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法 - 图文 下载本文

后生动物:较原生动物高级,体型和活力能力远强于原生动物类,显微镜400倍即可辨认。后生动物的口器、消化道等都具备,多以菌胶团为食,后生动物存在菌体的指示作用,但数量不多。

后生动物在器官和形态结构上皆有明显的分化和特征,体形较大的基础上,出现了明显的消化器官和咀嚼器官。后生动物摄食的对象的细小菌胶团,比原生动物摄食的要大得多。还可通过主动摄食来剥离菌胶团外围的活性污泥絮团,具备了穿梭于菌胶团内的能力。有时也会随机摄食非活性污泥类的原生动物中的侧跳虫和滴虫,因为其摄食的菌胶团大小与侧跳虫和滴虫相仿。可见明显的主动吞噬和消化过程,保证其能摄食菌胶团边缘的絮体或游离的细小菌胶团。

(1) 活性污泥老化的关系,污泥老化时产生大量的游离细小菌胶团,后生动物会优先选择游离菌胶团

而后才会主动摄食菌胶团外围絮体。后生动物数量过多和活性污泥处于老化阶段的关系是密切的。

(2) 污泥沉降性的关系,沉降压缩性特好,上清液略混浊,不沉降细小絮团较多,适合后生动物生长。

29

旋轮虫对活性污泥功能状态的正面表达较为常见,鞍甲轮虫和猪吻轮虫常表现出活性污泥运行状态的负面影响。

线虫(与红斑瓢体虫相仿)在活性污泥内的数量少,大量出现提示污泥老化开始阶段。活性污泥进入老化加速期时,看不到线虫的优势。

30

活性污泥镜检观察结果与其他控制参数的综合分析

污泥沉降比与显微镜观察结果的关系

(1) 活性污泥负荷过高的综合判断。沉降比实验上清液混浊、沉降污泥界限不明显,镜检活性污泥絮

团细小并存在大量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

(2) 活性污泥老化的综合判断。沉降比实验污泥压缩性过好、上清液清澈但夹杂未沉降的细小菌胶团。

镜检轮虫数量多,非活性污泥类原生动物数量几乎没有,再结合污泥龄和食微比判断污泥老化。

(3) 活性污泥过曝气的综合判断。沉降比实验活性污泥絮凝后悬浮于量筒中央而不下沉,出现上下皆

是清液而中间是活性污泥的现象,镜检观察发现非活性污泥类原生污泥占优势,附着类原生动物活性减弱,有的会出现头顶气泡的现象,菌胶团内夹杂细小气泡。

(4) 活性污泥浮渣成因的综合判断。沉降比实验上清液混浊、沉降污泥色泽暗淡。镜检活性污泥中难

发现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通过楯纤虫的数量及活性变化判断毒物。

(5) 活性污泥上清液漂泥现象的综合判断。二沉池的出水水质好坏与活性污泥处理效率和沉降性有关。

沉降实验中看到许多未沉降的污泥絮体存在,镜检观察与老化结果相仿,后生动物数量增加,原生动物偏少。

(6) 活性污泥混入过量惰性物质的综合判断。沉降速度明显高于正常运行状态的沉降速度,最终压缩

性过大,污泥细密而色淡,与压缩性佳时的正常表现出色深而呈毛毡样卷曲完全不一样,结合上清液混浊。镜检观察污泥存在不具活性的暗黑色颗粒或透明颗粒,多半是杂质颗粒,絮体细小松

31

散,难观察到交大的活性污泥絮团。

活性污泥SVI值与显微镜观察结果的联合分析

(1) 活性污泥SVI值偏高时结合显微镜观察结果确认系统故障状态。50-150之间属于较为健康的活性

污泥容积指数。大大超过上限时,出现污泥膨胀、过负荷和过曝气。镜检有大量丝状菌,污泥压缩性差。活性污泥仅是由过负荷导致SVI值过高时,SVI值常徘徊在200左右。

(2) 活性污泥SVI值偏低时结合显微镜观察结果确认系统故障状态。长期处于范围偏低时需考虑污泥

老化,短期发生则要考虑活性污泥是否大面积死亡及排泥过度等不正常因素。污泥老化时轮虫较多,颗粒粗大,色泽深暗。有毒物质流入时导致活性污泥解体而出现SVI值过低的现象,原生动物数量锐减或消失。

(3) 污泥回流比与显微镜观察结果结合确认系统故障状态。回流比过大浪费能源,对发挥活性污泥高

去除率不利,菌胶团显得细小而色淡,非活性污泥类生物占优势,混合液中存在较多的未降解有机物使二沉池不易絮凝沉淀。回流比控制过小,活性污泥易诱导而出现老化,加重二沉池的沉降负担,HRT和SRT延长,污泥老化,轮虫等后生动物较多。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