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下载本文

2019-2020学年山东省平邑县曾子学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氰氨化钙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N =CaCN2+CO↑+H2↑+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为氧化产物,H2为还原产物 C.HCN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HCN中碳的化合价为+2价,CO中碳的化合价也是+2价,CO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A错误; B.CaCN2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B错误;

C.HCN中H的化合价降低,C的化合价升高,HCN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正确;

D.每消耗10gCaCO3生成0.1molCO2,没有说明温度和压强,无法计算二氧化碳的体积,D错误; 答案选C。

2.某实验小组用图示装置制备高铁酸钾(K2FeO4)并探究其性质。已知:K2FeO4为紫色固体,微溶于KOH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O2,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制取实验完成后,取C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B.CaCN2含有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 D.每消耗10g CaCO3生成2.24L CO2

A.B瓶应盛放饱和食盐水除去混有的HCl B.C瓶中KOH过量更有利于高铁酸钾的生成 C.加盐酸产生气体可说明氧化性:K2FeO4>Cl2

D.高铁酸钾是集氧化、吸附、絮凝、沉淀、灭菌、消毒、脱色、除臭等八大特点为一体的优良的水处理剂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盐酸易挥发,制得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B瓶应盛放饱和食盐水除去混有的HCl,选项A正确; B、高铁酸钾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故KOH过量有利于它的生成,选项B正确; C、根据题给信息可知,加盐酸产生的气体也可能是氧气,选项C不正确;

D、高铁酸钾是集氧化、吸附、絮凝、沉淀、灭菌、消毒、脱色、除臭等八大特点为一体的优良的水处理剂,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3.科学家采用碳基电极材料设计了一种制取氯气的新工艺方案,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过程中需要不断补充Fe2+ B.阳极反应式是2HCl- 2e- =Cl2+2H+

C.电路中转移1 mol电子,消耗标况下氧气5.6 L

D.电解总反应可看作是4HCl(g)+O2(g)=2Cl2(g) + 2H2O(g) 【答案】A 【解析】 【分析】

HCl在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l2和H+,Fe3+在阴极得电子,还原成Fe2+,Fe2+、H+、O2反应生成Fe3+和H2O,Fe2+、Fe3+在阴极循环。 【详解】

A.由分析可知,Fe2+在阴极循环,无需补充,A错误;

B.HCl在阳极失电子得到Cl2和H+,电极反应式为:2HCl- 2e- =Cl2+2H+,B正确;

C.根据电子得失守恒有:O2~4e-,电路中转移1 mol电子,消耗0.25mol氧气,标况下体积为5.6 L,C正确;

D.由图可知,反应物为HCl(g)和O2(g),生成物为H2O(g)和Cl2(g),故电解总反应可看作是4HCl(g)+O2(g)=2Cl2(g)+ 2H2O(g),D正确。 答案选A。

4.下列变化过程中,需要破坏离子键的是( ) A.氯化氢溶于水 【答案】D 【解析】 【详解】

A.HCl溶于水发生电离生成氢离子和氯离子,破坏共价键,故A错误; B.铁熔化破坏金属键,故B错误;

C.干冰升华发生物理变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故C错误;

B.铁熔化

C.干冰升华

D.氯化钠溶于水

D.氯化钠中只存在离子键,溶于水发生电离而破坏离子键,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键,侧重考查基本概念,明确离子键和共价键区别是解本题关键,发生物理变化时不发生化学键断裂,C为解答易错点。

5.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Ca(ClO)2(aq)B.H2SO4(稀)C.Fe2O3(s)D.SiO2(s)【答案】A 【解析】 【详解】

A. Ca(ClO)2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再受热分解会产生氧气,A项正确; B.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已知,铜与稀硫酸不反应,B项错误;

C. 铜与氯化铁反应时生成氯化亚铁与氯化铜,不能得到铁单质,C项错误; D. 二氧化硅不与水反应,D项错误; 答案选A。

6.常温下,将 1molCaC2O4 粉末置于盛有500mL蒸馏水的烧杯中,然后向烧杯中加入Na2CO3固体(忽视溶液体积的变化)并充分搅拌,加入Na2CO3 固体的过程中,溶液中Ca2+ 和 CO32-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HClO(aq)SO2(g)FeCl3(aq)H2SiO3(胶体)

O2(g) BaSO3(s) Fe (s)

Na2SiO3(aq)

A.a=5.6

B.常温下,Ksp(CaC2O4)>Ksp(CaCO3)

C.b 点对应的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c(C2O42-) <c(CO32-)

D.若使 1molCaC2O4 全部转化为 CaCO3,至少要加入 2.12molNa2CO3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c(CO32-)=7.0×10-5mol·L-1时,c(Ca2+)=4.0×10-5mol·L-1,Ksp(CaCO3)=7.0×10-5×4.0×10-5=2.8×10-9,当c(Ca)=5.0×10mol·L时,a×10mol·L

2+

-5

-1

-5

-1

=c(CO32-)=

2.8?10?9 =5.6×10-5mol·L-1,a=5.6,故A正确; ?55.0?10B.1molCaC2O4 粉末置于盛有500mL蒸馏水的烧杯中,然后向烧杯中加入Na2CO3固体(忽视溶液体积的变化)并充分搅拌,CaC2O4和CaCO3之间能转化,是改变离子的浓度,使沉淀的转化平衡向不同的方向移动,不能判断Ksp(CaC2O4)和Ksp(CaCO3)的大小,故B错误;

C.从图中当c(CO32-)在0~a时,溶液为CaC2O4的饱和溶液,c(C2O42-) 的最大值为5.6×10-5mol·L-1,b 点对应的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c(C2O42-) <c(CO32-),故C正确; D.若使 1molCaC2O4 全部转化为 CaCO3,则此时溶液中c(C2O42-)=

1mol=2mol·L-1,根据Ksp(CaC2O4)0.5L=c=5.0×10-5×5.0×10-5,=1.25×10-9mol·L-1,(Ca2+)·c(C2O42-)可知此时溶液中c(Ca2+)而根据Ksp(CaCO3)=2.8×10可知溶液中的

1

-9

c(CO32-)=

2.8?10?9 == 2.240mol·L-1,故溶液中n(CO32-)=2.240mol·L-?91.25?10×0.5L=1.12mol,而还有生成的1mol碳酸钙,故所需的碳酸钠的物质的量n=1.12mol+1mol=2.12mol,故

D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把握图象分析、Ksp计算、平衡常数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D为解答的难点,碳酸根有两部分,沉淀的和溶解的两部分,要利用Ksp进行计算。 7.11.9g金属锡跟100mL12mol?L﹣1HNO3共热一段时间.完全反应后测定溶液中c(H+)为8mol?L﹣1,溶液体积仍为100mL.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约为8.96L.由此推断氧化产物可能是(S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9)( ) A.Sn(NO3)4 【答案】C 【解析】 【详解】

n(Sn)=11.9g÷119g/mol=0.1mol,n(HNO3)=12mol/L×0.1L=1.2mol,12mol/L的硝酸是浓硝酸,反应后溶液中c(H+)为8mol?L?1,说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氮,n(NO2)=8.96L÷22.4L/mol=0.4mol,设Sn被氧化后的化合价为x,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得0.4mol×(5?4)=0.1mol×(x?0) x=+4,

又溶液中c(H+)=8mol/L,而c(NO3-)=(1.2mol?0.4mol)÷0.1L=8mol/L,根据溶液电中性可判断溶液中不存在Sn(NO3)4,所以可能存在的是SnO2?4H2O,

B.Sn(NO3)2

C.SnO2?4H2O

D.S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