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 二轮复习 细胞的结构基础 作业(全国通用) 下载本文

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不一定需要细胞膜上的受体,像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不需要受体,B项正确;卵细胞体积较大则相对表面积较小,不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C项错误;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是胞吐,体现了突触前膜的流动性,D项正确。

8.(2018·广西二模)下列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化后,不同类型的植物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数量可能不同

B.葡萄糖在叶绿体中合成,其分解产物能在线粒体中被彻底氧化分解

C.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基因都能转录生成mRNA D.细胞吸收离子物质所需的能量可来自线粒体和叶绿体 答案 D

解析 细胞分化后,不同类型的植物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数量可能不同,如根尖细胞不含叶绿体,代谢旺盛的细胞含线粒体数量较多,A项正确;葡萄糖在叶绿体中合成,其初步分解产物是丙酮酸,丙酮酸能在线粒体中被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B项正确;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基因都能转录生成mRNA,C项正确;细胞吸收离子物质所需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叶绿体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不能用于细胞吸收离子,线粒体产生的ATP可以用于除暗反应以外的各项生命活动,D项错

误。

9.(2018·保定模拟)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生理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中有核糖体、内质网、溶酶体及线粒体等细胞器参与

B.细胞核能进行遗传信息的传递,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C.生物膜系统是细胞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包括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D.缺氧状态下,叶肉细胞产生的一分子CO2进入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内,穿过6层生物膜 答案 C

解析 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及线粒体相互合作的结果,没有溶酶体的作用,A项错误;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项错误;生物膜系统是细胞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包括叶绿体类囊体薄膜,C项正确;缺氧状态下,叶肉细胞产生CO2分子在细胞质基质,CO2进入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内,穿过一层细胞膜、一层相邻细胞的细胞膜、2层叶绿体的膜,共4层生物膜,D项错误。 10.(2018·石家庄一模)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健那绿染液是将活细胞中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性染料,可使线粒体呈现灰绿色

B.向花生种子匀浆样液中滴加3滴苏丹Ⅲ染液,可观察到匀浆呈橘黄色

C.用硝酸钾溶液代替蔗糖溶液,可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也一定观察到自动复原现象

D.酸性条件下,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蓝绿色 答案 B

解析 健那绿染液是将活细胞中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性染料,可使线粒体呈现蓝绿色,A项错误;向花生种子匀浆样液中滴加3滴苏丹Ⅲ染液,可观察到匀浆呈橘黄色,B项正确;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若所用硝酸钾溶液浓度过高,会出现细胞失水过多死亡,不一定会观察到自动复原现象,C项错误;酸性条件下,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D项错误。 二、填空题

11.如图表示细胞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COPⅠ、COPⅡ是两种被膜小泡,可以介导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溶酶体起源于乙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细胞器膜、________和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2)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表明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含有________。

(3)COPⅡ被膜小泡负责从甲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向乙运输“货物”。若定位在甲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乙,则图中的________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

(4)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___特点。分泌蛋白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________。 答案 (1)高尔基体 核膜 (2)脂质(或磷脂、脂类物质) (3)内质网 COPⅠ (4)一定的流动性 胞吐

解析 (1)图中乙为高尔基体,生物膜系统是指:细胞器膜、核膜和细胞膜。(2)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根据化学中的相似相溶原理可知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脂质。(3)由题图可知,COPⅡ被膜小泡从内质网运向高尔基体,而COPⅠ被膜小泡是从高尔基体运向内质网,因此,若定位在内质网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到高尔基体中,则图中的COPⅠ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4)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分泌蛋白通过胞吐方式运出细胞膜。

12.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图1~3表示3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膜系统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图1~3中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从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图1中产生的水中的氢来源于________。细胞内有机物的能量释放特点是______。

(3)图2中存在3种信号分子,但只有1种信号分子能与其受体蛋白结合,信号分子能与其受体蛋白结合后,使靶细胞________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