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洲河水质监测方案 下载本文

华南师范大学 化学与环境学院 环境科学专业 环境监测实践 官洲河水质监测方案 第三小组

第 17 页 共 69 页

华南师范大学 化学与环境学院 环境科学专业 环境监测实践 官洲河水质监测方案 第三小组

图8. 采样垂线设置图

因为江河水系水面宽大于100m时设左、中、右三条垂线。由地图可测量出,官洲河水面平均宽度约330米,而对照断面宽度大约350m,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的宽度约200m,故三个断面均设置左、中、右三条监测垂线。

由于官洲河是潮汐河,河面退平以后河面宽度明显减小,但是三个断面河面宽度仍然大于100m。所以,退潮采样时,三个断面均设置左、中、右三条监测垂线;涨潮采样时,三个断面均设置左、中、右三条监测垂线。

4、采样点的设置

因为在一条垂线上,水深0.5~5m时只在水面下0.5m处设一个采样点;水深5~10m时在水下0.5m处和河底以上0.5m处各设一个采样点。

由资料可知,官洲河深度大约为3~8m,且官洲河是潮汐河,退潮时河水深度明显减小。因此退潮采样时,在深度小于5m的垂线上只在水面下0.5m处设一个采样点,在深度大于5m的垂线上在水下0.5m处和河底以上0.5m处各设一个采样点;涨潮采样时,河水深度大于5m,故每条垂线采样垂线上均设置上、下两个采样点,即水面下0.5m处及河底以上0.5m处。

四、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

官洲河属于潮汐河流,为了保证水样对水质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规律的反映我国水质监测对

第 18 页 共 69 页

华南师范大学 化学与环境学院 环境科学专业 环境监测实践 官洲河水质监测方案 第三小组

此有特别要求:潮汐河流全年在丰、平、枯水期采样监测,每期采样两天,分别在大潮期和小潮期进行,每次应采集当天涨、退潮水样分别测定。而采样频率的确定则要依据不同的水体功能、水文要素和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等实际情况,力求以最低的采样频次,取得最有时间代表性的样品,既要满足能反映水质状况的要求,又要切实可行。

官洲河属于潮汐河流,每天两涨两落,为了保证水样对水质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规律的反映,原则上“潮汐河流和河口全年按丰、平、枯三期进行采样”。

五、水样采集与保存方法

1. 监测项目:

根据《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地表水监测必测项目:水温、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BOD5、氨氮、总氮、总磷、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铬(六价)、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和粪大肠菌群此外,官洲河是潮汐河流,所以需要增加氯化物作为必测项目。

根据官洲河的受污情况,选择悬浮物、总有机碳为选测指标。

2.采样方法:

用细绳将采样容器固定在竹竿上,伸到确定的采样点处,待一定时间后取水完成。做好采样记录。对某些特定项目如溶解氧、生化需氧量等需要特别处理。

3.运输过程中的保存措施:

采样后放在冰块中,以保持低温条件。在运输过程中,样品用黑色塑料袋或保密性较好的箱子装,从而避免光照。

根据《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水样保存方法如下: 序号 项目 采样容器 保存方法 保存期 采样量(mL)

第 19 页 共 69 页

华南师范大学 化学与环境学院 环境科学专业 环境监测实践 官洲河水质监测方案 第三小组

1 2 3 水温 pH* G.P G.P 现场测定 现场测定 24h 250 溶解氧 */** 溶解氧瓶 加入硫酸锰,碱性碘化钾,现场固定 4 5 6 高锰酸盐指数 化学需氧量 五日生化需氧量** G G 加硫酸,Ph<2 2d 2d 12h 500 500 250 溶解氧瓶 7 挥发酚 G 加磷酸,Ph<2;加抗坏血酸,避光 24h 1000 8 9 10 11 12 13 14 15 氨氮 总磷 总氮 氯化物** 六价铬 铜 氟化物 总砷 G.P G.P G.P G.P G.P p P G.P 加硫酸,Ph<2 加盐酸、硫酸,Ph<2 加硫酸,Ph<2 NaOH,pH =8~9 硝酸,1L水样中加浓硝酸10mL 24h 24h 7d 30d 14d 14d 14d 250 250 250 250 250 250 250 250 硝酸,1L水样中加浓硝酸10mL,14d DDTC法,盐酸2mL 16 总汞 G.P 盐酸,1%如水样为中性,1L水样中加浓盐酸10mL 14d 250 17 18 硒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G.P G.P 盐酸,1L水样加浓盐酸2mL 14d 24h 250 250 19 硫化物 G.P 乙酸锌溶液,氢氧化钠溶液,1L水样加2mol/L乙酸锌2mL 7d 250 20 21 22 油类 氰化物 总有机碳 G G.P G 加盐酸,Ph<2 氢氧化钠,pH>9 加硫酸,Ph<2 7d 12h 7d 250 250 250

第 20 页 共 6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