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保险业人才状况分析-004 下载本文

致 谢.......................................................................................................................... 12

5

1 引言

众所周知,要想实现科技进步,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都在人。发展经济学指出:决定经济发展的两个基本要素是资本与劳动力。随着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知识经济的初露端倪,经济增长以及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己经不再主要依赖于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而更多取决于劳动力的质量,即人力资源,特别是人才的质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正发挥着前所未有的作用。

在2004年12月份,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CCISSR)、国际寿险管理协会(LOMA)、美国产险暨意外险协会(AICPCU)和中国证券报社共同主办的中国保险人才国际论坛在北京召开。这次论坛国内外嘉宾济济一堂,堪称我国保险业人力资源的一次盛会,也使人更加感觉到保险业人才问题的紧迫和严峻。在我国保险市场日益开放、市场主体不断增加的形式下,各个公司对人才的抢夺相当激烈。这可谓是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1]

2 保险人才在保险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作为知识、技术、智力密集型企业的保险企业,人才是推动企业发展并在未来激烈的同业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因素。公司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及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公司的效益和效益持续的时间。

2.1保险专业人才是确保保险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因素

中国保险市场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006年随着保险市场与国际全面接轨,国内保险企业面临着与先进的国际保险企业竞争的局面,在各方面都将发生新的变化。因此,让那些有着科学监管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的保险专业人才,充实到保险企业及相关部门是改善保险业宏观环境和确保保险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因素。

2.2保险专业人才是开拓保险市场的基本保证

保险业经营的是一种无形商品,是一种为客户未来人身、财产安全提供保障的承诺,是隐性的、非饥渴性的、期货性的,技术性很强的一种商品。这些特性决定了保险在销售过程中只有通过专业的保险营销人员对保险的讲解与推广才

1

能唤起人们对保险的需求。[2]

2.3保险专业人才是降低保险企业经营风险、实现保险商品效用和提高保险产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专业的保险人才能够通过在保单设计、承保核赔和法律纠纷等关键环节上的研究与分析有效降低保险企业的经营风险;专业人才能保证保险售后服务质量;保险专业人才及其质量的高低决定着保险产品不断创新,以使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 我国保险业的发展现状

现今我国的保险业正如火如荼得发展着,有着自己的发展进程。

图1 2000年——2010年我国保费收入和增幅表

注:数据来源:《中国保险年鉴2011》

图1很明显的显示出,我国的总保费收入逐年在增加,且一直保持着较大的增幅。保险业自1980年全面恢复业务以来,业务量从1980年至2009年的29年间一直保持了30%的年均增长速度。1980年全国保费收入为4.6亿元。29年间,保费收入实现第一个500亿元用了15年,第二个500亿元用了3年,2001年保费1年就实现增长500亿元,速度之快令全球业界震惊。[3]

2

10008006004002000年度保险深度保险密度

图2 我国1997年——2010年我国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

注: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目前我国保费收入世界排名第6位,比2000年上升了10位,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也有了较大的跨越,保险密度从1997年的88增至2010年的977.72,保险深度由1.46%上升至2010年的3.59%。中国已逐渐成为令世界瞩目的新兴保险大国,毋庸置疑中国保险市场潜力巨大!

[4]

4 我国目前保险行业的人才现状

4.1人才数量的匾乏且人才总体质量的不高

目前保险市场从业人员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全国各类高校培养出的保险和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二是从其他行业转向保险业的人员;三是原来保险行业的存续人员。这三部分人员在数量构成上呈橄榄球状,能够担当公司各级高管人员和专业技术岗位的人才凤毛麟角。单纯从数量上看,保险业的人才就非常匾乏。

表1 我国2005年——2010年保险业职工人数变化情况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注;数据来源:中国知网

职工人数/万人 36.66 43.4 50.62 66.7 90.92 276.3 增加额/万人 10.42 6.74 7.22 16.08 24.22 185.38 增幅/% 39.71 18.39 16.64 31.77 36.31 204.5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