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答案 - 图文 下载本文

《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复习题

参考答案或评分要点

第一章 绪论

一.选择题: 1.( D ) 2.( D ) 3.( B ) 4.( B ) 5.( B ) 6.( A ) 7.( B ) 8.( C ) 9.( A ) 二、填空题

1.植物 山石 水体 建筑

2.空间的规划设计 景观艺术构成 植物栽培 土建工程技术 3.生物科学技术 工程技术 美学理论

4.欧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 纽约中央公园 波士顿和华盛顿公园绿地系统 5.《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 6.传统园林学 城市园林绿化 大地景观规划; 7.自然 艺术

8.梁思成 吴良镛 汪菊渊 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简答题:

1.简述学习园林史的目的与态度。(较难,理解;园林学科发展)

答案要点:

(1)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创造

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学习前人保留下来的优良的园林文化与技术。纵观中外园林史的发展变化把握园林学发展的方向。

(2)园林史是一门综合科目,即是科学又是文化艺术。内容涉及历史文化背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园林植物、园林山石、园林水体等。

(3)在学习园林过程中,要注意两个轴线知识领域的学习,一是横轴,包括环境、生态、美学艺术、植物学、规划设计、园林建筑、工程、养护管理技术等。二是纵轴,亦即园林历史。

(4)对园林史要进行批判地学习。 五、名词解释

1园林: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块上,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学规律,创造出的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

2风景园林学:风景园林学(园林学)是综合运用生物科学技术、工程技术和美学理论来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协调环境与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生态健全、景观优美、具有文化内涵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的科学与艺术。

第二章 中国园林史

一、名词解释:

1、囿:起源于狩猎,已具备园林的雏形。是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园林形式。通常选定地域后划出范围,或筑界垣。囿中草木鸟兽自然滋生繁育,无异于一座大型的动植物园。

2、文人园林:侠义指文人经营的或者文人所有的园林。文人凭借他们对自然风景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美的高度鉴赏能力来进行园林的经营,同时也把他们对人生的哲理的体验,宦海沉浮的感怀融注于造园艺术之中,是士流园林之更侧重与以赏心悦目而寄托理想、陶冶性情、表现隐逸者,附着着一层浓重的文人色彩。广义也泛指那些受到文人趣味浸润而“文人化”的园林。

3、一池三山:一池指太液池,三山指东海里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是我国古代神化传说中的神仙境地。汉武帝为追求长生不老,听信方士之言,在上林苑建章宫中,模拟海上神山,最早开始了“一池三山”的布局格局,后来演变成历代皇家园林的一种传统格局,在一个宽广的水域中筑三岛象征一池三山的神仙住所。对我国传统园林直至现代园林的创作均有深远影响。

4、天人合一:是由宋儒提出,但作为哲学思想起源于周代,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人类的政治、伦理等一切社会现象是自然的直接反映。这种哲学思想对我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决定了中国古典园林从开始就向着风景式方向发展。

5、君子比德:是一种导示人们从伦理、功利的角度认识大自然的意识形态。就是说,大自然的山林之所以能够引起人们的美感,在于大自然的形象表现出与人高尚品德相类似的特征。是决定中国古典园林从开始就向着风景式方向发展的一个精神因素。

6、曲水流觞:是中国古代一种民俗,每年农历三月在弯曲的水流旁设酒杯,流到谁面前,谁就取下来喝,可以除去不吉利。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进行过描述,对后世影响很大,很多园林中仿造建设弯曲的河道,做曲水流觞景点。

7.澄怀味象:南朝画论家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说:“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澄怀”是对体验者审美心胸的要求,也就是要求审美主体澄清胸怀,涤除俗念,陶冶出纯净无瑕的审美心胸,这受庄子“心斋”说的影响。“味象”之“味”,即体味、品味、玩味,也即体验;“象”指客体物象、审美对象。所谓“澄怀味象”,就是审美主体以清澄纯净、无物无欲的情怀,在非功利、超理智的审美心态中,品味、体验、感悟审美对象内部深层的情趣意蕴、生命精神。

8. 离宫御苑: 建置在都城的近郊、远郊的风景地带,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着的政治中心。

9. 行宫御苑:建在都城近郊或远都城的风景优美的地方,或远离都城的风景地带。供皇帝偶尔游憩之用。

10. 大内御苑:建在首都的宫城和皇城之内,便于皇帝日常游憩。

11. 衙署园林: 凡是由地方官署或中央机关职能部门牵头兴建的园林,都应属于“衙署园林”的范畴。衙署园林建园缘由多是为了提高与改善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追求环境的生态效益、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结果。

12. 书院园林:书院,萌芽于唐末时期,形成于五代,盛于宋代。五代时期,由于烽火连年,学校停办,一些文人学者选择名山胜地,修建房舍,招收生徒,进行讲习活动,作为教学组织的书院。由此,产生了书院园林。

13. 寺观园林:也称寺庙园林,指佛寺、道观的园林,为中国园林的四种基本类型之一。广义则泛指整个宗教圣地,其实际范围包括寺观周围的自然环境,是寺庙建筑、宗教景物、人工山水和天然山水的综合体。

14. 皇家园林:“苑”、“囿”、“宫苑”、“园囿”、“御苑”,为中国园林的四种基本类型之一。中国自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这一阶段,连续几千年的漫长历史时期,帝王君临天下,至高无上,皇权是绝对的权威。像古代西方那样震慑一切的神权,在中国相对皇权而言始终是次要的、从属的地位。与此相适应的,一整套突出帝王至上、皇权至尊的礼法制度也必然渗透到与皇家有关的一切政治仪典、起居规则、生活环境之中,表现为所谓皇家气派。园林作为皇家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园林类型的皇家园林。

15. 私家园林: 一类属于王公、贵族、地主、富商、士大夫、地主等私人所有的园林,称为私家园林。古籍里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墅、别业等。

16. 林卡:藏语词汇,汉语译为园林。

17.《园冶》: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作者为明代计成(字无否),它直观解读中国古代宅院,别墅营造的择地之要,相地风水,亭台门窗,墙垣屋宇,铺地装折,选石掇山,理水,以及草、木、花、竹营景之学。

18.《一家言》: 又名《闲情偶寄》,为李渔重要著作之一。内容包含戏曲理论、饮食、营造、园艺、养生等。在中国传统雅文化中享有很高声誉,被誉为古代生活艺术大全,名列“中国名士八大奇著”之首。

19.《长物志》:是明代苏州文人文震亨撰著的一部关于生活和品鉴的笔记体著作。所谓“长物”,即多余之物。其内容广泛,分室庐、花木、水石、禽鱼、书画、几榻、器具、衣饰、舟车、位置、蔬果、香茗十二个部分。

20. 写意山水园:以诗情画意融入山水为创作特色的园林,始于魏晋南北朝,到了宋代,中国的写意山水园风格得以最终完成。写意山水园受到写意山水画美学思想的影响,追求幽寂脱俗、自然雅致的风格,色彩的应用上以自然、淡雅、平静为主,建筑轻巧纤细、玲珑剔透。 21. 集锦式园林: 所谓集锦式的园林体系,主要是指凭借封建帝王的权势,集中全国财力、物力和能工巧匠,将国内国外各类园林的精华,以及山水诗、山水画中所描绘的自然情致,仙居幻境,移植仿建于皇家苑囿之中,形成荟萃名园、景象万千的园林景观。这是北京乃至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发展到鼎盛时期的一个显著标志。

22. 掇山: 是用自然山石掇叠成假山的工艺过程。包括选石、采运、相石、立基、拉底、堆叠中层、结顶等工序。

23. 理水:园林水景创作称之为理水。

24. 借景: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园林中的借景有收无限于有限之中的妙用。借景分近借、远借、邻借、互借、仰借、俯借、应时借七类。

25. 框景: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者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这便是框景。

26. 夹景:当风景点的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如塔,桥等),他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者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使得风景点的更显得有诗情画意,这就是夹景。 27园林史:园林及其相关因素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 二、填空: 1、囿 台 2、商殷 3、囿 台 园圃

4、帝王狩猎 观天象 通神明 5、沙丘苑台 灵囿 灵台 灵沼

6、章华台 姑苏台

7、瓦 高台 政治 军事 生活享乐 8、战国 9、金谷园 10、木 梁架结构 11、一池三山 12、西汉

13、天人合一思想 君子比德思想 神仙思想 14、兰池宫 15、兰池宫

16、上林苑 建章宫 17、上林苑 18、建章宫

19、上林苑 一池三山 园中园 20、观赏

21、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甘肃敦煌石窟22、南京栖霞寺 山东灵岩寺 湖北玉泉寺 浙江国清寺 23、舍宅为寺

24、崇拜 生活 前导 游览 25、“由俗入清、渐入佳境” 26、邺城 铜雀台

27、铜雀台 金虎台 冰井台 28、洛阳 29、华林园 30、西苑

31、浣花溪草堂 履道坊宅园或庐山草堂 辋川别业 32、丛林 溪流 山道 丛林 综合 33、魏晋南北朝

34、写实 写实与写意相结合 35、长安城 36、兴庆宫 37、华清宫

38、曲江池 曲水流觞 39、小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40、纤巧秀丽 成熟 41、设计模数 工料定额制度

42、东京(开封) 西京(洛阳) 临安(杭州) 吴兴 平江(苏州) 43、寿山艮岳

44、花园 宅园 游息园(别业类) 45、私家 文人 46、宋

47、简远 疏朗 雅致 天然

48、隋唐 大明宫(或兴庆宫或太极宫) 西苑 华清宫 49、东京(开封) 50、艮岳 51、沧浪亭

52、南宋 苏堤春晓 曲苑风荷 平湖秋月 断桥残雪 柳浪闻莺双峰插云 南屏晚钟 三潭印月(写出5个即可) 53、太液池 方丈 瀛洲 蓬莱 54、颐和园 避暑山庄 拙政园 留园

55、万寿山 香山 玉泉山 静明园 静宜园 清漪园 畅春园 圆明园 56、北宋 苏舜钦

57、圆明园 长春园 绮春园 58、圆明园 59、沧浪亭 60、文震亨

61、简远 疏朗 天然 雅致

62、 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 寺观园林 63、沧浪亭 狮子林 拙政园 留园 ) 64、万寿山 昆明湖 65、李渔 66、花石纲 67、雷金玉 68、江南 北方 岭南 69、《 花谱 》 70、艺圃

71、冠云峰 瑞云峰 岫云峰 72、戈裕良

花港观鱼雷峰夕照 73、留园

74、梁园 可园 清晖园 余荫山房 75、四时田园杂兴 76、延光阁 77、清

78、涵碧山房 林泉耆硕之馆 五峰仙馆 79、白马 80、万卷

81、深圳 佛罗里达 82、梅

83、艮岳 《艮岳记》 84、 颐和园 避暑山庄 三、选择: 1、C 11、B 21、C 31、D

2、B 12、A 22、A 32、C

3、D 13、C 23、D 33、D

4、B 14、D 24、A 34、A

5、C 15、B 25、A 35、A

6、B 16、B 26、C 36、B

7、D 17、A 27、B 37、B

8、D 18、D 28、B 38、B

9、A 19、A 29、B 39、A

10、C 20、A 30、C 40、D

四、判断: 1、× 11、× 21、√ 31、√ 41、√ 51、√

2、√ 12、√ 22、√ 32、√ 42、√ 52、√

3、× 13、√ 23、× 33、√

4、× 14、× 24、√ 34、√

5、√ 15、√ 25、× 35、√ 45、√ 55、√

6、× 16、√ 26、× 36、× 46、√ 56、√

7、√ 17、√ 27、√ 37、√ 47、√

8、× 18、√ 28、× 38、√ 48、×

9、√ 19、√ 29、× 39、√ 49、√

10、× 20、× 30、√ 40、× 50、√

43、√ 44、× 53、√

54、√

五、简答题:

1、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和功能。

答案要点:中国有园林的兴建应该是从奴隶经济已经相当发达的商殷时期开始的。从甲骨文以及其他相关历史记载可以知道,起源的最初形式是囿、园圃及台。囿是帝王狩猎的场所,兼有“游览”的功能;台是囿中土筑的高台,有观天象、通神明的作用,兼有登高望远、欣赏风景的功能;园圃是种植果树蔬菜的场所,除食用、药用等生产功能外,也发展为观赏用。 2、简述我国古典园林生成期的园林特征。

答案要点:(1)尚不具备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类型,造园主流是皇家园林。(2)园林功能由早先的狩猎,通神,求仙逐步转化为游憩、观赏为主,园林总体规划粗放。(3)三种思想(天人合一、君子比德、神仙思想)支配着人们对于大自然尚保持浓重的神秘性。对大自然山水

风景,尚未构建完全自觉的审美意识。

3、寺观园林与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相比,有哪些自身的特点。

答案要点:(1)绝非私园,除宗教活动外,带有公共游览性质;(2)在园林寿命上,苑囿常因改朝换代而废毁,私家园林难免家业衰落而败损,相对而言私庙园林较稳定,如少林寺;(3)寺观选址地域广阔,可选自然环境优越的名山胜地,“僧占名山”成为中国道、佛史上规律的现象;(4)由于寺庙园林主要依靠自然景观构景,在造园上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处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设计手法:a、善于把建筑人工美和自然山水美天趣的融合——顺应地形之基架屋;善于因山就势,建筑营造;b、善于控制建筑尺度,掌握合宜体量;c、善于运用质朴的材料,净净的色彩,造就素雅的建筑格调;d、善于运用园林建筑小品,对景象进行组织剪辑,深化景观意境等等。

4、寺观园林在我国产生、发展和壮大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要点:(1)作为“神”的世间宫苑——寺观园林形象地描绘了道教的仙境和佛教的“极乐世界”,所谓“深山藏古寺”;(2)道士佛人都崇尚自然,悉心根据自然山水美景去精心营造园林景致;(3)寺观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朝山进香与游览园林胜景的旅游胜地,起到吸引香客的作用;(4)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宗教、资助宗教,信徒也往往“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赴佛”,和尚、道士不愁无人。寺庙有钱有人也就发展起来。

5、寺观园林的建造,都需要选择山林水畔作为参禅修炼的洁净场所。简述其选址的原则。答案要点:(1)近水源,以便于获取生活用水;(2)要靠近树林,既是景观的需要,又可就地获得木材;(3)地势凉爽、背风向阳和良好的小气候。具备以上三个条件的往往都是风景幽美的地方,“深山藏古寺”就是寺观园林惯用的艺术处理手法。 6、简述我国古典园林转折期的园林特征。

答案要点:魏晋南北朝历时369年的动乱时间,思想、文化艺术活动十分活跃,是中国园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阶段。(1)中国古典风景式园林由再现自然进而表现自然,由单纯地模拟自然山水进而艺术化地再现自然;(2)园林的狩猎、求仙、通神的活动已基本消失或保留其象征意义,而游赏活动成为主导的甚至唯一的功能,去追求视觉的景观美的享受,激发人们寓情于景的感受,但处于简单、肤浅的状态。(3)皇家园林的建设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中,大内御园居于城市的中轴线上成为城市中心的有机组成部分。(4)私家园林作为一个独立类型异军突起,集中反映了这个时期的造园成绩。私家园林也就分化了二种倾向——一种以贵族官僚为代表的崇尚华丽,争奇斗富;另一是文人名士为代表的隐逸,追求山林泉石,怡性畅情,成为后世园林的先声。(5)寺观园林的出现开拓了造园活动的领域,对风景区开发起到主导作用。

7、“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首诗是唐代哪一位著名诗人描写自己居住的园林内的景观,写出该园林的名称并作简要概述。 答案要点:王维的辋川别业。对辋川别业作简要概述。

8、宋代名园寿山艮岳的筑山特点是什么?

答案要点:答出宋代名园艮岳的山体轮廓模仿杭州凤凰山(能答出模拟自然就给分),主山万岁山,侧山万松岭,东南的芙蓉城是山的余脉,三山错落,形成“众山拱伏,主山始尊”的气势(答出筑山有主有次就给分)。在寿山艮岳中大量使用一些形态奇特的巨石,进行特置孤赏。形成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筑山置石景观(答出有特置石孤赏用的即给分)。 9、简述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中的转折期?

答案要点:魏晋南北朝历时369年的动乱时间,思想、文化艺术活动十分活跃,是中国园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阶段。(1)中国古典风景式园林由再现自然进而表现自然,由单纯地模拟自然山水进而艺术化地再现自然;(2)园林的狩猎、求仙、通神的活动已基本消失或保留其象征意义,而游赏活动成为主导的甚至唯一的功能,去追求视觉的景观美的享受,激发人们寓情于景的感受,但处于简单、肤浅的状态。(3)皇家园林的建设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中,大内御园居于城市的中轴线上成为城市中心的有机组成部分。(4)私家园林作为一个独立类型异军突起,集中反映了这个时期的造园成绩。私家园林也就分化了二种倾向——一种以贵族官僚为代表的崇尚华丽,争奇斗富;另一是文人名士为代表的隐逸,追求山林泉石,怡性畅情,成为后世园林的先声。(5)寺观园林的出现开拓了造园活动的领域,对风景区开发起到主导作用。

10、简述我国宋代的园林特征。

答案要点:宋代是我国古典园林成熟期的第一个阶段。主要特点有:(1)三大园林类型中,私家造园活动最为突出。(2)皇家园林较多地受到文人园林的影响。(3)叠石、置石均显示其高超的技艺,理水已经能够缩移模拟大自然界的全部的水体形象,与石山、土石山、土山的经营相配合而构成园林的地貌骨架。(4)唐代园林创作的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传统,到南宋时大体上已经完成其向写意的转化。(5)总之,以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为主体的两宋园林,显示出蓬勃进取的艺术生命力和创造力,达到了中国古典园林史上登峰造极的境地。

11、简述宋代文人园林的风格特点。 答案要点:简远、疏朗、雅致、天然。

12.简述成熟后期私家园林的造园成就。(适中,理解)

知识点:私家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成熟时期的代表和精华,分析艺术成就对现代造园有借鉴意义。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成熟后期私家园林的历史背景; (2)私家园林的类型和特点;

(3)举例说明私家园林的造园要素:从建筑、山石、植物和水体分析; (4)综合分析成熟后期私家园林造园艺术特点。

13.简述成熟后期皇家园林的三个类型,并各举2个代表作品。(适中,理解)

知识点:中国古典园林成熟后期以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园林类型和代表作品,通过分析理解成熟后期古典园林的艺术造诣。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中国古典园林成熟后期皇家园林类型包括大内御苑、离宫御苑和行宫御苑; (2)每个类型园林分别举例说明造园艺术特点。如:大内御苑中的慈宁宫、建福宫;离宫御苑中的三大名园林(圆明园、避暑山庄和清漪园)和行宫御苑中的静宜园、静明园。 14.列出李格非《洛阳名园记》中所提及的园林,并说明宋时期私家园林的特点? (适中,理解)

知识点:宋代私家园林的背景和特点。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分为三类:花园类;宅园类;(别业类)游憩园。 (1)除依附于邸宅的宅园外,单独建置游憩园占大多数。

(2)洛阳的私家园林都以栽植花木著称;有大片树林而成名:林景,如竹林等。 (3)所记诸园都没有谈到用石堆叠假山:足以见当时仍以土山为主。 (4)园内建筑形象丰富,但数量不多,布局疏朗。 15.简述宋代文人园林的特点。(容易,理解)

知识点:宋代文人园林的概念和特点。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文人园林的概念

文人园林乃士流园林之更侧重于赏心悦目而寄托理想、陶冶情操、表现隐逸,也泛指那些受到文人情趣沁润的“文人化”的园林。

(2)宋代文人园林的特点

宋代文人园林的风格特点大致可以概括为简远、疏朗、雅致和天然。 (3)分析宋代文人园林具体特点及表达方式

从简远、疏朗、雅致和天然四个方面分别阐述内涵、艺术特质和举例说明。 16.简述中国园林借景手法。(适中,理解)

知识点:中国园林代表手法借景的定义、内涵、类型和举例。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借景是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园林中的借景有收无限于有限之中的妙用。借景分近借、远借、邻借、互借、仰借、俯借、应时借7类。其方法通常有开辟赏景透视线,去除障碍物;提升视景点的高度,突破园林的界限;借虚景等。借景内容包括:借山水、动植物、建筑等景物;借人为景物;借天文气象景物等。 17.试述《园冶》的主要内容?(容易,理解)

知识点:中国古典园林代表专著的基本内容和造园精华。 答题要点:

《园冶》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明末造园家计成著。主要内容为园说和兴造论两部分,其中园说又分为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10篇。该书首先阐述了作者造园的观点,次而详细地记述了相地、立基、铺地、掇山、选石。《园冶》一书的精髓,可归纳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18. 简述壶中天地造园哲学思想。(较难,理解)

知识点:古典园林造园哲学思想。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壶中天地造园哲学思想的含义和解释;

(2)壶中天地造园哲学思想在现实造园活动中的借鉴和运用价值 (3)举例说明壶中天地造园哲学思想的应用。 19. 简述集锦式皇家园林的特点。(适中,理解)

知识点:清末后期皇家园林的艺术特点。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集锦式皇家园林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2)集锦式皇家园林的艺术特点。 20.清代私家园林造园要素。(适中,理解)

知识点:私家园林造园要素和特点。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清代私家园林造园背景 ; (2)清代私家园林造园要素; (3)清代私家园林造园艺术特点。 21.分析与谁同坐轩的园林意境。(适中,理解)

知识点:园林意境的形成,园林意境产生的效果及分析。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分析与谁同坐轩的园林要素和特点 ; (2)分析与谁同坐轩的园林意境的形成; (3)与谁同坐轩的园林意境的借鉴价值和意义。 22. 中国古典园林手法中主与从的含义。(适中,理解)

知识点: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分析和运用。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主与从的园林艺术内涵和特点 ; (2)主与从的园林造园手法的分析和举例。

23. 举例说明看与被看在古典园林中的应用。(适中,理解)

知识点:古典园林造园手法,造园要素与人的互动关系。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看与被看的园林艺术内涵和特点 ; (2)看与被看的园林造园手法的分析和举例; (3)看与被看园林手法的应用。

24. 简述曲径通幽的园林内涵,并举例说明。(适中,简单应用)

知识点:曲径通幽的园林内涵。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曲径通幽园林内涵和特点 ; (2)举例说明曲径通幽园林手法。 25. 简述藏与露的园林手法。(适中,理解)

知识点:古典园林艺术手法的分析应用。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藏与露的园林艺术内涵和特点 ; (2)举例说明藏与露的园林艺术手法。 26. 简述江南园林置石主要特点。(适中,理解)

知识点:江南园林造园要素和艺术特点。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江南园林置石兴盛的背景和主要方式; (2)举例分析江南园林置石与其他要素的配置关系; (3)总结江南园林置石的主要特点。

27. 举例说明苏州园林如何通过造园实现小中见大。(适中,简单应用)

知识点:苏州园林造园小中见大,咫尺山林的艺术特点和手法分析。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苏州园林小中见大,咫尺山林的造园要素搭配; (2)苏州园林林小中见大艺术手法的应用和园林意境生成; (3)举例分析苏州园林小中见大艺术手法。

28. 宋时期的绘画是如何影响该时期的造园?(较难,理解)

知识点:宋代绘画画论精华及影响造园的具体方式和内容。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宋时期绘画的艺术思想和主要内容;

(2)宋时期绘画影响该时期造园的方式和具体形式 ;

(3)举例说明宋时期绘画与造园的相关性,以及绘画对造园园林意境生成的具体影响。

29. 阐述苏州四大名园的布局特点。(较难,理解)

知识点:苏州四大名园为例的园林布局形式和特点。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苏州四大名园总体布局方式和特点;

(2)以每个名园为例分析建筑、山石、水体和植物等要素相互布置的关系。 30. 以艮岳为例试述宋代皇家园林的特点?(适中,理解)

知识点:宋代皇家园林的特点和艺术特征。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艮岳的总体布局和造园艺术分析;

(2)宋代皇家园林有别于其他时期造园的综合背景和艺术特点; (3)总结宋代皇家园林的造园艺术并举例说明。 六、论述题:

1、艮岳是一座人工山水园,它打破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规范模式,是一座叠山、理水、花木、建筑完美结合的具有浓郁诗情画意而较少皇家气派的人工山水园,代表着宋代皇家园林的风格特征和宫廷造园艺术的最高水平。(1)筑山:艮岳采取一山三峰的形状,东北部有主峰万岁山,高九十步,约150米,是全园的最高点;次峰万松岭在主峰之下,有山涧濯龙峡相隔,两山山顶两亭成对景。寿山东南方为横亘二里的芙蓉城,仿佛余脉;园南部为稍低的寿山,双峰并峙。艮岳叠山构思巧妙,宾主分明、有远近呼应、有余脉延展的完整山系,是天然山岳的典型化概括。山中景物奇特,石景、石径、蹬道、栈阁、洞穴层出不穷。大量运用石的单块特置,重要峰石均有命名。(2)理水:园外西北角引入景龙江之水,入园后形成小水池曲江,池中筑岛;池水再经回溪分流成两小溪,一条绕过万松岭注入凤池,另一条流入山涧(濯龙峡),然后注入大方沼、雁池;大方沼中筑二岛,岛上建筑成对景;雁池最大,水面聚合后收紧成水尾,流出园外,构成完整水系。全园水景几乎包罗了自然水体的全部形态:河、湖、沼、溪、涧、瀑等的缩影,形成山嵌水抱,上好的风水条件。(3)植物:在这山水之间,还点缀着从全国采集的名贵花木果树,形成以观赏植物为主的景点,如梅岭、杏岫、丁嶂、椒崖、龙柏坡、斑竹麓等等。园内包括乔木、灌木、果树、藤本植物、水生植物、药用植物、草本花卉等数十个品种。林间还放养着数以万计的奇禽异兽。是一座天然动植物园。(4)建筑:全园建筑四十余处,既有华丽的宫廷建筑风格的轩、馆、楼、台,又有简朴的乡野风格的茅舍村屋,建筑造型各异,几乎包罗了当时的全部建筑形式。此外,艮岳西部还有两处园中园,名药寮和西庄,模仿农家景色。绝大部分建筑从造景的需要出发,充分发挥点景和观景的作用,没有朝会、仪典或居住的建筑。

2、隋唐西京长安城由宫城、皇城和郭城组成,是按周密规划兴建而成的崭新城市。长安城的规划吸取了曹魏邺城、北魏洛阳城的经验,在方整对称的原则下,沿着南北中轴线,将宫城和皇城置于全城的主要地位,郭城则围绕在宫城和皇城的东、西、南三面。分区整齐明确,

象征着皇权的威严,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京都规划和布局的独特风格,反映了统治者专制集权的思想和要求。整个工程的规划、设计、人力、物力的组织和管理非常精细和严谨。在规划设计和建设施工中,还考虑了地形、水源、交通、军事防御、环境美化、城市管理、市场供需等的配套,以及都城作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的特点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解决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因此长安城的兴建标志着当时的中国所达到的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全城采用里坊制,划分为108个里坊和2个商市,形成棋盘型的布局,居民与市场纳入这些棋盘格中。城中的街道都很宽,里坊都筑有坊墙,布局严谨规整,功能分区明确。隋唐西京长安城的设计和布局思想,不但对中国后世的都市建设有着很大的影响,而且对日本、朝鲜的都市建设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3、北宋都城东京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城市,它既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又是商业文化中心。东京的城市结构冲破了隋唐时期传统的里坊制,较多的服从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中国历史上都城布局的重要转折点,对以后的几代都城有较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1)城市布局:东京有宫城、内城、外城三重城墙,宫城居于城市中心,内城围绕在宫城四周。最外为外城(亦称罗城)。每重城垣之外围都有护城河环绕。(2)城市道路与河流系统:全城道路从市中心通向各城门,主干道称为御街,还有一些次要道路,组成不规则的道路网,反映了不受里坊约束的特点。在东京,河道也成为城市的重要经济命脉,史称“四水贯都”:汴河,蔡河,五丈河,金水河。河上建木拱构架,桥下可通航,在造型、创意和结构上,都很有创造性。这四条河流组成的水网,与东京的生产及生活密切相关,不仅繁荣商业,而且解决了城市供水以及宫廷、园林的用水问题。(3)城市结构:唐时商业受到城市制度、坊墙的限制不得发展,五代时已有打破坊墙,沿街设店的商业现象。宋朝则完全取消了街坊制,沿街设店,以街为市,街道变窄。这是一次城市革命。

4. 根据“新美学与城市生态主义”,论述如何发展可持续城市公共空间。(适中,综合应用) 知识点:新美学及城市生态主义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新美学的内涵,城市生态主义的意义; (2)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和途径; (3)城市开放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内容;

(4)以“新美学与城市生态主义”为指导,探讨未来景观设计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涉及的内容。

5. 论述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表达和意义。(适中,综合应用) 知识点:地域文化和城市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地域文化的内涵和文化价值;

(2)地域文化对于城市景观自我识别的重要性;

(3)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表达方式和符号载体; (4)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和效果。 6. 思考与论述城市公园的终极价值。(适中,综合应用) 知识点:城市公园的社会职能。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城市公园在城市绿地中的功能;

(2)城市公园与人类需求的关系。城市公园的发展从哪些方面发展可以满足人类的终极需求。

7. 如何加强公众参与,以促进社区园林的功能合理性?(适中,综合应用) 知识点:公众参与和园林功能的合理性。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公众参与在园林中的缘起和应用; (2)社区园林对于工作参与的需求和发展现状; (3)公众参与社区园林的内容和效果;

(4)举例阐述公众参与在未来社区园林发展中的空间和途径。

8. 城市,如何才能让生活更美好。请从园林专业角度进行分析论述。(适中,综合应用) 知识点:以景观设计解决城市问题。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城市面临的生存危机;

(2)园林设计从生态、建筑、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城市形象、城市文化等多方面实现对城市功能再塑造的过程;

(3)举例说明园林设计促进城市发展的具体内容和方式。 9. 如何发挥城市开放绿地的园林教育功能?(适中,综合应用) 知识点:园林和教育的关系。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城市开放绿地的概念和功能; (2)城市开放绿地与园林教育功能的关系; (3)城市开放绿地实现教育功能的途径;

(4)举例说明城市开放绿地执行完善教育功能的操作形式。 10.如何运用乡土植物来体现方言景观。(适中,综合应用) 知识点:乡土植物的文化表达及在地域景观中的应用。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植物既是园林景观的重要构成元素,又是地域特征的表现形式之一。乡土植物对地域性城市园林景观的作用,一是通过植物形象,二是通过植物文化。植物形象和植物文化的作用

往往是相辅相成的。

(1)通过植物形象塑造地域性景观

植物形象的地域性造就了地域性的乡土植物景观。北方的乡土植物以针叶树、落叶阔叶树为主,常有郁郁葱葱、雄伟挺拔的针叶林景观或季相分明的阔叶林景观。以常绿阔叶植物为主的南方,常见的则是四季常绿、幽篁蔽日的植物景观。棕榈科植物是热带地区的乡土树种,树形优美奇特,姿态优美,叶片飘逸潇洒,树干挺拔壮观,常常形成它们所特有的棕榈景观。它们大部分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以海滨及滨海热带雨林为主。因此,一提到热带地区、海岛,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棕榈科植物,从而形成具有热带特色的植物景观。布雷?马科斯是巴西著名风景园林设计师,他运用现代艺术语言于巴西当地热带植物,展现了浓郁的巴西热带风情。在创作过程中,他常运用对比、统一、协调、韵律等艺术原理进行植物高低错落搭配,并且他强调植物叶形、质感、花色、量的大面积对比,从而突出植物的观赏特性。 (2)通过植物文化塑造地域性景观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造园家将历史文化引入园林。漫步园中,除了视觉、听觉、嗅觉的感受外,还能给人精神上的享受。而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常常流于形式,忽略了人们深层次精神空间的需求。在我国的城市里,设计者们使用同样浮华的造景材料,同样空洞的造景手法,堆砌出没有个性的园林景观,也同样带来文化内涵的缺失。因此,要努力拓展园林的文化性,给城市人一片精神领域。

园林景观的文化性,固然可通过多种造景手法体现,但植物是园林景观的基础,而乡土植物又根植于地方文化,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历史根基。因此,以乡土植物营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是最富生命力的。以乡土植物体现景观文化内涵具体有以下途径: (3)利用乡土植物文化创造意境

人们对植物景观的欣赏常常以个体美及人格化含义为主,有许多植物被赋予了人格化的品格或独特的象征意义。如松、竹、梅,谓之“岁寒三友”。竹还被视为最有气节的君子。梅具有刚直、高洁、清逸、潇洒的品格等。凡此种种,都体现了植物景观的文化内涵,创造出了植物景观的意境美。在景观设计中可把这种植物文化与绿地景观有机的结合,创造出一定意境的景观。植物配置形式也能传达一定的文化信息,如某学校的“学苑路”绿地中灌木色块的修剪形式以方、圆为主,隐喻“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大连市绿地中模纹花坛,多以海波、浪花、海鸥为构图母体,充分展现海滨城市特点。 (4)结合诗歌、画理营造乡土植物景观

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处处都是根据诗歌取材的植物景观。比如苏州拙政园的得真亭旁植有几棵黑松,取《荀子》:“桃李倩粲于一时,时至而后杀,至于松柏,经隆冬而不凋,蒙霜雪而不变,可谓得其真矣”之意。梧林幽居旁边植梧桐树和竹子,取唐羊士谔《永宁小园即事》诗句意:“萧条梧竹月,秋物映园庐”。显然,诗歌与乡土植物交相辉映,才创造出具有人文特点的景观,这一点值得我们在设计中运用。

11.结合所学理论知识,论述景观设计如何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较难,综合应用) 知识点: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精华本质含义及运用。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浪漫。梧荫匝地,槐荫当庭;插柳延堤,栽梅绕屋。结茅竹里,浚一派之长源;障锦山屏,列千寻之耸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就是明人计成在《园冶图说》一书中对造园艺术的精妙总结。

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园林中的体现。具体来讲,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园林是按下面的原则来营造的: (1)构架山水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山川秀美多姿,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对大自然怀有特殊的盛情,尤其是对山环水抱构成的生存环境更为热爱,山与水在风水理论中被认为是阴阳两极的结合。而孔子曾指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从而把山水与人的品格结合起来。中国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人文背景孕育出的山水观对中国造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难怪中国人如此狂热地在自然的山水中营造园林,或是在都市园林中构架自然的山水。 (2)模拟仙境

早在2000多年前,秦始皇曾数次派人赴传说中的东海三仙山--蓬莱、方丈、赢洲去获取长生不老之药,但都没有成功。因此,他就在自己的兰池宫中建蓬莱山模仿仙境来表达企望永生的强烈愿望。汉武帝则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在上林苑建章宫的人液池中建有蓬莱、方丈、赢洲三仙山,自此,开创了一池三山的传统。 (3)移天缩地

中国传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有限的空间表达无限的内涵。宋代宋徽宗的良岳曾被誉为括天下美,藏古今胜。而清代圆明园中的九州清虽则是将中国大地的版图凝聚在一个小小的山水单元之中来体现普天之下莫非壬土的思想。明代造园家文震亨也在《长物志》中强调“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造园立意。 (4)诗情画意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诗、山水画深刻表达了人们寄情于山水之间,追求超脱,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思想。因此,山水诗和山水画的意境就成了中国传统园林创作的目标之一。东晋文人谢灵运在其庄园的建设中就追求:“四山周回,溪涧交过,水石林竹之美,岩帅暇曲之好”,而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庐山所建草堂则倾心于仰观山,俯听泉,旁魄竹树云石的意境。在园林中,这种诗情画意还尤以槛联庸额或刻石的方式表现出来,起到了点景的作用,书法艺术与园林也结下不解之缘,成为园林不可或缺的部分。 (5)形式独特

中国传统园林在布局上看似并不强调明显的、对称性的轴线关系,而实际上却表现出精巧的平衡意识和强烈的整体惑。中国传统园林之所以能区别于外国园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正是

其整体形式的与众不同。在这种自然式园林中,仿创自然的山形水势,永恒、奇特的建筑造型与结构,多彩多姿的树木花草,弯弯曲曲的园路,组成了一系列交织了人的情感与梦想的、令人意想不到的园林空间。 (6)造园手法高超

中国古代造园师在园林创作活动中,首要的工作是相地,即结合风水理论,分析园址内外的有利、不利因素;进而在此基础上立意,即所谓的的构思,确定要表现的主题及内容,因境而成景。接下来就是运用惜景、障景、对景、框景等手法对造园四要素进行合理布局、组织空间序列,最后对细节进行细致推敲。此时造园师要巧妙处理山体的形态、走向、坡度、凸凹虚实的变化,主峰、次峰的位置,水池的大小形状及组合方式,岛堤、桥的运用,建筑单体的造型及群体的造型和组合方式,园林植物的种类与种植方式,园路的走向及用材等等一系列具体问题。实际上中国古代的造园师除了进行图纸设计工作外,更多的时间是花在建园的工地具体指导施工,从而保证设计意图的贯彻执行,并有利于即兴创作。中国明代造园大师计成就著有《园冶》一书,精辟论述了中国传统园林重要的造园手法。这是中国第一部造园专著,具有跨时代的、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园林给人的美学感受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如:全园被分成若干景区,各有特色又相互贯通,往往通过漏窗、门洞、竹林、假山等手段保持一种若断若续的关系,相互成为借景,也为游览中景区的转换做出铺垫。在诸景区中常常,布上几件盆景、花台,那历史的沧桑、人世的凄凉与生命的顽强等就都有了见证似的。当然,一个好的园子还会有一个好的名字;要有几副佳联传世。懦家学者向来是讲究“微言大意”的,一个好的名字可以意味深长,品尝不尽。如苏州网师园,所谓 “网师”乃渔父之别称,而渔父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既有隐居山林的含义,又有高明政治家的含义。住联点景抒情使眼前的景与心中的情溶为一体,园林更加魅力无穷的。

12.论述东方园林与西方园林的异同。(适中,简单应用) 知识点:东西方园林的哲学思想、造园艺术等分析。 参考答案(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由文人、画家、造园匠师们创造出来的自然山水式园林,追求天然之趣是我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特征。在中国园林里,不规则的平面中自然的山水是景观构图的主体,而形式各异的各类建筑却为观赏和营造文化品味而设,植物配合着山水自由布置,道路回环曲折,达到一种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与美的理想水乳交融的境界,既“可望可行”,又“可游可居”,富有自然山水情调的园林艺术空间。

以法国宫廷花园为代表的由建筑师、雕塑家和园林设计师创作出来的西方规则式古典园林,以几何体形的美学原则为基础,以“强迫自然去接受均称的法则”为指导思想,追求一种纯净的、人工雕琢的盛装美。花园多采取几何对称的布局,有明确的贯穿整座园林的轴线与对称关系。水池、广场、树木、雕塑、建筑、道路等都在中轴上依次排列,在轴线高处的起

点上常布置着体量高大、严谨对称的建筑物,建筑物控制着轴线,轴线控制着园林,因此建筑也就统率着花园,花园从属于建筑。

造园使用的建筑材料,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为主,西方古典建筑以石质为主。在布局上,中国传统建筑多数是向平面展开的组群布局,而西方古典建筑强调向上挺拔,突出个体建筑。在建筑文化的主题上,中国传统建筑以宣扬皇权至尊、明伦示礼为中心,西方古典建筑以宣扬神的崇高、表现对神的崇拜与爱戴为中心。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风格以人与自然“和谐”之美为基调,西方古典建筑的艺术风格重在表现人与自然的对抗之美,以宗教建筑的空旷、封闭的内部空间使人产生宗教般的激情与迷狂。

我国的传统建筑是一种木结构体系,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抬梁式木构架。抬梁式木构架不仅可以组成一间、三间、五间乃至若干间的房屋,还可以建造三角、正方、五角、六角、八角、圆形、扇面、万字、田字及其他特殊平面的建筑,甚至可以构成多层的楼阁与塔等建筑,墙壁是起围护、分割作用的非承重构件。由于受到木材及结构本身的限制,形状及内部空间较简单。布局上,总是把各种不同用途的房间分解为若干幢单体建筑,每幢单体建筑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与一定的“身份”,以及与这个“身份”相适应的位置。建筑艺术处理的重点,表现在建筑结构本身的美化、建筑的造型及少量的附加装饰上。

中国传统的审美趣味虽然在对待城市和处理宫殿、寺院、民居等建筑的布局上十分喜爱用轴线引导和左右对称的方法以求得整体的统一性,但却不像西方那样一味地为追求几何美而在园林中大量采用这种手法。脱胎于我国传统建筑中的中国园林建筑,形式多样,位置灵活,按使用上的需要,可把它们独立设置,也可用廊、墙等组合成为院落式的群体。建筑空间变化曲折、丰富多彩。在处理建筑、人、环境的关系时,儒家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使中国园林建筑强调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协调和统一。传统的将建筑化大为小、化集中的大体量为分散的小体量的处理手法,非常适合于中国园林布局与景观上“山水为主、建筑为辅”的设计理念的需要。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强调“线型美”,园林建筑所采取的木质梁、柱,恰恰能适应这种“线”的艺术要求,无论是单体建筑,还是群体建筑,均讲究具有优美的轮廓线和天际线。

西方古代建筑多以石料砌筑,墙壁较厚,窗洞较小,建筑的跨度受石料的限制而内部空间较小。拱券结构发展后,建筑空间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放,建造起了象罗马的万神庙等有内部空间层次的公共性建筑物,建筑的空间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未突破厚重实体的外框。西方古典造型艺术强调“体积美”,建筑物的尺度、体量、形象并不去适应人们实际活动的需要,而着重在于强调建筑实体的气氛,其着眼点在于两度的立面与三度的形体,建筑与雕塑连为一体,追求一种雕塑性的美。其建筑艺术加工的重点也自然地集中到了目力所及的外表及装饰艺术上。

西方古典园林中的园林建筑取法于西方古典建筑,它把各种不同功能用途的房间都集中在一幢砖石结构的建筑物内,所追求的是一种内部空间的构成美和外部形体的雕塑美。由于

建筑体积庞大,因此很重视其立面实体的分划和处理,从而形成一整套立面构图的美学原则。 13.阐述园林史的价值,并分析其对未来景观设计的影响。(较难,综合应用) 知识点:园林史的价值和意义。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园林史的概念、内涵和价值; (2)园林史对于景观设计的影响和方式。

(3)未来设计中如何继承和发扬园林历史中的精华。

14.运用《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知识,论述成都如何建设现代田园城市。(较难,综合应用)

知识点:《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知识原理在社会发展中的现实运用。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2009年底,成都提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发展目标, 分三步将成都建设成一个体现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国际性城市,它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在功能定位上,成都不但将是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而且是国际性的区域枢纽和中心城市;二是在城市形态和发展水平上,既是超大型、现代化的城市,同时也是符合田园城市理想、统筹城乡发展的田园城市。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将实现“人在园中”,二三圈层“城在园中”,中心城区是“园在城中”;三是在城市等级上,先努力成为国内一线城市,继而进入世界级城市行列。 “田园城市”的思想最早是在霍华德的著作《明日!一条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中提出,“田园城市”这一城市发展的经典已经成为世界城市规划者不断追求的目标。成都提出的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的定位源于霍华德却又有自身新的内涵所在,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现代田园城市”的定位在精神内涵、表现形式和层次级别上都要比霍华德的思想丰富和完善。新的定位是成都建设人居环境最佳、创业环境最优和综合竞争力最强的“三最”目标的深化,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践的丰富和完善,不仅将为全体市民带来更为全面的福利,同时也将提升城市的城市功能,扩展城市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结合园林史及艺术原理知识,针对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提出以下思考: (1)注重合理的城市边界扩张,建设紧凑型城市

成都建设“现代田园城市”时一定要合理把握城市的边界扩张,建设紧凑型城市。具体而言需要做到:第一,在全域成都规划的指导下,未来成都既不是以中心城区为圆心想四周“摊大饼”的均质发展,也不是星罗棋布的分散发展,而是以交通网络连接的城镇走廊(密集发展区)与乡村协调同步发展;第二,城市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要想结合,协调互补,防止各自为政、相互冲突的老大难问题出现;第三,严格保护非城市建设用地和农林土地。同时,合理控制城市边界扩张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合理有效的规划可以很好地控制未来“城中村”的产生,对成都实现城乡一体的长远目标具有很好的帮助,因此注重合理的城市边界扩张,建设紧凑型城市,对于成都而言势在必行。

(2)创建和谐融洽的新型社区,回归传统邻里关系

现代城市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另一方面城市的生活特点也造成了居民之间人际关系冷漠、“人情味”缺乏,这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新城市主义一个重要的理念便在于对城市发展中人的情感和需求的理解,建设有人情味的城市家园。

成都市在未来的社区营建中应该注意:第一,居住、就业和商业的多功能混合和提供多种类型的住宅是创造丰富多彩的社区生活的基础;第二,适度的社区规模和具有明显特征的社区中心是创造可识别场所的关键;第三,通过保持社区中人的多样性,及增加社区间人与人的联系与互动,减弱社会的贫富隔离、两极分化等社会问题对社会的冲击力。 (3)人与自然共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成都作为西部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在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的长远目标之下一定要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之一。第一,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一定要注重公众的参与;第二,以人本思想为指导来提升城市人居环境,保持人、自然和人居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第三,理解与关注城市发展中人的情感和需求的变化。 15.试述中国传统造园植物造景的艺术特征和手法。(适中,综合应用) 知识点:植物造景的艺术特征和手法。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中国传统造园植物造景的方式; (2)古典园林中植物造景的文化寓意; (3)中国传统造园植物与其他要素的配置;、 (4)举例说明中国传统造园植物造景手法。

16.论述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的特点及差异。(适中,简单应用) 知识点:地域园林类型、特点及差异。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山石:江南园林叠山石料以太湖石为主,石的用量很大,大型假山,石多于土,小型几乎全用叠石,能仿真山之脉络,做出峰峦丘壑,洞府峭壁,曲岸石叽,或做空间之屏障。或散置,或依墙而筑壁山等等,手法多样,技艺高超。北方园林叠山用石,以当地产的青石和北太湖石,这两种石材形象均偏于浑厚凝重,与北方建筑风格十分协调。叠石风格幽燕沉雄。岭南园林以宅院为主,庭院和庭园相结合。叠山常用姿态嶙峋,皱褶繁密,英石包镶,即所谓塑石的技法。塑石,用雕塑艺术的手法仿造自然山石的园林工程。山体可塑性强,姿态丰富,具有水运流畅的形象,但只管远观,不可近视。在沿海一带也常用石蛋和珊瑚礁石叠山。

(2)园林理水:江南园林理水运用异常繁多,大到了无园不水的局面。但是由于面积狭小,水面也不够大。理水方式不如北方皇家园林丰富,但理水的意境处理及艺术手法则更

为细腻。北方园林水资源匮乏,北京除西北郊外,均缺少充足水源,因而水池面积都较小,甚至采用“旱园”的做法。岭南园林理水手法多样,不拘一格,有些受到西方园林的影响,呈规则式的水池。

(3)植物:江南园林由于气候温和湿润,花木生长良好,种类繁多,能充分利用花木形成四季景色。花木也往往是观赏的主体。北方园林受气候的限制,冬天落叶,水面结冰,很有萧索感。为了使宫苑庄重,冬有绿色,所以多种北方针叶树种。观赏植物比南方少。岭南观赏植物品种繁多,园内一年四季都是花团锦簇。还大量引进外来植物。

(4)园林建筑:江南园林以江南乡土建筑作为创作的源泉,个体形象玲珑轻盈,气质柔娟,室内外透通,灰砖青瓦,白粉墙壁,配以水石花木组成的园林景观,能显示另一种淡雅的有若水墨渲染画的艺术格调。空间多变,纯山水空间,山石与建筑围合的空间,庭院空间,天井,甚至疏角、廊侧、墙也作成小空间,形成小景。北京布局规划难免重视礼仪,浑厚凝重,北方气候寒冷,建筑形式比较封闭、厚重,具有刚健之美,因此规划布局的主线和对景主线运用较多。园内的空间划分比较少,整体性较强,不如江南园林之曲折多变。岭南园林建筑受炎热气候的影响,必须考虑自然通风,故形象的开透更胜于江南,如装修、壁塑、细雕等。在规划设计上,建筑比重大,且体量偏大,故显得壅塞、深邃、幽奥有余而开朗之感不足。

17.论述您对城市立体绿化未来发展的思考。(适中,综合应用) 知识点:城市立体绿化的概念和未来发展的思考。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城市立体绿化的概念;

(2)城市立体绿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城市立体绿化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思考。

18.论述古典园林艺术精华,及其在现代造园活动中的启发。(适中,综合应用) 知识点: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精华分析,如何古为今用。 答案及评分要点:

(1)我国园林艺术的重要地位。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她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2)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作为高等学府的园林专业是培养从事园林建设的高等人才,就有必要学习古典园林,掌握其特点,再结合国外的园林文化,去为社会主义的园林事业服务——传承文明开拓创新——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最好的继承。掌握好继承和创新,运用好源与流的关系,才能与时俱进。没有继承就谈不上发展,没有发展就无创新。“只要有不同民族的存在,就有各自的传统,传统并不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就人类社会,经济,文

化而言,却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发展,但是不能把传统与时间上的过去等同起来。处在当今世界开放的格局,处在全球信息文化社会的网络时代,中西文化、新旧文化必然发展借鉴变异复合,从而必将产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我们不仅要吸取国外的先进文化,还需要借鉴“传统”。试想如果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形成、成长、成熟一概不知,那麽,在未来园林建设和创新中就不会自觉地把握传统与创新的“源”与“流”的关系。

(3)古为今用。一方面,通过园林史的学习,不仅仅是缅怀过去的辉煌,而且要明确古典园林中哪些是精华,能自觉地为现代园林建设、创新服务;哪些应该扬弃甚至否定。在原有基础上,古典园林与国内外现代园林设计作品相比较,找出其异同点及其实用性,认清楚哪些东西是有用的,哪些是无用,以便在园林规划中应用。另一方面,深入挖掘古典园林规划中与现实较为贴近的思想,将其深化。如在我国园林规划中,居住地朴实的自然规划思想早已存在,这与现在所提倡的理解场地,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块特征和整体规划性的设计原则是相符的。如我国唐朝著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王维居所辋川别业即为很好的例子。他依据自然中的山、岭、坞、湖、溪、泉、滩等自然地貌,结合树木花卉,规划了文杏馆、孟城坳、华子冈等20处景点,天然、朴素、疏朗。

19.从园林的生境、画境和意境三个层次分析园林意境的营造。(适中,简单应用) 知识点:园林意境的内涵和营造。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园林意境的概念和具体内容; (2)各层次园林意境的形成和具体表达; (3)举例分析园林意境不同层次的内容。

20.论述古典园林中“天人合一”思想对未来造园的影响。(适中,简单应用) 知识点:古典园林哲学思想对未来造园的启示。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古典园林中“天人合一”思想的价值观和哲学思想; (2)古典园林中“天人合一”思想在造园中的具体应用; (3)举例阐述其对未来造园产生的影响和应用方式。 21.论述风水在园林相地中的运用。(适中,综合应用) 知识点:风水与造园的关系和应用。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风水的内涵和主要内容

风水,又名堪舆、相地术主要内容是确立民居、村落和坟墓的位置、布局、朝向,以求为自己和后代获得好运的理论和方法。它是中国古代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而成的关于“环境选择”的学问。它在园林的相地选址中的运用如下: (2)举例说明风水在相地中的园林应用

早在北宋时著名皇家园林“艮岳”的选址就是按风水理论来进行的。南宋张淏《艮岳记》记载宋徽宗刚登上皇位时,没有皇子,于是询问擅长风水的堪舆家,言“京城东北隅,地协堪舆,但形势稍下,倘少增高之,则皇嗣繁衍矣。”八卦中东北方为“艮”,据《易经》,“艮”与子孙宗族的兴旺相关。由低变高,唯一的办法是筑山,一座以堆山为主的皇家园林开始兴筑,精于绘画的宋徽宗亲自规划,园成题名“艮岳”,并引开封城中的景龙江水入园,使之成为一座具有诗情画意的山水园林。

从明代造园理论巨著《园冶》书中关于园林选址(相地)的理论,可以看出风水思想的影响,书中写道:“园基不拘方向,地势自有高低;涉门成趣,得景随形,或傍山林,欲通河沼。探奇近郭,远往来之通衢;选胜落村,藉参差之深树。村庄眺野,城市便家。新筑易乎开基,袛可载杨移竹;旧园妙于翻造,自然古木繁花。如方如园,似扁似曲;如长弯而环壁,似扁阔以铺云。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卜筑贵从水面,立基先就源头,疏源之去由,察水之来历。……架桥通隔水,别馆堪图;聚石垒围墙,居山可擬。……相地合宜,构园得体。” 从这些文字可知,园林选址是因地制宜,依地势高低曲直布置园内景致;依山带水,以山水为基本结构,山因水活,水随山转;遵从风水理论厌宅“卜筑”的原则,选择一种“天时、地利、人和”的理想环境,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园冶》在“相地”过程中把造园地分为山林地、城市地、村庄地、郊野地、傍宅地、江湖地六种类型,尤以山林地、村庄地、郊野地受风水思想影响最深,最能体现风水理论的环境景观要求。如山林地:“园地惟山林最胜。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入奥疏源,就低凿水,搜土开其穴麓,培山接以房廊。……槛逗几番花信,门弯一带溪流,竹里通幽,松寮隐僻,……千峦环翠,万壑流青。”村庄地:“古之乐田园者,居于田亩之中;今耽丘壑者,选村庄之胜,团团篱落,处处桑麻;凿水为濠,挑堤种柳;门楼知稼,廊庑连芸。约十亩之基,须开池者三,曲折有情,疏源正可;余七分之地,为垒者四,包卑无论,载竹相宜。”郊野地:“郊野择地,致乎平冈曲坞,叠陇乔林,水浚通源,桥横跨水,去城不数里,而往来可以任意,若为快也。谅地势之崎岖,得基局之大小,围之版筑,构擬习池。开荒欲引长流,摘景全留杂树。……月阴清微,屋绕梅余种竹;似多幽趣,更入深情。两三间曲尽春藏,一二处堪为暑避。”可见,这三种园林地的选址都讲究利用天然环境,山环水绕,幽曲有情,能体现“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的园林景观的特点,这正同中国风水思想所极力追求的理想环境相一致。《园冶》书“相地”的许多方法源自于风水理论的“相地”方法,如“卜筑”、“千峦环翠,万壑流青”、“开池垒山”以及“依乎平冈曲坞”等。

由上所见,中国传统园林的选址都受风水思想的影响和指导。过去人们对中国传统园林理论的评价和研究,多是从诗画的角度,借用古代画论、文论的诸多论说;而很少取风水理论的,以致不能全面解释传统园林的造园艺术。

22.风景园林设计师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职能。(适中,综合应用)

知识点:风景园林设计师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职责。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风景园林和风景园林设计的内涵; (2)风景园林设计师的对象和终极目的; (3)风景园林设计师面临的社会挑战和机遇; (4)风景园林设计师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职能和责任。

23.分析论述中国古典园林的地方风格类型与艺术特色。(较难,理解) 知识点:中国古典园林以地域分类的种类及艺术特点。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中国古典园林按地域分可分为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和岭南园林。 (1)北方园林的特点:

为历代朝代的皇帝所建,富丽堂皇,严谨庄重,空间布局上采用严谨的轴线对称;

带有浓厚的政治和宗教色彩。建筑用重檐,红柱黄瓦,雕梁画柱,显得纷繁华贵,壮观和瑰丽.建筑和装饰色彩浓重,以红黄为主色调,显得皇权的尊贵; 一池三山,多是真山真水的自然风貌,园林规模宏大;

代表元素:轴线对称.在建筑上用抬梁式、琉璃瓦、短出檐、厚墙身、红黄墙、三交六窗花等。植物上用松、柏、槐等。堆石上用青石、房山石等。 (2)江南园林的特点:

多为士大夫和达官贵族所建,规模比较小,布局却精巧; 景观和建筑的布局不拘泥于对称的定式,,灵活多样; 蕴涵诗情画意的文人气息; 建筑色彩素雅,以黑白为主色调;

代表元素:植物以常绿的阔叶树如樟,竹,桂等为主,还有落野树种种如柳,桃,海棠等.景观中多采用亭榭廊槛,以桥坊石运用较多.与江南水乡特有的风情构成一致,融合为一体. (3)岭南园林的特点:

为岭南一带的商贾所建,多是与住宅结合为一体的宅院形式,规模小; 建筑材料以青灰色的砖瓦为主; 更加讲究点景,借景和意境的升华;

具有江南园林和北方园林的特色,同时有带有西方文化的影子.园林的开放性,兼容性和多元性,使岭南园林在现代园林的创新和发展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代表的元素:植物以木棉,棕榈为主,终年常青,高大挺拔,五彩缤纷.兰花在布景和字花中应用广泛.建筑 有碉楼、船厅、廊桥等地方建筑类型.装修中大量运用木雕砖雕,陶瓷灰塑等民间艺术。

七.材料分析题(共10 题,每题 分,共 分。)

1.从以下图纸分析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手法在现在造园中的应用。(适中,综合应用)

知识点:中国古典园林主要造园艺术手法。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手法; (2)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特点; (3)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应用。

2.结合圆明园平面图,论述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空间特征及理水特点?(适中,综合应用) 知识点:古典园林空间特征和理水特点。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圆明园的空间特征和理水; (2)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布局空间特征; (3)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理水特点。

3.通过图纸分析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藏与露的关系,同时阐述其在现代造园活动中的运用。(适中,综合应用)

知识点:古典园林艺术手法藏与露的手法和运用方式。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留园中部景观分析建筑布局序列分析; (2)江南园林建筑布局的特点和启发; (3)江南园林建筑布局的特点和启发。

4.根据留园中部景观分析建筑布局序列,及对未来园林设计中建筑布局的启示。(适中,综合应用)

知识点:江南园林的建筑序列和建筑布局特色。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留园中部景观分析建筑布局序列分析; (2)江南园林建筑布局的特点和启发。

5.以苏州拙政园为例,论述江南私家园林布局方式和造园艺术。(适中,综合应用) 知识点:江南园林的布局方式和造园艺术。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江南园林的总体布局方式;

(2)江南园林的造园要素和在艺术手法。 ; 6.根据狮子林鸟瞰图,论述狮子林的置石艺术。(适中,综合应用) 知识点:置石的手法及艺术特点。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江南园林置石艺术兴盛的背景和原因; (2)江南园林中以狮子林为代表的置石艺术手法;

(3)狮子林为的置石艺术特点和意境寓意。

7. “请您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放上神像,饰以琉璃,饰以黄金,饰以脂粉。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宫殿,是神庙。”雨果用文字向世界构画了“万园之园”圆明园华丽至极的画卷。请论述圆明园的园林艺术精华,以及万园之园消失于历史的本质原因。(较难,综合应用)

知识点:分析万园之园圆明园的造园艺术精华。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以圆明园为代表的集锦式园林艺术特点; (2)圆明园的历史、文化、艺术、哲学等综合价值; (1)圆明园建造和消失于历史的社会和历史背景及原因。

8.分析拙政园借景北寺塔的造园手法,论述园林设计中如何做到“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适中,综合应用)

知识点:深刻理解“因”、“借”、“体”、“宜”,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和目的。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借景的本质内涵,佳则收之,俗则屏之。分析拙政园借景北寺塔的造园手法; (2)“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的价值和具体应用;

(3)举例说明如何在造园活动中运用“因”、“借”、“体”、“宜”。

9.有人说随着时代迁移和社会结构变化,中国古典园林已经无法适应新的社会条件下对园林的要求,古典园林如何走出困境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中式园林风格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如下两幅图片论述中国古典园林如何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继承与发展。(较难,综合应用)

知识点:古典园林的优劣及在现代园林中如何继承和发展。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古典园林的精华值得继承的思想和内容; (2)现代园林需要继承古典园林中的精华和借鉴形式;

(3)现代园林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将古典园林中的精华以适应现代园林的方式变通应用。

10.根据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思考构想你心中理想的城市景观。(较难,综合应用)

材料:“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知识点:根据所学园林史及相关知识,拓展思维构想心中的理想园林。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园林意境分析; (2)当代园林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3)结合所学构想理想园林雏形和城市形象; (4)提出创新的观点和思路,促进未来园林发展。

第三章 外国园林史

一、名词解释

1.枯山水:是日本特有的一种造园手法,系日本园林的精华。主要以象征手法表现自然风景的绘画技法,被筑山山水式的庭园采用,在平庭中不用水用岩石表现瀑布,以白沙等表现溪流、池泉,故特称“枯山水”。

2.石组:所谓石组是指在不加任何人工的修饰加工状态下的自然山石的组合。

3.石灯笼:最初是寺庙的献灯,因为它独特的造型,作为园中的添景物被广泛的应用在日本庭园中。当然它还具有照明作用,所以在园中,石灯笼不光具有点景的作用,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它的照明功能。

4.手水钵:也称之为手洗钵。手水钵是日本庭园中不可缺少的造园要素之一,从桃山时代开始就被广泛利用,而手水钵与周边的役石的总称是蹲踞。

5.真之庭园:日本庭园可分为真之庭园、行之庭园、草之庭园。所谓真之庭园是表示造园要素最丰富的一类庭园。 二、填空

1.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

2.古代园林、中世园林、近世园林、现代园林 3. 苏我氏宅园。 4.《作庭记》 5. 西芳寺庭园

6. 桂离宫 、 京都御所庭园 、 仙洞御所 、 修学院离宫

7. 手水钵

8. 真之庭园 、 行之庭园 、 草之庭园 。 9. 埃斯特别墅

10. 孚·勒·维贡特府邸(孚园)、 凡尔赛宫 勒诺特尔 11. 生态价值 、 社会经济 、 审美价值 12. 自然式风景园林 13. 《东方庭园论》 14. 霍华德

15. 立体堆积、平面铺展

16. 国家公园、国家古迹、国家海滨、国家湖滨 17. 道宁 18. 奥姆斯特德

19.东方体系、西亚体系、欧洲体系 20. 宅园、圣苑、墓园 21.帝王宫苑、城堡园林 三、选择题 1.B 11.A 21.A

2.C 12.B 22.C

3.C 13.B 23.A

4.C 14.A 24. D

5.D 15.A 25. C

6.A 16.B 26.A

7.A 17.B 27.B

8.A 18.A 28.C

9.C 19.A

10.B 20.B

四、判断题 1.√ 11.√ 21.× 31.√

2. √ 12.× 22. × 32.√

3.√ 13.√ 23.√

4.√ 14.× 24.×

5.√ 15.√ 25.×

6.√ 16.√ 26.√

7.√ 17.× 27.√

8.× 18.√ 28.×

9.√ 19.√ 29.√

10.× 20.√ 30.×

五、简答

1.简述日本写意山水园与中国写意山水园的差异。

答:日本写意式山水园的方向与中国当时园林的写意式山水园是不同的。它追求的是自然意义和佛教意义的写意,而中国的写意园林是追求社会意义和儒教意义(在文学艺术方面为主)的写意,日本写意式山水园最后发展、固定为枯山水形式。 2.简述世界造园系统分为哪三大造园体系,各有什么特点? 答:世界造园系统分为东方(中国)、西亚和欧洲三大系统。

中国为东方系统的代表,主要特点是自然山水、植物与人工山水、植物和建筑相结合的山水园林。风格上为典雅精致。

叙利亚、波斯为西亚系统的代表,主要特点是花园和教堂园。

意大利、法国为欧洲系统的代表,主要特点是规则式建筑布局为主,自然景物配置为辅。 3. 简述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与中国园林的异同点

答案要点:英国园林侧重于再现大自然风景的具体实感;中国侧重于表现主体对象的审美感受和因之而引起的审美感情。 4.中国古典园林史的分期和所处朝代

答:第一个时期生成期相当于殷、周、秦、汉时期;第二个时期转折期相当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第三个时期全盛期相当于隋、唐时期;第四个时期成熟期相当于两宋到清初;第五个时期成熟后期相当于清中叶到清末。 5. 简述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风格特征

答:1)以园林的形式表现皇权至上的主题思想。

2)在园林构图中,府邸居中心地位,起着控制全园的作用,通常建在园林的制高点上。 3)花园本身的构图,也体现出专制政体中的等级制度。 4)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环境完全体现了人工化的特点。

5)法国式园林又是作为府邸的“露天客厅”来修建的,需要很大场地,并要求地形平坦或略有起伏,有利于中轴两侧形成对称的效果。

6)在水景创作方面,采用法国平原上常见的湖泊、河流形成,以形成镜面似的水景效果。

7)在植物种植方面,广泛采用丰富的阔叶乔木,明显反映出四季变化, 8)府邸近旁的刺绣花坛是法国园林的独创之一。

9)在园内道路上,将水池、喷泉、雕塑及小品装饰设在路边或交叉路口,犹如项链上的粒粒珍珠,交相辉映,引人注目。

6.简述英国受欧洲规则式园林影响程度明显小于其他国家,而逐渐形成于欧洲风格迥异的风景式园林的原因是什么? 答:1)由于英国人有保守性;

2)英国地形丘陵起伏,建规则式园林工程量大; 3)英国多雨潮湿,植物修剪为整形式成本太大; 4)畜牧业明显改变了英国的乡村景观和风貌; 5)中国园林和意大利台地园的影响。 3.简述意大利的经典园林特点是什么? 7.简述意大利的经典园林特点是什么?

答:1)平面总体布局为中轴对称、均衡稳定、主次分明、变化统一、比例协调、尺度适中。最广泛采用的形式是以建筑物的轴线作为庭院的主轴线。

2)在立面上为适应地形的变化作成台地是意大利园林突出的特征。

3)在色彩上,意大利庭院以常绿树木为主色调,点缀白色石造建筑物,多用色彩明暗对

比的技术。

4)园林要素除建筑物外,庄园中也有凉亭、花架、绿廊等,较大的庄园中,常有露天剧场、迷园等。

8.英国造园家布里奇曼用一种什么样的方法把园景扩大到了无限?

答:布里奇曼是对英国风景式园林产生巨大影响的造园家,他曾参与了著名的斯陀园的设计和建造工作。他在造园中首创了称为“哈哈”的隐垣,即在园边不筑墙而挖一条宽沟,不仅起到了限定园林范围的作用,又可防止园外的牲畜进入园内。而且在视线上,园内与外界却无隔离之感,将园景扩大到了无限。 9.简述凡尔赛造园特点 答:(1)大规模 (2)突出纵向中轴线

(3)采用超尺度的十字形大运河 (4)均衡对称的布局 (5)创造广场空间 (6)丛林背景 (7)以水贯穿全园 (8)采用洞穴 (9)遍布雕塑

(10)建筑与花园相结合

10. 简述英国造园艺术的三个重要时期。

答:(1)16世纪中叶往后100年时间里,主要以意大利式为主。 (2)17世纪中叶往后100年时间里,主要以法国式为主。

(3)18世纪英国领导潮流,园林以模仿自然为主,创造出自然开阔的,具有草原绿地风格的、诗情画意的生态园林。 11.简述纽约中央公园的特点

答:(1)与城市关系密切。位于纽约曼哈顿岛中心,既改善了城市中心的环境,又便于市民来往。

(2)保护自然。总体布局为自然式,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和当地树种,开池植树。 (3)视野开阔。中间布置有几片大草坪,游人可以观赏到不断变化的开敞景观。 (4)隔离城市。在边界处种植乔、灌木,不受城市干扰,进入公园就到了另外一个空间环境。

(5)曲路连贯。公园道路随景观变化做成曲线型,且曲路连通可游览整个公园。 12.简述奥姆斯特德原则

答:(1)保持自然景色,如有必要,则对自然景色进行恢复和强调;

(2)除了建筑物周围极其有限的区域之外,避免采用各种形式的规则式设计; (3)在大面积的中心区域保持开放式草坪和草场;

(4)选用乡土乔灌木,特别在对生长条件艰难的边缘地带进行植物配置时; (5)布局大面积的弧线型小路和大道,提供便捷的交通流线; (6)主路的设置应使其尽可能地限定整个区域。 13.简述建立国家公园的主要宗旨

答:建立国家公园的主要宗旨在于对未遭受人类重大干扰的特殊自然景观、天然动植物群落、有特色的地质地貌加以保护,维持其固有面貌,并在此前提下向游人开放,为人们提供在大自然中休息的环境。同时,也是认识自然,进行科普教育与研究的场所。 14.西方园林审美简述。 答:1)中心轴线视觉感受

外国园林可以追求形式美,显示出规则性和必然性,以规则式为主体,中轴对称,整齐划一。具有通透感,其特点是气势磅礴,空间开朗,给人以宏伟华丽的感觉,达到艺术美的高度,即这种人工美与自然美相结合的形式美。

2)林木修剪的视觉感受

外国园林中林木、水池、道路、喷泉、雕塑与构景要素按照建筑的原则来设计安排,显示了人工美与自然美的高度融合,表现了人对自然的奴役和改造。整个园林所具有的人工图案美表现了一种强烈的控制欲。

3)喷泉的视觉感受

喷泉是外国园林最重要的构景要素之一。喷泉的利用使之与园林的其他要素(如雕塑)动静结合,形成整个园林的和谐同一的氛围。喷泉由上而下喷发而出,带给人精神上的发泄与全身心的放松的感受,也体现了人的亲水心理,是一种人性化的构景要素。 15.规则式园林的特点

答:讲究规矩格律、对称均齐,具有明显的轴线和几何对位关系,甚至花草树木都加以修剪成型并纳入几何关系中,着重在显示园林总体的人工图案美,表现一种人所控制的有秩序的自然、理性的自然。 六、论述题

1.日本传统园林的三大类型及特点 答:(一)筑山庭

“筑山”即所谓鉴赏型“山水园”。“筑山”又象书法一样,分为“真”、“行”、“草”三种体,繁简各异。它是表现山峦、平野、谷地、溪流、瀑布等大自然山水风景的园林。传统的特征是以山为主景,以重叠的几个山头形成远山、中山、近山及主山、客山,以流自山涧的瀑布为焦点。 (二)平庭

一般布置于平坦园地上,有的堆一些土山,有的仅于地面聚散地设置一些大小不等的石组,布置一些石灯笼、植物和溪流,这是象征原野和谷地,岩石象征真山,树木代表森林。平庭中也有枯山水的做法,以平砂模拟水面。 (三)茶庭

茶庭只是一小块庭地,单设或与庭园其它部分隔开,一般面积很小,布置在筑山庭或平庭之中,四周设富有野趣的围篱,如竹篱、木栅,有小庭门入内,主体建筑为茶汤仪式的茶屋。茶庭中亦有洗手钵和石灯笼装点。 2.意大利园林与法国园林的异同。 答案要点:

(1)意大利庭园属于台地建筑式园林,而法国园林为平面图案式。

(2)二者全为规则式,但意大利庭园有立体的堆积感,法国园林有平面的铺展感。

(3)前者的选址大部分为高爽干燥的丘陵地带,后者为风景特别优美的场地,有的造在沼泽性低湿地。

(4)前者须从高处俯瞰,后者利用宽阔的园路构成贯通的透视线,或设水渠,展现出意大利式庭园中无法见到的恢宏的园景。 3分析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园林的差异。

答:(1)中西方不同的园林审美观: ①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理解。

中国体系: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理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欧洲体系:唯理理念,认为人类可以支配自然、改造自然,人与自然之间是对立的,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②对空间的不同理解和表现。

中国体系:强调用心灵感受空间,认为空间是虚无的,既无形也无量的概念; 欧洲体系:认为空间是一个三向量的盒子,是物质的、有限的可以触及的。 ③反映在视觉艺术上的空间表现。

中国体系:不定的、模糊的或不明确的,认为可以在小得多的尺度创造出无限的空间感; 欧洲体系:具有一定几何形象的关系明确的量,认为巨大的尺度创造出真实的有限空间。 (2)中西方不同的造园特点。

中国体系:主要表现出典雅精致的特点。自然山水、植物与人工山水、植物和建筑相结合,水体植物采用自然的形式,强调意境美;

欧洲体系:主要表现出规整而有序的特点。以规则式布局为主,以自然景物配置为辅,强调形式美。

(3)中西园林艺术具体差异: ①类别

中:几何型规则布局 西:生态型自然布局 ②道路

中:轴线笔直式林荫道 西:迂回曲折,曲径通幽 ③树木

中:整形对植、列植 西:自然孤植、散植 ④花卉

中:图案花坛、重色彩 西:盆栽花台、重姿态 ⑤水景

中:动态小景、喷泉瀑布 西:静态水景、溪池滴泉 ⑥空间

中:大草坪铺展 西:假山起伏 ⑦雕塑

中:具象(人物、动物) 西:大型假山整体太湖石 ⑧取景

中:对景、视线限定 西:借景、步移景异 ⑨景态

中:旷景、开敞坦景 西:奥景、幽闭深藏 ⑩风格

中:骑士的罗曼蒂克 西:文人的诗情画意

4.“返璞归真”的审美意境及对于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难,综合应用,造园发展) 答案要点:(1)阐述“返璞归真”的起源和中心思想。 (2)阐述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特点。

(3)阐述现代园林以人为本的思想及返璞归真在现代园林中的体现。 5.学习中外园林史对园林设计方面有哪些提升。(难,综合应用,学科特点) 答案要点:(1)简述中、外园林史的内容框架。 (2)阐述园林设计专业知识的构架。 (3)如何与时俱进的借鉴传统作品。

第四章 园林艺术基本原理

一.选择题:

1. A 2. B 3. D 4. D 5. B 6. C 二、填空题

1.园林艺术是通过园林的物质反映生活美,表现园林设计师 审美意识 的空间造型艺术。他常与建筑、书画、诗文、音乐等其他艺术门类相结合而成为一门综合艺术。

2.园林艺术是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 审美理想 在园林形式上的反映。

3.园林美是园林师对生活(包括自然)的审美意识(思想感情、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等)和优美的园林形式的有机统一,是 自然美 、 艺术美 和 社会美 的高度融合。它是衡量 园林作品艺术表现力强弱 的主要标志。 4. 线条 是构成景物外观的基本因素。

5.人们从自然界中发现了各种线型的性格特征,长条横直线表现出水平线的广阔宁静;竖直线给人以上升、挺拔 之感。

6.图形是由各种线条围合而成的平面形,一般分为 规则 式图形和 自然 式图形两类。 7.邻近色两种相配,如红、橙红与紫红,黄、黄绿与橙黄等三种色相的深浅度变化组合在一起,会产生近似的协调之美,这种相配称为 “邻色调和” 。 8.在一种色相之中浓淡相配,取得的效果称为 “单色调和” 。

9.研究证明,人的眼睛喜欢少量色相的结合,园林内用 三 个基本色相及其深浅的变化已经足够。

10. 配景 对主景起陪衬作用,不能喧宾夺主,在园林中是主景的延伸和补充。 11. 局部空间 与 大环境的 交接面就是风景界面,风景界面是由天地及四周景物构成的。

12.以平地(或水面)和天空构成的空间,有 旷达 感,所谓心旷神怡。 13.以峭壁或高树夹持,其高宽比大约6:1—8:1的空间有 峡谷或夹景 感。 14.静态空间艺术是指 相对固定空间范围内 的审美感受。

15.静态空间艺术的类型一般按照活动内容可分为 生活居住空间 、 游览观光空间 、 安静休息空间 、 体育活动空间 等。

16.静态空间艺术的类型一般按照地域特征分为 山岳空间 、 台地空间 、 谷地空间 、 平地空间 等。

17.静态空间艺术的类型一般按照开朗程度分为 开朗空间 、 半开朗空间 和 闭锁空间 等。

18.静态空间艺术的类型一般按照构成要素分为 绿色空间 、 建筑空间 、 山石空间 、 水域空间 等。

19.静态空间艺术的类型一般按照空间大小分为 超人空间 、 自然空间 和 亲密空间 。

20.静态空间艺术的类型一般依其形式分为 规则空间 、 半规则空间 和 自然空间 。 21.静态空间艺术的类型一般根据空间的多少又分为 单一空间 和 复合空间 等 22.局部空间与大环境的交接面就是风景界面,风景界面是由 天地及四周景物 构成的。 23.利用人的视觉规律,可以创造出预想的艺术效果。针对视距分析,正常人的清晰视距为 25~30 m,明确看到景物细部的视野为 30~50 m,能识别景物类型的视距为 150~270 m,能辨认景物轮廓的视距为 500 m,能明确发现物体的视距为 1200~2000 m,但这已经没有最佳的观赏效果,至于远观山峦、俯瞰大地、仰望太空等,则是 畅观 与 联想 的综合感受了。

24.利用人的视觉规律,可以创造出预想的艺术效果。针对视域分析,人的正常静观视场,垂直视角为 130° ,水平视角为 160° 。但按照人的视网膜鉴别率,最佳垂直视角小于 30° ,水平视角小于 45° ,即人们静观景物的最佳视距为景物高度的 2 倍或宽度的 1.2 倍,以此定位设景则景观效果最佳。但是,即使在静态空间内,也要允许游人在不同部位赏景。建筑师认为,对景物观赏的最佳视点有三个位置,即垂直视角为 18° (景物高的 3 倍距离)、 27° (景物高的 2 倍距离)、 45° (景物高的 1 倍距离)。 25.园林赏景不能等同于绘画艺术的纯视觉感官,而是一种综合性的知觉完形。这是由园林的特殊结构构成的,园林的多层结构需要多知觉的综合应用及 心理通感 。 三、简答题:

1.简述五维空间的艺术范畴。

答:答案要点:一般有两种提法,(1)长、宽、高、时间空间和联想空间(意境);(2)时间空间、平面空间、静态立体空间、动态流动空间和心理思维空间。两种提法都说明园林是物质与精神空间的总和。 2.简述园林美的形态。

答:答案要点:(1)园林艺术的自然美,包括声音美、色彩美、姿态美、芳香美。(2)园林艺术的艺术美,包括造型艺术美、联想艺术美等。(3)园林艺术的社会美。 3.简述园林艺术作为艺术的共同特征。

答:答案要点:(1)时代性——园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它的发展受制于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意识形态与文化艺术的发达程度。(2)民族性——各民族自然条件、哲学基础、审美理想、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民族风格。(3)地域性——物质材料及风俗习惯、文化条件的影响。

4.简述园林艺术的基本特征。答:答案要点:(1)园林艺术的综合性。(2)审美与实用功能的统一性。(3)技术上、经济上与艺术上的统一性。 5.简述多样统一法则。

答:答案要点:又称为统一与变化原则。(1)形式与内容的变化统一;(2)局部与整体的多样统一;(3)风格多样与统一;(4)形体的多样与统一;(5)图形线条的多样与统一;(6)材料与质地的变化与统一;(7)线形纹理的变化与统一 6.简述对比手法。

答:答案要点:(1)对比是塑造性格鲜明的典型形象的一种艺术表现方法,是统一辩证规律在艺术实践中的具体应用。(2)在创作中相互对立的事物合乎逻辑地联系在一起,突出矛盾双方最本质的特征,以构成强烈的对比,可以使艺术作品的星象更加鲜明,是主题思想更加

深刻,从而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3)对比是比较心理的产物,对风景或艺术品之间存在的差异和矛盾加以组合利用,取得相互比较、相辅相成的呼应关系。 7.简述获得对比的方法

答:答案要点:(1)空间对比(2)虚实对比(3)疏密对比(4)方向的对比(高与平的对比)(5)大小对比(6)色彩对比(7)质感对比(8)布局对比(9)藏与露的对比 8.色彩的感觉及其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答:答案要点:(1)冷暖感:温度感,色性。(2)胀缩感(3)距离感(4)重量感(5)面积感(6)兴奋感。

9.园林的色彩归纳起来有哪几大类?

答:答案要点:园林内色彩的来源归纳起来有三大类:(1)自然山水和天空的色彩,(2)园林建筑和道路、广场、假山石等的色彩,(3)园林植物和动物的色彩。 10.突出主景的方法有哪些?

答:答案要点:主景升高或降低、中轴对称、突出重心、视线交点、渐变法、动势集中、色彩突出、主景体量加大或增多等。 11.借景的内容和方法有哪些?

答:答案要点:(1)内容:形声色香等(2)方法:远、近、仰、俯、应时而借等。 12.简述最宜视距.

答:答案要点:正常人的清晰视距为25~30m,明确看到景物细部的视野为30~50m,能识别景物类型的视距为150~270m,能辨认景物轮廓的视距为500m,能明确发现物体的视距为1200~2000m,但这已经没有最佳的观赏效果。至于远观山峦、俯瞰大地、仰望太空等,则是畅观与联想的综合感受了。 13.简述仰视高远的视觉感受。

答:答案要点:一般认为视景仰角分别为大于45°、大于60°、等于90°时,由于视线的不同消失程度可以产生高大感、宏伟感、崇高感和危严感,若大于90°,则产生下压的危机感。 14.简述俯视深远的视觉感受。

答:答案要点:俯视也有远视、中视和近视的不同效果。一般俯视角分别小于45°、30°、15°时则分别产生深远感、深渊感、凌空感;当<0°时,则产生欲坠危机感。 15.简述园林审美机制。 答:答案要点(如图所示):

意在笔先 由内及外

造园 创造想象 园林景象 园林意象 园林意境 再造想象 欣赏 由表及里 画尽意在 四.分析论述题:

1.根据下图分析最佳视距、视点的确定规律以及在不同范围内视觉效果感受。要求自己举实际例子,用文字表述。 答案要点:

(1)分析视角与景的关系

a.仰角45度(D=H),细部最佳视距,观赏细部景物最佳,略有压抑感; b.仰角27度(D=2H),整体最佳视距,观赏景观主体(建筑物、构筑物)最佳,亲切、舒适感;c.仰角18度(D=3H),全景最佳视距,观赏景观全景(整体及其配景、背景)最佳,亲切舒适不压抑;d.仰角14度(D=4H),视线效果已经有所扩散不集中

(略有散漫感)。(2)分析水面限定空间的视角效果,可望而不可及的空间限定感产生距离美;(3)控制视距获得较佳的观赏效果,根据不同的观赏要求限定特定的观赏视距,如图所示为了增加纪念碑的高大感,故意限定观赏视距很近以求得较大的仰视角度。

2.下图主要体现的是什么内容?结合实例分析理解 。 答案要点:

(1)景观序列的安排,引子——引导——高潮——结尾(5分); (2)景观与地形的结合,因地制宜,环境协调(5分);

3.分析理解下图。 答案要点:

(1)在狭小的空间中的感受:闭塞,无层次感,无方向感;(2分) (2)通过封闭的小空间对比,起到豁然开朗的感受,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描述的效果一样;(2分) (3)用窄长的空间对比,通过夹景、框景等手法的应用突出空间的变化;(2分)

(4)用暗、小的空间对比,以建筑物、山洞、地形等构成暗小空间形成明暗对比;(2分)

以上均为欲扬先抑的手法在园林设计空间处理中的应用。(2分) 4. 根据下图分析中西方园林艺术的差异。 答案要点: (1)类别

中:几何型规则布局 西:生态型自然布局

(2)道路

中:轴线笔直式林荫道 西:迂回曲折,曲径通幽 (3)树木

中:整形对植、列植 西:自然孤植、散植 (4)花卉

中:图案花坛、重色彩 西:盆栽花台、重姿态 (5)水景

中:动态小景、喷泉瀑布 西:静态水景、溪池滴泉 (6)空间

中:大草坪铺展 西:假山起伏 (7)雕塑

中:具象(人物、动物) 西:大型假山整体太湖石 (8)取景

中:对景、视线限定 西:借景、步移景异 (9)景态

中:旷景、开敞坦景 西:奥景、幽闭深藏 (10)风格

中:骑士的罗曼蒂克 西:文人的诗情画意 以上每点1分 5.材料1、园林的定义。

材料2、一只玲珑剔透的玉雕酒杯,不论花饰如何精美,如果完全丧失作为一种实用器皿的功能,它便不会唤起人们完美的感情。

材料3、园林作为满足人们文化生活、物质福利生活的现实物质环境,必须在布局等各方面能首先使人感到生理、心理上的最大舒适。

材料4、游园不象看电影、小说那样可以坐在沙发上欣赏,而是一个消耗体力的过程。一座没有舒适的,可满足游览活动设置的园林,比如当疲乏时没有坐憩之处,烈日当空而没有蔽荫的设施,饥渴而没有饮食的供应等,景象再优美,恐怕游人也无心欣赏,更谈不上细领略其中的意境了。

材料5.一般说来,生理的快感是美感的必要基础。 根据以上五则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①该材料说明了园林艺术的哪一项特征,除此之外,园林艺术还具有哪几项特征。 ②怎样理解园林艺术的这一特征。结合园林实例进行分析论述。(15分) 答案要点:

(1)说明的是园林艺术的基本特征中的审美与实用功能的统一性;(1分)

园林艺术的特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园林艺术作为艺术的共同特征,二是园林艺术的基本特征。(1分)除前面提到的审美与实用功能的统一性外还具有以下特征,a.园林艺术作为艺术的共同特征为时代性(1分)、民族性(1分)、地域性(1分)。B.园林艺术的基本特征还有园林艺术的综合性(1分),技术上、经济上与艺术上的统一性。(1分) (2)举例说明审美与实用功能的统一性。(8分)

6.请根据自己对园林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你所熟悉的城市园林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 答案要点:

(1)分析城市特色,包括区位优势、地域环境、生态建设、文化背景等方面; (2)分析建设现状,绿地系统规划及各类绿地建设情况及其指标; (3)根据现状分析提出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7.材料1.1969年美国风景园林师麦哈格(I.L.Mcharg)发表了《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

材料2.1978年,美国风景园林师学会主席西蒙兹(J.O.Simonds)发表了《大地景观——环境规划指南》。

根据以上二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结合园林学科所学知识,分析以上两篇文章发表的时代背景以及其论述的主要观点。 ②大地景观规划属于现代风景园林学科的第三层次。请分析论述现代风景园林学科的三个层次及其内容。

③以上观点最根本的核心是体现了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哪一项原则?

答案要点:①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反思的时代(具体分析),《设计结合自然》强调以生态原理作为一切建设和设计的依据。《大地景观——环境规划指南》放眼于整个自然界,把学科层次提升到了大地景观规划的高度。②传统园林学、城市园林绿化学、大地景观规划三个层次(具体分析)。③生态性原则。

8.材料1、法国的凡尔赛宫,其严整的布局是当时法国古典主义文艺总潮流的反映,是君主政治至高无上的象征。

材料2、上海一个公园中的缺角亭,作为一个园林建筑的单体审美来看,缺角后就失去了其完整的形象。但是,如果有了特殊的社会意义,情况就不一样了。在建成这个亭的时候,正值东北三省沦陷日寇手中,园主故意将东北角去掉,表达了为国分忧的爱国之心。

材料3、许多与园林有关的自然风物传说所体现出来的美。 根据以上三点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①以上材料说明了园林美的哪一种形态?

②什么叫园林美,园林美包含哪些形态,各举例进行分析。(材料中提到的这种形态可以不再进行分析)

答案要点:①社会美②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具体举例分析)。 9.材料1、形式美的第一要素就是色彩,能强烈而迅速地诉诸感觉。

材料2、由红色联想到火与寒冬的太阳;由蓝色联想到水与炎夏的树荫、寂静的夜空与冰雪的阴影。

材料3、节日观看红、橙、黄色的焰火,不仅使我们感到特别明亮而清晰,也似乎格外膨大,靠我们很近,而绿、紫、蓝反之。

材料4、六种标准色的距离按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是黄、橙、红、绿、青、紫。 材料5、红色、青色较黄色,橙色重。

材料6、橙色系的色相主观感觉面积较大。青色系的色相主观感觉面积较小。 材料7、将红色与青色的两朵花一起观察会使人产生兴奋、活跃的意味或沉静、严肃的意味。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①材料2-7分别指色彩的什么感觉?

②分别论述这些感觉在园林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答案要点:①冷暖感(温度感、色性)、胀缩感、距离感、重量感、面积感、兴奋感②(1)冷暖感:温度感,色性。根据季节用花卉、灯光等。(2)胀缩感:与冷暖感有关。冷色背景前面的物体显得较大,暖色背景前面的物体显得较小。故景观中的雕塑、构筑物等常以青绿、蓝绿色为背景,以突出其形象。(3)距离感:实际园林空间深度感染力不足时,为了加强深远效果,做背景的树种应该选用灰绿色或蓝绿色树种,如毛白杨、银白杨、桂香柳、雪松等。(4)重量感:关于建筑设色等。一般来说建筑的基础部分宜用暗色调,显得稳重,建筑的基础栽植也多选用色彩浓重的植物。(5)面积感:在园林中,水面的面积感觉比草坪大,草地感觉又比裸露的地面大;受光的水面和草地比不受光的感觉大。在面积较小的园林景观中,水面多、白色色相的明色调成分多,也容易产生扩大面积的感觉。(6)兴奋感:关于不同功能空间色彩处理。每种感觉具体举例分析。

10. 下图主要体现的是什么内容?结合实例分析理解。

答案要点:

合理安排景点和游览路线布局,既有景可观,又可丰富园林园林空间景效,特别是面积较小的园林,通过曲折有致的游程安排,给人感觉空间扩大。具体分析。 11分析色彩的感觉及其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答案要点:(1)冷暖感:温度感,色性。根据季节用花卉、灯光等。(2)胀缩感:与冷暖感有关。冷色背景前面的物体显得较大,暖色背景前面的物体显得较小。故景观中的雕塑、构筑物等常以青绿、蓝绿色为背景,以突出其形象。(3)距离感:实际园林空间深度感染力不足时,为了加强深远效果,做背景的树种应该选用灰绿色或蓝绿色树种,如毛白杨、银白杨、桂香柳、雪松等。(4)重量感:关于建筑设色等。一般来说建筑的基础部分宜用暗色调,显得稳重,建筑的基础栽植也多选用色彩浓重的植物。(5)面积感:在园林中,水面的面积感觉比草坪大,草地感觉又比裸露的地面大;受光的水面和草地比不受光的感觉大。在面积较小的园林景观中,水面多、白色色相的明色调成分多,也容易产生扩大面积的感觉。(6)兴奋感:关于不同功能空间色彩处理。

12.根据下图(某居住区内局部景观)分析其构图特点及环境感受。 答:答案要点:直线与曲线的结合应用,规整与自然式相结合的构图,于整形中求得自然的变化,让居民在硬质环境中感受到一份亲切与宁静、舒心。

13.请用系统论的观点分析论述园林美及其三种形态。

答案要点:系统论有一个著名论断:整体不等于各部分之和,而是要大于各部分之和:英国著名美学家赫伯特·里德(Herbert Read,1883—1968)曾指出:“在一幅完美的艺术作品中,所有的构成因素部是相互关联的;由这些因素组成的整体,要比其简单的总和更富有价值”。园林美不是各种造园素材单体美的简单拼凑,也不是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简单累加,

而是一个综合的美的体系。各种素材的美,各种类型的美相互融合,从而构成一种完整的美的形态。

14.根据下图(某街头小游园)分析其构图特点及环境感受。

答:答案要点:曲线构图与街道线型相协调,逐步过渡到旁边的建筑直线构图,既有统一又有变化。形块的叠加产生变化,使环境生动。 15. 根据下图分析其构图特点及环境感受。

答:答案要点:曲线与直线相互穿插、过渡自然,点线面相结合,各种形块相互叠加产生变化,使环境生动。

16. 论述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表达和意义。(适中,综合应用) 知识点:地域文化和城市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地域文化的内涵和文化价值;

(2)地域文化对于城市景观自我识别的重要性; (3)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表达方式和符号载体; (4)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和效果。 17. 思考与论述城市公园的终极价值。(适中,综合应用) 知识点:城市公园的社会职能。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城市公园在城市绿地中的功能;

(2)城市公园与人类需求的关系。城市公园的发展从哪些方面发展可以满足人类的终极需求。

18. 如何加强公众参与,以促进社区园林的功能合理性?(适中,综合应用) 知识点:公众参与和园林功能的合理性。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公众参与在园林中的缘起和应用; (2)社区园林对于工作参与的需求和发展现状; (3)公众参与社区园林的内容和效果;

(4)举例阐述公众参与在未来社区园林发展中的空间和途径。

19. 城市,如何才能让生活更美好。请从园林专业角度进行分析论述。(适中,综合应用) 知识点:以景观设计解决城市问题。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城市面临的生存危机;、

(2)园林设计从生态、建筑、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城市形象、城市文化等多方面实现(3)对城市功能再塑造的过程;

(4)举例说明园林设计促进城市发展的具体内容和方式。 20. 如何发挥城市开放绿地的园林教育功能?(适中,综合应用) 知识点:园林和教育的关系。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城市开放绿地的概念和功能; (2)城市开放绿地与园林教育功能的关系; (3)城市开放绿地实现教育功能的途径;

(4)举例说明城市开放绿地执行完善教育功能的操作形式。

21. 如何运用乡土植物来体现方言景观。(适中,综合应用) 知识点:乡土植物的文化表达及在地域景观中的应用。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植物既是园林景观的重要构成元素,又是地域特征的表现形式之一。乡土植物对地域性城市园林景观的作用,一是通过植物形象,二是通过植物文化。植物形象和植物文化的作用往往是相辅相成的。

(1)通过植物形象塑造地域性景观

植物形象的地域性造就了地域性的乡土植物景观。北方的乡土植物以针叶树、落叶阔叶树为主,常有郁郁葱葱、雄伟挺拔的针叶林景观或季相分明的阔叶林景观。以常绿阔叶植物为主的南方,常见的则是四季常绿、幽篁蔽日的植物景观。棕榈科植物是热带地区的乡土树种,树形优美奇特,姿态优美,叶片飘逸潇洒,树干挺拔壮观,常常形成它们所特有的棕榈景观。它们大部分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以海滨及滨海热带雨林为主。因此,一提到热带地区、海岛,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棕榈科植物,从而形成具有热带特色的植物景观。布雷?马科斯是巴西著名风景园林设计师,他运用现代艺术语言于巴西当地热带植物,展现了浓郁的巴西热带风情。在创作过程中,他常运用对比、统一、协调、韵律等艺术原理进行植物高低错落搭配,并且他强调植物叶形、质感、花色、量的大面积对比,从而突出植物的观赏特性。 (2)通过植物文化塑造地域性景观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造园家将历史文化引入园林。漫步园中,除了视觉、听觉、嗅觉的感受外,还能给人精神上的享受。而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常常流于形式,忽略了人们深层次精神空间的需求。在我国的城市里,设计者们使用同样浮华的造景材料,同样空洞的造景手法,堆砌出没有个性的园林景观,也同样带来文化内涵的缺失。因此,要努力拓展园林的文化性,给城市人一片精神领域。

园林景观的文化性,固然可通过多种造景手法体现,但植物是园林景观的基础,而乡土植物又根植于地方文化,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历史根基。因此,以乡土植物营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是最富生命力的。以乡土植物体现景观文化内涵具体有以下途径: (3)利用乡土植物文化创造意境

人们对植物景观的欣赏常常以个体美及人格化含义为主,有许多植物被赋予了人格化的品格或独特的象征意义。如松、竹、梅,谓之“岁寒三友”。竹还被视为最有气节的君子。梅具有刚直、高洁、清逸、潇洒的品格等。凡此种种,都体现了植物景观的文化内涵,创造出了植物景观的意境美。在景观设计中可把这种植物文化与绿地景观有机的结合,创造出一定意境的景观。植物配置形式也能传达一定的文化信息,如某学校的“学苑路”绿地中灌木色块的修剪形式以方、圆为主,隐喻“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大连市绿地中模纹花坛,多以海波、浪花、海鸥为构图母体,充分展现海滨城市特点。 (4)结合诗歌、画理营造乡土植物景观

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处处都是根据诗歌取材的植物景观。比如苏州拙政园的得真亭旁植有几棵黑松,取《荀子》:“桃李倩粲于一时,时至而后杀,至于松柏,经隆冬而不凋,蒙霜雪而不变,可谓得其真矣”之意。梧林幽居旁边植梧桐树和竹子,取唐羊士谔《永宁小园即事》诗句意:“萧条梧竹月,秋物映园庐”。显然,诗歌与乡土植物交相辉映,才创造出具有人文特点的景观,这一点值得我们在设计中运用。

22.运用《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知识,论述成都如何建设现代田园城市。(较难,综合应用)

知识点:《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知识原理在社会发展中的现实运用。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2009年底,成都提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发展目标, 分三步将成都建设成一个体现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国际性城市,它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在功能定位上,成都不但将是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而且是国际性的区域枢纽和中心城市;二是在城市形态和发展水平上,既是超大型、现代化的城市,同时也是符合田园城市理想、统筹城乡发展的田园城市。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将实现“人在园中”,二三圈层“城在园中”,中心城区是“园在城中”;三是在城市等级上,先努力成为国内一线城市,继而进入世界级城市行列。 “田园城市”的思想最早是在霍华德的著作《明日!一条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中提出,“田园城市”这一城市发展的经典已经成为世界城市规划者不断追求的目标。成都提出的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的定位源于霍华德却又有自身新的内涵所在,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现代田园城市”的定位在精神内涵、表现形式和层次级别上都要比霍华德的思想丰富和完善。新的定位是成都建设人居环境最佳、创业环境最优和综合竞争力最强的“三最”目标的深化,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践的丰富和完善,不仅将为全体市民带来更为全面的福利,同时也将提升城市的城市功能,扩展城市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结合园林史及艺术原理知识,针对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提出以下思考: (1)注重合理的城市边界扩张,建设紧凑型城市

成都建设“现代田园城市”时一定要合理把握城市的边界扩张,建设紧凑型城市。具体而言需要做到:第一,在全域成都规划的指导下,未来成都既不是以中心城区为圆心想四周“摊大饼”的均质发展,也不是星罗棋布的分散发展,而是以交通网络连接的城镇走廊(密集发展区)与乡村协调同步发展;第二,城市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要想结合,协调互补,防止各自为政、相互冲突的老大难问题出现;第三,严格保护非城市建设用地和农林土地。同时,合理控制城市边界扩张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合理有效的规划可以很好地控制未来“城中村”的产生,对成都实现城乡一体的长远目标具有很好的帮助,因此注重合理的城市边界扩张,建设紧凑型城市,对于成都而言势在必行。

(2)创建和谐融洽的新型社区,回归传统邻里关系

现代城市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

提高,另一方面城市的生活特点也造成了居民之间人际关系冷漠、“人情味”缺乏,这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新城市主义一个重要的理念便在于对城市发展中人的情感和需求的理解,建设有人情味的城市家园。

成都市在未来的社区营建中应该注意:第一,居住、就业和商业的多功能混合和提供多种类型的住宅是创造丰富多彩的社区生活的基础;第二,适度的社区规模和具有明显特征的社区中心是创造可识别场所的关键;第三,通过保持社区中人的多样性,及增加社区间人与人的联系与互动,减弱社会的贫富隔离、两极分化等社会问题对社会的冲击力。

(3)人与自然共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成都作为西部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在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的长远目标之下一定要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之一。第一,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一定要注重公众的参与;第二,以人本思想为指导来提升城市人居环境,保持人、自然和人居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第三,理解与关注城市发展中人的情感和需求的变化。 23.论述您对城市立体绿化未来发展的思考。(适中,综合应用) 知识点:城市立体绿化的概念和未来发展的思考。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城市立体绿化的概念;

(2)城市立体绿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城市立体绿化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思考。

24.从园林的生境、画境和意境三个层次分析园林意境的营造。(适中,简单应用) 知识点:园林意境的内涵和营造。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园林意境的概念和具体内容; (2)各层次园林意境的形成和具体表达; (3)举例分析园林意境不同层次的内容。

25.风景园林设计师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职能。(适中,综合应用) 知识点:风景园林设计师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职责。 答题要点及评分标准:

(1)风景园林和风景园林设计的内涵; (2)风景园林设计师的对象和终极目的; (3)风景园林设计师面临的社会挑战和机遇; (4)风景园林设计师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职能和责任。 五、判断题:

1.规则式图形的特征是稳定、有序,有明显的规律变化,有一定的轴线关系和数比关系,庄严肃穆,秩序井然;而不规则图形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其特征是自然、流动、不对称、

活泼、抽象、柔美和随意。( √ )

2.园林属于五维空间的艺术范畴,一般有两种提法,一曰长、宽、高、时间空间和联想空间(意境);一曰线条、时间空间、平面空间、静态立体空间、动态流动空间和心理思维空间,都说明园林是物质与精神空间的总和。( √ )

3.园林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它自然要受制于社会存在;作为一个现实的生活境域,亦会反应社会生活的内容,表现园主的思想倾向。( √ )

4.在理解园林美的三种形态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个关系式来表达:园林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

5. 自然界常以其形式美取胜而影响人们的审美感受,各种景物都是由外形式和内形式组成的。( √ )

6. 各类艺术都要求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 √ )

7. 对比是比较心理的产物,对风景或艺术品之间存在的差异和矛盾加以组合利用,取得相互比较、相辅相成的呼应关系。( √ )

8. 造园必须有主景区和次要景区,堆山有主、次、宾、配,园林建筑要主次分明,植物配植也要主体树和与次要树种搭配,处理好主次关系就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 ) 9.主景对配景起陪衬作用,不能喧宾夺主,在园林中是主景的延伸和补充。( ×) 10. 园林空间艺术布局是在园林艺术理论指导下对所有空间进行巧妙、合理、协调、系统安排的艺术,目的在于构成一个既完整又变化的美好境界。常从静态、动态两方面进行空间艺术布局(构图)。( √ )

11. 静态空间艺术是指相对固定空间范围内的审美感受。( √ )

12. 一般按照活动内容,静态空间可分为生活居住空间、游览观光空间、安静休息空间、体育活动空间等。( √ )

13.静态空间按照地域特征分为山岳空间、台地空间、谷地空间、平地空间等。( √ ) 14.静态空间按照开朗程度分为开朗空间、半开朗空间和闭锁空间等。( √ ) 15.静态空间按照构成要素分为绿色空间、建筑空间、山石空间、水域空间等。( √ ) 16.静态空间按照空间的大小分为超人空间、自然空间和亲密空间。( √ )

17.静态空间依其形式分为规则空间、半规则空间和自然空间。根据空间的多少又分为单一空间和复合空间等。( √ )

18. 局部空间与大环境的交接面就是风景界面,风景界面是由天地及四周景物构成的。( √ ) 19. 以平地(或水面)和天空构成的空间,有旷达感,所谓心旷神怡。( √ ) 20.以峭壁或高树夹持,其高宽比大约6:1—8:1的空间有峡谷或夹景感。( √ ) 21. 以树丛和草坪构成的≥1:3空间,有明亮亲切感。( √ )

22. 人的正常静观视场,垂直视角为130°,水平视角为160°。但按照人的视网膜鉴别率,最佳垂直视角小于30°,水平视角小于4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