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服务型政府建设考试 下载本文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服务型政府建设考试

考试题目共:20 ,满分分值:1 ,及格分数:60,考试时间:无限制 答对题目共:10 ,得分:50 ,答卷时间共:12分50秒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服务型政府建设(分值:1 得分:50 ) 一、是否题

1、 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一个基本责任,也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分值:5 得分:5 用户作答:A )

A. 对 B. 错

2、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唯一目标。(分值:5 得分:0 用户作答:A )

A. 对 B. 错

3、 地方政府是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的主体。(分值:5 得分:5 用户作答:A )

A. 对 B. 错

4、 在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人们对同一物品支付的价格是一样的,这就决定着人们能享有同等数量和质量的公共物品。(分值:5 得分:0 用户作答:A )

A. 对 B. 错

5、 一般来讲基本公共物品是政府通过财政,公共财政的方式来提供的。因此,近30多年来政府体制的改革,在对提供这些公共物品也采取着完全一样的方式。(分值:5 得分:5 用户作答:B )

A. 对 B. 错 二、单选题

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为实现社会__、实现社会稳定,通过对财政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提供财政保障来供给的、与公民基本权利有关的公共项目。(分值:5 得分:5 用户作答:A )

A. 公平与公正 B. 秩序与顺序 C. 繁荣与发展 D. 和谐与团结

2、 保障型住房是最近一个时期我们党从__这样一个角度提出来的,叫住有所居。(分值:5 得分:5 用户作答:A )

A. 关注民生 B. 关注平等 C. 购买力与房价统一 D. 控制人口流动

3、 何时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分值:5 得分:5 用户作答:C )

A. 2007-11-1

B. 2007-3-1 C. 2006-3-1 D. 2006-5-1

4、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目标是什么?(分值:5 得分:5 用户作答:B )

A. 改革和完善财政体制

B. 消除地区之间的差别、城乡差别 C. 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 D. 稳定社会发展

5、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手段是什么?(分值:5 得分:5 用户作答:A )

A. 改革和完善财政体制

B. 消除地区之间的差别、城乡差别 C. 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 D. 稳定社会发展

6、 什么时候《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问题的决定》里面又一次重申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分值:5 得分:5 用户作答:A )

A. 2006-10-11 B. 2006-5-10 C. 2007-3-4 D. 2007-3-18

7、 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几次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又进一步阐述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分值:5 得分:0 用户作答:B )

A. 16届4次 B. 17届2次 C. 16 D. 17

8、 公共服务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在__的情况下作出的一种反应。(分值:5 得分:0 用户作答:B )

A. 社会不稳定 B. 城乡差距拉大 C. 平衡打破 D. 市场失灵

9、 政府通过什么方式,提供公共物品?(分值:5 得分:0 用户作答:A )

A. 国家拨款 B. 公私合营 C. 民间集资 D. 发行国债

10、 20世纪人类所建立的最重要的文明制度是什么?(分值:5 得分:0 用户作答:B )

A. 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B.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 C. 国家干预制度 D. 社会基本保障制度 三、多选题

1、 以下哪些属于基本公共服务的范畴?(分值:5 得分:0 用户作答:ABD )

A. 义务教育 B. 基本养老保障 C. 社会救济 D. 保障型住房

2、 当前我国的公共服务包括哪些方面?(分值:5 得分:0 用户作答:ACD )

A. 文教卫

B. 就业再就业服务 C. 社会保障和治安 D. 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

3、 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需要对这种失灵做出反映,主要包括__、惩罚、法律、法规、公共物品的提供。(分值:5 得分:0 用户作答:CD )

A. 国债 B. 税收 C. 担保 D. 补贴

4、 工业革命带动了城市化,带动了整个全世界的发展,过去100年是人类历史上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但是也正是由于这个时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说__。(分值:5 得分:5 用户作答:ABC )

A. 就业问题 B. 养老问题 C. 医疗问题 D. 生育问题

5、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时期,罗斯福政权就开始建立美国的福利制度,包括__。(分值:5 得分:0 用户作答:ABCD )

A. 义务教育系统 B. 就业保障、服务 C. 医疗体系 D. 社会救助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