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专题2 细胞工程 2.2 动物细胞工程 2.2.2 动物细胞融合 下载本文

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筛选:未融筛选合的细胞和同种细胞融合后形成的用多孔培养皿培养,在每个孔只有一个杂交瘤细胞的情况下开始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得到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 得到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方法 细胞都会死亡,只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才能生长 筛选目的 3.利用生物导弹治疗癌症

得到杂交瘤细胞 (1)组成:“生物导弹”=抗癌细胞的单克隆抗体+化学药物(或放射性同位素或细胞毒素)。 (2)原理:单克隆抗体和癌细胞表面的特定抗原专一性结合,使药物定向作用于癌细胞。 (3)优点:用药量小、疗效高、毒副作用小。

例3 用a表示骨髓瘤细胞,b表示B淋巴细胞,则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两次筛选的目的分别为( )

A.从a、aa、ab、bb、b中筛选出a、aa、ab;从a、aa、ab中筛选出ab B.从a、aa、ab、bb、b中筛选出ab、bb、b;从ab、bb、b中筛选出ab C.从a、aa、ab、bb、b中筛选出ab;从ab中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ab D.从a、aa、ab、bb、b中筛选出aa;从aa中筛选出能大量增殖的aa 答案 C

解析 第一次筛选是用选择培养基选出杂交瘤细胞,即ab;第二次筛选是通过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ab。

例4 将特定药物与单克隆抗体相结合制成的“生物导弹”,能够用于杀死人类某些癌细胞,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过程的原理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原理基本相同 B.经①形成的杂交瘤细胞都能无限增殖并产生特定抗体 C.②过程需要筛选并克隆单个杂交瘤细胞 D.抗体的靶向作用使③过程具有高度特异性 答案 B

解析 ①过程的原理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原理基本相同,都是细胞膜的流动性,A正确;经①形成的杂交瘤细胞不一定都能产生特定抗体,需要经过抗体阳性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B错误;②过程需要采用抗体阳性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然后进行克隆化培养(包括体内培养和体外培养),C正确;抗体的靶向作用使③过程具有高度特异性,D正确。

1.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 ) A.细胞膜的流动性 C.细胞质的流动性 答案 A

解析 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2.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相比,动物细胞融合特有的诱导因素是( ) A.聚乙二醇 C.振动 答案 B

解析 动物细胞融合可以用灭活的病毒诱导,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不能用灭活的病毒诱导。 3.(2017·湖北黄梅二中高二下期中)如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的简明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B.灭活的病毒 D.电激

B.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细胞质酶的活性

A.①是从已免疫的小鼠脾脏中获得的效应T细胞 B.②中使用胰蛋白酶有利于杂交瘤细胞的形成 C.③同时具有脾脏细胞和小鼠骨髓瘤细胞的特性 D.④是经筛选培养获得的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 答案 D

解析 ①是从已免疫的小鼠脾脏中获得的B淋巴细胞,A项错误;胰蛋白酶可使组织分散为

单个细胞,B项错误;③为杂交细胞,若是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细胞,才同时具有B淋巴细胞(可产生抗体)和骨髓瘤细胞(可无限增殖)的特性,C项错误;④是经筛选后获得的能够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D项正确。

4.利用单克隆抗体研制而成的“生物导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瞄准装置”,二是杀伤性“弹头”。下列对此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瞄准装置”由识别肿瘤的单克隆抗体构成

B.“弹头”由放射性同位素、化学药物或细胞毒素等物质构成 C.“弹头”中的药物有选择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 D.“生物导弹”是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制备出来的 答案 C

解析 “弹头”中的药物既能杀伤肿瘤细胞,也能杀伤正常细胞,不具有选择性;“生物导弹”中的“瞄准装置”由专一识别特定肿瘤细胞的单克隆抗体构成;“弹头”由杀死肿瘤细胞的放射性同位素、化学药物或细胞毒素等物质构成;“生物导弹”是利用动物细胞融合、动物细胞培养等细胞工程技术制备出来的。

5.(2014·新课标Ⅰ,40)某研究者用抗原(A)分别免疫3只同种小鼠(X、Y和Z),每只小鼠免疫5次,每次免疫一周后测定各小鼠血清抗体的效价(能检测出抗原抗体反应的血清最大稀释倍数),结果如下图所示。

若要制备杂交瘤细胞,需取免疫后小鼠的B淋巴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0条),并将该细胞与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瘤细胞(染色体数目为60条)按一定比例加入试管中,再加入聚乙二醇诱导细胞融合,经筛选培养及抗体检测,得到不断分泌抗A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融合所需的B淋巴细胞时,所用免疫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需达到16 000以上,则小鼠最少需要经过________次免疫后才能有符合要求的。达到要求后的X、Y、Z这3只免疫小鼠中,最适合用于制备B淋巴细胞的是________小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融合实验完成后,融合体系中除含有未融合的细胞和杂交瘤细胞外,可能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系中出现多种类型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杂交瘤细胞中有________个细胞核,染色体数目最多是________条。

(4)未融合的B淋巴细胞经多次传代培养后都不能存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4 Y Y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最高 (2)B淋巴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骨髓瘤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 细胞融合是随机的,且融合率达不到100% (3)1 100 (4)不能无限增殖

解析 (1)据图分析可知,第四次注射后X、Y、Z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几乎都达到16 000以上,小鼠Y的血清抗体的效价最高,最适合用于制备单克隆抗体。

(2)融合体系中除了未融合的细胞和杂交瘤细胞之外,还有骨髓瘤细胞的自身融合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自身融合细胞。细胞的融合是随机的,并且不可能所有细胞都融合,故体系中会出现多种类型的细胞。

(3)动物细胞融合后形成的是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遗传信息的单核细胞。杂交瘤细胞的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数目最多为40+60=100(条)。

(4)正常细胞的分裂次数是有限的,且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高度分化,不能无限增殖,而是经多次传代培养后逐渐衰老死亡。

[对点训练]

题组一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1.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肺结核、天花、水痘和麻疹等疾病患者的病理组织中存在多核细胞,这些多核细胞最可能的来源是( ) A.细胞进行无丝分裂造成的

B.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复制后没有分开形成两个子细胞 C.有丝分裂时,细胞核进行了分裂,而细胞质没有进行分裂 D.细胞在体内病毒的作用下发生了融合 答案 D

解析 选项C、D都可形成多核细胞,但结合题干信息,此种现象与感染病毒有关,故选项D最有可能。

2.下列关于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本原理相同

B.诱导细胞融合的方法相同 C.细胞融合前的处理过程相同 D.融合后都需要进行筛选 答案 D

解析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为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而动物细胞融合利用的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细胞增殖;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灭活的病毒诱导,而植物体细胞杂交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