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期末试卷5套 下载本文

《国际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要素禀赋:亦即要素的丰裕程度,是指在不同国家之间,由于要素的稀缺程度不同所导致的可利用生产要素价格相对低廉的状况。赫克歇尔-俄林定理认为,要素禀赋构成一个国家比较优势的基础。

2.倾销:指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进口国销售产品,并因此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的

行为。

3.黄金输送点:黄金输送点包括黄金输入点和黄金输出点,是黄金输入、输出的价格上限和下

限,它限制着一个国家货币对外汇率的波动幅度。

4.三元悖论:也称为三元冲突理论,即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

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三个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各国只能选择其中对自己有利的两个目标。 二、单项选择题

2.根据相互需求原理,两国均衡的交换比例取决于( C ) A 两国的绝对优势 B 两国的比较优势 C 两国的相对需求强度 D 两国的要素禀赋

3.在当今的国际贸易格局中,产业内贸易更容易发生于( B ) A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B 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

C 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D 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

4.课征关税会增加生产者剩余,减少消费者剩余,社会总福利的变化将( B )

A 上升 B 降低 C 不变 D 不确定

5.以下选项中,哪个选项不属于国际收支统计中居民的概念?( C ) A 外国企业 B 非盈利机构 C 国际经济组织 D 政府 7.布雷顿森林体系创立了( B ) A 以英镑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 B 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

C 以英镑为中心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D 以美元为中心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8.在下列投资方式中,属于国际间接投资的是( D ) A 在国外设立分公司 B 在国外设立独资企业

C 在国外设立合资企业 D 购买国外企业债券 9.经济非均衡的无形传导方式不包括( C )

A 技术转让 B 信息交流 C 信息回授 D 示范效应 10.在斯图旺表中第三象限表示( C )

A 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顺差并存 B 衰退与国际收支顺差并存 C 衰退与国际收支逆差并存 D 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逆差并存 三、判断正误题

1.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都是从劳动生产率差异的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 √ )

2.出口的贫困化增长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几乎所有国家都曾出现过,并且很难避免。

( × )

3.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有相同的起因和特征,彼此之间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别。( √ ) 4.列昂惕夫反论提出的问题可能是由于美国的关税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给予了保护。(√) 5.按照技术差距贸易论,技术差距决定了国际贸易的某种格局。( √ ) 6.穆勒认为,对幼稚产业的保护成本不能超过该产业将来利润的现值。( × ) 7.根据货币主义的汇率理论,从基期到报告期,通货膨胀的差异应该等于汇率的差别。( √ ) 8.牙买加体系基本特征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储备多元化、浮动汇率制及黄金货币作用的削弱。(√ )

9.国民收入的国际差异会引起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 ) 10.两缺口模型强调了发展中国家利用外部资源的必要性。( √ )

《国际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二)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比较优势: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效率都较低,没有任何绝对优势,仍有可能存在互利贸易:该国可以专门生产并出口其绝对劣势相对较小的商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较大的商品。核心是“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

2.人力资本:是资本与劳动力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人们通过对劳动力进行投资(如进行教育、职业培训、保健等),可以提高原有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劳动生产率得到提升,从而对一个国家参加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产生作用与影响。

3.布雷顿森林体系:指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71年所实行的金汇兑本位制,是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个不是国际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D ) A国际贸易纯理论研究 B外汇理论研究 C跨国公司研究 D国内消费水平研究

2.已知A国生产1单位的X和Y商品分别耗费3和5个单位的劳动,要使两国都具有绝对优势,则 B国生产1单位的X和Y商品分别耗费多少单位的劳动:( A )

A1,6 B2,4 C3,4 D4,7

3.关于出口的贫困化增长,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D ) A出口的贫困化增长的根源在于贸易条件的恶化 B出口的贫困化增长不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C出口的贫困化增长会降低本国的福利水平

D出口的贫困化增长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 4.产品的水平差异是指( D )

A采用新技术制造的新产品带来的差异 B产品质量方面的差异 C同质产品

D商品由于相同属性的不同组合而产生的差异性 5.货币的含金量之比又称( B )

A购买力平价 B铸币平价 C铸币数量 D铸币本位

6.国际货币体系按照是否有意识地进行组织安排可以划分为( C ) A金本位、信用本位和介于二者之间的金汇兑本位制 B固定汇率制、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和自由浮动汇率制 C自发存在的国际货币体系和人为安排组织的国际货币体系 D布雷顿森林体制和牙买加体制

7.根据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跨国公司进行对外投资的充分条件是( A ) A区位特定优势 B市场内部化 C资源禀赋优势 D所有权特定优势

8.在开放条件下,一国国民收入均衡水平取决于国内消费、国内投资、国内政府开支以及( C ) A国内进口 B国内出口 C国内净出口 D国内净资本流出

9.三元悖论成立的前提是( B )

A完全竞争市场 B开放经济 C封闭经济 D垄断

10.关税同盟的经济效应主要集中在以下哪两个方面?( A ) A贸易创造,贸易转移 B贸易创造,贸易抑制 C贸易转移,贸易抑制 D贸易创造,贸易分享 三、判断正误题:

1.国际经济学是国内经济学的延伸。( √ )

2.\货币差额论\着眼于货币数量的增减,主张多进口,少出口甚至不出口。( × ) 4.按照H-O定理,一国应出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 √ ) 5.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为发展中国家利用所谓的\后发优势\提供了理论基础。( √ ) 6.国际收支表的基本编制方法是采用单式计账法。( × )

7.购买力平价法不能够反映不同经济体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差异、消费差异,但是能够反映不同国家商品的质量差异。( × )

8.牙买加协定实施以后,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它体现在国际储备多元化、汇率制度多元化、国际收支调节多样化三个方面。( √ )

9.国际收支发生顺差的一种可能的原因是因为本国资金流出超过外部资金流入。( × )

《国际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三)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贸易差额论:是晚期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贸易差额论主张国家不应该禁止而是应该允许将货币输出国外,以便扩大对于外国商品的购买。但是,贸易差额论依然坚持在对外贸易中必须保持顺差的原则,强调用于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必须少于出售本国商品所得的货币总额,即是说在总体上依然保证货币的流入和国家财富的增加。

2.贸易条件:是一国出口商品价格对进口商口价格的比率,简言之即单位出口所能换回的进口,或单位进口所需要的出口量。如果出口商品价格比进口商品价格相对上涨,即称为贸易条件改善;反之,如果出口商品价格比起进口商品价格相对下跌,称为贸易条件恶化。 二、单项选择题:

1.从国际经济学的角度来考察,构成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或行为主体是( D ) A 企业 B 居民户 C 家庭 D 国家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比较利益学说的假设的是( B )

A 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 B 要素是完全流动的 C 要素和产品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D 收入分配不受贸易影响

3.考虑A、B两国生产X、Y两种产品的相互需求决定进出口价格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 世界市场的价格的上、下限正好是A、B两国国内的交换比率 B 某种产品的世界市场价格是由A、B两国出口恰好补偿进口决定的

C 加入货币因素后的模型中,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进口都不一定恒等于出口 D 加入其他因素后的模型表明世界市场上的价格仍然是由双方的供求决定的 4.以下选项中,哪个选项不属于金融账户的内容?( C )

A 证券投资 B 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 C 债务减免 D 直接投资 5.使用购买力平价法估算发达国家的经济数量时会()实际数量,而估算发展中国家时会。( B ) A 高估,低估 B 低估,高估 C 高估,高估 D 低估,低估 6.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美元与其挂钩的是( C ) A 特别提款权 B 一揽子货币 C 黄金 D 白银 7.下列不属于长期资本流动的主要方式的是( C )

A 直接投资 B 间接投资 C 出口投资 D 国际贷款 8.影响国际资本流动领域传导机制的因素不包括( D ) A 引进外资数量、结构以及向外国投放的资本数量和结构 B 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差异 C 汇率下浮的幅度与国内通货膨胀的关系 D 经济中的时滞

9.斯旺图中的横轴表示( A )

A 总支出 B 消费 C 投资 D 政府开支

10.( A )的基本原则是最惠国待遇与国民待遇,以自由贸易来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A 世界贸易组织 B 世界银行 C 国际货币资金组织 D 亚太经合发展组织 三、判断正误题:正确的命题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命题在括号里划\×\。(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根据西方比较普遍的看法,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 √ )

2.按照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只有当一个国家至少有某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绝对高于其他国家时,才有参与国际贸易并获取贸易利益的可能。( √ )

3.出口的贫困化增长理论提醒发展中国家应尽量少出口,把重点放在国内市场上。( × ) 4.在WTO体系中,不允许使用关税进行保护。( × )

5.J曲线效应是指当一个国家通过本币贬值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时,并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汇率调整在发生作用时有一个时滞,要经历一个先恶化后好转的过程。( √ )

6.铸币平价学说认为两个国家货币的价值量之比表现为货币的法定含金量之比。( √ )

7.根据技术转移的周期理论,具有新技术优势的企业,第一步总是以产品出口获利,有着独占市场的性质。( √ )

8.贸易乘数需要进口与出口满足一定的数量关系时才能够对国民经济及其就业产生倍增的影响。( × )

9.根据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资本自由流动、独立的货币政策及固定的汇率政策这三个目标可同时达到。( × )

10.经济联盟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级形态。( × ) 四、简答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

2.试述幼稚产业的选择标准(M-B-K标准)。 ①穆勒标准。

②巴斯塔布尔标准。 ③肯普标准。

3.试对牙买加体系进行评价。

①牙买加体系的多种货币储备体系克服了\特里芬两难\。(2分)

②多种汇率制度并存可以适应一国、国家集团或世界经济的变化。(2分)

③多因素的国际收支调节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2分) ④牙买加体系的局限。

《国际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四)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2分)

1.从国际经济资源流动的难度看,最容易流动的要素是( A ) A.商品 B.资本 C.人员 D.技术

2.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比价( C )

A.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 B.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 C.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 D.与贸易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比价相同 3.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 A )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B.技术水平的差异 C.产品品质的差异 D.价格的差异 4.在绝对技术差异理论与相对技术差异理论中,机会成本是( D ) A.递增 B.递减 C.先递增后递减 D.不变

5.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有( B )

A.重叠需求理论 B.要素比例理论 C.规模经济理论 D.垄断竞争理论 6.能反映规模经济理论本意的是( B )

A.规模报酬递减 B.规模报酬递增 C.规模报酬不变 D.规模成本递增 7.不改变贸易结构,只改变贸易规模的增长方式有( C ) A.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 B.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 C.生产要素等比例增长 D.悲惨的增长

8.下列不属于保护贸易学说的理论有( D )

A.幼稚工业理论 B.夕阳工业理论 C.国防论 D.资源禀赋论 9.最佳关税水平应等于( B )

A.零进口关税 B.零进口关税与禁止性关税之间的水平 C.禁止性关税 D.禁止性关税以10.从历史发展看,最为成功的国际卡特尔是( D )

A.烟草贸易公司 B.铁路运输公司 C.橡胶生产国组织 D.石油输出国组织 11.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设在( A )

A.日内瓦 B.纽约 C.布鲁塞尔 D.乌拉圭

12.在国际卡特尔订价中,当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小,卡特尔订价水平就( B ) A.越低 B.越高 C.不变 D.不确定

13.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的议定书上签字的缔约国共有( B )

A.15个 B.23个 C.102个 D.123个 14.下述哪一种不属于投机性外汇交易( D )

A.双边套汇 B.多边套汇 C.套利 D.套期保值

15.下述几种货币中,哪一种是实行联合浮动的货币( D ) A.英镑 B.日元 C.美元 D.人民币

16.下述哪一种属于国际收支的事后项目( D )

A.进出口 B.利息收支 C.直接投资 D.特别提款权变动

17.在分析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时,小国所面临的供给弹性是( D ) A.零 B.小于需求弹性 C.大于需求弹性 D.无穷大

18.设三年前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1美元等于8.2345元人民币,假设美国的物价比前一年上升8%,而中国的物价水平上升10%,则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理论上的汇率为( A ) A.8.3870 B.8.085 C.10.2931 D.6.5876

19.发展中国家主要采取的汇率制度是( C )

A.固定汇率制 B.浮动汇率制 C.钉住汇率制 D.联合浮动制 20.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最早出现金融动荡的国家是( B ) A.印度尼西业 B.泰国 C.日本 D.韩国

21.劳动力在各国间的流动通常会使劳动力流入国( A )

A.财政总收入增加,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 B.财政总收入增加,公共设施利用率下降 C.财政总收入减少,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 D.财政总收入减少,公共设施利用率下降 22.国际生产综合理论的基本原理可以集中概括为下列优势的有机结合( D ) A.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技术优势 B.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技术优势 C.区位优势、内部化优势和技术优势 D.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3.下列属于非关税壁垒措施的有( ABCDE )

A.自愿出口限制 B.歧视性的公共采购 C.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 D.技术和卫生检疫标准 E.进口许可证

24.以下哪些组织形式属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 ABCD )

A.自由贸易区 B.关税同盟 C.共同市场 D.经济联盟 E.北约

25.制订一个最佳的国际卡特尔产品价格,所需考虑的影响因素有( ABCDE ) A.产品收入弹性 B.卡特尔市场占有率 C.非卡特尔厂商产品的供给弹性 D.卡特尔产品的需求弹性 E.非卡特尔的市场份额 26.基本项目收支差额包括( ABC )

A.商品贸易收支 B.服务贸易收支 C.资本项目收支 D.官方结算收支 E.金融资产变动项目收支

27.一国在实现外部平衡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政策措施有( ABCDE ) A.融通资金 B.外汇管制 C.汇率浮动 D.调整经济 E.限制进口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8.生产者剩余: 指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和实际接受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29.罗伯津斯基定理: 指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如果商品的国际比价保持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导致的密集使用该生产要素的产品产量增加,会同时减少另一种产品的产量。

30.产品生命周期: 指新产品经历发明、应用、推广到市场饱和、产品衰落,进而被其他产品所替代四个阶段。

31.购买力平价: 指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决定于它们单位货币购买力之间的比例。

32.市场内部化: 指企业为减少交易成本,减少生产和投资风险,而将该跨国界的各交易过程变成企业内部的行为。

四、判断说明题

33.初级产品价格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初级产品生产的不稳定。×

34.根据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实证研究结果,在受教育程度相同的情况下,移民的工资水平要高于原住居民的工资水平。×

35.如果将国际投资看作一种国际交换,则它就是指用将来的商品去交换现在的商品。× 36.关税同盟的建立可能促成新的垄断的形成。√

37.最惠国待遇就是给予贸易对方最优惠的贸易条件。×

38.在进出口需求无弹性的情况下,货币贬值能改善贸易收支,即增加出口,减少进口。× 39.要素价格均等化会使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均等化。√

40.当用直接标价法表示外汇汇价时,数值越大,意味着本币价值越高。× 41.战略性贸易政策强调政府的\积极干预\。√ 42.布雷顿森林体系确认了浮动汇率合法化。×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3.简述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的主要特征。

(1)采取钉住汇率制度,即本国货币钉住主要发达国家货币,保持汇率相对固定。 (2)实施外汇管制。(3)本国货币不能自由兑换外国货币。

44.货币贬值的效应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1)一国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影响最为突出。一般而言,一国进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大,货币贬值对改善贸易收支的效果越好。 (2)货币贬值的效应受时滞的影响。

(3)其他国家是否报复,如实施对等的货币贬值。

45.简述倾销的含义及其构成条件。 倾销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本国国内价格或成本向国外销售商品的行为。 条件:

(1)进口国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是否受到低价冲击,以使其市场份额明显减少; (2)进口国同类企业的利润水平是否明显降低; (3)是否威胁进口国新兴工业的建立。

46.简述恩格尔定理对国际贸易的意义。

(1)恩格尔定律是指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中用于食品等必需品的支出比例减少,用于非必需品的比重上升。

(2)随着世界收入水平的提高,奢侈品及消费品和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增长快,有利于生产这些产品的国家出口。

(3)收入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农业生产国的发展,不利于食品等的出口。

47.简述出口补贴对出口国经济的影响。

(1)出口补贴有利于出口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增加生产者剩余。 (2)出口补贴减少了消费者剩余。 (3)增加了政府财政支出。

(4)出口补贴使一国经济福利净损失。

48.试述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以及\入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1)WTO的基本原则: ①非歧视原则; ②贸易自由化原则; ③可预见原则;

④促进公平竞争原则; ⑤鼓励发展与改革原则。

(2)\入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①有利于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国际经济大潮。

②有利于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逐步提高国际竞争力;

③有利于产品出口

《国际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五)

一、单项选择题

1.列宁指出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表现出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A )

A.商品输出 C.劳务输出 2.相对技术差异论和绝对技术差异论的提出者分别是( B )

A.魁奈和斯密 C.李嘉图和奥林 3.改变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命题的国际贸易理论是( C ) A.成本递增条件下的比较利益理论 B.嗜好论

C.产业内贸易理论 4.首先提出要素价格均等化命题的国际贸易理论是( A )

A.生产要素禀赋论 C.自然资源禀赋论 5.下述不能有效改善初级产品出口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处境的方法是( D A.有计划地控制出口规模

B.资本输出 D.技术输出 B.李嘉图和斯密 D.奥林和魁奈 D.自然资源禀赋论 B.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D.差异产品贸易理论 ) B.进行深加工,获取更多的附加值 C.利用差别产品的方法扩大出口品需求弹性 D.扩大生产规模以期获得规模经济的利益

6.幼稚工业保护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汉密尔顿和( A )

A.李斯特 B.李嘉图 C.萨伊 D.托马斯·孟 7.分配进口配额常常要与进口许可证相结合,下列不属于分配许可证的方法是( A )

A.政府适当分配 B.竞争性拍卖

C.固定的受惠 D.资源使用申请程序 8.倾销行为主要分为两种,包括( C )

A.掠夺性倾销和间歇性倾销 B.攻击性倾销和间歇性倾销 C.持续性倾销和掠夺性倾销 D.持续性倾销和间歇性倾销 9.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核心内容是( C )

A.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B.反倾销政策 C.通过政府干预发展本国产业的竞争优势D.出口补贴

10.建立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需要一些条件,下列不属于其中条件的是( D ) A.成员国在地理上相互邻近 B.成员国之间经济的互补 C.成员国之间政治制度比较接近 D.成员国需都是发达国家 11.1982年后石油价格下跌的原因不包括( D )

A.非石油输出国组织增加石油生产和出口B.西方国家寻找替代能源,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C.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的背叛行为D.西方大石油公司对产油国生产和订价垄断经营 12.采取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倾向于( B )

A.保护贸易政策 B.自由贸易政策 C.非关税贸易壁垒 D.关税贸易壁垒 13.世界贸易组织是约束各成员之间贸易规范和贸易政策的( B )

A.世界经济集团 B.国际经济组织 C.区域经济组织 D.国际一体化组织 14.中国采取的汇率制度是( C )

A.固定汇率制度 B.完全自由浮动汇率制度 C.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D.钉住汇率制度 15.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类外汇市场上的汇率差异变动的趋势是( B )

A.扩大 B.缩小 C.不变 D.变化不确定

16.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下列不属于经常项目的是( D )

A.商品贸易收支 B.非货币用途的黄金贸易 C.保险费和保险赔偿支付 D.货币用途的黄金交易

17.当出现需求无弹性时,一国货币贬值可以导致( B )

A.贸易收支改善 B.贸易收支恶化 C.出口数量下降 D.出口换汇增加 18.根据国际收支调整论的吸收方法,若c>1,则( D )

A.贬值通过闲置资本效应使国民吸收的增加小于国民收入的增加,贸易收支改善 B.贬值通过闲置资本效应使国民吸收的增加大于国民收入的增加,贸易收支改善 C.贬值通过闲置资本效应使国民吸收的增加小于国民收入的增加,贸易收支恶化 D.贬值通过闲置资本效应使国民吸收的增加大于国民收入的增加,贸易收支恶化

19.在20世纪初,l英镑含金量为7.32250克,l美元的含金量为1.50466克,则英镑与美元之间的汇率应为1英磅等于( B )

A.3.8665美元 B.4.8665美元 C.5.8665美元 D.6.8665美元 20.蒙代尔等提出了国际收支的货币调整法,其理论基础是( A )

A.价格—铸币流动机制 B.利息平价理论

C.资产选择机制 D.理性预期理论 21.在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主要渠道中,不需要偿还的引资方式是( D )

A.官方贷款 B.发行债券 C.银行贷款 D.外国直接投资 22.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不包括( C )

A.动用国际储备 B.调整汇率

C.调整工资 D.调整货币发行量

23.根据利润最大化原理,一般情况下企业海外扩张过程实现的顺序是( A ) A.出口—直接投资—发放许可证 B.出口—发行许可证—直接投资 C.发放许可证—出口—直接投资 D.发放许可证—直接投资—出口 24.储蓄和投资函数通常存在以下关系( C ) A.储蓄与实际利率正相关,投资与实际利率正相关 B.储蓄与实际利率负相关,投资与实际利率正相关 C.储蓄与实际利率正相关,投资与实际利率负相关 D.储蓄与实际利率负相关,投资与实际利率负相关

25.劳动力在各国间的流动使劳动力的流出国( D ) A.财政总收入增加,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 B.财政总收入增加,公共设施利用率下降 C.财政总收入减少,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 D.财政总收入减少,公共设施利用率下降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就是指通过进口工业化产品逐步替代国内生产,以满足国内需求。×

32.世界贸易组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即是贸易大国操纵的事实,其原因在于世界贸易组织大部分成员国都是发达国家。×

33.从理论上讲,一切外汇交易的起因应该是商品、劳务的国际流动以及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

34.如果资本的流动所引起的商品流动量超过了单纯的商品流动量,那么可以说资本的流动与商品的流动是互补关系。√

35.移民会对移出国造成财政收入和支出效果的损失。√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出口补贴:指一国政府为鼓励某种商品的出口,对该商品的出口所给予的直接补助或间接补助。

37.最优关税:进口国由征收进口关税所引起的额外损失和额外收益相等时的关税水平。

38.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成员经济体通过签署某种协议而简历起来的经济合作组织。

39.斯托尔珀—萨谬尔逊定理:自由贸易不仅会使商品价格均等化,而且会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以致两国的所有工人都能得到同样的工资率,所有的土地都能得到同样的土地报酬率,而不管两国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模式如何。

40.金本位:以贵金属——黄金作为商品流动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的货币制度。其基本特征是以金币为本为货币,金币自由铸造和黄金自由输出与输入。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简述相对技术差异论的基本内容。

(1)假定两国都只生产两种产品,机会成本不变。(1分)在两国都生产同样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其中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另以国,但程度不一样,该国可以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产品,(2分)处于劣势地位的另一国可专门生产其劣势较小的产品。(1分)

(2)然后双方进行贸易,双方都能从贸易中获利。(1分)

42.简述规模经济与差异产品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

(1)规模经济是指单位的要素投入量所耗费的成本比由这种投入所带来的产出量或收益少。(1分) 差异产品是指在设计、品牌等方面明显不同于同质产品且被消费者认可的产品。(1分)

(2)差异产品的生产和需求与规模经济存在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途径是国际贸易。一方面,国际贸易扩大了市场规模,使大规模生产有了市场保障;另一方面,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分散投放到各国市场上,从而在每一个具体市场上都表现为各种产品的小批量供应。(2分)

(3)只要各国之间产品有差异,无论这种差异表现为何种形式,都可以称为国际贸易的载体。(1分) 43.什么叫悲惨的增长?它的发生需要什么条件?

(1)悲惨的增长是指这样一种情况,即在国际贸易中由于国际比价或贸易条件的恶化,当一国生产要素增加使产品出口增加时,该国的出口收入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增少了。(2分) (2)悲惨的增长的发生条件是:

a:增加的生产要素是用于生产偏向出口的产品的。(1分) b:国外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或无弹性。(1分)

c:该国在该产品的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从而其供应量的增长会影响到产品的市场价格。

44.简述国际收支项目中经常项目的基本内容。

经常项目是国际收支统计中最基本的项目,(1分)主要记录商品贸易收支,劳务贸易收支和单方面转移三方面的经济交易的项目。(2分)其中商品贸易收支包括有形商品贸易和无形商品(劳务)的贸易。(2分)

45.简述《牙买加协定》的主要内容。

1978年4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在牙买加首都举行会议形成的《牙买加协定》修定协定正式生效。以此为基础,形成了新的国际货币体系。(1分)《牙买加协定》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汇率制度方面,认可了浮动汇率的合法性,但成员国必须接受基金组织的监督,以防竞相贬值。(1 分)(2)在储备制度方面,明确提出了基金非货币化,确定以特别提款权为主要的储备资产。(1分)(3)在资金融通方面,扩大了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1分)牙买加会议后,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国际储备多元化、汇率制度多元化,国际收支调节多样化的新时期。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l小题,10分)

46.试述在固定汇率下维持经济内外平衡的政策选择/蒙代尔政策配合说。

从短期来看,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实施达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及国际收支平衡,可概括为内外平衡两大目标。(1分)对内平衡指一国经济要保持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状态,(2分)对外平衡则是一国的国际收支处于平衡状态。(2分)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配合实现平衡。(1分)具体搭配如下: (1)当失业和国际收支逆差时,选择松财政、紧货币政策。(1分) (2)当失业和国际收支顺差时,选择松财政、松货币政策。(1分) (3)当通胀和国际收支逆差时,选择紧财政、紧货币政策。(1分) (4)当通胀和国际收支顺差时,选择紧财政、松货币政策。(1分)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总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生产可能性边界:它表示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国的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或劳务的最优产量组合。 2、社会无差异曲线:指通过个体无差异曲线的加总,来构造一条可反映整个社会需求条件与福利的无差异曲线,即社会无差异曲线。

3、要素禀赋: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绝对数量无关。如果一国的要素禀赋(K/L)大于他国,则称该国为资本(相对)丰富或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反过来,他国则为劳动丰富或资本稀缺的国家。

4、要素密集度: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是个相对的概念,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 5、机会成本:指在一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为生产一单位的某一种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的生产数量。 6、边际转换率:企业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个单位的这种产品,会使另一种产品的产量减少多少。它就

是产品转换曲线的斜率。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起作用,产品的边际转换率会随该产品的增加而递增。 严格的定义是生产一单位某产品必须先减少另一产品的数量.是经济学的一个概念。

7、SS定理:即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指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密集商品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S-S定理的引申,即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8、要素价格均等化:指国际贸易通过商品价格的均等化,会导致要素价格的均等化,从而在世界范围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由于要素价格的变动,国际贸易会影响一国收入分配格局,即相对丰富要素的所有者会从国际贸易中获利,而相对稀缺要素的所有者会因贸易而受损。

9、罗伯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的部门的生产的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会下降。

10、悲惨增长: 如果转移至他国的那部分利益超出了增长利益,那么总的福利效果为负,此国的福利水平将低于增长前,称为“悲惨增长”。 或开放条件下,如果一国要素积累导致经济增长偏向出口部门,那么经济增长对增长国的福利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影响效果。一方面,经济增长意味着国民收入的提高,国民福利的改善;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又可能使本国的贸易条件恶化,对本国福利产生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增长的净福利取决于上述两种影响效应的力量对比。如果如果转移至他国的那部分利益超出了增长利益,即后者影响效果高于前者,那么该国净福利水平将低于经济增长前,这种情形被称为“悲惨的增长”。

11、里昂惕夫之谜:按照H-O理论模型,资本丰裕的国家应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经里昂惕夫研究美国1947年进出口情况得出结论,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一结果与H-O理论恰恰相反,故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12、要素密度逆转:在某些要素价格条件下,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在另外一些要素价格下,X变成劳动密集型产品,Y变成资本密集型产品,这种现象被称为“要素密度逆转”。 13、特定要素:一种要素的用途仅仅限于一个部门,而不适合于其他部门的需要。 14、重叠需求:指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对某种产品需求档次相同的那部分需求。 15、规模经济: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产品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递减。

16、外部规模经济:指产业规模经济,即某一产业大量的企业集中在一个小的国家或者集中在一个国家的一个地区,出现较大的产业规模,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入。

17、关税:一国政府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依据本国的海关法和海关税则,对通过其边境的进出口商品所征收的赋税。

18、配额:一国政府为保护本国工业,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进口金额加以限制。 19、出口补贴:一国政府为鼓励某种商品的出口,对该商品的出口所给予的直接补助或间接补助。

20、倾销:指在不同国家市场间进行的一种价格歧视行为,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本国国内价格或成本的价格向国外销售商品的行为。

21、自由贸易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行政上独立的经济体之间通过达成协议,相互取消进口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而形成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22、贸易创造: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所带来的贸易规模的扩大。

23、贸易转移:建立关税同盟之后成员国之间的相互贸易代替了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从而造成贸易方向的转移。

24、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居民与世界其他国家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的主要目的是使政府当局了解本国的国际债权债务地位,从而为制定货币政策提供信息。

25、外汇:(1)动态含义,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借助于各种国际货币结算工具,通过特定的金融机构,兑换成另外一个国家的货币,以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一个交易过程。

(2)静态含义,①广义:泛指一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资产,如外国货币、外币的有价证券、外币支付凭证②狭义:指以外币表示的可以进行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包括以外币表示的银行汇票、支票、银行存款等。人们通常所说的外汇就是指这一狭义概念。

26、汇率:是以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或把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也称汇价、外汇牌价或外汇行市。

27、套值保值:卖出或买入金额相等于一笔外汇资产或负债的外汇,使这笔外币资产或负债以本币表示的价值避免遭受汇率变动的影响。

28、套利:在两种货币资金短期利率出现差异的情况下,将资金从低利率货币兑换成高利率货币,以赚取利差的外汇交易行为。

29、汇率制度:指一个国家的货币当局对本国货币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作出的规定。按照汇率变动幅度的大小,汇率制度可分为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30、外汇管制:一国政府为了防止资金外流或流入,改善本国的国际收支和稳定本国货币汇率,授权有关货币金融当局(一般是中央银行或专门的外汇管理机构)对外汇买卖和国际结算所采取的限制性措施。

31、一价定律:在没有运输费用和官方贸易壁垒的自由竞争市场上,同质可贸易商品在不同国家出售,按同一货币计量的价格应该是相等的。简而言之就是:若两个物品是完全相同的,则它们必须卖同一个价格。 32、购买力平价:指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决定于它们单位货币购买力之间的比例。

33、铸币平价:在金铸币本位制度下,黄金被用来规定货币能代表的价值,各国均规定了每一金铸币单位包含的黄金重量和成色,即含金量。两国货币间的比价要用其各自所含的含金量来折算,两种货币的含金量之比称为铸币平价。铸币平价是金铸币本位制度下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

34、关税同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种形式,指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所有成员统一对非成员国的进口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措施。

35、生产者剩余:指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和实际接受的价格之间的差额。是由供给曲线以上,价格曲线以下和纵轴围成的部分。

36、马歇尔-勒纳条件:国际收支调整的弹性分析法认为,货币贬值可以提高外国商品相对国内商品的价格,但贬值能否改善贸易收支取决于国际贸易中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在各国国内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或在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区域无穷大的前提下),当一国的出口需求弹性和进口需求弹性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ηx+ηm>1时,贬值可以起到改善贸易收支的作用。

37、J曲线效应:即一国的货币贬值后,最初只会使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只有经过一段时滞以后,才会使贸易收入增加,并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38、金本位制度:金本位是以一定重量和成色的黄金作为本位币,并使流通中的各种货币与黄金间建立起固定兑换比例关系的货币制度,特点有:(1)黄金充当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2)各国货币间的汇率由各自货币的含金量决定 (3)国际金本位制具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机制。

39、价格铸币流动机制:认为在金本位制下国际收支具有自动调节的机制。在金本位制度下,一国国际收支出现赤字,

就意味着本国黄金的净输出,由于黄金外流,国内黄金存量下降,货币供给就会减少,从而引起国内物价水平下跌。物价水平下跌后,本国商品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就会提高,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的竞争能力就会下降,于是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使国际收支赤字减少或消除。同样,国际收支盈余也是不能持久的,因为造成的黄金内流趋于扩大国内的货币供给,造成物价水平上涨。物价上涨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从而使盈余趋于消失。

二、选择:从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10 题,每题2 分,共20 分) 1.从十五世纪初到十八世纪中叶,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理论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是( A ) A重商主义 B重农主义C重金主义 D货币主义 2.国际货币体系包括的内容有( ABCDE )

A.汇率制度的确定 B.各国货币的兑换性 C.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D.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 E.国际金融事务的协商和组织 3.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者是( B ) A斯密 B李嘉图 C奥林 D赫克歇尔

4.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进行了多轮多边贸易谈判,其中谈判时间最长的是(C ) A日内瓦回合 B东京回合 C乌拉圭回合 D安纳西回合 5.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 C ) A1993年 B1994年 C1995年 D1996年

6.一般而言,外汇市场的参与者种类繁多,下列不属于外汇市场主要参与者的是( D ) A商业银行 B中央银行C外贸公司 D居民个人 7.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重要的收支差额是( D )

A官方结算差额 B商品贸易差额 C基本收支差额 D经常项目差额 8.国际收支调整的重要基础理论是( BCD ) A调整论 B货币论 C弹性论 D平衡论

9.从总体上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我国的进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的绝对值将( )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D.不确定

10.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如果边际消费倾向c=0.6,边际储蓄率为s=0.3,则外贸乘数为(不考虑政府的财政收入部分)( C )

A.10/9 B.5/3 C.5/2 D.10/3 11.下列属于非关税壁垒的措施是(D )

A反倾销税 B反补贴税 C进口附加税 D国内最低限价 12.最佳关税来源于( B )

A进口国厂商 B出口国厂商 C第三国出口厂商 D第三国进口厂商 13.20世纪90年代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的最直接原因是( A )

A泰国宣布放弃盯住汇率制度,泰币大幅贬值 B韩国财团破产 C香港股市大跌,港币贬值 D日本经济大幅下滑 14.特别提款权实质上是一种( D )P339 A货币 B基金 C债权 D记帐单位

15.国际收入调整的货币理论中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提出者是( C )

A亚当?斯密 B保罗?克鲁格曼 C大卫?休谟 D彼得?凯恩

16.在比较利益模型中,参与贸易的两国商品的国际比价线( C ) A在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线之上 B在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线之下 C在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线之间 D与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线相同

17.一般而言,随着中间产品交易规模的扩大,企业为扩展国际市场应采取( B ) A出口方式 B直接投资方式 C发放许可证方式 D间接投资方式

18.巴格瓦蒂等经济学家提出对希望移居外国的本国居民征收一部分税费,目的是( A )

A使移民的移出国获得某种补贴 B可补偿移出国的商品出口 C可补偿本国劳动力收入 D可补偿公共设施的不足 19.重叠需求贸易理论从需求的角度对产业内贸易加以概括和解释,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是( A )

A林德 B门格尔 C松巴特 D克鲁格曼 20.生产者剩余是指( D )

A.供给曲线以下,价格曲线以上和纵轴围成部分 B.供给曲线以下,价格曲线以下和纵轴围成部分 C.供给曲线以上,价格曲线以上和纵轴围成部分 D.供给曲线以上,价格曲线以下和纵轴围成部分

21.国际贸易不仅使商品价格均等化,还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和要素技术密集度均等化,在诸种均等化中占主导力量的是( C )

A要素价格均等化 B要素技术密集度均等化 C商品价格均等化 D工资率均等化

22.假设货币政策保持不变,当政府只采取扩张财政政策时,从内部需求看政府支出增加会导致( ) A国民收入增加 B就业机会减少 C失业减少 D总需求增加 E国际收支改善

23.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如果政府货币政策保持不变,只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从内部需求看政府支出增加会导致( )

A国民收入减少 B就业机会减少 C失业减少 D总需求不变

24.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对各成员国产生的静态影响包括( A )

A.贸易创造和贸易转向 B.贸易创造和大市场效应 C.贸易转向和竞争效应 D.大市场效应和竞争效应 25.在以《牙买加协定》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确定的主要储备资产是( B ) A.黄金

B.特别提款权 C.美元 D.欧元

28.根据斯托尔帕—萨谬尔逊定理,自由贸易将会使贸易参加国( ABCD ) A商品价格均等化 B土地得到相同的报酬率 C所有工人得到相同的工资率 D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 E供给和需求模式趋同 29.国际卡特尔制订价格的基本依据包括( BCE )

A产品的需求弹性 B市场占有率C对卡特尔产品的需求弹性D不完全竞争者原则E非卡特尔厂商产品的供给弹性 30.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类型有( ABDE )

A周期性不平衡 B结构性不平衡 C货币性不平衡 D价格性不平衡 E收入性不平衡 31.分配进口配额常常要与进口许可证相结合,下列不属于分配许可证的方法是( A ) P120 A政府适当分配 B竞争性拍卖 C固定的受惠 D资源使用申请程序 32.倾销行为主要分为两种,包括( C )

A掠夺性倾销和间歇性倾销 B攻击性倾销和间歇性倾销 C持续性倾销和掠夺性倾销 D持续性倾销和间歇性倾销

33.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核心内容是( C )

A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B反倾销政策 C通过政府干预发展本国产业的竞争优势 D出口补贴 34.建立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需要一些条件,下列不属于其中条件的是( D )

A成员国在地理上相互邻近 B成员国之间经济的互补 C成员国之间政治制度比较接近 D成员国需都是发达国家 35.1982年后石油价格下跌的原因不包括( D )

A非石油输出国组织增加石油生产和出口 B西方国家寻找替代能源,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C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的背叛行为 D西方大石油公司对产油国生产和订价垄断经营 36.采取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倾向于( B )

A保护贸易政策 B自由贸易政策 C非关税贸易壁垒 D关税贸易壁垒 37.世界贸易组织是约束各成员之间贸易规范和贸易政策的( B ) P176 A世界经济集团 B国际经济组织 C区域经济组织 D国际一体化组织 38.中国采取的汇率制度是( C )

A固定汇率制度 B完全自由浮动汇率制度 C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D钉住汇率制度 39.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类外汇市场上的汇率差异变动的趋势是( B ) A扩大 B缩小 C不变 D变化不确定

40.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下列不属于经常项目的是( D )

A 商品贸易收支 B 非货币用途的黄金贸易 C 保险费和保险赔偿支付 D 货币用途的黄金交易 41.当出现需求无弹性时,一国货币贬值可以导致( B )

A贸易收支改善 B贸易收支恶化 C出口数量下降 D出口换汇增加 42.根据国际收支调整论的吸收方法,若a>1,则( D ) a为边际吸收倾向

A 贬值通过闲置资本效应使国民吸收的增加小于国民收入的增加,贸易收支改善(a<1) B 贬值通过闲置资本效应使国民吸收的增加大于国民收入的增加,贸易收支改善 C 贬值通过闲置资本效应使国民吸收的增加小于国民收入的增加,贸易收支恶化 D 贬值通过闲置资本效应使国民吸收的增加大于国民收入的增加,贸易收支恶化

43.在20世纪初,l英镑含金量为7.32250克,l美元的含金量为1.50466克,则英镑与美元之间的汇率应为1英磅等于( B )

A 3.8665美元 B 4.8665美元 C 5.8665美元 D 6.8665美元 44.蒙代尔等提出了国际收支的货币调整法,其理论基础是( A ) p296 A.价格—铸币流动机制 B.利息平价理论 C.资产选择机制 D.理性预期理论 45.在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主要渠道中,不需要偿还的引资方式是( D ) A.官方贷款 B.发行债券 C.银行贷款 D.外国直接投资 46.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不包括( C )

A.动用国际储备 B.调整汇率 C.调整工资 D.调整货币发行量

47.根据利润最大化原理,一般情况下企业海外扩张过程实现的顺序是( A ) A.出口—直接投资—发放许可证 B.出口—发行许可证—直接投资 C.发放许可证—出口—直接投资 D.发放许可证—直接投资—出口 48.储蓄和投资函数通常存在以下关系( C )

A.储蓄与实际利率正相关,投资与实际利率正相关B.储蓄与实际利率负相关,投资与实际利率正相关 C.储蓄与实际利率正相关,投资与实际利率负相关D.储蓄与实际利率负相关,投资与实际利率负相关 49.劳动力在各国间的流动使劳动力的流出国( D )

A.财政总收入增加,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 B.财政总收入增加,公共设施利用率下降 C.财政总收入减少,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 D.财政总收入减少,公共设施利用率下降 50.18世纪中叶,指出重商主义理论存在重要缺陷的经济学家包括( AB ) A.斯密 B.李嘉图 C.马尔萨斯 D.休谟 E.杜阁尔

50.自由贸易将会对不同部门生产要素的收入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包括( ABE ) A.出口部门专门生产要素收入水平提高 B.进口竞争部门专门生产要素收入水平降低

C.共同生产要素收入水平上升 D.共同生产要素收入水平维持不变 E.共同生产要素收入水平无法确定 51.一国实行对外开放后,从打破国内垄断中可以获得的利益包括( ACDE )

A 消费者享受较低的国际价格 B企业产量不断增加 C本国福利水平提高 D形成公平的竞争格局 E企业竞争力增强 52.货币贬值对国内吸收的直接影响包括( ABC )

A.货币余额效应 B.收入再分配效应C.货币幻觉效应 D.引致支出效应 E.价格变动效应

53.本国生产甲、乙、丙、丁 四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1、2、4、15,外国 生产这四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12、18、24、30,根据李嘉图模型,本国在哪种产品上拥有最大比较优势?在哪种产品上拥有最大比较劣势?(C ) A丁、甲 B丙、乙 C甲、丁 D乙、丙 54.分配进口配额最好的方法是( B )。

A 政府计划分配 B 公开拍卖 C 固定的受惠 D 资源使用申请程序

55.假定每单位A 产品的生产需要20 单位劳动与4 单位土地,每单位B 产品的 生产需要1 单位劳动与4 单位土地,如果本国有1200 单位劳动与2000 单位土地, 外国有400 单位劳动与500 单位土地,根据H-O 理论可推出(BC ) A 本国出口A产品、进口B产品 B 本国出口B 产品、进口A 产品 C 外国出口A产品、进口B产品 D 外国出口B 产品、进口A 产品

56.设一年前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1 美元等于8.2345 元人民币,假设美国的物价比一年前上升8%,中国的物价比一年前上升10%,则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理论上的汇率为( A ) A 8.3870 B 8.0850 C 10.2931 D 6.5876 57.下列关于共同市场的叙述,正确的有( ABC )

A 成员国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 B 实现了商品自由贸易 C 实现了生产要素与服务的自由流动 D 成员国间需要在技术标准、税收制度、金融法规等方面加以协调

58.下述经济交易中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资本与金融项目统计的内容有( ABC ) A 短期证券买卖 B 票据买卖 C 短期信贷 D 利息收支 59.在分析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时,小国所面临的供给弹性是( ) A 零 B小于需求弹性 C 大于需求弹性 D 无穷大

60.假设一国边际消费倾向为0.7,边际储蓄倾向为0.2,边际进口倾向为0.1,且最初该国的国际收支处于平衡状态,该国出口减少100万美元将使国际收支出现( )万美元的逆差。P292 A 100 B 33.3 C 66.7 D 50

61.假定英镑与美元之间的三个月远期汇率为1英镑=2 美元,如果一个投机者预期三个月后的即期汇率为1英镑=2.05

美元,他可能以如下方式进行投机 ( AD)

A 买入三个月远期英镑 B卖出三个月远期英镑 C.买入三个月远期美元 D卖出三个月远期美元 62.国际收支弹性分析方法的基本假定包括( ABCD ) A.国内总体价格水平保持不变 B.不存在国际资本流动

C.汇率由货币当局控制且相对稳定 D.汇率变动能够有效影响进出口的商品价格 63.通常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于( C ) A.1951年 B.1961年 C.1971年 D.1981年 65.绝对优势理论是比较优势优势的( C )

A.同一形式 B.理论形式 C.特殊形式 D.发展形式 66.垄断优势理论的基本前提是( B )

A 跨国公司面对一个完成竞争市场 B跨国公司面对一个不完全竞争市场 C 跨国公司具有特殊优势 D跨国公司能延续垄断优势

三、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中画√,错误的画Х(10 题,每题2 分,共20 分) (√)1.根据西方比较普遍的看法,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

(√)2.按照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只有当一个国家至少有某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绝对高于其它国家时,才有参与国际贸易并获取贸易利益的可能。

(×)3.出口的贫困化增长理论提醒发展中国家应尽量少出口,把重点入在国内市场上。 (×)4.在WTO体系中,不允许使用关税进行保护。

(√)5.J曲线效应是指当一个国家通过本币贬值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时,并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汇率调整在发生作用时有一个时滞,要经历一个先恶化后好转的过程。

(√)6.铸币平价学说认为两个国家货币的价值量之比表现为货币的法定含金量之比。

(√)7.根据技术转移的周期理论,具有新技术优势的企业,第一步总是以产品出口获利,有着独占市场的性质。 (√)8.贸易乘数需要进口与出口满足一定的数量关系时才能够对国民经济及其就业产生倍增的影响。

(×)10.根据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资本自由流动、独立的货币政策及固定的汇率政策这三个目标可同时达到。

(×)11.经济联盟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级形态。

(√)12.制成品的进口税率低于原材料进口税率与原材料费用占制成品价格比重之乘积时,该制成品的有效保护率为负值。

(×)13.国对贸易商品的供求弹性越大,供求曲线越陡峭,该国从建立关税同盟中获得的贸易创造利益就越大。 (×)14.据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实证研究结果,在受教育程度相同的情况下,移民的工资水平要高于原住居民的工资水平。(移民的工资要低于原居民的工资)

(×)15.惠国待遇就是给予贸易对方最优惠的贸易条件。(,是指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将给予任何第三个缔约国的一切贸易特权、优惠和豁免,也应同样无条件的给予其他任何缔约方。) (√)16.革开放以后,中国选择了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发展战略。

(√)17.贸总协定是在成立国际贸易组织的努力失败之后,追寻贸易自由化的临时性措施和具有组织性的协定。P169 (×)18.汇、套利、套期保值均属于投机性外汇交易。

(×)19.果将国际投资看作一种国际交换,则它就是指用将来的商品去交换现在的商品。(用现在的去换将来的)

(√)20.994 年外汇体制改革以后,我国取消了复汇率制,实行单一的管理浮动汇率制。

(√)21. 世纪70 年代以后产生的两种汇率理论将汇率视为一种资产价格,认为决定汇率的是存量因素而不是流量因素。

(√)从理论上讲,一切外汇交易的起因应该是商品、劳务的国际流动以及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

(×)22.果资本的流动所引起的商品流动量超过了单纯的商品流动量,那么可以说资本的流动与商品的流动是互补关系。

(√)23.民会对移出国造成财政收入和支出效果的损失。

(×) 国际收支调整论吸收方法中考察贬值的闲置资本效应和贸易条件效应时,c值(c值代表边际吸收倾向)的大小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相同。

(√)24.买加会议以后,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它体现在国际储备多元化、汇率制度多元化、国际收支调节多样化三个方面。

(×)25.际贸易对共同生产要素收入增加的影响是确定的,与进出口商品价格变化的幅度无关。 (√)26.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强调通过政府干预实现规模经济、获取竞争优势。 (√) 从规模上看,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占整个世界对外投资的比重最大。 (×)27.果本币升值,则以本币表示的外国进口商品的价格将上升。

(√)28.于购买力平价是根据各国物价指数计算的,所以购买力平价就是对应商品的购买力之比。 (√)29.对技术差异论提示了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30.际贸易可以给贸易参加国带来经济福利,且不同利益集团获得的贸易利益是相同的。

(×)31.于满足消费者偏好和追求垄断利润,每个厂商都倾向于选择生产不同于其他厂商的产品,因此,市场上的产品品种数目会无限膨胀。

(√)32.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贸易保护程度相对较高。

(√)33.果将国际投资看成是一种国际交换,则它是指用现在的商品去交换未来的商品。 (×)34.直接标价法表示外汇汇价时,数值越大,意味着本币价值越高。 (×)35.展中国家汇率制度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本国货币能够自由兑换成外国货币。

(√)36.封闭条件下,一国的相对价格是由各自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相切决定的。 (×)37.际贸易会降低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提高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38.叠需求理论适合于解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

(√)39.常意义上讲的国际收支失衡实际上就是指自主性交易项目收支的失衡。

(×)40.日中国银行人民币汇价为每100美元等于827.90元人民币,这种标价方法属于间接标价法。

三、简答题:(6小题,每题5分,共30 分)

1、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对于进口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是相反的。

2、如果两个部门要素密度完全相同,要素禀赋差异还会引发国际贸易吗?

(1)如果两个部门的要素密度完全相同,则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对应于机会成本不变)。在这种情况下,要素禀赋差异导致两国生产可能性边界呈平行关系,所以封闭相对价格水平相同,将不会引发国际贸易。(2)不过,国际贸易还可能存在,这时候的国际分工将有更多的偶然性质。

3、战后几十年间,日本、韩国等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出口商品从初级产品到劳动密集型产品,再到资本密集型产品,试对此变化加以解释。

随着国际贸易的开展,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发挥了比较优势,促进了生产,提高了福利。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比较优势由起初的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 产变成了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所以贸易结构也就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4、如果劳动不是同质的话,那么劳动技能的差别是否会造成特定要素的存在?试举例说明。

会的。例如低技术劳动力不能在短时间内进入高技术部门工作,这样低技术劳动力和高技术劳动力就分别形成低技术部门和高技术部门的特定要素。在长期条件下,低技术劳动力可能经过技术培训成为高技术劳动力,所以在长期情况下,劳动力不再是特定要素。

5、结合重叠需求理论与产品周期理论,说明美国始终是世界汽车生产和出口大国。

根据产品周期理论,美国作为创新国,一直保持在汽车新产品方面研发和生产的优势,是其保持生产和出口大国的原因。由于欧洲等发达国家的部分消费者也对汽车新品有需求,这使得美 国对汽车新品的研发和生产有了动力,较大市场使得新品的研发和生产有利可图。

6、比较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异同。(供给方面 需求方面 市场结构方面 ) (1)相同点:两个理论都强调生产方面的优势,即从供给角度讨论国际贸易。

(2)不同点:①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市场结构没有要求,而要素禀赋理论则要求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而且规模收益不变;②产品周期理论是一个动态理论,从技术变化的角度,探讨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而要素禀赋理论是一个静态理论;③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包含了要素禀赋理论。

7、简述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失衡对本国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8、简述倾销的含义及其构成条件。

(1)含义:是在不同国家市场间进行的一种价格歧视行为,它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本国国内价格或成本向国外销售商品的行为。

(2)构成条件:①进口国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是否受到低价进口品的冲击,以致其市场份额明显减少;②进口国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的利润水平是否明显降低;③在低价进口品的冲击下,进口国的同类工业是否难以建立起来。 9、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形式及其特点。

(1)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经济体通过达成某种协议所建立起来的经济合作组织。 (2)包括以下五种形式:

① 自由贸易区,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行政上独立的经济体之间通过达成协议,相互取消进口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而形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主要特征:在该一体化组织参加者之间相互取消了商品贸易的障碍,成员经济体内的厂商可以将商品自由地输出和输入;成员经济体之间没有共同对外关税;实践中通常采取“原产地原则”以区分来自成员国与非成员国的商品。

②关税同盟,指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所有成员统一对非成员国的进口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措施。主要特征:成员国在相互取消进口关税的同时,设立共同对外关税,成员经济体之间的产品流动无须再附加原产地证明。

③共同市场,指各成员国之间不仅实现了自由贸易、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而且还实现了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

流动。主要特征:成员国之间不仅实现了商品的自由流动,还实现了生产要素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为实现上述要素的自由流动,各成员国之间要实施统一的技术标准、统一的间接税制度,并且协调各成员国之间同一产品的课税率;协调金融市场管理的法规、以及成员国学历的相互承认等等;共同市场的建立需要成员国让渡多方面的权利,主要包括进口关税的制定权,非关税壁垒,特别是技术标准的制定权,国内间接税率的调整权,干预资本流动权等等。 ④经济联盟,指不但成员国之间废除贸易壁垒,统一对外贸易政策,允许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而且在协调的基础上,各成员国采取统一的经济政策。基本特征:成员国之间在形成共同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协调它们之间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当汇率政策的协调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建立了成员国共同使用的货币,或统一货币时,这种经济联盟又称为经济货币联盟;各成员国不仅让渡了建立共同市场所需让渡的权利,更重要的是成员国让渡了使用宏观经济政策干预本国经济运行的权利。

⑤完全的经济一体化,指在实现了经济联盟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协调、乃至统一的经济一体化形式,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终阶段。主要特点:就其过程而言是逐步实现经济以及其他方面制度的一体化;从结果上看,它是类似于一个国家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10、什么叫悲惨的增长?它的发生需要什么条件?

(1)含义:开放条件下,如果一国要素积累导致经济增长偏向出口部门,那么经济增长对增长国的福利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影响效果。一方面,经济增长意味着国民收入的提高,国民福利的改善;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又可能使本国的贸易条件恶化,对本国福利产生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增长的净福利取决于上述两种影响效应的力量对比。如果如果转移至他国的那部分利益超出了增长利益,即后者影响效果高于前者,那么该国净福利水平将低于经济增长前,这种情形被称为“悲惨的增长”。

(2)前提条件:经济增长偏向增长国的出口部门;增长国在世界市场是一个大国,即其出口供给的变动足以影响世界价格;增长国进口边际倾向较高,即增长国对进口的需求会因经济增长而显著增加;增长国出口产品在世界市场上需求价格弹性非常低。

11、简述国际收支项目中经常项目的基本内容。

(1)国际收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2)经常项目是国际收支平衡中最基本的项目,它记录的是一国国际经济交易的主体,它影响和制约着其他项目的变化。包括居民与非居民间发生的所有涉及经济价值的交易,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子项目:商品(主要包括一般商品、加工品、商品修理以及运输工具在港口获得的商品四项)、服务(包括运输、旅游、通信服务、建筑服务、保险服务等11项内容)、收入(雇员收入和投资报酬两项)、经常转移(包括除以下三项,即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转移、与固定资产联系的收买或放弃为条件的资金转移、债权人不要回报的债务取消等之外的其他转移,如保险费、侨汇等)。 12、简述一个国家参加关税同盟后,其贸易创造大于贸易转移的条件。

SA表示A国的供给曲线,DA表示其需求曲线;PB、PC两条直线分别表示B、C两国的生产成本,且 PB> PC。 (1)贸易创造,指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所带来的贸易规模的扩大。

贸易转移,指建立关税同盟后,成员国之间的相互贸易代替了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从而造成贸易方向的转移。

(2) 在组成关税同盟前,A国(假设A 国为小国)对来自B、C两国的商品征收相同的关税t,来自B、C两国的商品在A国的价格为PB+t, PC+t(

假设A国与B国组成关税同盟,组成关税同盟后的共同对外关税仍为t,即组成同盟后A国不再对B国征收关税,

但对来自C国的商品仍然征收进口关税t。此时B国在A国的销售价格为PB,低于C国产品在A国的销售价格PC+t,所以B国取代C国,成为A国的供给者,进口量为Q3Q4。

组成关税同盟后,A国的进口由原来的Q1Q2扩大到Q3Q4,增加部分即贸易创造效应= Q1Q3+ Q2Q4=生产效应+消费效应。除去贸易创造部分,剩下的Q1Q2部分表示,原来从关税同盟外C国进口的,但是组成关税同盟后改由从关税同盟国成员B国进口,即贸易方向发生了转移,故贸易转移为= Q1Q2。

(3) ①A国的供需曲线弹性越大,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就越明显。即图中A国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越平坦,则b和d的面积就越大;

②组成关税同盟前,A国的关税水平(t)越高,则组成关税同盟后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就越大,而贸易转移的福利效应就越小;

③B、C两国的成本越接近,则A国贸易转移的福利损失就越小。

13、利用图形表述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1)内在规模经济:厂商的平均成本随着自身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下降。

外在规模经济:平均成本与单个厂商的生产规模无关,与整个行业的生产规模有关。 14、试述新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的区别。

新贸易理论解释的是产业内贸易,而传统贸易理论解释的是产业间贸易;新贸易理论的假设是不完全竞争市场,而传统贸易理论的前提是完全竞争市场;传统贸易理论都是从供给角度进行研究,新贸易理论还从需求角度进行了说明;新贸易理论强调差异产品在国际贸易产生中的作用,传统贸易理论假设所有产品都是同质的;新贸易理论引入了规模经济,传统贸易理论假设规模报酬不变。 15、试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1)产品周期理论从技术变化的角度,探讨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该理论按技术变化的特点,将产品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初始期、成长期和成熟期。(2)①在初始期,决定比较优势的因素主要是研究与开发,贸易主要发生在少数先进国家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②在成长期,决定比较优势的最重要因素是资本,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发达国家在这一产品阶段有比较优势,产品主要由出到发展中国家;③而在成熟期,非熟练或半熟练劳动则成为决定比较优势的最重要力量,产品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

16、简述持续性倾销的三个条件(用图形表示)。

(1) 含义:是指这种倾销的存在是无限期的,厂商采取这种行为的目的在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2)条件:①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即该企业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垄断力量,不再是价格的接受者,从而面临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②企业在国内外市场所面临的需求弹性不同。其中国外市场的需求弹性比国内市场的需求弹性要大。③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是完全隔离的,因此不存在销售到国外市场的产品流回本国的可能性。

17、试解释J曲线的成因和政策含义。

一国的货币贬值后,最初只会使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只有经过一段时滞以后,才会使贸易收入增加,并改善国际收支状况,这就形成了J曲线。具体来说,在通常情况下,一国的货币贬值并不会立即引起贸易收入增加,从货币贬值到贸易收支状况改善之间,存在着以下几种时滞:(1)货币贬值后,本国出口商品的新价格的信息还不能立即为需求方所了解,即存在认识时滞;(2)存在着决策时滞,即供求双方都需要一定时间判断价格变化的重要性;(3)供给方国内对商品和劳务的供应不能立即增加,即生产时滞;(4)供给方和需求方都需要一定时间处理以前的存货,即存在取代时滞;(5)把商品、劳务运经国际市场还需一段时间,即存在着交货时滞。

政策含义在于通过缩短各种时滞,使得本币贬值能够尽快改善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18、即期外汇市场交易包括哪些情况?(仅了解)

⑴银行同业拆放:银行为了避免经营外汇业务的危险,每天都需轧平头寸,卖出各种外汇的多余头寸,买进某种外汇的短缺头寸。由于这种业务主要是在银行间进行的,故称为银行同业拆放。 ⑵国际贸易结算:主要是银行和进出口商之间因为国际贸易支付而发生的即期外汇买卖。

⑶套汇:指人们利用不同外汇市场上的汇率差异,通过买进和卖出,赚取汇率差价的行为。可以分为直接套汇和间接套汇,其主要特点是:①数量大②由于时间短暂,必须用电汇进行。

温馨提示:本复习资料仅仅适合于同学们系统性地完成“看教材”后的第二轮复习,绝对不能带入考场,凡带入考场的任何相关电子档或纸质档资料,一经发现,绝对上报学校,开除学籍!!要让别人相信你,请你先相信你自己,你是最棒的!! 四、计算与论述:(每题10 分,共20分)

1、试述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并予以评价。

(1)基本内容: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即使一国处于全面的劣势地位,但只要存在成本上的相对差异,国际贸易仍会发生,每国都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而且贸易可以使所有国家获利。 (2)评价:

贡献:①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具有其内在的合理内核,分析了国际贸易具有的各个方面利益。

②丰富和完善了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以及古典贸易理论,从劳动生产率或成本的相对优势来探讨国际贸易的起因,为自由贸易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局限性:①虽然解释了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如何引起国际贸易,但没有进一步解释造成各国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原因;

②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各国将进行完全的专业化生产,与现实各国实际情况相违背;

③该学说的假设过于苛刻,并不符合国际贸易的实际,如市场要求是完全竞争的、要素在国际间

完全不能流动等假设。

2、试述H-O模型的主要内容并予以评价。

(1)基本内容:资本丰富的国家(A)在资本密集型产品(X)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劳动丰富的国家(B)则在劳动密集型产品(Y)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根据比较优势原则,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要素的自然禀赋 要素供给 要素的相对富饶程度 要素相对价格 生产成本差异 商品价格差异 贸易的发生 (2)评价:

贡献:①从一国经济资源优势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②从实际优势出发决定贸易模式;

③从贸易对经济的影响分析贸易的作用。

局限性:①禀赋并非贸易发生的充分条件; ②对需求因素未予以充分考虑,影响了理论对实际情况的分析;

③过分强调静态结果,排除了技术进步及实际存在的情况,影响了理论的适用性。

3、在自由贸易条件下,1千克棉纱的到岸价格折成人民币是20元,其投入原棉价格为15元,占其成品价格的75%,余下的5元是国外加工增值额,即V=5元。如果我国进口原棉在国内加工棉纱,原料投入系数同样是75%,计算对原棉和棉纱征收关税而引起的有效保护率: 套公式 (1)设对棉纱进口征税10%,原棉进口免税, (2)设对棉纱进口征税10%,原棉进口也征税10%,

(3)设对棉纱进口征税8%,原棉进口征税10%,

4、国际收支调整的弹性论、吸收论和货币论对货币贬值影响国际收支的效果均有论述,阐明各派观点并作简要评论。

(1)弹性分析方法,指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运用汇率与价格的变动对经常项目失衡进行调节,由于这一机制与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密切相关,所以被称为弹性论。

货币贬值可以提高外国商品相对于国内商品的价格,但贬值能否改善国际收支取决于国际贸易中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在国内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当一国的进出口商品需求弹性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即ηx+ηm>1,则货币贬值就能发挥其扭转贸易状况、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 评价:

①存在货币贬值的时滞效应,即一国的货币贬值后,最初只会使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只有经过一段时滞以后,才会使贸易收入增加,并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②只考虑了货币贬值对国家收支的直接影响。

(2)吸收分析方法,指只有当一国商品、劳务的产出的增加超过其吸收能力的增加时,该国的国际收支才能得以改善。

①供给方面: 当一国生产要素尚未被充分利用而存在闲置的生产能力时,由贬值引起的出口需求上升就可能进而引发产量扩大,使国民收入增加。

②需求方面: 如果一国进出口需求弹性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时,贬值即可使国际收支得到改善。 ③政府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角度: 如果一国采取贬值政策的同时放松那些保护性或限制性的贸易政策,使资源配置的扭曲得以降低,那么,贬值就可以增加国民收入,改善国际收支。 评价:

①比弹性分析法更为全面。货币贬值所引起的进出口变化,不仅直接影响到经常项目,同时还会直接影响到国民收入,而国民收入的变化又会影响到经常项目。

②吸收分析法是在接受充分就业作为主要经济政策目标以后出现的。它把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的希望寄托于增税和减少国民收入上。这实际上等于在国内进行紧缩政策,而同充分就业目标不相容。

③这里所说的国际收支仍然指的是贸易差额,完全忽略了资本移动等在国际收支中的重要地位。 ④它和弹性论、乘数论一样,完全忽略了国内货币供应和信用创造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 3 ) 货币分析方法,强调国际收支的货币特征,即强调货币供求在决定一国国际收支中的作用。将货币市场与国际收支直接联系到一起,认为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是因为国内货币供给超过了需求,而一国国际收支顺差则是因为国内货币供给低于货币需求。 评价:

①不是单独考虑商品或金融市场变化的作用,而是将货币市场与国际收支直接联系在一起,是货币分析法与其他理论的显著区别。

②货币应是存量,不应看作流量,因而一种健全的国际收支理论应把二者区别开来;

③货币的存量可以通过两种措施来调整,即国内信用的紧缩或扩张和国际储备的增减。一个国家可任选其一。

④货币论者一般都强调应当全面分析国际收支,并认为调整国际收支是一个长期过程;

⑤以现代经济学中的瓦尔拉定律作为理论基础,即认为在一个经济社会中,对商品、证券和货币的超额需求的总和必然为其他市场上的超额需求所抵消。

5、试述经常项目差额的宏观经济含义。

(1)前提假定:一国存在经常项目(CA)顺差,意味着改过商品、劳务、收入和经常转移项目的贷方总值大于借方总值。

(2)如果一个国家经常项目顺差(CA>0),则意味着该国对外投资净额是正的(If>0,即该国是其他国家的净贷款供给或投资国);该国的储蓄大于国内投资(S>Id);该国的产出高于相对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即Y>E)。相反,若一国经常项目存在逆差,则意味着该国是净对外借款国、该国国内储蓄少于投资、支出超过产出(或收入)。

6、要素禀赋与生产技术完全相同的国家之间能否发生贸易?为什么?

能。根据新贸易理论,无论国家间是否存在相对价格差别,规模经济的存在都会引导各国厂商专门生产部分产品,而不再独自生产所有产品,从而引起国际贸易的发生。(再进一步阐述一下第六章的理论观点)

7、画图分析进口关税(完全竞争条件下小国的情况)与进口配额对进口国福利影响的异同。 (1)左图为小国情形的关税效应分析(局部均衡):

进口关税,指一国进口商品时,由海关对本国进口商所进口的商品征收的税。

生产效应:国内生产量由Q1提高到Q3,生产者剩余由△ICPw的面积变成△IAPt,的面积,即生产者增加的福利为a;

消费效应:国内消费量由Q2减少到Q4,消费者剩余由△HGPw的面积变成△HBPt的面积,即消费者损失的福利为a+b+c+d。

税收效应:征收关税所获得收入=进口量*关税率= Q3 Q4*t,即等于矩形AEFB的面积c。

净福利效应:a—(a+b+c+d) + c= —(b+d)<0,会降低社会福利水平,净损失为b+d 。其中b为生产扭曲,d为消费扭曲。

(2)右图为小国情形的配额效应分析(局部均衡):

配额,指一国政府为保护本国工业,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对进口金额加以限制。 现在假定限额为Q3 Q4,且Q3 Q4 < Q1 Q2。

同理可知,生产效应=a, 消费效应 = -(a+b+c+d),而实施配额不会给政府带来任何财政收入,即关税效应=0。

故净福利效应= a - (a+b+c+d) = - (b+c+d) 。

( 3 ) 同:进口配额与关税都是一国干预对外贸易的政策,在保护本国产业方面能够发挥作用。

异:进口配额的结果是价格的调整,而关税的结果是进口量的调整。

关税政府会得到相当于关税数量的财政收入;而实行进口配额的许可证收入可能属于政府或进出口商。

进口配额使得能够进口的数量是明确的;但实行进口关税的结果无法掌握。 进口配额是比关税更加严厉的限制措施。

8、远期外汇市场交易有哪些类型?什么是抛补的利率平价和无抛补的利率平价?

(1) ①套期保值:指卖出或买入金额相等于一笔外汇资产或负债的外汇,使这笔外币资产或负债以本币表示的价值避免遭受汇率变动的影响。②投机:指根据对汇率变动的预期,有意持有外汇的多头或空头,希望利用汇率变动来从中赚取利润。③套利:在两种货币资金短期利率出现差异的情况下,将资金从低利率货币兑换成高利率货币,以赚取利差的外汇交易行为。④掉期交易:指交易者在外汇市场上买进一种货币的同时卖出交割期不同的等额的同一种货币的交易。⑤外汇期货和期权交易:外汇期货是一种标准的远期合同,它是在有形的交易市场,通过清算所下属的成员清算公司或经纪人,根据成交数量、交割时间标准化的原则,按标准价格购买和出售远期外汇的交易。外汇期权交易是期权购买方在支付一定数额的期权费后,有权在将来的约定时间按照约定的汇率向期权卖出方买入约定金额的某种货币卖出另一种货币的交易。 (2)自己总结

9、结合实际,论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通常需要哪些条件?

(1)成员国在地理位置上相互临近。经济一体化组织要形成统一的内部大市场需要地理位置上的临近作为客观基础,地理位置相距遥远的国家之间是很难建立成员国之间统一的内部市场。

(2)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互补。这种互补既包括产业间贸易优势的互补,也包括产业内贸易优势的互补。一般而言,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互补性越强国际一体化组织越容易建立和稳定,否则会面临崩溃的危险。 (3)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和稳定需要照顾到每个成员国的经济利益。各参加某种形式一体化组织的国家总是希望能够得到一些经济利益,尽管他们需要让渡一部分权利,但是这种权利让渡所带来的利益大于由此付出的代价,所以成员国还是希望参加。相反如果一个经济一体化组织只照顾到少数大国的经济利益,那么其他国家就可能退出。

(4)成员国之间的政治制度比较接近。一般而言,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需要各成员国让渡一部分的国家主权,如果参加国的政治制度比较接近,这种权利让渡不会导致一国政治制度的根本变化。相反如果参加国政治制度差异很大,那么某种主权的让渡就是非常敏感的。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

1.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一种( )

A.国际金融的“乘数理论” B.国际贸易的“零和理论” C.国际金融的“杠杆原理” D.国际贸易的“绝对优势理论”

2.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一直是围绕着( )这一十分重要的问题而展开的。 A.外部平衡 B.内部平衡 C.外部平衡与内部平衡 D.规模经济 3.马歇尔——勒纳条件可用来判断( ) A.货币贬值程度 B.国际收支状况

C.货币贬值对国际收支影响程度D.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影响程度 4.要素密集度可借助于( )来说明。 A.社会无差异曲线 B.需求曲线 C.等产量曲线 D.供给曲线 5.垄断优势理论的基本前提是( ) A.跨国公司面对一个完成竞争市场 B.跨国公司面对一个不完全竞争市场 C.跨国公司具有特殊优势 D.跨国公司能延续垄断优势

6.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产品成熟阶段,产品属于( )。 A.研究与开发密集型 B.资本密集型 C.劳动密集型 D.土地密集型 7.下列贸易理论与规模经济无关的有( ) ..A.产品差异理论

B.重叠需求理论

C.相互倾销理论 D.绝对优势理论

8.购买力平价论(the 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理论,是( )在其1922年出版的《1914年以后的货币与外汇》(money and foreign exchange after 1914)中第一次系统阐述的。

A.勒纳 B.卡塞尔 C.凯恩斯 D.多恩布什

9.国际贸易中发生“悲惨的增长”的条件有( ) A.产品需求弹性较高 C.产品供给富有弹性

B.产品需求弹性非常低 D.产品需求弹性无穷大

10.征收进口关税对生产者来说( ) A.有利于与进口相竞争的生产者 B.不利于与进口相竞争的生产者 C.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福利水平不变 D.生产者的产品价格将下降 二、判断题

1.固定汇率制是一种将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之间的兑换率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并保持不变的汇率制度。( )

2.在机会成本不变条件下,两国生产中存在着不完全分工(incomplete specialization)。( ) 3.国际投资可以看作是一种国际交换,即用一种劳动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商品去交换另一种资本密集型(或劳动密集型)商品。( )

4.要素禀赋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绝对数量无关。( ) 5.倾销是大型垄断企业从国外市场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有效途径。( ) 6.产业内贸易反映比较优势。( )

7.国际贸易有损于进口国生产者福利水平,因此对进口国的净福利影响是负的。( ) 8.汇率超调模型在长期强调商品市场的价格粘性。( ) 9.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是一种一般均衡分析。( )

10.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如果资本具有完全的流动性,通过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不会实现影响均衡产量或均衡收入的目的。( )

三、名词解释(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掠夺性倾销 2.出口补贴

3.关税同盟的贸易创造效应 4.重叠需求

四、简答题(4小题,每题7分,共28分) 1.一个没有贸易的假想世界有哪些条件?

2.试析幼稚产业论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的意义。

3.“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对参加国总是有益的,而对不参加的国家也不会造成损失。”请对上述观点进行简要分析。

4.简述货币贬值的收入效应。 五、计算题(1小题,共10分)

假设某一行业(X1)需要另两个行业(X2和X3)的产品作为中间投入,投入产出系数分别为a21=0.2,a31=0.5,三个行业的进口关税分别用t1、t2和t3表示,试计算在下列情况下 X1的有效保护率。

(1)t1=30%、t2=20%、t3=10%; (2)t1=30%、t2=20%、t3=40%; (3)t1=30%、t2=50%、t3=10%。 六、应用分析题(1小题,共10分)

试用内部化理论说明为什么那些具有大规模研究与开发能力且能连续推出创新成果的企业,比那些研究与开发能力较低偶尔有创新成果的企业具有更强的内部化动机。

七、论述题(1小题,共12分) 1. 论述国际收支调整的货币分析。

《国际经济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10小题,共10分

1.B 2.A 3.C 4.C 5.B 6.C 7.D 8.B 9.B 10.A 二、判断题,10小题,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答:掠夺性倾销是指是以低于国内价格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在某一国外市场上倾销商品,在打垮了或摧毁了大部分竞争对手,垄断了这个市场之后,再提高价格。这种倾销的目的是占领、垄断和掠夺国外市场,获取高额利润。

2.答:出口补贴(Export Subsidies),又称出口津贴,是一国政府为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加强其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在出口某种商品时给予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

3. 贸易创造是指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所带来的贸易规模扩大和福利的增加。当关税同盟中一个国家的某些产品被进口产品所替代时,就会产生贸易规模扩大现象,并使同盟内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成员国福利增加,因为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专业化生产更强。

4. 重叠需求是两国人均收入水平越相似,则其需求结构的相似性越大,从而两国发生贸易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四、简答题(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答:(1)两国相同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1分) (2)两国的相对要素禀赋相同。(1分) (3)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1分) (4)规模收益不变。(1分)

(5)两国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市场。(1分)

如果5个条件同时成立,那么,两国在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完全相同,国际贸易是不可能发生。(2分)

2.答: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面对来自发达工业化国家制成品出口的猛烈冲击下,为保护本国新生的制成品产业的生存与发展,对制成品进口征收关税也许是必要的(2分)。

这是因为,由关税保护所造成的可能只是一种短期的损失,假如本国的新生产业能够因此而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得到迅速的发展,那么以这种短期损失来换取长期的利益还是值得的(3分)。

即便如此,发展中国家在推行这一政策时,仍然要时刻注意这样两个问题:第一,所保护的是不是真正的幼稚工业,它们的成长性又究竟如何?(1分)第二,有没有比关税更好的,也就是说成本更低的保护方法?如给其以税收补贴,或通过与跨国公司合作等方式来促进本国幼稚工业的发展(1分)。 3.答: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对参加国并非总是有益的,要视具体情况而定(1分)。以关税同盟为例。如果一国未来的关税同盟伙伴国的生产成本不高于世界价格,则该国参加关税同盟总是有益的,因为这时有贸易开辟效应而没有贸易转移效应。但是如果未来伙伴国的生产成本高于世界价格,则会同时出现贸易开辟和贸易转移两种效应。如果贸易转移效应大于贸易开辟效应,则其参加关税同盟可能会有损失。当然,如果考虑到组成关税同盟后的动态效应,则问题就会更加复杂。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一国参加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并不总是得益的,也可能会有损失(3分)。

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对不参加的国家也有可能造成损失(1分)。仍以关税同盟为例。如果其他国家结成了关税同盟后产生贸易转移效应,使得原来从该国进口的商品改为从同盟成员国进口,则留在同盟外的国家就有可能受损。如果同盟内部因为结成同盟而扩大市场,产生更强的竞争能力和规模效应,则留在外面的国家更有可能受损(2分)。

4.答:亚历山大将贬值对收入的直接影响概括为闲置余额效应和贸易条件效应(5分),弗里茨·马克卢普等经济学家还提出了资源重置效应(2分)。

五、计算题(1小题,共10分) 解:

T??aiti1??aii?1i?1nnERP??100%?30%??aiti1??aii?1i?122 (1分)

ERP1?ERP2?30%?(0.2?20%?0.5?10%)?70%(3分)

1?(0.2?0.5)30%?(0.2?20%?0.5?40%)?20%(3分)

1?(0.2?0.5)ERP3?30%?(0.2?50%?0.5?10%)?50%(3分)

1?(0.2?0.5)六、应用分析题(1小题,共10分)

答:因为对于前者来说,研究与开发工作的高产率决定了对外出售其成果的较高频率,这意味着它通过外部市场实现这种交易要承担较高的交易成本(4分)。此判断与实际经济生活中对外直接投资与研究开发正相关的事实相吻合(2分)。一般来说,具有大规模研究与开发实力的企业更多地采用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企业内部转移和使用这种无形资产,而研究与开发实力较低的企业则更倾向于通过发放许可证的方式来实现这种无形资产的价值(4分)。 七、论述题(1小题,共12分)

答:要点:(1)基本方程式Md=D+R,——1分;

(2)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1分;(3)货币应是存量,不应看作流量,因而一种健全的

国际收支理论应把二者区别开来 ——1分;(4)国际收支的调节过程实际上是实际货币余额(货币存量)对名义货币供应量的调整过程 ——1;(5)在浮动汇率制下,货币供给的扩张会导致本币贬值和国内价格水平的上涨;当局可决定货币供应量,由国内价格水平和汇率变动引起货币需求的变化,可以恢复货币市场的均衡状态——3分;(6)在固定汇率制下,扩张性的公开市场活动会引起货币市场的失衡,需要通过调节国际收支和国际储备来加以解决;为了防止货币贬值,外汇储备的下降,货币供给又恢复到原来水平——3分

国际经济学习题集

一、 单项选择题

1、从十五世纪初到十八世纪中叶,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理论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是( )

A、重商主义 B、重农主义 C、重金主义 D、自由放任主义 2、绝对技术差异论的提出者是( ) A、斯密 B、李嘉图 C、奥林 D、魁奈

3、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追求与现代化大生产追求规模经济相互矛盾,其解决途径是( ) A、国际投资 B、国际技术转让 C、国际融资 D、国际贸易 4、国际贸易不仅使商品价格均等化,还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和要素技术密集度均等化。在诸种均等化中为主导力量的是( )

A、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 B、要素技术密集度均等化 C、商品价格均等化 D、工资率均等化 5、就国家整体而言,分配进口配额最好的方法是( ) A、竞争性拍卖 B、固定的受惠 C、资源使用申请程序 D、政府适时分配

6、当一国政府对某种产品征收进口关税时,若该产品的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生产者与消费者承担关税的程度是( )

A、前者大于后者 B、后者大于前者 C、两者相等 D、不确定

7、不是成熟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是( ) A、欧洲联盟 B、亚欧经济合作 C、美加自由贸易区 D、东南亚国家联盟

8、多数国际卡特尔组织难以长久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它们难以( ) A、制定垄断价格 B、维持垄断价格 C、控制生产成本 D、控制销售成本

9、初级产品的出口价格若下降,其出口量将增加,出口总收入( ) A、不变 B、增加 C、下降 D、不确定

10、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鼓励战略的战略取向分别是( ) A、内向型-内向型 B、内向型-外向型 C、外向型-外向型 D、外向型-内向型 11、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本目标是( ) A、贸易适度保护 B、关税稳定 C、贸易自由化 D、贸易公平

12、在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主要渠道中,不需要偿还的引资方式是( ) A、官方贷款 B、发行债券 C、银行贷款 D、外商直接投资

13、劳动力在各国间的流动使劳动力的移出国的不同利益集团均会受到影响,其中( ) A、劳动力需求方受损,而供给方获利

B、劳动力需求方受损,而供给方亦受损 C、劳动力需求方获利,而供给方受损 D、劳动力需求方获利,供给方亦获利

14、在下列投资方式中,属国际直接投资的是()

A、购买外国政府债券B、购买外国企业债券

C、向外国企业提供商业贷款D、在国外开设合资企业

15、下列贸易理论与规模经济无关的是()

A、产品差异理论 B、重叠需求理论 C、相互倾销理论 D、嗜好理论

16、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认为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 ()

A、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 B、各国劳动生产率不同 C、各国技术水平不同 D、各国产品技术含量不同 17、一个部门产品价格水平的上升会使共同生产要素的价格水平()

A、不变 B、增加 C、减少 D、无影响

18、在分析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过程,有一系列的假设条件,下列不是其假设条件的有

()

A、生产要素在一国范围内的各部门间自由流动 B、生产要素在国与国之间自由流动 C、生产要素充分利用

D、不存在贸易障碍和运输费用

19、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如果商品的国际比价保持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导

致的密集使用该生产要素的产品产量的增加,会同时减少另外一种产品的产量,这称为()

A、要素比例学说 B、产品周期理论

C、悲剧的增长理论 D、罗伯津斯基定理

20、出口商以占领市场为目的,以低于本国市场的价格持续地向国外市场销售商品,这

种倾销称为()

A、掠夺性倾销 B、间歇性倾销 C、持续性倾销 D、进攻性倾销 21、属于非关税壁垒的措施是()

A、反倾销税 B、自然垄断 C、垄断竞争 D、寡头垄断

22、战略性贸易政策不适宜在哪一种市场条件下运用()

A、完全竞争 B、自然垄断 C、垄断竞争 D、寡头垄断 23、国际卡特尔定价的最基本出发点是()

A、产品的需求弹性 B、卡特尔市场占有率

C、非卡特尔厂商产品的供给弹性 D、卡特尔产品的需求弹性

24、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亚洲四小龙”(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香港

特别行政区)所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是() A、坚定外向型战略 B、一般外向型战略 C、一般内向型战略 D、坚定内向型战略

25、自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字以来,在其组织下进行了多少轮多边贸易谈判()

A、6 B、7 C、8 D、9

26、从国际经济资源流动的难度看,最容易流动的要素是( )

A.商品 B.资本 C.人员 D.技术 27、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比价( ) A.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 B.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 C.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 D.与贸易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比价相同

28、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 )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B.技术水平的差异

C.产品品质的差异 D.价格的差异

29、在绝对技术差异理论与相对技术差异理论中,机会成本是( )

A.递增 B.递减 C.先递增后递减 D.不变 30、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有( )

A.重叠需求理论 B.要素比例理论 C.规模经济理论 D.垄断竞争理论 31、能反映规模经济理论本意的是( )

A.规模报酬递减 B.规模报酬递增 C.规模报酬不变 D.规模成本递增

32、不改变贸易结构,只改变贸易规模的增长方式有( )

A.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 B.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 C.生产要素等比例增长 D.悲惨的增长 33、下列不属于保护贸易学说的理论有( )

A.幼稚工业理论 B.夕阳工业理论 C.国防论 D.资源禀赋论 34、最佳关税水平应等于( )

A.零进口关税 B.零进口关税与禁止性关税之间的水平 C.禁止性关税 D.禁止性关税以上 35、从历史发展看,最为成功的国际卡特尔是( ) A.烟草贸易公司 B.铁路运输公司 C.橡胶生产国组织 D.石油输出国组织 36、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设在( )

A.日内瓦 B.纽约 C.布鲁塞尔 D.乌拉圭

37、在国际卡特尔订价中,当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小,卡特尔订价水平就( ) A.越低 B.越高 C.不变 D.不确定 38、在分析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时,小国所面临的供给弹性是( ) A.零 B.小于需求弹性 C.大于需求弹性 D.无穷大

39、劳动力在各国间的流动通常会使劳动力流入国( ) A.财政总收入增加,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 B.财政总收入增加,公共设施利用率下降 C.财政总收入减少,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 D.财政总收入减少,公共设施利用率下降

40、国际生产综合理论的基本原理可以集中概括为下列优势的有机结合( ) A.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技术优势 B.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技术优势 C.区位优势、内部化优势和技术优势 D.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41、当出现需求无弹性时,一国货币贬值可以导致()

A、贸易收支改善 B、贸易收支恶化 C、出口数量下降 D、出口换汇增加

42、成员国取消相互之间的进口关税和其他具有同等效力的贸易壁垒而形成的超越 国界的产品自由流动或产品自由输出入的国际经济一体化形式是( )。 A、自由贸易区 B、关税同盟 C、共同市场 D、经济联盟

43、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属于( )

A、自由贸易政策 B、重商主义

C、保护贸易政策 D、管理贸易政策

44、“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是对比较利益理论的高度概括,这一理 论是由经济学家( )提出的。

A、亚当·斯密 B、赫克歇尔和奥林 C、大卫·李嘉图 D、大卫·休谟

45、( )从需求的角度对部门内贸易作了解释。 A、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B、差异产品贸易理论 C、战略性贸易理论 D、重叠需求贸易理论

46、战略性贸易理论阐明了在( )条件下的国际贸易形式。

A、垄断 B、自由竞争 C、寡头垄断 D、垄断和寡头垄断

二、多项选择题

1、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有( )

A、绝对技术差异论 B、相对技术差异论 C、生产要素禀赋论 D、规模经济理论

E、相互需求贸易理论

2、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认为国际贸易能够使各国相同的生产要素的价格达到均等

化,然而现实远非如此,其原因是( ) A、国际贸易远不是自由的 B、各国生产的产品并不相同

C、各国生产的产品所使用的生产要素有差异 D、国际贸易存在各种形式的交易成本 E、生产要素并非都能得到充分利用

3、用来解释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理论是( )

A、垄断优势理论 B、购买力平价理论 C、市场内部化理论 D、利息平价理论

E、国际生产综合理论

4、国际贸易理论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有() A、国际贸易的技术差异 B、国际贸易的要素禀赋差异 C、国际贸易的原因 D、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 E、国际贸易的结构

5、悲惨经济增长的条件一般认为有() A、产品需求弹性较高 B、产品需求弹性较低 C、贸易条件恶化

D、产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小份额 E、产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 6、厂商要采取倾销战略,必须具备的条件为() A、垄断国际市场

B、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弹性不同 C、国际国内市场联通

D、国际国内市场完全分割 E、自由竞争

7、影响国外企业产品在进口国的需求弹性的因素有如下哪几种() A、消费者对该产品本身的需求弹性

B、消费者对来自国外厂商的产品的依赖程度 C、进口国对国外产品的替代程度 D、进口国对本国产品的依赖程度 E、出口国对本国产品的依赖程度

8.下列属于非关税壁垒措施的有( ) A、 自愿出口限制 B、 歧视性的公共采购 C、 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

D、技术和卫生检疫标准 E、 进口许可证

9、以下哪些组织形式属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 )

A、 自由贸易区 B、 关税同盟 C、 共同市场 D、经济联盟 E、 北约

10、制订一个最佳的国际卡特尔产品价格,所需考虑的影响因素有( )

A、 产品收入弹性

B、 卡特尔市场占有率

C、 非卡特尔厂商产品的供给弹性 D、卡特尔产品的需求弹性 E、 非卡特尔的市场份额

11、在中国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的谈判过程中,中国坚持的基本原则有()。 A、坚持恢复而不是加入关贸总协定

B、中国以关税减让的方式重返关贸总协定 C、中国以进口承诺的方式重返关贸总协定 D、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取得缔约国地位 E、中国作为发达国家取得缔约国地位 12、最佳关税( )。

A、是由关税征收引起的额外损失与额外收益彼此相等的那种关税率 B、不能是零关税水平 C、不能是禁止性关税 D、应该是禁止性关税

E、应该在禁止性关税和零关税之间 13、跨国公司的优势主要来自()。 A、对某种技术的垄断

B、产业组织形式的寡占性特点 C、企业家才能的短缺 D、管理机构简洁

E、获取廉价的原材料和资金

三、名词解释题 1、生产者剩余

2、罗伯津斯基定理

3、产品生命周期 4、市场内部化 5、贸易条件

6、 幼稚产业理论 7、 国际投资 8、倾销

9、重商主义 10、进口配额 11、最惠国待遇 12、里昂惕夫之迷 13、关税壁垒 14、非关税壁垒 15、外汇管制 16、绝对利益 17、比较利益 19、贸易创造 20、贸易转移 21、外汇倾销 22、开放经济 23、封闭经济 24、国际分工

四、判断说明题

1、初级产品价格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初级产品生产的不稳定。

2、根据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实证研究结果,在受教育程度相同的情况下,移民的工资水平要高于原住居民的工资水平。

3、如果将国际投资看作一种国际交换,则它就是指用将来的商品去交换现在的商品。 4、关税同盟的建立可能促成新的垄断的形成。

5、最惠国待遇就是给予贸易对方最优惠的贸易条件。

6、在进出口需求无弹性的情况下,货币贬值能改善贸易收支,即增加出口,减少进口。 7、要素价格均等化会使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均等化。 8、战略性贸易政策强调政府的“积极干预”。

9、自由贸易会降低进口竞争部门专门生产要素的收入水平,使共同生产要素的收入水平不变。()

10、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一般会使国际贸易的规模缩小。()

11、从动态角度看,各国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技术等都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改变一国的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

12、关税同盟的建立不利于吸收来自第三国的直接投资。()

13、高估本国货币对外价值是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的一个政策措施。() 14、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一个维持世界贸易秩序的国际组织。()

15、汇率变动通常会对一国的贸易条件产生重大影响,货币贬值时贸易条件改善,货币升值时贸易条件恶化。()

16、新贸易理论表明,尽管各国之间有相同的生产要素禀赋,但并不构成它们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的条件,相反各国之间可以通过产业内部贸易形成互补的差异产品贸易关系。()

17、在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比较利益理论不适用。( ) 18、共同生产要素市场的形成也会导致外部规模经济。( )

19、国际贸易可以增加贸易参加国的经济福利,且不同的利益集团均可获利。( )

20、示范效应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国家的对外贸易的发展比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国家的对外贸易的发展有利。( )

21、最佳关税的征收不能使外国出口商的收益转到进口国。( )

22、当一国发生贸易收支逆差时,总是可以通过货币汇率贬值来予以纠正。( )

23、自由贸易会降低进口竞争部门专门生产要素的收入水平,使共同生产要素的收入水平不变。()

五、简答题

1、简述倾销的含义及其构成条件。 2、简述恩格尔定理对国际贸易的意义。 3、简述出口补贴对出口国经济的影响。

4、 一国征收关税对商品相对价格的影响及其经济效应。 5、 简述劳动力在国际间流动的作用。

7、简述李嘉图相对技术差异论的基本内容。 8、简述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9、最佳关税是如何确定的?

10、什么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它有几种主要形式? 11、简述相互倾销贸易理论。

12、简述关税对一国经济福利的影响。

13、简述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核心内容及意义。 14、试画出出口贫困增长的图形并作出分析。 15、试分析本币贬值对进出口的影响。

16、用图形说明两国贸易价格的可能区域及利益分配(在2×2模型条件下)。 17、简述“荷兰病”的主要内容及其成因。

18、试画出技术差距论的图形并予以简要分析。 19、试用图形解释资本流动的经济意义。

六、论述题

1、试析行业间贸易与行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

2、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积极引进外资,请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引进外资的重要意义。

3、试述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以及“入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4、试述新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的区别。 5、试述比较优势说的基本内容并予以评价。 6、试述H-O理论的基本内容并予以评价。

7、试述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并予以评价。 8、试述幼稚产业理论的基本内容并予以评价。

9、试画出贸易提供曲线和贸易均衡条件的图形并予以分析。 11、试述关税同盟的内容与经济作用。

12、WTO的原则、基本内容及其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 单选:AADCA BBBDB CDADD ABBDC AAAAC BCADB BBDBD ABBAD BABCDD 二、 多选:ABC ABCE ACE CDE BCE ABD ABCD ABCDE ABCD BCDE ABD

ABCE ABE

三、 判断:√×√×× ××√×√ √×√×× √×√×× ×××

《国际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四)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2分)

1.从国际经济资源流动的难度看,最容易流动的要素是( A ) A.商品 B.资本 C.人员 D.技术

2.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比价( C )

A.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 B.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

C.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 D.与贸易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比价相同

3.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A )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B.技术水平的差异 C.产品品质的差异 D.价格的差异 4.在绝对技术差异理论与相对技术差异理论中,机会成本是( D ) A.递增 B.递减 C.先递增后递减 D.不变 5.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有( B )

A.重叠需求理论 B.要素比例理论 C.规模经济理论 D.垄断竞争理论 6.能反映规模经济理论本意的是( B )

A.规模报酬递减 B.规模报酬递增 C.规模报酬不变 D.规模成本递增 7.不改变贸易结构,只改变贸易规模的增长方式有( C ) A.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 B.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 C.生产要素等比例增长 D.悲惨的增长

8.下列不属于保护贸易学说的理论有(D )

A.幼稚工业理论 B.夕阳工业理论 C.国防论 D.资源禀赋论 9.最佳关税水平应等于( B )

A.零进口关税 B.零进口关税与禁止性关税之间的水平 C.禁止性关税 D.禁止性关税以上

10.从历史发展看,最为成功的国际卡特尔是(D )

A.烟草贸易公司 B.铁路运输公司 C.橡胶生产国组织 D.石油输出国组织 11.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设在(A )

A.日内瓦 B.纽约 C.布鲁塞尔 D.乌拉圭

12.在国际卡特尔订价中,当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小,卡特尔订价水平就( B ) A.越低 B.越高 C.不变 D.不确定

13.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的议定书上签字的缔约国共有( B ) A.15个 B.23个 C.102个 D.123个 14.下述哪一种不属于投机性外汇交易(D )

A.双边套汇 B.多边套汇 C.套利 D.套期保值

15.下述几种货币中,哪一种是实行联合浮动的货币( D ) A.英镑 B.日元 C.美元 D.人民币

16.下述哪一种属于国际收支的事后项目( D )

A.进出口 B.利息收支 C.直接投资 D.特别提款权变动

17.在分析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时,小国所面临的供给弹性是( D ) A.零 B.小于需求弹性 C.大于需求弹性 D.无穷大

18.设三年前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1美元等于8.2345元人民币,假设美国的物价比前一年上升8%,而中国的物价水平上升10%,则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理论上的汇率为(A ) A.8.3870 B.8.085 C.10.2931 D.6.5876 19.发展中国家主要采取的汇率制度是( C )

A.固定汇率制 B.浮动汇率制 C.钉住汇率制 D.联合浮动制 20.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最早出现金融动荡的国家是(B ) A.印度尼西业 B.泰国 C.日本 D.韩国

21.劳动力在各国间的流动通常会使劳动力流入国(A )

A.财政总收入增加,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 B.财政总收入增加,公共设施利用率下降 C.财政总收入减少,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 D.财政总收入减少,公共设施利用率下降 22.国际生产综合理论的基本原理可以集中概括为下列优势的有机结合(D ) A.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技术优势 B.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技术优势 C.区位优势、内部化优势和技术优势 D.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3.下列属于非关税壁垒措施的有(ABCDE )

A.自愿出口限制 B.歧视性的公共采购 C.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 D.技术和卫生检疫标准 E.进口许可证

24.以下哪些组织形式属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ABCD )

A.自由贸易区 B.关税同盟 C.共同市场 D.经济联盟 E.北约

25.制订一个最佳的国际卡特尔产品价格,所需考虑的影响因素有( ABCDE ) A.产品收入弹性 B.卡特尔市场占有率 C.非卡特尔厂商产品的供给弹性 D.卡特尔产品的需求弹性 E.非卡特尔的市场份额 26.基本项目收支差额包括(ABC )

A.商品贸易收支 B.服务贸易收支 C.资本项目收支 D.官方结算收支 E.金融资产变动项目收支

27.一国在实现外部平衡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政策措施有(ABCDE ) A.融通资金 B.外汇管制 C.汇率浮动 D.调整经济 E.限制进口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8.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和实际接受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29.罗伯津斯基定理:是指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如果商品的国际比价保持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导致的密集使用该生产要素的产品产量增加,会同时减少另一种产品的产量。

30.产品生命周期:是指新产品经历发明、应用、推广到市场饱和、产品衰落,进而被其他产品所替代四个阶段。

31.购买力平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决定于它们单位货币购买力之间的比例。 32.市场内部化:是指企业为减少交易成本,减少生产和投资风险,而将该跨国界的各交易过程变成企业内部的行为。

四、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3.初级产品价格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初级产品生产的不稳定。\╳\。初级产品价格不稳定产生于两方面原因:一是供给变动,另一个是需求变动。

34.根据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实证研究结果,在受教育程度相同的情况下,移民的工资水平要高于原住居民的工资水平。\╳\。根据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实证研究结果,在受教育程度相同的情况下,移民的工资水平要低于原住居民的工资水平。

35.如果将国际投资看作一种国际交换,则它就是指用将来的商品去交换现在的商品。\╳\。如果将国际投资看作一种国际交换,则它就是指用现在的商品去交换未来的商品。 36.关税同盟的建立可能促成新的垄断的形成。\√\。当关税同盟对外排他性很大时,那么这种保护会形成新垄断。

37.最惠国待遇就是给予贸易对方最优惠的贸易条件。\╳\。最惠国待遇是指任何给予第三方的贸易特权优惠和豁免,也应同样无条件地给予贸易对方。

38.在进出口需求无弹性的情况下,货币贬值能改善贸易收支,即增加出口,减少进口。\╳\。在进出口需求无弹性的情况下,货币贬值不但不会改善贸易收支,反而会恶化贸易收支。

39.要素价格均等化会使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均等化。\√\。由于要素价格的均等化,迫使厂商重新考虑生产要素的密集度,以考虑最低成本,结果是要素密集度均等化。

40.当用直接标价法表示外汇汇价时,数值越大,意味着本币价值越高。\╳\。所谓直接标价法是指用一单位外国货币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数值越大,表示单位外币折合本币的数量越多,因此,本币相对价值越低。

41.战略性贸易政策强调政府的\积极干预\。\√\。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通过本国政府的干预加强或改变企业竞争战略,促进本国出口产业发展的政策。

42.布雷顿森林体系确认了浮动汇率合法化。\╳\。牙买加体系确认了浮动汇率合法化。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3.简述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的主要特征。

(1)采取钉住汇率制度,即本国货币钉住主要发达国家货币,保持汇率相对固定。(2)实施外汇管制。(3)本国货币不能自由兑换外国货币。 44.货币贬值的效应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1)一国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影响最为突出。一般而言,一国进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大,货币贬值对改善贸易收支的效果越好。(2)货币贬值的效应受时滞的影响。(3)其他国家是否报复,如实施对等的货币贬值。

45.简述倾销的含义及其构成条件。

倾销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本国国内价格或成本向国外销售商品的行为。

条件:(1)进口国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是否受到低价冲击,以使其市场份额明显减少;(2)进口国同类企业的利润水平是否明显降低;(3)是否威胁进口国新兴工业的建立。

46.简述恩格尔定理对国际贸易的意义。

(1)恩格尔定律是指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中用于食品等必需品的支出比例减少,用于非必需品的比重上升。(2)随着世界收入水平的提高,奢侈品及消费品和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增长快,有利于生产这些产品的国家出口。(3)收入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农业生产国的发展,不利于食品等的出口。

47.简述出口补贴对出口国经济的影响。

(1)出口补贴有利于出口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增加生产者剩余。(2)出口补贴减少了消费者剩余。(3)增加了政府财政支出。(4)出口补贴使一国经济福利净损失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8分)

48.试述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以及\入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1)WTO的基本原则:①非歧视原则;②贸易自由化原则;③可预见原则;④促进公平竞争原则⑤鼓励发展与改革原则。

(2)\入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①有利于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国际经济大潮。②有利于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逐步提高国际竞争力;③有利于产品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