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常见固定格式 下载本文

②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为”,找。“为之辞”,替它找个借口。 (四)句子成分的特殊顺序

文言里有几种语序,和现代汉语里相应句式的语序不同。 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如:

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此为作动词的宾语前置。

②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此为作介词的宾语间置。 2.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如:

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张衡传))──句中用了表否定的副词“未”,是否定句,宾语“之”

是代词。置于谓语动词“有”之前。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道理同上。 3.宾语前置,用助词“之”“是”等置于前置的宾语和谓语之间。如:

①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苻救赵》) ②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4.定语以“者”字短语的形式置于中心词之后。 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可以加助词“之”,也可不加。如: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②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冯谖客孟尝君>) (五)句子成分的省略

文言句子里有一些组成成分,习惯上常常省略,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补充。 1.兼语省略。

省略的兼语必须是已见于上文,或者是从内容上看没有必要说出来的。如: ①召入,使拜夫人。((左忠毅公逸事>)──召(之)入,使(之)拜夫人。 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卿。 以上二例省略的兼语都是已见于上文的。 2.动词的代词宾语省略。

这种省略有两个条件:一、省略的宾语必须是可以用代词充当的,即可以从上文看出来的。二、后边有“于”或“以”组成的介词结构作补语。如:

①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追(之)于宇下。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告(之)以事。 3.部分介词的宾语往往省略。

省略的宾语必须是从上文可以看出来,能够用代词充当的。如:

①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怵然为戒”,

怵然为之戒,小心翼翼地因此警惕起来。“视为止”,视为之止,目光因此集中。“行为迟”,行为之迟,行动因此迟缓。

②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与谋”,与之谋,同他商量。 ③左右以告。(《冯谖客孟尝君》)──“以告”,以之告,把情况告诉(孟尝君)。 ④毋从俱死也。(《鸿门宴》)──“从俱死”,从之俱死,跟着他一起去死。 ⑤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张衡宴》)──“因以讽谏”,因之以讽谏,通过它来委婉地劝谏(朝廷)。

4.介词“于”“以”往往省略。如:

①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逼兵势”,逼于兵势,被兵势所逼。 ②又试之鸡。(《促织》)──试之鸡,试之以鸡,用鸡去试验它。 (六)习惯句式

所谓习惯句式,是指那些结构比较固定的句式。 1.不亦??乎? 在这个格式中,“亦”起加强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可译为“不是??吗”“不也??吗”。如: ①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察今》)

5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论语?学而》) 2.无乃??乎?

表对某种情况的估计或对某件事情的认识,带有反问兼感叹的语气。“无乃”可译为“恐怕”“只怕”。如反问的语气较重。也可译为“莫不是”。如:

①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教之战》) ②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句末的语气词用“与”,反问的语气较强一些。 3.得无??乎? 表测度。“得无”可译为“恐怕”“也许”。如果询问的语气稍重一些,可译为“莫不是”“该不会”等。如:

①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记王忠肃公翱事》)──也许。 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莫非,莫不是。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詟说赵太后》)──该不会,该没有。 4.如??何?若??何?奈??何?

这是三个意义相同的表示疑问的习惯句式。“如”“若”“奈”三字古代音近通用,都是动词,含有“办~处置~对付”一类的意思。“何”是疑问副词作补语,当“怎么”讲。可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付(处置、安顿)??”等。如: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②即可不死,而离散不见,??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与妻书>) 5.何??为?何以??为?

这是表询问或反问的一种句式。“何”是疑问代词,作状语。“为”是语气词。“何??为”式“何”后边是谓语动词。可译为“为什么??呢?”“怎么?呢”。“何以??为”式中“以”是动词,当“用”讲,作谓语,它后边带名词或动词作宾语。可译为“哪里(怎么)用得着??呢”,也可译为“为什么??呢”。如: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为什么要告辞呢?

②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颟臾》)──哪里用得着攻打呢?为什么要攻打呢?

6.??孰与???

动词性结构,用于表示比较的疑问句中,用来比较两个人的高下、优劣,或两件事的好坏得失。句中提出了比较的内容的(如例①),可译为“与??相比哪个(谁)??”。句中没有提出比较的内容的,(如例②)可译为“与??比起来怎么样”。

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7.有所??,无所?? 在这种句式里,“有”“无”是动词谓语,“所??”是“所”字短语作“有”“无”的宾语。翻译时应该结合上下文仔细体会“所”字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灵活地译出,不必机械地译成原文的语法结构。如:

①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信陵君窃符救赵))──“所”指国君的命令。句子可译为“大将在外,国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

②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两个“所”分别指财物和妇女。句子可译为“财物没有拿取什么,妇女没有宠爱哪一个”。

③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毛遂自荐》)──“未有所”等于说“无所”。 8.有以??,无以??

对这种句式的结构,多数语法著作所作的分析是:“有以??”“无以??”等于说“有所以??”“无所以??”,“有”“无”是动词作谓语,它后边是一个省略形式的“所”字短语充当宾语。可译为:“(没)有什么用来??”“(没)有办法??”等。如:

①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荆轲刺秦王》)──“有以报太子”,有办法报效太子。

②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鸿门宴》)──“无以为乐”,没有什么用来作乐。

6

③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庄暴见孟子》)──“未有以对”,没有什么拿来回答。

文言虚词用法20个

2001年语文考试说明指出“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分析近年的高考文言文阅读中有关虚词的考题,出题的角度都是重在区分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现列出2001年考试说明中20个虚词的词性、用法和意义,并主要以课文基本篇目中的句子为例,用由简到繁的顺序排列。

也 语气助词 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可不译。 1、表示判断语气 死生,昼夜事也。 (《〈指南录〉后序》)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左忠毅公逸事》) 2、表示肯定语气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指南录〉后序》)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负吾师也。 (《左忠毅公逸事》) (就是有否定词的句子,仍然是一种表否定的肯定。) 3、表示疑问语气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4、表示感叹语气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庄暴见孟子》) (“也”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说》)

矣 语气助词

1、用于陈述句尾。或助肯定语气,可译为“了”,也可不译;或助已然语气,说明事情已实现,可译为“了”;或助将然语气,说明事情将要实现,可译为“了”。

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 (《赤壁之战》) 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赤壁之战》)

2、用于感叹句。助感慨、讥刺、赞颂语气,可译为“了”“啊”。 呜呼,烈矣! (《谭嗣同》)

3、用于祈使句,助请求、劝勉、禁止语气,可译为“吧”。 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 (《信陵君窃符救赵》) 4、用于疑问句,助疑问语气。 年几何矣? (《触龙说赵太后》)

者 助词

1、 在别的词(形容词、动词)或短语后,组成名词性短语。可译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指南录〉后序》) 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采草药》) 2、“者”用在判断句或定语后置句中,起提顿作用(或说是一种标志),不译。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 在判断句或定语后置句中,起提顿作用(或者说是一种标志)。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鸿门宴》)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赤壁之战》) 4、“者”有时放在时间词后,起语助作用,可不译。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鸿门宴》) 5、“者”有时放在数词之后,可译为“个”“样”之类。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赤壁之战》)

7

6、“者”有时用在句末,可译为“??似的”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黔之驴》) 7、用在因果复句中,起提顿作用,表原因,可译为“??的原因”。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劝学》)

于 介词

1、 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到”、“到”“在”“自”“从”、“在??方面”“在??中”、“向”“跟”“同”“从”“自”“对”“对于”“给”、“由于”“因为”等。

积于今六十岁矣。 (《捕蛇者说》到)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赤壁之战》到)

得复见将军于此。 (《鸿门宴》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公输》在??方面)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赤壁之战》向) 故燕王欲结于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师说》对、对于)

然后知生于忧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由于、因为)

2、 放在形容词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比) 良曰:“长于臣。” (《鸿门宴》比)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五人墓碑记》) 3、 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4、 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 (《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五人墓碑记》) (二) 放在谓语之前或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崤之战》“从这时”)

所 助词

1、 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送东阳马生序》) 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 (《〈指南录〉后序》)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或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指南录〉后序》)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信陵君窃符救赵》) 2、 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指南录〉后序》) 3、 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可译为“??的原因”;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