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理学笔记 下载本文

2、侵入方式与途径:

1) 真菌:直接侵入、自然孔口、伤口 2) 原核生物:自然孔口、伤口、介体 3) 病毒:微伤、介体

3、植物病毒的致病作用(发病期):

1)分子水平上干扰植物正常的生长代谢;2)叶绿素破坏或合成受抑制;3)呼吸作用反常; 4)激素代谢异常;5)酶活性变化:氧化酶类、RNA与蛋白合成酶; 6)病毒的致病相关基因 4、植物病毒的命名:

不采用拉丁文双名法进行命名; 种名以寄主名称加上症状来命名:

Tobacco mosaic virus (TMV), 烟草花叶病毒 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黄瓜花叶病毒 5、重要的植物病毒属和典型种:

烟草花叶病毒属;TMV 杆状 (+)ssRNA 马铃薯Y病毒属;

黄瓜花叶病毒属; CMV 球状病毒 (+) ssRNA 三分体病毒 线虫传多面体病毒属(蠕传病毒属); 黄症病毒属和马铃薯卷叶病毒属; 真菌传杆状病毒属; 芜菁黄花叶病毒属; 双生病毒;

纤细病毒属Tenuivirus,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 RSV主要由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 只侵染禾本科植物,可经卵传播,水稻条纹叶枯病主要分布于东亚的温带地区,1897年首次在日本发现,我国18个省市均有分布,多次在生产上暴发流行。2000年来在江苏等地大暴发,目前其发生面积占江苏水稻种植面积的80%以上,重病田颗粒无收。 斐济病毒属;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普遍存在于我国各大水稻、玉米、小麦产区,引起植株明显矮缩,浓绿,叶脉上出现蜡白色短条状突起,后变黑褐色,严重降低产量,甚至颗粒无收。

普通植物病理学笔记

学校:河西学院

专业:种子中西科学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