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高分押题预测试卷(一) 下载本文

19.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推行() A.现代教育B.减负 C.素质教育D.科技教育

20.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三基”指的是() A.读、写、算B.读、写、画 C.读、画、算D.写、画、算

21.()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书中赫尔巴特强调必须有“一种教育者自身所需要的科学,有科学与思考力”并与相邻学科取长补短。 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

C.《民主主义与教育》D.《康德论教育》 22.教育学萌芽的标志是()的提出。 A.教育价值B.教育规律 C.教育问题D.教育现象

23.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产生于生产劳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提倡教劳结合,教育科学的方法以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这一观点是()的认识。

A.实用主义教育学B.制度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D.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24.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即() A.教育B.教学 C.德育D.智育

25.“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教育的消费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是有限的消费扩大的生产,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这一认识表明现代教育具有()的特征。 A.科学性B.价值性 C.生产性D.未来性

26.评价学校绩效以办学思想、组织健全程度、制度完备程度和领导机构决策领导能力为衡量标准的,属()

A.目标模式B.需求满足模式

C.环境适应模式D.学校内质优化模式

27.下列哪一方法不属于家校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 A.教育教学督导委员会B.互访 C.家长会D.家长委员会

28.儿童身心发展有高速发展期,某一时期特别迅速而其他阶段相对平稳,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 A.不平衡性B.顺序性 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

29.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称为() A.德育B.智育 C.美育D.体育

30.()是最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并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A.泰勒B.桑代克 C.斯金纳D.杜威

31.与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贯彻要求不符的是() A.激发学生积极思维B.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C.严格遵守职业道德D.建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

32.()对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A.教师的学识B.教师的言行 C.教师的人格D.教师的教学

33.从培养人和社会择师的要求来说,()是社会对教师职业所赋予的特殊要求。 A.渊博知识B.为人师表 C.高超技艺D.坚定信念

34.教师在如何对待自己的职业和职责上,存在着四种不同的境界,其中()是我们应该大力肯定和倡导的。 A.厌教B.功利 C.乐教D.热爱

3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是()

A.组建良好的班集体B.促进班集体成员的全面发展 C.指导本班班委、共青团组织工作D.评定学生操行

36.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 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D.道尔顿制

37.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 A.唐朝中期B.明朝中期 C.清朝末年D.辛亥革命以后

38.中小学“双基教育”中的“双基”是指() A.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B.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C.基本技能和基本技巧D.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39.把课划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的依据是() A.教学任务B.教学内容 C.教学规律D.教学原则

40.布置课外作业的要求不包括() A.作业形式要具有多样性 B.明确规定作业完成的时间

C.对学生一视同仁,布置难度相同的作业 D.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

41.“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的观点。 A.赫尔巴特B.皮亚杰 C.杜威D.瓦·根舍因

42.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A.六艺B.八股文

C.自然科学D.四书、五经

43.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B.荀子 C.孟子D.墨子

44.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目标是实现() A.专业进修B.学历达标

C.技能提高D.角色转变

45.“为人师表”是说教师必须具备() A.专业意识B.专业态度 C.专业技能D.专业品质

46.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A.开设哪些科目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

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 47.“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提出者是() A.赞可夫B.维果茨基 C.皮亚杰D.布鲁纳 48.“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示范性B.复杂性

C.创造性D.劳动方式个体性

49.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施的结果”的评价模式是() A.目标评价模式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C.过程评价模式D.成果评价模式

50.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量的() A.信度B.难度 C.区分度D.效度

51.一节课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 A.组织教学B.讲授新教材 C.巩固新教材D.检查复习 52.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体现了教学中要贯彻()原则。 A.启发性B.循序渐进 C.直观性D.因材施教

53.班级文化是班级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出来的联合生活方式,不包括() A.班级环境布置B.班级人际关系和班风

C.班级制度与规范D.教师与个别学生的亲密关系 54.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D.统一多方面教育力量

55.()标志着课前的准备,也是上课时的备忘录。 A.教案B.课时计划 C.教学方法D.课题计划

56.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增大意义的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坚持这一观点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 C.杜威D.凯洛夫

57.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其提出者是() A.孔子B.昆体良 C.杜威D.赫尔巴特

5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学校工作要以教学为主,这就是说教学是学校的唯一工作

B.课外活动就是活动课程,两者没有区别

C.《学记》中提出了“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的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育思想 D.向学生传授知识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59.“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60.对于“教学活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B.教学是教与学两方面辩证统一的活动

C.教学活动中应该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 D.学生的“自学”不属于教学活动

二、多项选择题(在各小题列出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是() A.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

B.重视学生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独立发现 C.学校即社会

D.以经验为中心组织课程

E.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继续不断的增长

2.教育目的的制定要考虑到哪些客观条件?() A.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B.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 C.制定者的哲学观念、理想人格 D.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E.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3.课程的具体表现包括() A.教科书B.课程标准 C.各门学科D.课外活动 E.教学计划

4.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是() A.有所联系、有所区别

B.教学包含了所有的智育活动

C.智育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D.在一定程度上,教学等同于智育 E.智育主要通过教学来实施

5.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如() A.实物B.文字 C.口头语言D.图表 E.图像

6.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经历的过程有() A.前制度化教育B.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