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识字趣味多 杨银芬 - 图文 下载本文

后向全班同学介绍。对孩子要求不高,只要一两句话即可,说完新闻还可告诉小朋友自己从新闻时事中又认识了哪些新字,举起字卡给小朋友们看,读给小朋友听。此项活动,内容新鲜,组织形式灵活,有吸引力;我制定了一个安排表,一般情况下一天安排一两人,以保证活动正常开展;同时允许和鼓励每次有1人随机发言,以积极参与为活动增添活力。一段时间坚持下来,不仅小孩子口头表达能力的水平逐步提高,还可以促进课堂片段教学,达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辅相成的效果。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可浓了。这种学习方式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性,他们凭借自己的热情,把它当作一件快乐的事去做,感到乐趣无穷。与此,他们也体会到:从小要懂得关心国家,关注时事,懂得在发生险情之时,作为中国人应有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团结一致,共同与困难作斗争。有个孩子竟然还写出了“落后就要挨打”“民族精神”的词语和句子。 (三)长期作业,实践运用识字

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就是缺乏恒心和意志,做事情的热情来得快,也去得快。而识字学习需要一份静心,需要耐得住和守得住,需要一定的坚持性。为了训练学生这方面的心智,我设立长周期作业,引导学生课内外结合,在运用中识字。识字教学生活化是语文教学生活化的一个重要实践内容。《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唤起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1.让孩子坚持作绘图日记

我们经常提出“将美育融入小学教育的全过程”的理念。那么,怎样将这一理念融入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呢?其实平时我们做的一些事,比如我带孩子们放风筝,玩小船,做游戏,不就是让他们感受身边的美吗?低年级的孩

子识字不多,但喜欢画画,日记画是一种挖掘学生巨大潜力资源的好方法。于是我结合识字教学,让孩子用图画+文字的形式写出一篇篇图文并茂的绘画日记,这不也是让他们在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吗?绘画日记大多是让学生在家里完成的,一般要求一个星期写一到两篇,有兴趣的可以多写。当然不是所有的孩子

都能写得很好,也有相对差一点儿的学生,需要我们多一些关心和指导。有时我也会开展一些活动让他们有话想说,有内容可写,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兴趣,写成什么样并不重要。如《两只小狮子》课上完后,我让学生续编了故事,想象了那只懒惰的小狮子,后来会怎样。为了降低难度,我先组织了学生排演了课本剧。日记交上来以后,我又组织同学们当小老师,评一评同学的日记,我也在旁边对小老师们的表现进行了评价。看了学生的日记画,真是惊喜,从学生的日记中发现孩子们又运用了很多新字、新词。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发展了许多。 2.组织亲子阅读,在亲情的滋润中识字

众所周知,汉字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个汉字都有其所处的语言环境,即阅读的文本。其实识字不仅仅是识字,识字就是阅读,识字的最终目的是阅读,识字的过程也应该是阅读。根据这点,在基于学生有了一定识字量后,我建议我们班孩子的爸爸、妈妈平时和自己的孩子一起读书读报。帮助小朋友每读一张报纸或一本书,把学到的词记录下来,这就是亲子阅读。这一项活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兴趣点也许在阅读内容上,但由于老师提出的识字要求不高,并未给他们在阅读中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阅读后记下一个自己新认识的词语也成为一件简单易行的事了。在浓浓的亲情氛围中,小朋友自然有另一番阅读识字的感受,他们不仅领悟到汉字神奇美妙,能组成那么多自己爱读的故事,从而感知到语言环境的重要性,而且潜移默化中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词语的习惯,进一步提高了识字的兴趣。 (四)多维环境,立体生成识字

提倡在生活中识字,是因为我们处于汉语汉字处于大环境之中,可以说汉语无时不有,汉字无处不在。在我们周围汉语的教学资源非常丰富,家庭、校园、社会都有大量的教学资源存在。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教科书以外的学习资源,则能让学生感到学习汉语是必须的,是有用的,学习汉字是容易的。所以我们要让抽象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世界和知识的形成过程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

增长学生的生活才干,而且能扩大识字量,提高识字能力。为此,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在生活的大环境中自主识字,具体做法如下: 1.认姓名,交朋友

刚走进校园的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幼儿园,彼此之间非常陌生。有少数孩子在入学前除了自己的姓名外,一个字都不认识,但有很多的词汇他们曾经在日常生活中无意识地使用过很多次,因此我们要采用各种方法,唤起孩子们的生活经验,放手让他们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智慧,利用多种手段、多种途径、多种感官,帮助儿童掌握识字的认知策略。处于陌生的环境中的他们不仅需要教师的关心,更需要和周围的伙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消除其对新环境感到害怕、紧张的心理,由此我组织了“识姓名,交朋友”活动。入学后第一次发作业本时,我下达了小助手的“任命标准”:认识本组同学姓名的可以当组长,认识本排同学姓名当排长,全班同学姓名都认齐就当课代表。同学们都想成为老师的助手,积极性可真高,一下课就对着课桌上的姓名相互识记(我在每位学生的桌角处贴上他们的姓名,并注上汉语拼音),我要求学生:每认识一个名字,交一位朋友。课余时间,孩子们手拉着手,指着桌角的姓名互认互教,读读名字上的拼音,写写名字中字的笔顺,纯真的小脸上始终荡漾着可爱的笑容。没几天工夫,许多同学便能顺利地帮老师发本子。因为相互可以当小老师,他们的学习兴趣很浓,激发了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轻而易举地认识了近一百个汉字。班上的学生分别在1—2个月内认识了小伙伴的姓名,了解了新学友。这样的识字活动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学生刚接触汉字,就引发了他们主动识字的愿望,而且在这样的识字过程中,学生也学会了交往,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2.认识家里、教室内的物品名称、课程表。

开学一周后,我把教室里的可视物品贴上写有拼音及汉字的标签,平时触目可及,老师在拼音教学时适当引读,下课与学生闲聊时还相互随机抽查。这样利用生活环境,在熟悉拼音的同时,认识了五十多个像“墙壁、玻璃窗”之类难度较大的字,看物识字,其义自明,意思也无需解释了。另外,我们把每天的课程

板书出来,注上拼音,让学生看拼音认读科目名称,这样又能认识不少字。创设家庭识字环境。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学生与家中每件物品朝夕相处,彼此间便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因此,我请家长在各种物品上贴起表示物品名称的识字牌,使学生在认识、熟悉物品的同时认读、熟悉汉字。在父母的有意指导下,因为耳濡目染,学生于潜移默化中能很快记住这些汉字的形状。另外,由于受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影响,大多数儿童爱看电视。电视上那些创意新颖、画面生动的广告以及朗朗上口的广告语强烈刺激着他们的多种感官,他们对此很感兴趣,既爱看又爱读。借此,我举行了“看电视、说广告、认汉字”比赛。家长在陪孩子看电视时,有意识地教孩子认新字,把所识的新字放入识字袋中。孩子用这种方式所吸收的汉字记得快,记得牢。 3.认识所背诵古诗、儿歌里的汉字

在平时的教学中,课前两分钟都要求学生朗读、背诵古诗,一周一换。为了增加识字量,改变了以往老师带读,学生“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传统做法,而是把所背的古诗书写在黑板的一角,朗读时要求看着字读,边读边提示学生识记字形,这样往往一周结束时,大部分学生都能记住古诗里的汉字。 4.认识常吃的水果、点心名称

学生每天三餐外还要吃点心、水果、糕点和牛奶。牛奶和糕点都有包装袋,吃点心前先让家长当老师,把包装袋上的字读一读,并记一下字形的方法。如果吃的是水果,就把水果名称写出来,一起读一读,记一记,三五次重复后,大部分同学就能牢牢地记住了。孩子们边吃边学,吃得开心,学得扎实。 5.利用校园文化氛围识字,认识校园经常接触的字

我们校园的识字资源极其丰富,标语牌、花圃里植物的名称牌等,都是极好的识字资源。橱窗、板报、标语、宣传画等构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规范着学生的言行,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引导学生自主识字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校园举行活动时,我带领他们大声读读横幅和欢迎牌上的字;新设计了一期黑板报时,请高年级的学生教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