 培养自我效能感 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

学习迁移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其实质是经验的 整合。 学习迁移的分类:

1. 正迁移(助长性/积极迁移)一负迁移(抑制性/消极迁移)

耶克斯-多徳森定律

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即两种学习之间相互促进。 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逍極的影响,即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

2. 顺向迁移一逆向迁移

顺向迁移: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 逆向迁移:指的是后来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 响。

3. 水平迁移一垂直迁移

水平迁移/横向迁移:指在难度、复制程度和概括层次上处于同一水平的先行学习内容与后 继学习内容、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垂直迁移/纵向迁移脂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继学习内容是不同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的影响。

4. 一般迁移一特殊迁移

一般迁移:原理、原则、态度、方法、策略

特殊迁移:具体知识与动作技能的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 到 另一种学习中

5. 同化性迁移一顺应性迁移一重组性迁移

同化性迁移: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 事物中去。

顺应性迁移:协调性迁移,当原有的经验结构不能将新的事物纳入其结构内时,需调整原 有的经验或对新IH经验加以概扌舌,形成一种能包容新IH经验的更區二级的经验结构,以适 应外界的变化。例如,“铜”、“锌”、“铝”等概念的掌握对形成“金属”这种概念的影响 就属于顺应性迁移。

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经验系统中的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的情境。例如,将己学握的字母进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 单词。“蓝瘦、香菇” 学习迁移的理论

1?形式训练说一沃尔夫:官能说,(注意力、记忆力、推理力)第一个学习迁移理论

2. 共同要素说一桑代克、伍德沃斯(相同要素说)第一个通过实验得岀对迁移理论(形状 直觉实

验):1?重视学习的具体内容和具体问题的研究:

2. 迁移是非常具体的、并且是有条件的,只有当前后学习中有共同的要素即共同的 内容

时,才能发生迁移。

3. 概括化理论一贾德(经验类化说、水下击靶实验)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条件,而 迁移

产生的关键在于学习者能够概括出两组活动Z间的共同原理,学习者的概括水平越高, 迁移 的可能性越大。

4. 关系转化理论一苛勒(小鸡觅食)

1. 迁移的实质是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

2. 迁移不是自动发生的,而是学习者顿悟的结果

换言之,迁移不是由于两个学习情境具有共同成分、原理和规则而形成,而是由于学 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Z间存在的共同关系的结果

6.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一奥苏伯尔

在奥苏贝尔看来,一切新的有意义学习都是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所产生,不受学习者原有 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这也就是说,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 而学习者原有认知构的特征则始终是影响新的学习与保持的关键因素。

1. -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含迁移

2. 认知结构变量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

认知结构变量的作用

原有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的可利用性 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知识的可辨别性 认知结构屮原有的知识的稳泄性和清晰性 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 ?客观因素

o学习材料的特性

o学习材料之间的相似性 0教师的指导 0媒体

?主观因素

0智力

。年龄

。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

0学习者对学习和学校的态度

。学习者学习策略的水平

0学习者对学习的定势(心向)陆钦斯“量杯实验”定势影响迁移

请简述促进知识迁移教学

1. 精选材料作为教材内容 2. 合理编排教材内容 3. 科学呈现教材内容 4. 合理编排教学程序

5. 教授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策略水平 6. 加强“双基”训练,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

第五节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的特征:主动性、有效性、过程性、程序性

自我调节学习是指学生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效果、达到学习目标,主动地运用 与调控元认知、动机与行为的过程。

学习策略的种类:边克卡

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即信息加工的方法和技术

复述策略:如重复、抄写、记录、画线、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排除干扰、整体 识记

和分段识记、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形式多样化

精细加工策略:如想象、口述、做笔记、类比、答疑、记忆术(如关键词发、谐 音联

想法)、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组织策略:如组块、选择要点、列提纲、画地图、列提纲、利用图形(如结构图、 流

程图等)利用表格

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整个学校过程的有效监视和控制的策略,即对信息家公告称 进 行调

控的策略,是“自己对白己的认知7 计划策略:如设置目标、浏览、设疑等 监控策略:如自我测查、集中注意、监视领会等

调节策略:如调整阅读速度、重新阅读、复查、使用应试策略等

资源管理策略:指帮助学生有效的管理和利用环境和资源,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的策略。 吋

间管理:如建立吋I'可表、设置目标等

学习坏境管理:如寻找固定地方、安静地方、有组织的地方等 努力管理:如归因子努力、调整心境、自我谈话、自我强化等

资源利用策略(其他人的支持):如寻求教师帮助、伙伴帮助、获得个别指导等 学习

策略训练的原则: 主体性原则 内化性原则 特定性原则 生成性原则 自我监控 自我效能感 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

(1) 指导教学模式

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

(2) 程序化训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