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杭州市西湖区八年级(下)语文期末统考卷【有答案】 下载本文

2017-2018学年杭州市西湖区八年级(下)语文期末统考卷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此刻,湖面褪去了往日的喧嚣与浮zào( ), 格外幽悄恬淡。田田的荷叶,在微风的吹拂下....送来缕缕清香,引得蝶几们翩然起舞,采摘莲蓬的工人,zhào( )一艘小船,在荷叶间穿梭,惊到的....水鸟,不再保持jiān( )默,啼呜着远远地游了出去,湖面上shà( )时划出一道凝碧的波痕,好看极了!

1.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1)浮zào( ) (2)zhào( ) (3) jiān( )默 (4) shà( ) 2.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喧器 B.幽悄 C.翩然起舞 D.穿梭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项是( )(3 分)

A.人脸识别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凡是需要身份验证的地方都可以“刷脸”。 B.每到端午节,代表各地的龙舟队都齐聚杭州西溪湿地,展开精彩纷呈的龙舟竞赛活动。

C.近年来遍布浙江各地的百余条古道,浓缩着优美的自然景观和厚重的人文历史为一体,是诗画江南的组成部分。

D.随着“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的建设,将让我国所有孩子有机会听到标准的中国声音,享受到平等的教育资源。

4.下列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石”为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漏”指漏壶,古代计时的器具。

精品文档

1

B.“矜”指老而无妻,“寡”指老而无夫,孤”指幼而无父,“独”指老而无子。 C.古时“黄发指小孩,垂髫指老人,“甫”是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D.《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分别是各地的民歌、宫延乐歌和祭祀乐歌。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阡陌交通( ) (2)诎右臂支船( ) ... (3)志怪者也( ) (4)不独亲其亲( )、 ..6.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具有鱼》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虽有嘉肴》

(3)杜市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心忧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他的济世情怀。

(4)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中感谢恩师徐怀中先生,他认为,正因为有了徐怀中才有今天的英言。这让我们想起韩愈在《马说》中同样的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朋友离别时,你会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选择哪两句诗劝慰他?请默写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著阅读与现代文阅读(36分) (一)名著阅读(2分)

7.在横线填写与名著内容相对应的书名(范围为本学期名著阅读书目)。

(1)《____________》:物质世界的背后,必定有一个实在存在。他称这个实在为“理型的世界\,其中包含存在于自然界各种观象背后、永恒不变的模式。

(2)《____________》:第一,凡是值得读的书至少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

精品文档

2

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 (二)文本阅读(34分)

(一)所爱隔山海,山海犹可平(20分)

张小绿

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傅雷家书》是我的枕边书。

②名为家书,收录的不外是翻译家傅雷与钢琴家傅聪父子二人的通信。那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父亲在上海,儿子在欧洲,隔山隔海。在那个打电话不方便且没有互联网的年代,书信是亲友间分享生活、互相慰藉的唯一方法。

③起初,我是因为傅聪,而非他的父亲傅雷,拿起这本书来看。当时我在学琴,常常听老师说:“钢琴弹得好,不仅要技巧出众,还要有感情。你看,为什么傅聪弹肖邦弹得好,就是因为动了感情。”那时候年纪小,并不知道所谓的“有感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去看看《傅雷家书》吧。”老师对我说。

④初读这本书,觉得父亲有些唠叨,每封信都写得很长,且事无巨细,从感冒吃什么药,到去哪儿看戏、和谁聊天,再到翻译巴尔扎克时遇到的困惑,都一股脑儿地倾吐在纸面上。如今想来,当年的傅雷一定倍感孤独,不然也不会攒下那么多心里话,非要写给千里之外的儿子看。正如傅雷在某次去信中写道——

⑤长篇累牍地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闲聊),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⑥可惜,当年的我,只看到信中的唠叨,却不曾见到那些关于艺术和文学的智识上的碰撞。

精品文档

3

⑦再一次拿起《傅雷家书》,已是大学二年级。重读数十年前的两地书,竟找到不少意味深长、欲言又止的段落。父子二人的性情,也借由那些看似无关宏旨的细琐文字,呈现在我眼前。

⑧《傅雷家书》中,父亲时常对儿子谈及艺术家与艺术品,不吝赞美,也不忌批评。傅雷身为文艺批评家,本是对事不对人,但若教心眼小的人听了去,难免觉得不忿。那次采访中,傅聪的一句话给我留下的印象颇深,他说父亲傅雷一辈子怀抱赤子之心,只是,有时候我们自以为的真诚、洒脱,却往往成了他人指摘乃至抨击的把柄。在《傅雷家书》中,父亲曾与儿子谈及说话的技巧,提到两点:“注意以后说话,千万不要太主观,千万不要有说服人的态度,这是最犯忌的。因为即便你说的对,但是给人的印象觉得你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好像天下只有你看得清、看得准,理由都是你的;还有一个大毛病,就是好辩,不论大小,都要辨,这也是犯忌的。希望你先对这两个毛病,时加警惕,随时改掉。”

⑨如今回看傅雷的生平,我们不难发现,他并没有做到不主观,也没能改掉好辩的习惯,他告诫儿子的两个所谓大毛病,自己一个也没能躲开。表面上看,傅雷是想借书信与傅聪讨论弹琴的技巧与做人的原则,实际上,那些寄去远方的书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傅雷本人的日记吧。只是,他一辈子也没能违拗了自己的性情。

⑩我想,清高倔强的对立面未见得是左右逢源。傅雷不希望傅聪太倔强、太脱俗,也不希望他放弃自己的立场和应有的原则。本质的善良、天性的温厚、开阔的胸襟是翻译家父亲赠予儿子的做人信条。

?最近,我重温《傅雷家书》,对于书中品评艺术或评价艺术家的段落少了些好奇,对于那些做人的道理,在认知与理解上又加深了一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年时代终会远去,长大后的我们,面对纷纭繁杂的世事,如何应对,又如何自处?或许,我们能从这数十年前的父子对话中,找到答案。 8.初读课文,从作者阅读《傅雷家书》经历的变化角度梳理概括文章内容,填写下表。(4分)

阅读次数 初读 重读 重温 作者的阅读变化 只看到父亲的唠叨,忽略艺术和文学的智识 (1) (2) 精品文档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