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民航概论复习大纲汇总 下载本文

民航概论复习大纲

8.3.空港和使用公众的关系

8.4.空港和邻近地区的关系:燥声问题,土地使用问题。

第4节:空港的发展和规划

1、空港的容量

1.1. 容量定义:指空港在给定的时间中能处理的交通量(飞机起降架次或旅客的流量)。分为名义容量和实际容量。

1.2.影响容量和延误的因素

1.2.1.飞行场地的性能:布局、跑道、滑行道、机坪等。

1.2.2.空港空域的情况:几何尺寸、障碍物情况、邻近空域或机场有没有相互干涉。 1.2.3.空管因素:起飞间隔,降落间隔,夜间停飞(因噪音、在某些航路) 1.2.4.气象因素:天气良时,雾、积雪、降水;风向变化等。 1.2.5.使用量影响:使用量大,延误增加。 1.3.减少延误和增加容量的方法

1.3.1.空港的分流:大机场拥挤,周围的小机场利用率不高,

1.3.2.限制进港飞机类型:大的,性能好的飞机进港,空港使用间隔缩短,提高空港的效率。 1.3.3.分配限额:高峰时间限额分配。

1.3.4.用经济杠杆控制需求:价格调整;拍卖时段。 2. 空港的总体规划 2.1.总体规划的定义和规定

2.2.总体规划制定的步骤;协调要求制定目标;预测报告;规模分析;选址;制定出总体规划的各个细节。

2.3.总体规划的内容

2.3.1.空港布局规划。主要文件:布局规划图,标出空港的各种设施的大小,位置。飞行区,航站楼,交通运输的划分。

2.3.2.土地使用规划:空港边界内的土地使用;空港边界外的土地使用。 2.3.3.侯机楼区规划:行李,商业区,登机坪,国内的进出港,国际的进出港。 2.3.4.空港进出通路规划:空港内的道路系统,下客区,停车区,高区进出空港的道路。 3. 空港的建设和发展趋势 3.1. 空港发展面临的问题

3.1.1.经营问题:政府经营,小于300万人次的空港不能盈利。政府来统一规划和管理,不能放任自流或自由竞争。

21

民航概论复习大纲

3.1.2.空港拥挤问题:改进空港管理提高空港容量。

3.1.3.土地使用问题:地形和障碍物要符合要求,周围没有噪声敏感区,易与地面和空中网络连接,离城市不能太远。 3.1.4.噪声问题 例: 我国三大枢纽机场 1.首都机场 2.上海机场集团

3.广州白云新机场。侯机楼面积比原来增大5倍,缺点:机场流程设计不合理,旅客登机不经过商业。05-7-14广东机场管理集团公司与美国联邦快递公司签订协议。。。。。。。 4. 空港的技术进步和发展趋势。

4.1. 空港的技术进步:飞机制造方面大型化和噪音小,航管方面,导航的改进,缩小间隔。空港地面设施方面,计算机化管理的应用,机票的出售方面等。 4.2.空港的发展趋势:

4.2.1.飞机的大型化,不能再以无限延长跑道和增加噪声为代价。 4.2.2.大型的国际航班物空港和中小型号空港分不开

4.2.3.海上空港:近海城市在岸边或海上建立空港。部分填海,海上打桩填海人工岛,海上固定平台。海上漂浮机场。但价格高昂。 4.2.4.实行计算机化和信息化管理。

第五章习题

填空

1、机场按服务对象分为:( )和( );按机场在民航运输网络中的作用分为:( )、( )、( )。

2、空港的构成包括:( )( )和( )

3、机场飞行区等级由两位数字表示,其中数字表示( ),字母表示( )或( )。 4、某机场跑道中心线的磁方向为233度,跑道号为( ),这条跑道别一端的跑道号为( ); 5、当飞机等级序号ACN,( ),道面等级序号( )时,飞机可在指定跑道上起降,且不会降低跑道的寿命。

6、跑道道面分为( )和( )道面,中型以上空港的跑道采用的是( )道面。 7、登机坪的布局有( )( )( )( ),现在经常采用的登机坪的布局是( )。

8、空港的容量是指( )。

22

民航概论复习大纲

9、空港发展面临的问题;( )、( )、( )、( )。 思考:

1、空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空港的收入来源? 3、空港的公共关系有哪些? 4、我国三大枢纽机场是哪些?

第6章:航空运输 第1节:概述

1.交通运输业的性质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1. 运输业的作用 1.2. 运输业的性质 1.2.1. 运输业是第三产业

1.2.2. 运输业的产品是不能保存和积累的 1.3. 运输业的分类

1.3.1.铁路:居第一位,占有40%以上,

1.3.2. 公路:20世纪90年代,公路客运超过铁路,货运只及铁路的一半。 1.3.3. 水路:货运上所占比重接近铁路,客运份额很小。 1.3.4. 管道运输:原油,天然气等。 1.3.5. 航空运输:发展较快。 2.航空运输业的特点

2.1.航空运输业在运输业中的地位:

2.1.1.航空运输的特点:快,不受地型限制,舒适安全。

2.1.2.优势:长距离的客运,货运适合鲜活产品,时间性要求高的商品。 2.1.3.各种运输方式的竞争。铁路提速, 2.2.航空运输业的经营特点

2.2.1.受政府的政策影响大:机场建设,资金,用地。

2.2.2.是一个高投入,高成本行业:经营成本,燃油,大量消耗。 2.2.3.对经营方式、时间的要求及财务变化的敏感性强。 2.2.4.技术变化快。6-10年飞机就会更新换代。 2.3.航空运输业和社会其它行业的联系。

23

民航概论复习大纲

2.3.1和航空制造业之间:航空制造业为航空提供技术援助,机械备件等。 2.3.2和餐饮、旅游服务行业的关系。旅游包机业务的增长。 3.航线及航线网的建立

3.1.航线和航路:航线是指飞机预定要飞行的路线,在任何两个地点确定的飞行线路就是航线。 3.2.航线种类:

3.2.1国际航线:指飞行的路线连接两个国家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的航线、地区航线:一国之内各地区与特殊地位地区之间的航线、国内航线:一个国家内部航线;

3.2.2.国内航线分为:国内干线:联接国内航空运输中心的航线、国内支线:各中小城市和干线上的交通中心联系起来的航线、地方航线:中小城市联接起来的航线。

3.3航线的开辟和设立。开辟航线主要由民航主管当确定,运输需求是其主要考虑的问题;设立是指航空公司是否经营这条航线上的运输。

3.4航线网:城市对型,指两个城市之间开通往返航班;中心辐射型:。

第2节:民航客运的规则和业务。

1. 民航客运市场的分析。 1.1. 影响民航客运市场的主要因素 1.1.1.国民经济的发展 1.1.2.居民收入和结构的影响 1.1.3.国家政策影响:计划,市场

1.1.4.旅游业发展的影响:运输业与旅游业关系 1.1.5.民用航空系统的组织与技术的进步。 1.1.6.运输业之间的竞争。 1.2.客运市场的调查。

1.2.1.市场调查内容:宏观环境、市场需求、市场占有率、旅客、销售方式 1.2.2.市场调查的方和要求: 1.2.2.1.方式:直接、间接 1.2.2.2.要求: 2. 航班组织 2.1航班的定义及分类

2.1.1定义:飞机从始发航站起飞,经过中间的经停站,最后到达终站的经营性运输。

2.1.2.分类:按经营区域可分为国际、国内、地区航班。按经营和时间可分为定期航班和不定期航班(例包机飞行)。按运送货物类型分为旅客航班,货运航班,及混合航班。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