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巩固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下载本文

17. 解: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为3段,所以施加的拉力F=G=×900N=300N; 绳子自由端下降S=3h=3×2m=6m. 故答案为:300;6.

已知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拉力为物体重的,拉力移动的距离是物体升高距离的3倍.

本题考查动滑轮上绳子拉力和绳子运动距离的计算,关键是对动滑轮上绳子段数的判断,这是重点也是难点. 18. 解:

(1)由图可知,n=2,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2h=2×2m=4m, 拉力F做的功:W总=Fs=12.5N×4m=50J;

(2)克服物体重力做的有用功:W有=Gh=20N×2m=4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

×100%=80%。

故答案为:50;80%。

(1)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为2,根据s=nh求出绳端移动的距离,利用W=Fs求拉力做的功; (2)利用W=Gh求出克服物体重力做的有用功,再根据效率公式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有用功、总功、械效率的计算,关键是绳子有效股数的判断和公式的灵活运用。 19. 解:(1)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拉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的作用,这三个力的合力为0,则支持力为F1=G-F'=200N-50N=150N; (2)由图知,n=2, 则F2=G=×200N=100N;

(3)设左边活塞的面积为S1,右边活塞面积为S2, 因为两边压强相等,p=; 所以=, 可得F3=

=200N×=40N;

即F3=40N.

故答案为:150;100;40.

(1)对物体受力分析,根据三力平衡求出支持力; (2)由图知使用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则F2=G;

(3)知道左边活塞收到力的大小,和两个活塞的受力面积关系,利用帕斯卡原理求竖直向下压右边活塞的力F3.

本题综合考查了力的平衡条件分析、动滑轮的特点以及帕斯卡原理;熟记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0. 解:

(1)在实验时,应用手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读出测力计的示数. (2)由F=(G动+G物)可知,当物重小于动滑轮重时,拉力大于物体重力的一半; (3)根据第③次实验数据可知,W有=Gh=3N×0.1m=0.3J, W总=Fs=1.7N×0.2m=0.34J, η=

=

×100%≈88.2%;

(4)根据表格中数据,结合由W=Gh可知,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至同一高度,克服动滑轮的重所做

13

的额外功相同;提升的物重增加时,克服物重所做的有用功变多,由表中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大.

故答案为:(1)匀速;(2)物重小于动滑轮重;(3)88.2;(4)越大;相同;越大. (1)在实验中,为了正确测出拉力的大小,应拉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上升. (2)根据F=(G动+G物)进行分析;

(3)利用W有=Gh求出有用功,利用W总=Fs求出总功,利用η=

求出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4)根据W=Fs可得: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至同一高度克服动滑轮的重所做的额外功关系,提升的物重增加时克服物重所做的有用功的变化;进一步分析机械效率得出其变化.

此题是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首先要熟练掌握机械效率的公式,会利用公式进行计算;同时考查了影响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及有关功率的计算,注意公式的推导. 21. 杆秤是利用杠杆原理工作的,应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答题.

(1)已知阻力与阻力臂、动力臂,由杠杆平衡条件可以求出动力,即物体的重力. (2)已知阻力、阻力臂、动力,由杠杆平衡条件可以求出动力臂.

杆秤是生活中常用的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它的工作原理是杠杆平衡条件,应用杠杆平衡条件即可正确解题.

22. (1)利用F浮=ρ水gV排计算物体A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2)根据η=

=

列出等式,求解动滑轮重;

(3)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根据v绳=nv物求出绳端移动的速度,不计绳重和滑轮与轴的摩擦,根据F=(G+G动)求出卷扬机拉力,再利用P===Fv求出卷扬机拉力的功率P。

此题考查浮力的计算、功率的计算和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弄清重物A由2段绳子承担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3. (1)已知拉力的大小和拉力移动的距离(斜面长),根据公式W=Fs可求拉力对物体做的总功; (2)已知物体的重力和提升的高度(斜面高),根据公式W=Gh可求拉力提升物体所做的有用功; (3)已经求出有用功和总功,可利用公式η=

计算出机械效率.

本题考查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和功率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本题相对比较简单.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