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四第1讲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教案 下载本文

第1讲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考试说明]

知识内容 (1)元素周期律(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元素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同主族、同周期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 (3)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三者的关系 (4)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史、意义与作用 元素周期表[学生用书P15]

1.编排原则

周期(横行):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左―→右:原子序数递增; 族(纵行):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上―→下:电子层数递增。 2.强化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记住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考试要求 b b c b

(2)记住元素周期表的一些特点 ①短周期只有前3周期;

②主族中只有 ⅡA 族元素全部为金属元素;

③ⅠA族元素不等同于碱金属元素,其中H元素不属于碱金属元素;

④元素周期表第18列是0族,不是ⅧA族,第 8、9、10三列是Ⅷ族,不是ⅧB族; ⑤长周期中每一周期不一定有18种元素,第6、7周期(排满时)各有32种元素。 3.元素周期表中的特殊位置 (1)分区

①分界线:沿着元素周期表中铝、锗、锑、钋与硼、硅、砷、碲、砹的交界处画一条虚线,即为金属元素区和非金属元素区的分界线。

②各区位置:分界线左下方为金属元素区,分界线右上方为非金属元素区。 ③分界线附近元素的性质:既表现金属元素的性质,又表现非金属元素的性质。 (2)过渡元素:元素周期表中部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共六十多种元素,这些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3)镧系:元素周期表第6周期中,57号元素镧到71号元素镥共15种元素。 (4)锕系:元素周期表第7周期中,89号元素锕到103号元素铹共15种元素。 (5)超铀元素:在锕系元素中92号元素铀(U)以后的各种元素。

1.(2019·浙江4月选考,T14)2019年是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表150周年。根据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第35号元素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是液体 B.位于第4周期第ⅤA族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C.第84号元素的最高化合价是+7 D.第7周期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 答案:C

2.关于元素周期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的元素都可以制备半导体材料 B.在过渡元素中可以寻找制备催化剂及耐高温和耐腐蚀材料的元素 C.在过渡元素区域可以寻找制备新型农药的元素 D.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的最右上角

解析:选B。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可以寻找制备半导体材料的元素,但不一定都可以,A错误;通常用来制造农药的元素有氟、氯、硫、磷等,集中在元素周期表的右上角,而不是过渡元素区域,C错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氟,而不是元素周期表最右上角的氦,D错误。

3.硅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第2周期ⅣA族 C.第3周期ⅥA族

B.第3周期ⅣA族 D.第2周期ⅥA族

解析:选B。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知识。硅为14号元素,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所以硅原子位于元素周期表第3周期ⅣA族。

4.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前4周期的一部分,若B元素的核电荷数为x,则这五种元素的核电

荷数之和为( )

A.5x+10 C.5x+14

解析:选A。分析如下:

B.5x D.5x+16

周期表结构巧记口诀

横行叫周期,现有一至七,三长三短一不完全。

纵行称为族,共有十六族,一八依次现,一零再一遍。 一纵一个族,Ⅷ族搞特殊,三纵算一族,占去8、9、10。 镧系与锕系,蜗居不如意,十五挤着住,都属ⅢB族。 说明:①指ⅠA、ⅡA、ⅢB、ⅣB、ⅤB、ⅥB、ⅦB、Ⅷ; ②指ⅠB、ⅡB、ⅢA、ⅣA、ⅤA、ⅥA、ⅦA、0。

元素周期律及其应用[学生用书P16]

1.元素周期表中的规律 (1)电子排布规律

最外层电子数为1或2的原子可以是ⅠA族或ⅡA族或副族或Ⅷ族元素的原子或0族的H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3~7的原子一定是主族元素的原子,且最外层电子数等于主族的族序数。

(2)序数差规律

①同周期相邻主族元素原子的“序数差”规律

a.除第ⅡA族和第ⅢA族外,其余同周期相邻元素原子序数差为1。

b.同周期第ⅡA族和第ⅢA族原子序数差为第2、3周期时相差1,第4、5周期时相差11,第6、7周期时相差25。

②同主族相邻元素的“序数差”规律

a.第2、3周期的同主族相邻元素原子序数相差8。

b.第3、4周期的同主族相邻元素原子序数相差有两种情况:第ⅠA族、第ⅡA族相差8,其他主族相差18。

c.第4、5周期的同主族相邻元素原子序数相差18。

d.第5、6周期的同主族相邻元素原子序数相差有两种情况:镧系之前的相差18,镧系之后的相差32。

e.第6、7周期的同主族相邻元素原子序数相差32。 2.微粒半径大小比较规律(“三看”规律)

在中学化学要求的范畴内,可按“三看”规律来比较粒子半径的大小: (1)“一看”电子层数:当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例如:r(Li)

r(O2-)r(Na+),r(Fe)>r(Fe2+)。

(2)“二看”核电荷数: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例如:r(Na)>r(Mg)>r(Al)>r(Si)>r(P)>r(S)>r(Cl);r(O)>r(F)>r(Na)>r(Mg)>r(Al

2-

2+

3

)。

(3)“三看”核外电子数:当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均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例如:r(Cl)>r(Cl),r(Fe)>r(Fe)。 3.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规律

本质 金属性比较 判断 依据 原子越易失电子,金属性越强 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置越靠前,金属性越强 ②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越剧烈,金属性越强 ③单质还原性越强或阳离子氧化性越弱,金属性越强 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⑤若X+Y―→X+Y,则Y的金属性比X强 本质 非金属性比较 判断 依据 原子越易得电子,非金属性越强 ①与H2化合越容易或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②单质氧化性越强或简单阴离子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越强 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④若A+B―→B+A,则B的非金属性比A强

题组一 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1.(2018·浙江4月选考,T12)四种短周期元素X、Y、Z和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

n-m-n+m+-

2+

3+

示,原子序数之和为4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X A.原子半径(r)大小比较:r(X)>r(Y) B.X和W可形成共价化合物XW3

C.W的非金属性比Z的强,所以W氢化物的沸点比Z的高

Y Z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