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教版三年级下自然完整版 下载本文

. *在学生交流设想时,可让学生说明设想的依据。 活动二:从食盐水中提取食盐(P15)

学 生 活 动 1.观察:用放大镜观察溶解前的食盐。 指 导 要 点 *也可以选用以前从食盐水中提取2.观察:教师演示实验“从食盐水中提取食盐”。 出来的食盐,这样溶解前后在放大3.观察:用放大镜观察提取出的食盐,比较溶解镜下观察到的食盐形态就没有差前与提取后食盐的形状差别。 活动三:制作美丽的盐花(P15)

学 生 活 动 1.在热水中加食盐至不再溶解。 指 导 要 点 * “制作美丽的盐花”这个实验可作为选别。 2.把棉线或毛线缠绕在铁丝上,把缠绕着用实验,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做一做。教学棉线或毛线的铁丝缚在竹筷上。 中不必要求学生使用酒精灯,教师提供热3.将铁丝下端弯折成圆环或小花等形状。 水即可。此外,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应提醒4.将竹筷架在盛有热食盐水的杯子上,使他们注意安全,以免热水伤害或者铁丝伤圆环或者小花垂入食盐水中,待食盐水慢慢害。 冷却。 5.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课上来不及看到盐花的形成,应提醒这一点。 *在学生交流观察到的现象时.教师可帮助学生进一步感悟有些变化是可逆的。

Word资料

.

第三单元 温度的变化

单元概述

本单元以温度的变化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水温、沙温和气温的变化规律。设计目的是训练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的方法收集数据,整理后绘制折线图,发现水温、沙温和气温的变化规律,体会长期观察与记录是探究事物变化规律的基本手段,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长期观察的良好习惯。

本单元的设计思路是:以观察、实验、记录和整理资料为基本方法,探究水的温度变化规律,比较沙的温度变化规律,寻找气温的变化规律,从而体会长期观察与记录有助于探究事物的变化规律。

单元教学目标

1. 初步学习通过观察、实验的方法收集数据,整理后绘制折线图。

2. 初步知道折线图的特点和作用,根据折线图总结水温、沙温的变化规律。 3. 探究一天当中气温的变化规律,初步了解晴天和阴天气温变化的异同,知道不同的地区一年的气温情况也不相同。

4. 体会长期观察和记录有助于探究事物的变化规律。

5. 进一步培养认真观察、积极思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长期观察的良好习惯。

Word资料

.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1课 水温的变化

教学目标

1. 初步学习用观察、实验的方法收集数据,整理后绘制折线图。 2. 根据折线图发现并归纳水温的变化规律。 3. 初步知道折线图的特点和作用。

4. 培养如实记录实验数据、细致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学习用简单的图表、文字等记录实验数据,对水温的变化过程作出简单描述。 教学难点:

温度计的正确读数和折线统计图的制作。 教学方法:实验法 教学活动指导 课前准备

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烧杯、秒表、演示板。 活动一 水的加热和冷却(p.17) 活动目标

1. 初步学习用观察、实验的方法收集、记录水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数据。 2. 培养分工协作的精神。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1. 猜想:加热和冷却一杯水,水温会发生怎样的变1、实验前应引导学生对加热和化? Word资料

冷却实验的方法进行充分讨论, . 2. 讨论:怎样进行水的加热和冷却实验? 讲清加热的注意事项和温度计3. 实验:小组内分工合作,加热烧杯中的冷水,每的使用方法,保证实验数据的科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温,当水温保持不变之后将盛有学性。同时应提醒学生以实事求开水的烧杯从上取下静置一旁,继续每隔1分钟记录是、细致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一次水温。把结果填在教材第17页的表格中。 4. 交流:实验结果。 的协作精神进行观察、实验和记录。 5. 介绍: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水的沸点是102、 在进行水的加热实验时,烧0℃。 活动二 水的温度变化规律(p.18) 活动目标

1. 根据记录和整理的实验数据绘制水温变化折线图。 2. 根据折线图探究水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杯中的水加到1/3即 1. 讨论:根据表中的记录数据能清楚地看1、提醒学生绘制折线图时,横线代表时出水温的变化规律吗? 2. 介绍:折线图的绘制方法。 间,以分钟为单位,纵线代表温度,要正确对应时间和相应的温度,然后把各个点3. 绘制: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记录的数据,连接起来。 在活动作业第14页上绘制水温变化的折线可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温,也可以根据图。 上课的实际情况确定间隔的时间。加热活4. 讨论:从折线图上你看出了什么?使用动可以在水达到沸点2—3分钟后停止。折线图有什么优点? 教师可事先进行实验,掌握把一定量的水5. 交流:水加热、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加热到沸腾状态需要多少时间。 规律。 Word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