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站后工程) - 图文 下载本文

1)、钢筋制作前应认真做好放样配料工作,从翻样到制、绑均 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在翻样前及翻样过程中要有意识、有预见的提出设计中不清楚的施工难点或图纸有矛盾的问题,及时与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联系解决。做到准确认真放样。

(2)、钢筋、焊接用钢材,应用出厂证明书和进场抽样试验报告单,经检验质量合格后,方可使用。

(3)、钢筋的级别、直径、数量、外形的尺寸,应按设计要求采用,如因材料供应的问题需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4)、钢筋表面应洁净、油渍、漆污和铁铂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5)、每批钢筋正式焊接前,按?钢筋焊接头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现场条件下钢筋焊接性能试验。受力钢筋直径≥Ф16时,采用焊接接头。 (6)、成型钢筋堆放,清理、平整钢筋堆放场地,在摆好垫木后,钢筋应按绑扎顺序分类堆放整齐。各种钢筋应分类清理排好,堆码整齐,以免清料时漏掉。

2)钢筋绑扎工艺 (1)基本规定;

①、核对钢筋规格、尺寸、行状、数量是否与料牌、配料单、图纸一致。

②、分清钢筋的性质,即跨中筋、支座筋、通筋、悬臂筋、附加筋、洞口边加筋、腰筋、吊筋、加密箍、分布筋、构造筋。为保证其位置准确,宜将插筋隔根点焊于已扎的梁或板筋上。

- 49 -

③、注意钢筋接头位置及锚固长度,特别是通筋的接头位置。所有受力主筋接头在同一断面不大于50%(焊接)或25%(绑扎搭接)。柱等主筋接头最低位置应在楼面以上750,相邻接头间距应≥500且≥35d。

④、箍筋下料、制作按抗震要求,作135°弯构,直段长度为10d。箍筋绑扎时加密箍应同时绑好。

⑤、按抗震要求,节点核心区箍必须按设计要求绑扎,不得遗漏。主体钢筋砼结构的各构件受力筋保护层厚度应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

⑥、钢筋现场绑扎,应根据钢筋的根数和间距在模板或钢筋上划线。 ⑦、为保证钢筋砼保护层的厚度,应在钢筋下设置水泥砂浆垫块,其间距一般宜为500mm且交错设置,坚向应用带铅丝的垫块与钢筋绑扎牢固。

⑧、钢筋绑扎、安装完毕后,应按规定内容进行检查并作好隐蔽工程记录。 3、砼工程 1)施工准备工作

在浇筑前,对模板及支撑应进行检查验收,并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1)后浇带的留置,支撑符合设计要求。

(2)框架柱的垂直度、标高和断面几何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3)结构的支撑体系,应满足刚度与稳定性的要求。底部必须支承在可靠的基层上,浇筑过程中不得下沉。

(4)浇砼前木模板应充分浇水润湿,并且松软材料堵孔 缝,模板内的杂物应清除干净。

(5)安装工程与土建密切相关,并应相互创造施工条件。水、电、

- 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