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第一章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下载本文

会出现暂时停顿和倒退现象。

坚持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辩证统一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是反对循环论和直线论的思想武器。循环论否认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夸大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在政治上表现为右倾机会主义。直线论否认事物发展的曲折性,片面夸大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在政治上表现为“左倾”盲动主义。其次,它是人们坚持革命的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的理论依据。既然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因此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要始终坚定对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信念,不因暂时的困难和曲折而动摇。由于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随时准备解决和克服前进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曲折。

11.怎样正确理解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及其辩证关系 人们在实践中要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要正确解决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它与本质、必然性是同等程度的概念。规律具有必然性、稳定性和客观性的特点。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存在,并对人们的活动起着支配作用。不管人们是否认识、是否承认,它都是客观存在的,并以一定的方式起作用。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表现为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作用;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性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规律的客观性说明,人们要取得实践活动的成功,就必须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如果不顾客观实际,片面强调主观能动性,违背客观规律性,就会犯唯心主义唯意志论的错误。其次,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承认客观规律性,并不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可以通过自觉活动认识和利用规律。人们根据对事物本质规律性的认识,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满足自身的需求。如果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对人的价值的否定,导致对历史发展动力的否定。

三、本章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 ) A.具体的物质形态

B.构成物体的最小元素或层次

C.在人的意识之外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D.各种具体事物、实物的总和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运动性 B.可知性 C.具体性 D.客观实在性 3.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对立在于( )

A.世界发展的动力问题 B.世界的本原问题

C.意识的本质问题 D.实践的本质问题

4.旧唯物主义之所以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 A.旧唯物主义割裂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关系 B.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C.旧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D.旧唯物主义不承认意识的能动性

5.“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表明( ) 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7.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 ) A.意识决定物质 B.意识创造物质 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意识依赖于物质 8.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意识作用问题上的错误在于( ) A.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 B.强调物质的决定作用

C.既肯定物质的决定作用,又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D.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9.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 ) 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

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10.设想不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 )

A.相对主义 B.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11.辩证物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

A.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B.动即是静, 静即是动

C.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 D.只有绝对的运动,没有相对的静止 12.中国古代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这是

一种( )

A.相对主义观点 B.折衷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绝对主义的观点

13.有首古诗:“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这是用神话形式说明时间( )

A.是客观的 B.有限的 C.可知的 D.相对的 14.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一种( )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不可知论的观点 D.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15.“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 )

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辩论 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16. 黑格尔说“割下来的手就不是真正的人手了”,这句话表达的哲学道理是( )

A.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 C.否认联系的形而上学观点 D.承认普遍联系的辩证法观点 17.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对立统一的观点 B.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C.共性和个性的观点 D.绝对和相对的观点 18.发展的实质是 ( )

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C.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统一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9.毛泽东指出:“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的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这句话说明( )。

A.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

B.矛盾分析方法在整个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D.认识的目的是实践

20.公孙龙“白马非马”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

A.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D.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 21.“树不修不直,人不教不才”,“遇良医得生,遇庸医致死”这说明( ) A.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 B.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C.外因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 D.外因不一定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22.否认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一种是直线论,另一种是( )。

A.激变论 B.循环论 C.庸俗进化论 D.庸俗唯物论 23.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提出“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 )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B.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主要方面和矛盾非主要方面的关系

24.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必须分清主流和支流,看到取得的成绩是主流,只有这样才能不迷失方向,坚定信心。这在哲学上坚持了( )

A.普遍联系的观点 B.运动发展的观点 C.“重点论”的观点 D.“两点论”的观点

25.“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这句话说明( )

A.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可能发生质变 B.量变是质变和必然结果

C.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D.事物的发展总是有一定限度的 26.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 )。

A.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 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事物不断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 27.打造粗糙的石器——制造金属工具——出现铁制工具——使用机器——广泛使用电话、电视机、计算机——用遗传工程技术产生克隆羊,这有力地表明实践是( )

A.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B.历史性活动

C.社会性活动 D.能动的不断的发展的活动 28.假象和本质的关系是( )。

A.假象是非本质的规定 B.假象是事物本质的全部规定和表现 C.假象是本质的一种规定和表现 D.假象不表现事物的本质 29.决定着其他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 A.处理人与人交往的社会关系的实践 B.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生产实践 C.以观察、实验为内容的科学活动

D.处理思维与存在之间关系的精神活动 30.唯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

A.观察实验方法 B.逻辑推理方法 C.矛盾分析法 D.归纳演绎方法

3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联系和发展的关系 B.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D.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32.唯心主义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的主要错误在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