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实验-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下载本文

图13-2

若将图13-2(a)中的R与C位置调换一下,如图13-2(b)所示,由 C两端的电压作为响应输出,且当电路的参数满足τ=RC>>

T,则该RC电路称为积分电路。因为此时电路的输2出信号电压与输入信号电压的积分成正比。利用积分电路可以将方波转变成三角波。

从输入输出波形来看,上述两个电路均起着波形变换的作用,请在实验过程仔细观察与记录。 三、实验设备 序号 1 2 3

四、实验内容

实验线路板的器件组件,如图13-3所示,请认清R、C元件的布局及其标称值,各开关的通断位置等。

1. 从电路板上选R=10KΩ,C=6800pF组成如图13-1(b)所示的RC充放电电路。ui为脉冲信号发生器输出的Um=3V、f=1KHz的方波电压信号,并通过两根同轴电缆线,将激励源ui和响应uC的信号分别连至示波器的两个输入口YA和YB。这时可在示波器的屏幕上观察到激励与响应的变化规律,请测算出时间常数τ,并用方格纸按1:1 的比例描绘波形。 少量地改变电容值或电阻值,定性地观察对响应的影响,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2. 令R=10KΩ,C=0.1μF,观察并描绘响应的波形,继续增大C 之值,定性地观察对响应的影响。

3. 令C=0.01μF,R=100Ω,组成

0.01u1000p30K10K名 称 函数信号发生器 双踪示波器 动态电路实验板 型号与规格 数量 1 1 1 备注 DG03 自备 DG07 如图13-2(a)所示的微分电路。在同样的方 波激励信号(Um=3V,f=1KHz)作用下, 观测并描绘激励与响应的波形。

增减R之值,定性地观察对响应的影响, 并作记录。当R增至1MΩ时,输入输出波

1K10K10mH4.7mH1000p6800p0.01u五、实验注意事项

1. 调节电子仪器各旋钮时,动作不要过快、 过猛。实验前,需熟读双踪示波器的使用说明 书。观察双踪时,要特别注意相应开关、旋钮 图13-3 动态电路、选频电路实验板 的操作与调节。

2. 信号源的接地端与示波器的接地端要连在一起(称共地), 以防外界干扰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3. 示波器的辉度不应过亮,尤其是光点长期停留在荧光屏上不动时,应将辉度调暗,以延长示波管的使用寿命。 六、预习思考题

9

0.1u10K0.1u形有何本质上的区别?

1M100 1. 什么样的电信号可作为RC一阶电路零输入响应、 零状态响应和完全响应的激励源?

2. 已知RC一阶电路R=10KΩ,C=0.1μF,试计算时间常数τ,并根据τ值的物理意义,拟定测量τ的方案。

3. 何谓积分电路和微分电路,它们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它们在方波序列脉冲的激励下,其输出信号波形的变化规律如何?这两种电路有何功用? 4. 预习要求:熟读仪器使用说明,回答上述问题,准备方格纸。 七、实验报告

1. 根据实验观测结果,在方格纸上绘出RC一阶电路充放电时uC的变 化曲线,由曲线测得τ值,并与参数值的计算结果作比较,分析误差原因。

2. 根据实验观测结果,归纳、总结积分电路和微分电路的形成条件,阐明波形变换的特征。

3. 心得体会及其他。

实验五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用实验方法绘制R、L、C串联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

2. 加深理解电路发生谐振的条件、特点,掌握电路品质因数(电路Q值)的物理意义及其测定方法。 二、原理说明

1. 在图19-1所示的R、L、C串联电路中,当正弦交流信号源的频率 f改变时,电路中的感抗、容抗随之而变,电路中的电流也随f而变。 取电阻R上的电压uo作为响应,当输入电压ui的幅值维持不变时, 在不同频率的信号激励下,测出UO之值,然后以f为横坐标,以UO/Ui为纵坐标(因Ui不变,故也可直接以UO为纵坐标),绘出光滑的曲线,此即为幅频特性曲线,亦称谐振曲线,

U0如图19-2所示。 U0max LC

U0maxo iR2 ff1Ff0Ff2

图 19-1 图 19-2

uu2. 在f=f0=

12?LC处,即幅频特性曲线尖峰所在的频率点称为谐振频率。此时XL

=Xc,电路呈纯阻性,电路阻抗的模为最小。在输入电压Ui为定值时,电路中的电流达到

10

最大值,且与输入电压ui同相位。从理论上讲,此时 Ui=UR=UO,UL=Uc=QUi,式中的Q 称为电路的品质因数。

3. 电路品质因数Q值的两种测量方法

一是根据公式Q=

ULUC?测定,UC与UL分别为谐振时电容器C和电感线圈L上的UoUofO求出Q

f2?f1电压;另一方法是通过测量谐振曲线的通频带宽度△f=f2-f1,再根据Q=

值。式中f0为谐振频率,f2和f1是失谐时, 亦即输出电压的幅度下降到最大值的1/2 (=0.707)倍时的上、下频率点。Q值越大,曲线越尖锐,通频带越窄,电路的选择性越好。 在恒压源供电时,电路的品质因数、选择性与通频带只决定于电路本身的参数,而与信号源无关。 三、实验设备 序号 1 2 3 4 5 名 称 低频函数信号发生器 交流毫伏表 双踪示波器 频率计 谐振电路实验电路板 型号与规格 0~600V R=200Ω,1KΩ C=0.01μF,0.1μF, L=约30mH 数量 1 1 1 1 备注 DG03 D83 自备 DG03 DG07 四、实验内容

1、按图19-3组成监视、测量电路。先选用C1、R1。用交流毫伏表测电压, 用示波器监视信号源输出。令信号源输出电压Ui=4VP-P,并保持不变。 CN2N1 +L RuOuii

N1或N2

图 19-3 2. 找出电路的谐振频率f0,其方法是,将毫伏表接在R(200Ω)两端,令信号源的频率由小逐渐变大(注意要维持信号源的输出幅度不变),当Uo的读数为最大时,读得频率计上的频率值即为电路的谐振频率f0,并测量UC与UL之值(注意及时更换毫伏表的量限)。

3. 在谐振点两侧,按频率递增或递减500Hz或1KHz,依次各取8 个测量点,逐点测出UO,UL,UC之值,记入数据表格。 f(KHz) 11

UO(V) UL(V) UC(V) Ui=4VP-P, C=0.01μF, R=510Ω, fo= , f2-f1= , Q= 4. 将电阻改为R2,重复步骤2,3的测量过程 f(KHz) UO(V) UL(V) UC(V) Ui=4VP-P, C=0.01μF, R=1KΩ, fo= , f2-f1= ,Q= 5.选C2,重复2~4。(自制表格)。 五、实验注意事项

1. 测试频率点的选择应在靠近谐振频率附近多取几点。 在变换频率测试前,应调整信号输出幅度(用示波器监视输出幅度),使其维持在3V。

2. 测量Uc和UL数值前,应将毫伏表的量限改大, 而且在测量UL与UC时毫伏表的“+”端应接C与L的公共点,其接地端应分别触及L和C的近地端N2和N1。

3. 实验中,信号源的外壳应与毫伏表的外壳绝缘(不共地)。如能用浮地式交流毫伏表测量,则效果更佳。 六、预习思考题

1. 根据实验线路板给出的元件参数值,估算电路的谐振频率。

2. 改变电路的哪些参数可以使电路发生谐振,电路中R的数值是否影响谐振频率值? 3. 如何判别电路是否发生谐振?测试谐振点的方案有哪些?

4. 电路发生串联谐振时,为什么输入电压不能太大, 如果信号源给出3V的电压,电路谐振时,用交流毫伏表测UL和UC,应该选择用多大的量限? 5. 要提高R、L、C串联电路的品质因数,电路参数应如何改变?

6. 本实验在谐振时,对应的UL与UC是否相等?如有差异,原因何在? 七、实验报告

1. 根据测量数据,绘出不同Q值时三条幅频特性曲线,即:

UO=f(f),UL=f(f),UC=f(f)

2. 计算出通频带与Q值,说明不同R 值时对电路通频带与品质因数的影响。 3. 对两种不同的测Q值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误差原因。

4. 谐振时,比较输出电压UO与输入电压Ui是否相等?试分析原因。 5. 通过本次实验,总结、归纳串联谐振电路的特性。 6. 心得体会及其他。

实验六 RC选频网络特性测试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