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全部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下载本文

①刑人如恐不胜(尽,形容词)——《鸿门宴》 ②沛公不胜杯杓(禁得起,动词)——《鸿门宴》

③予观夫巴陵胜状,在动听一湖(优美的,形容词)——《岳阳楼记》 击

①为击破沛公车(动词,攻打) ——《鸿门宴》 ②因击沛公于坐(动词,刺杀) ——《鸿门宴》

③秦王不肯击缶(动词,敲击) ——《廉颇蔺相如列传》 内

①少间,帘内掷以纸出(里,内部) ——《促织》 ②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对内) ——《出师表》 ③内怀犹豫之计(内心,心里) ④距关,毋内诸侯(“内”通“纳”,接纳) ——《鸿门宴》 2、虚词 为

①客何为者(w?i,做,干,动词) ——《鸿门宴》

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w?i,做,干,动词)——《鸿门宴》 ②窃为大王不取也(w?i,认为,动词) ——《鸿门宴》 ③我为鱼肉(w?i,是,动词)——《鸿门宴》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w?i,是,动词)——《鸿门宴》 ④为击破沛公车(wai,替、给,介词) ——《鸿门宴》 ⑤吾属今为之虏矣(wai,被,介词)——《鸿门宴》 ⑥何辞为(w?i,句末语气词,表反问,可译为“呢”) ——《鸿门宴》

⑦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第一个“为”, wai,给,介词;第二个“为”, w?i,动词,成为) ⑧军中无以为乐(w?i,动词,作为) ——《鸿门宴》 因

① 汝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依靠、凭借)——《毛遂自荐》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借用,凭借)——《过秦论》

②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顺着、根据) ——《梦游天姥吟留别》 ③不如因而厚遇之(趁机) ——《廉颇蔺相如列传》 因言曰:??(趁机) ——《鸿门宴》 不如因善遇之(趁机,趁着) ——《鸿门宴》 因击沛公于坐(趁机) ——《鸿门宴》

④后因伐木,始见此山(因为、由于)——《梦溪笔谈?雁荡山》 ⑤因合纳斗盆(于是、就) ——《促织》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于是、就)——《鸿门宴》 ⑥陈陈相因(沿袭) ——成语

⑦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原因、理由) ——《孔雀东南飞》

⑧惠文武,昭襄蒙故业(继承,沿袭) ——《过秦论》

41

①具告以事(介词,把) ——《鸿门宴》

②籍何以至此(介词,凭) ——《鸿门宴》

③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介词,拿) ——《鸿门宴》 ④还军霸上,以待项王(表目的连词,来)——《鸿门宴》 且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副词,尚且)——《鸿门宴》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要)——《鸿门宴》 ③且为之奈何(副词,况且) ——《鸿门宴》 于

①长于臣(介词,比) ——《鸿门宴》

②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介词,对,向)——《鸿门宴》 ③樊哙覆其盾于地(介词,在) ——《鸿门宴》 然

①然不自意(然而,连词) ——《鸿门宴》

② 然(这样,代词) ——《鸿门宴》

③ 王默然不应(??的样子,形容词的词尾)——《鸿门宴》

《段太尉轶事状》

一、通假字

1. 不嗛,辄奋击。 嗛(qia),通“慊”,满足,快意。 2. 椎釜鬲瓮盎盈道上。 椎,通“槌”,打,砸。 3. 太尉判状,辞甚巽。 巽,通“逊”,谦恭。 二、词类活用 1. 以刃刺酒翁、坏酿器。 坏:使动用法,使??坏。 2. 晞一营大噪,尽甲。 甲:名词作动词,穿上铠甲。 3. 乃我困汝。 困:使动用法,使??处于困境险地。 4. 遇不可,必达其志。 达:使动用法,使??表达出来。 5. 裂裳衣疮。 衣:名词作动词,用衣裳缠裹。

6. 奈何欲以乱败郭氏。 败:使动用法,使??败坏。 三、一词多义 (一)虚词“且” 1、作为连词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尚且、还,表让步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并且,表并列关系 2、作为副词 且为之奈何? 将

罪且及副元帅 将要 年且九十 将近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暂且,姑且 3、固定用法

且夫:放在句首,表示下文是进一步议论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况且,再说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况且,再说 (三) 虚词“则” 1、用作连词

42

1)表承接关系,就、便、那么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2)表假设关系,如果、假若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表转折关系,可是、却、倒是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2、用作副词,表示判断,乃、是、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三)实词“诚” 1、用作名词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诚:名词,真心真意 2、用作副词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诚:副词,肯定、确实、确然 3、用作连词 公诚以都虞侯命某者 诚:连词,表假设,果真 (四) 实词“固”

1、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固:形容词,城墙坚固 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固:动词,巩固,安定 3、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固:形容词,固执,顽固 4、蔺相如固止之 固:形容词,坚决,坚持

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固:副词,本来,原来,固然 (五)实词“适”

1、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 适:动词,到??去

2、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适:动词,女子出嫁 3、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适:动词,适合,适应

4、从上观之适与地平(从上面看恰好与地面相平) 适:副词,恰好 5、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适:副词,刚刚,刚才 四、特殊句式 (一)宾语前置

1、欲谁归罪: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谁”作为动词“归罪”的宾语,故前置 2、汝将何以视天地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作为介词“以”的宾语,故前置 (二)省略句

1、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上官),(上官)不许。 省略“告诉“的宾语、“不许”的主语 2、(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省略主语“公”

3、前太守臣逵察臣(为)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为)秀才。省略“臣”的谓语 拜臣(为)郎中/除臣(为)洗马。 省略“臣”的谓语

4、具以表闻(之) / 拜表以闻(之) 省略动词“闻“的宾语,这两处都指“皇上” 5、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省略动词“告”的宾语 6、农以(之)告谌 省略介词“以”的宾语

7、以(之)如司农治事堂 省略介词“以”的宾语 8、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 省略分句“而未至”

《郑伯克段于鄢》

(一)通假字

1.庄公寤生。 寤,通“牾”,倒着。 2.佗邑唯命。 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 3.谓之京城大叔。 大,通“太”。 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参,通“三”。 5.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通“避”。 6.姜氏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43

7.不义不暱,厚将崩。 暱,通“昵”,亲近。 8.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通“率”,率领。 9.无庸,将自及。 庸,通“用”。 10.段不弟,故不言弟。 弟,通“悌”。 11.遂寘姜氏于城颖。 寘,通“置”,安置,这里是“放逐”的意思。 12.若阙地及泉。 阙,通“掘”,挖。 13.永锡尔类。 锡,通“赐”。 (二)词类活用

1.惊姜氏。 惊,使动用法,使??受惊。 2.爱共叔段,欲立之。 立,使动用法,使??立。 3.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名词作动词,合乎规定。 4.多行不义必自毙。 义,名词作动词,符合道义。 5.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使??产生。 6.有献于公。 献,动词作名词,恭敬地送给。 7.公赐之食。 食,动词作名词,吃东西。 8.隧而相见。 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 (三)特殊句式

1.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省略句 2.制,岩邑也。判断句

3.郑武公娶于申。状语后置句 4.亟请于武公。状语后置句 5.有献于公。状语后置句

6.姜氏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 姜氏有什么满足?

7.敢问何谓也? 宾语前置句 冒昧地问一下,您说的是什么意思? (四)成语

1.多行不义必自毙 谓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源出《左传?隐公元年》。 (五)重点翻译句 1.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译成:多做不义的事情,必然会自己垮台。您姑且等着吧。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译成:不久太叔段命令西部和北部两个边邑两属于自己。 3.不义不暱,厚将崩。

译成:对君不义,对兄不亲,势力雄厚也将要垮台 4.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译成:蔓延的野草尚且不易铲除,何况是您受宠的弟弟呢? 5.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译成:姜氏走出来赋诗:“大隧道之外,快乐呀多畅快!” 6.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译成:孝子推行孝道没有穷尽,永远赐予(能感化)你的同类。 7.段不弟,故不言弟。

译成: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他是庄公的弟弟。

(五)一多义词

1.于

(1)郑武公娶于申 介词,从。 (2)亟请于武公。 介词,向。 (3)遂寘姜氏于城颖。 介词,在。

(4)段入于鄢。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