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第一章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下载本文

A.否认事物的运动性 B.否认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C.否认事物相对静止状态的存在 D.否认事物运动的绝对性 3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在于( )

A.是否承认事物的运动 B.是否承认事物的变化 C.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D.是否承认事物的联系 34.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 )

A.源泉和动力 B.形式和状态 C.道路和趋势 D.过程和阶段 35.揭示事物变化和发展形式状态的规律是( )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联系和发展规律

36.区分事物是量变还是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

A.事物是否变化 B.事物变化的速度的快慢 C.事物变化是否符合人的目的 D.事物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37.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根本错误在于( )

A.承认肯定中包含着否定 B.把肯定与否定绝对对立起来 C.把肯定和否定统一起来 D.认为肯定和否定是相互渗透的 38.白天和黑夜之间先后相继现象是一种( )

A.因果联系 B.间接联系 C.非因果联系 D.偶然联系 39.立足于必然性,又不忽视偶然性,这是一种( ) A.相对主义的态度 B.机械唯物主义的态度 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态度 D.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

40.在商品经济社会中,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交换过程中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实现的,这说明( )

A.偶然性是通过必然性表现出来的 B.必然性是通过大量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的

C.偶然性是不受必然性支配的 D.必然性与偶然性是互不相干的 41.事物真象和假象的根本区别在于( ) A.真象表现事物本质,假象不表现事物本质 B.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

C.真象是深藏于内部,假象是表露在事物外部的

D.真象是从正面表现事物本质的,假象是从反面歪曲表现事物本质的

42.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水果与苹果、梨子、香蕉、橘子等之间的关系是( )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B.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C.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D.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43.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解社会生活本质的出发点是( ) A.科学实验 B.社会实践 C.阶级斗争 D.精神生产

44.“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此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

A.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B.运动的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

C.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不可分

45.把世界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原初”物质的哲学思想是(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参考答案】

1.C 2.D 3.B 4.C 5.D 6.D 7.C 8.D 9.B 10.D

11.C 12.A 13.D 14.A 15.A 16.D 17.B 18.D 19.B 20.B

21.C 22.B 23.A 24.D 25.A 26.C 27.D 28.C 29.B 30.C

31.C 32.B 33.C 34.A 35.B 36.D 37.B 38.C 39.D 40.B

41.D 42.A 43.B 44.C 45.C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的有( ) A.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B.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C.一定的方法论体现着一定的世界观 D.世界观和方法论没有直接联系

2.辩证唯物主义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在于主张( ) A.世界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B.世界是运动变化的,还是静止不动的 C.意识有能动作用,还是没有能动作用

D.社会发展有客观规律,还是没有客观规律 3.以下各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物是观念的集合

C.理在事先 D.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4.下列选项中,否认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有( )

A.物是感觉的复合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D.世界有物质和精神两个本原

5.“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这段话说明( )

A.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B.人的意识永远落后于客观物质世界

C.物质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D.实践改变物质世界的存在形式

6.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要用( )

A.人类自身的发展来证明 B.具体科学的长期和持续发展来证明 C.世界的联系和发展来证明 D.哲学的长期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 7.下列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有( )

A.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 B.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C.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D.人类社会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8.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这在哲学上表达了( )

A.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运动和静止是互不相干的

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D.静止和运动是相互包含的、相互渗透的

9.割裂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辩证法关系,就会导致( )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相对主义诡辩论 D.形而上学不变论 10.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认为( ) A.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B.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 C.时间、空间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D.时间、空间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

11.脱离人体的手,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手,这说明( ) A.部分依赖于整体 B.整体与部分毫不相干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要从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中去研究事物 12.新生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这是因为( ) A.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B.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C.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D.新事物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13.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 )

A.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14.1999年,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WTO达成了“双赢”的协议,它将对两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这在辩证法上的启示是( ) A.矛盾的双方在相互斗争中获得发展

B.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

C.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D.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发展

1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 A.事物的变化是从量变开始的 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C.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质变 D.量变和质变没明显的区别 16.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哲学道理的有( )

A.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B.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17.下列各项正确反映辩证的否定观的有( ) A.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自我发展 B.否定是事物的外在力量作用的结果 C.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D.否定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

18.偶然性( )

A.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事物 B. 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

C. 是由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引起的 D. 是与本质、规律同等程度的概念

19.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表现在( ) 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B.客观规律限制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C.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D.尊重客观规律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0.实践的基本特点表现在它是( )

A.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 B.人类的纯思维活动 C.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D.社会历史性活动 21.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表现为( )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B.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意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D. 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反作用

22.唯物主义思想发展的基本历史形态有( )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庸俗唯物主义

C.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3.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有( )

A.主观唯心主义 B.神学唯心主义 C.宗教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24.下列说法中,体现时间一维性的是( )

A.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B.莫说年纪小,人生容易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