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易错题汇总 下载本文

错题来源:第四单元 题目出处:课本

相关知识:数位、写数

教学简述:这是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中“读数、写数”教学后的一道练习题,学生已会读写两位数,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的名称,知道数位的意义。 典型错题:

错题:猜一猜这个数是几: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5 。 错解:61(或72、83、94) ◆原因分析:

原因1.学生思维主要集中在“小5”,对于“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没有引起充分注意。导致实际写数时颠倒致错。 原因2.学生对数位的理解不正确。 教学建议:

建议1.明确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建议2.引导学生理解“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明确题目要求。可以采用举例的方法,让学生明白“个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在此基础上,明确“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5”; 建议3.此题的答案不止一个,为了得出所有符合此题的答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推算。如,根据“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5”,先写出个位上的数最大是9,十位上的数就是4,依次写下去,符合这个条件的数还有38,27,16。 资源链接: 强化练习 填一填:

(1)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小5 ( ) (2)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大3 ( ) (3)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7 ( )

一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5

错题来源:第四单元 题目出处:期末复习卷 相关知识:数位、写数

教学简述:教学基础:学生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认识了数位表中的个位、十位和百位。

教学用意:增进对两位数的认识,增强学生读题、解题的能力。 典型错题:

原题:一个数,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5,第二位是4,这个数是( )。

错解:这个数是( 54 )。 原因分析: 原因1:学生审题不全面,不少学生在审题时,目光的注视点是“第一位是5,第二位是4”,就直接写下了“54”,而没有关注“从右边起”的意思。

原因2:个别学生对题目不能理解,无法将“从右边起”和“第一位、第二位”联系起来考虑,也无法与数位顺序表联系起来,所以做题时瞎蒙。 教学建议:

建议1:加强对数位顺序表的教学,明确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建议2:较强直观教学。以数位顺序表为基础,鼓励低段的学生碰到类似的题目时能画一画数位顺序表,再根据题目要求,边读题,边在数位表上写一写,如:

十位 个位 (右) 4 5

由于低年级的学生直观思维较强,而抽象思维较弱的特点,可以采用一些画一画、做标记等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得理解和掌握知识。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

6

一个数,个位上是7,十位上是4,这个数是( )。

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和第二位上是0,第三位是1,这个数是( )。

一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错题来源:第四单元 题目出处:期末复习卷

相关知识: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简述:教学基础:学生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掌握了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

教学用意:增进对100以内数的排列的认识,渗透估算思想。 典型错题:

原题:哪个数最接近70 ?( 68 80 71 ) 错解: 68 原因分析:

通过对个别学生的访谈发现,他们在看到题目“最接近70”这几个字眼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70前面的数,在三个选项中,自然而然地选择了“68”,并没有逐个去分析每一个数字。由此可以看出,低年级的学生在思考问题时,缺乏分析问题的全面性,常常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而盲目做题。 ◆教学建议:

指导学生全面读题,细心解题。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强调审题要把题目读完整,并注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的含义。如题目中的关键字是“最接近70”,可将这几个字划一划或圈一圈,再从关键字入手,进行分析:最接近70的数,也就是与70差距最小的。逐个分析3个数字,68与70相差2,80与70相差10,而71与70只相差1,从而判断出与“70最接近的是71”。

7

针对性练习:选一选,正确的打“√”。

1.哪个数最接近59? ( 56 95 61 ) 2.与40差距最小的是几? ( 37 49 42 ) 3.74最接近的整十数是几?( 80 70 60 )

一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错题来源:第四单元 题目出处:课本

相关知识:数位、双数

教学简述:少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时期已经能区分单数和双数,在第三单元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百数表和数位表,学生通过观察百数表格,更加深刻的知道了单数和双数意义。 典型错题:

原题:有下面一些数:25,27,28,30,43,34,52。写出十位上是2的双数: 。

错解:25,27,28。 原因分析:

从学生的角度讲,基于学生访谈: 师:你能读一读这个问题吗? 生1:写出十位上是2的双数。 师:能说说这里有几个要求吗? 生1:1个。

师:说说看,是什么要求? 生1:十位上是2

(分析:学生审题只注意到第一个要求“十位上是2”,第二个要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