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作业及参考解答 下载本文

作业一

选择题

1.经济学可定义为( )。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 C.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 D.个人的生财之道 2.“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

A.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B.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 C.资源终将被耗费殆尽 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3.失业问题如果反映在生产可能性曲线图上,可记为( )

A.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一点 B.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一点 C.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外的一点 D.不在该平面直角坐标系上.

4.下列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外移?( )

A.股市持续走强 B.通货膨胀 C.有用资源被发掘或技术进步 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品生产下降.

5.一个经济体系必须作出的基本选择是( )。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B.如何生产 C.为谁生产 D.以上都包括 6.计划经济体制解决资源配置问题的方式有( )。

A. 分散决策 B.竞争生产 C.纵向传递信息 D.要素市场定价 7.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价格不发挥哪个功能( )?

A. 激励功能 B.集中资源办大事 C.收入再分配功能 D.信息传递功能 8.下列哪个陈述不属于实证主义陈述( )?

A. 1990年的海湾危机引起石油价格上升,并导致了汽油消费的下降。 B. 穷人应该不纳税。

C. 美国经济比俄罗斯经济增长的更快。

D.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政策,拉开了中国居民收入的贫富差距。 9.政府税收政策和转移支付政策直接关系到( )。 A. 生产什么 B.如何生产 C.为谁生产 D.生产多少 10.经济均衡是指( ).

A.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经济行为或经济状态不再改变; B. 无论发生什么情况,这种状态都将处于稳定状况; C. 一种理想状况,现实中并不会发生; D.规范分析中才使用的范畴。

问答题

1. 微观经济学研究什么?

2. 每个经济体系都面临的基本选择有哪些?

3. 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有哪几个方面的含义?它们分别如何表示? 4.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相互关系如何? 5. 微观经济学为什么又叫价格理论?

6. 什么是经济理性主义假定?为何要作出该假定?

7. 市场机制的特点是什么?包含哪些要素?

作业一参考解答:

选择题

1.C.A、B、D都是经济学所考察的某一个方面,不能作为经济学的定义。 2.D.资源的稀缺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与人们的需要相比较,资源的供给量相对不足。事实上有些资源是可再生的,并且用之不竭,但我们对其用途进行选择,这仍然是稀缺资源如何配置的问题。

3.A.失业代表一部分劳动力资源没有被利用,处于闲置状态,社会没有达到最大产出水平。 4.C.股市过热或通货膨胀都属于符号经济的过热表现,不代表实体经济的增长。 5.D.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的问题都是各个经济体制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

6.C.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决策部门所需信息都是通过垂直的渠道汇总而来的。A、B、D属于市场经济体制配置资源的方式。

7.B.弗里德曼将价格归纳为三大功能:激励、信息传递、收入再分配。 8.B.B是价值判断,A、C、D是对经济状况的描述。

9.C.为谁生产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如何在参与生产的各部分人之间进行分配,选择结果决定了各类要素所有者的收入水平。税收和转移支付恰恰影响的是居民收入水平,故选C。

10.A.经济均衡是可以实现的最优状态,给定某种外在条件,就会对应一种均衡结果,当外部条件变化了,均衡也随之改变。

问答题

1. 答:社会的生产实质上就是对资源的利用。资源具有两方面的特点:(1)稀缺性,相对于人们的需要而言,资源的供给量是不足的;(2)多用性,同一种资源可以有多种用途。而人们对产品和劳务的需要则是无限的,永远没有满足。这样一来,资源稀缺性和需要无限性就构成了一对矛盾,要求能够最优地或有效地配置稀缺资源,以满足人们无限多样的需要,这一问题就构成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 答:任何经济体系,无论其内部制度安排如何,由于资源稀缺与需要无限这对矛盾的存在,都必须对三个基本选择作出答复:(1)生产什么,生产多少,这是对产出的选择;(2)如何生产,这是对投入资源的选择;(3)为谁生产,这关系到产品销售收入如何在参与生产的各部分人之间的分配,实质是对资源投入的评价。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生产是基本的资源配置问题,而为谁生产的问题则会影响上两个问题的解决。这三个问题都是各个经济体制必须解决的,只是解决的方式有所不同。

3. 答: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含义:(1)技术效率,以实际产出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的距离来衡量,它反映在技术水平既定,资源数量既定的情况下,实际产出最大化的程度;(2)配置效率,它以实际产出组合与社会需要的产出组合之间的距离来表示,它表示实际产出组合与社会要求的产出组合相吻合的程度,该距离越短效率越高;(3)动态效率,它以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展的距离来表示。它主要反映由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能力提高的程度。

4. 答:实证方法的特点在于描述现象,说明现象。它主要回答,某种经济现象是怎么一回事,它是由什么导致的,为什么会变化,后果是什么。实证研究可以通过建立经济模型来展开:首先设立假设前提,其次建立有关经济变量的联系,

进而通过演绎推导出结论。而规范方法的特点在于说明应该怎样做。首先要建立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然后用它与存在的事件对比,看该事件是否符合标准。规范研究要借助于实证研究,实证研究也包括规范研究,两者互补。

5. 答:微观经济学在产品市场分析中,考察消费者对各种产品的需求与生产者对产品的供给怎样决定每种产品的价格;在要素市场分析中,考察生产要素的供给者与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怎样决定生产要素的使用量及价格(工资、正常利润、地租、利息)。在市场经济中,这些问题都是由价格机制决定的,也就是产品价格和要素价格的决定问题。因此微观经济学通篇就是研究价格的形成问题,所以又叫价格理论。在市场经济中,产品价格和要素价格的决定,其实就是资源配置问题,因为资源配置于什么部门,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完全由价格决定,通过价格的变动调节资源配置的方向,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6. 答:经济理性主义假定人在经济生活中总是受到利己之心驱使,通过对各种可能方案的理性选择,以便寻求能够实现最大限度利益的最优方案。通过经济理性主义假定,这就撇开了人类行为的其他动机,赋予个人以“经济人”的行动目标,从而可以抓住主要问题,建立起一整套经济理论体系。这种抽象的方法是科学赖以建立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7. 答: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内在的作用机制,它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及为谁生产这三大基本问题,实现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一般认为,市场经济中各市场要素互相适应、互相制约共同发挥作用形成的市场自组织、自调节的综合机能即为市场机制。其动力源于市场主体对其个体利益的追求,通过传动系统转换为企业目标与社会经济目标;传动是由市场信息、交通运输以及各项服务来实现的;调节则是通过价值规律、供求规律以及竞争规律作用下的价格、工资、利率变动来完成的。市场机制解决资源的配置问题时,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是由众多的生产者分散决策形成的;如何生产,是通过构造竞争性的市场环境,迫使生产者以最低的成本进行供给;为谁生产,是通过生产要素市场的供给与需求所形成的价格来实现,当事人的收入取决于他提供的要素数量与要素价格的乘积。

市场机制的基本内容

1、从市场机制运行的一般内容作结构划分可以将之细分为三个过程:一是商品市场的价格机制;二是金融市场的信贷利率机制;三是劳动市场的工资机制。

2、从市场机制运行的原理上划分,可分为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动力机制包括:利益机制、竞争机制;而平衡机制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与调节机制。动力机制是市场活力与效率的源泉,平衡机制是各市场主体相互协调生产与消费资源配置相互协调的保证机制。

3、从市场机制不同的作用方式看可细分为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与风险机制。供求机制是价格与供求关系的内在联系、相互作用的原理。竞争机制是竞争与价格、供求相互作用原理,它通过经营者利益的驱动,保证价格供求机制在市场上充分作用,从而调节经济活动。风险机制是指风险与竞争及供求共同作用的原理,在利益的诱惑下,风险作为一种外在压力同时作用于市场主体,与竞争机制同时调节市场的供求。

作业二: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一、单项选择题 1.需求规律说明( )

A.药品的价格上涨会使药品质量提高 B.计算机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量增加

C.丝绸价格提高,游览公园的人数增加 D.汽车的价格提高,小汽车的销售量减少 E.羽毛球的价格下降,球拍的销售量增加

2.当出租车租金上涨后,对公共汽车服务的( ) A.需求增加 B.需求量增加 C.需求减少 D.需求量减少 E.无法确定

3.小麦歉收导致小麦价格上升,在这个过程中( ) A.小麦供给的减少引起需求下降

B.小麦供给的减少引起需求量的下降 C.小麦供给量的减少引起需求下降

D.小麦供给量的减少引起需求量的下降

4.下列哪一项会导致粮食制品的均衡价格下降( ) A. 鸡蛋价格的增加 B.良好的气候条件 C.牛奶价格的下降 D.收入的下降

5.如果政府利用商品配给的方法来控制价格,意味着( ) A.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已不能影响价格 B.政府通过移动供给曲线来抑制价格 C.政府通过移动需求曲线来抑制价格

D.政府通过移动供给和需求曲线来抑制价格。

6.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政府要维持支持价格,应该采取下面的相应措施:( ) A.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 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 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D.对农产品生产者予以补贴。

7.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价格以下可能导致( ) A.黑市交易 B.大量积压

C.买者买到了希望购买的商品

8.若某商品价格上升2%,其需求下降10%,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 ) A. 缺乏弹性的 B. 富有弹性的 C. 有单位弹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