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校前空间景观设计研究 - 图文 下载本文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economical knowledge time's arrival,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has had the significant transformation. Open style school idea's carrying out, causes the university and the urban relations are close day by day. The channel which relates a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university campus and the city, the Campus-front space environment quality receives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city people's value more and more.

University's expanded recruitment of students,then the campus is getting bigger and bigger. In this case, the Campus-front space is turning toward the scale magnification, the function recombine, the design user-friendly direction to develop. But in lacks in the situation which to the school history, the region characteristic, the discipline characteristic knew to carry on the design, often causes the Campus-front space landscape identical and the campus individuality flaw.

This article has analyzed the time development and the educational reform Campus-front space scale, the function, the form influence. Through the case study, proposed that participates, the establishment criterion model using public, studying the campus culture and the region characteristic design method.Before simultaneously refers to Campus-front space landscape design should maintain “openness”, “the ecology”, and “humanist” the principle of design.

The article is final, by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ng Dao the school district landscape design's example, explained that the principle of design and the design method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t points in the design practice's concrete application.

key word :University campus; Campus-front space;Landscape desigh; Campus cultur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古语指博学之意,孔子的大学之道教导求学之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最终达到至善之境。现代教育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技能和方法。

大学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地,是社会进步的强劲动力。大学在通过课堂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必须提供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启发智力的场所。随着大学教育模式的改革,大学的教育已经场所走出课堂,延伸到校园的各个角落。校前空间作为与城市联系最为紧密的校园空间,在大学与城市关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其环境问题已成为校方和城市共同关注的焦点。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良好的环境本身就是一个“教具”,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善人的行为,塑造人的思想和情感。良好的校前空间景观环境将对大学师生和城市居民的素质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1.1.1 大学校园的巨型化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教育部制定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正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10年我国的高校毛入学率将达到23%。教育部网站资料显示,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已达1867所,

图1-1 大学规模示意图

作者自绘(数据来自教育部网站) 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本、专科生560万人,图片来源:

本专科在校生总数1562万人,全国万人

以上的的普通高校已达554所。随着招生人数的逐年上升,校园用地的规模也在逐步扩张,2006年正在施工的校舍面积达4641万平方米,占地达到几千亩以上的大学比比皆是。例如,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占地3369亩,学生规模30000人。

1

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占地2568亩,学生规模20000人。青岛理工大学黄岛新校区占地1320亩,二期工程规划学生规模20000人。大学校园的巨型化已经是当前大学校园规划的显著特征。在此条件下,校园的规划设计按照将传统校园空间按比例放大的方法已不可行,需要进行新的探索。

1.1.2 城市与大学的关系日趋紧密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大学正越来越多的服务于城市,融入城市,城市与大学的关系日趋紧密(图1-2)。

城市的发展需要大学。一个城市的实力强弱,一看硬实力,二看软实力,而大学是这两种力量的发源地。大学的产业和科研、文化、教育对城市具有着强大的渗透力;大学校园的许多大型文

图1-2 大学与城市关系图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科技成果转化 后勤服务社会化 提供见习岗位 文体设施共享 文化、科研、教育的渗透 城市 创新 创业之源 职业教育培训 大学 体设施逐步向社会开放,承办社会活动;大学的职业教育为城市培训高级专业技能人才。大学产生新的知识和思想,是学生创业、企业创新之源。中国城市发展、现代化进程都离不开大学的服务,中国高校比国外高校承担更重的历史责任。

一个充满文化、充满活力的城市,也能够为大学的科研和实践提供良好的氛围。大学校园原有的如后勤服务、学生与教师的居住、附属的幼儿园、小学、中学教育等功能向社会转移;大学的科技园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加快了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新的经济形势下,见习制度的实施,需要大学与企业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为离校大学生提供职业培训。

高校的校前空间承担着联系城市与大学的作用,校前空间的环境质量越来越受到校方和城市居民的重视。

1.1.3 快速建设背景下的校前区景观雷同

2

在解放后我国高校的第一次快速发展时期,由于受苏联政治、经济方面的影响,高校从教育体制到校园建设全盘由欧美化转为苏化。校前区建筑和景观照搬苏联中轴对称、以主要建筑作为对景的样式(图1-4)。莫斯科大学作为苏联模式的代表成为中国大学争相模仿的范本。通过对大主楼、大广场、中轴对称、建筑周边布局的简单模仿造成众多大学校前空间的建筑、景观设计雷同。例如,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校园建筑成为莫斯科大学的翻版(图1-3)。

图1-3 莫斯科大学成为被模仿的范本

图片来源:www.abbs.com

图1-4 雷同的校前区景观 图1-5 形式雷同的巨大校门 ——从中国地质大学远望北京科技大学 图片来源: www.abbs.com

图片来源:戴志中.高校校前空间

如今,国家将高等教育普及为大众教育,各地大学城、新校区建设纷纷上马,迎来了大学校园建设的又一次高潮。随着校前区规模的增大,传统的规划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规模,校前空间的布局方式有了创新,校前区的规划布局已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