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的美国海军舰炮 - 图文 下载本文

战列舰主炮

在二战中,随着航空母舰的崛起,战列舰在海上作战的龙头地位被推翻了。但是战列舰在水面舰艇作战中还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主炮就是他的灵魂;同时他是支援两栖登陆作战的利器。

二战中美军共有10级26艘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在役,他们装备了406mm,356mm,和305mm三种口径的主炮。 本文将分别对美国海军二战期间所使用的一些主要舰炮进行一个详细的介绍。

火炮炮管材质以及构成

Mark 7型406mm/50,装备于依阿华级战列舰。

这可能是所有在海军服役的最好的战列舰主炮。最初设计为发射较轻的1016公斤的Mark 5型穿甲弹,但在依阿华号开始建造前,他的装弹系统被重新设计以发射1225公斤的Mark 5型“特重”穿甲弹。这种穿甲弹的穿甲能力接近于日本大和级战列舰装备的460mm主炮,但是它的重量不到460mm炮弹的3/4。 Mark 7型406mm炮所发射的穿甲弹能穿透9m的水泥,而它的高爆弹能制.造一个15m宽6m深的弹坑。 Mark 7型406mm炮由膛管,身管,外管,和3层套管组成,采用了2道套管环,膛管身管环,炮尾环,和闩锁膛组成。部分组件采用了液压自紧技术制成,炮管镀铬以延长炮管寿命。使用了下启式Welin式断隔螺式炮闩。

正在组装上舰的Mark7型舰炮

等待组装中的炮管组件

型号:16英寸/50(406mm)Mark 7 设计时间:1939年 服役时间:1943年 炮重:108.5吨 全长:20.726米 管长:20.320米 膛线长度:17.344米 膛线:96条,3.88mm深 射速:2发/分钟

弹种:穿甲弹AP Mark 8 (1,225 kg) 高爆弹HC Mark 13 (862 kg) 射程:38720米(AP Mark 8) 38059米(HC Mark 13) 穿甲能力(侧装甲):

20000码(18228米):509mm

30000码(27432米):380mm 初速:762m/s(AP Mark 8) 820m/s(HC Mark 13) 炮管寿命:290-350发 备弹:1号炮塔387发 2号炮塔456发 3号炮塔367发

总计1210发,备弹数据各处出入较大,以上是密苏里号1955年退役时的数据。 炮塔:三联装三炮炮塔 重量:1701-1708吨

俯仰角度:-2°/+45°(1号和3号炮塔) 0°/+45°(2号炮塔) 俯仰速度:12°/秒 旋转角度:-150°/+150° 旋转速度:4°/秒 后座:1.19米 装填角度:+5°

16英寸(406mm)各型炮弹特写

游戏中的Mark7型舰炮

Mark 6型406mm/45,装备于北卡罗莱纳级和南达科他级战列舰。

Mark 6型是科罗拉多级装备的Mark 1型406mm/45的改进型,他的设计重量更轻,结构更简单。最主要的区别是Mark 6型的炮塔是为支持1225公斤的AP Mark 8的穿甲弹而特别设计的。同Mark 7型相比,由于它的低初速,它的甲板装甲的穿透能力稍强一点。

在1942年的卡萨布兰卡海战中,麻萨诸塞号(BB-58)发射的2发穿甲弹击穿了法国战列舰让?巴尔号的甲板装甲,另一发穿甲弹暂时压制了他唯一能作战的一个主炮塔。在同一个月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海战中,华盛顿号(BB-56)击沉了日本海军雾岛号战列巡洋舰,直接命中至少9发穿甲弹。

此型406mm炮由膛管,身管,外管,和3层套管组成,采用了2道套管环,膛管身管环,炮尾环,和闩锁膛组成。部分组件采用了液压自紧技术制成,炮管镀铬以延长炮管寿命。使用了下启式Welin式断隔螺式炮闩。

型号:16英寸/45(406mm)Mark 6 设计时间:1936年 服役时间:1941年 炮重:97.2吨 全长:18.694米 管长:18.288米 膛线长度:15.688米 膛线:96条 射速:2发/分钟

弹种:穿甲弹AP Mark 8 (1,225 kg) 高爆弹HC Mark 13 (862 kg) 射程:33741米(AP Mark 8) 36741米(HC Mark 13) 穿甲能力(侧装甲):

20000码(18228米):448mm 30000码(27432米):324mm 初速:701m/s(AP Mark 8) 803m/s(HC Mark 13) 炮管寿命:395发 备弹:每门130发 炮塔:三联装三炮炮塔 重量:1403-1437吨

俯仰角度:-2°/+45°(1号和3号炮塔) 0°/+45°(2号炮塔) 俯仰速度:12°/秒 旋转角度:-150°/+150° 旋转速度:4°/秒 后座:1.219米 装填角度:+5°

主炮瞄准仪上方是CXAM-1火控雷达

Mark 5型和Mark 8型406mm/45,装备于科罗拉多级战列舰。

Mark 5型是科罗拉多级最初装备的Mark 1型406mm/45的改进型,他的炮膛被重新设计以允许使用更大的药包。稍后的Mark 8型与之相同,只是对膛线有所改进和对炮管进行了镀铬处理以延长寿命。 科罗拉多级战列舰不能发射1225公斤的Mark 8穿甲弹,它的彈藥升降机无法承受Mark 8穿甲弹的重量和长度。在三十年代后期,他们配发了1016公斤的重型Mark 5型穿甲弹,比他们原装备的Mark 3穿甲弹有更好的穿甲能力。1942年科罗拉多级战列舰配发了高爆弹。

型号:16英寸/45(406mm)Mark 5 和 Mark 8 设计时间:1935年 服役时间:1938年 炮重:104.8吨 全长:18.694米 管长:18.288米 膛线长度:15.688米 膛线:96条 射速:1.5发/分钟

弹种:穿甲弹AP Mark 5 (1016 kg) 高爆弹HC Mark 13 (862 kg) 射程:36760米(AP Mark 5) 36730米(HC Mark 13) 穿甲能力(侧装甲):

20000码(18228米):412mm 30000码(27432米):297mm 初速:768m/s(AP Mark 5) 803m/s(HC Mark 13)

炮管寿命:320发(Mark 5),395发(Mark 8) 备弹:每门100发 炮塔:二联装二炮炮塔 重量:880-920吨 俯仰角度:-4°/+30°

俯仰速度:8°/秒 旋转角度:-150°/+150° 旋转速度:2°/秒 后座:1.22米 装填角度:+1°

Mark 7型和Mark 11型356mm/50,装备于新墨西哥级和田纳西级战列舰。

Mark 7型356mm/50炮是在Mark 4型356mm/50炮的基础上改造的,Mark 11型是在Mark 7型的基础上对炮管进行了镀铬处理。Mark 炮型456mm/50在二战开始时已全面取代原装的Mark 7型。

型号:14英寸/50(356mm)Mark 7 和 Mark 11

设计时间:1930年(Mark 7),1935年(Mark 11) 服役时间:1935年(Mark 7),1940年(Mark 11) 炮重:80.5吨 全长:18.136米 管长:17.780米 膛线长度:15.427米 膛线:92条 射速:1.75发/分钟

弹种:穿甲弹AP Mark 16 (680.4 kg) 高爆弹HC Mark 22 (578.3 kg) 射程:39502米(AP Mark 16) 38940米(HC Mark 22) 穿甲能力(侧装甲):

20000码(18228米):349mm 30000码(27432米):297mm 初速:823m/s(AP) 861m/s(HC)

炮管寿命:320发(Mark 5),395发(Mark 8) 备弹:每门100发 炮塔:三联装三炮炮塔 重量:897-958吨 俯仰角度:-5°/+30° 俯仰速度:9°/秒 旋转角度:-150°/+150°

旋转速度:2°/秒 后座:1.219米

装填角度:+1°新墨西哥级,0°田纳西级

Mark 8,9,和10型和Mark 12型356mm/45,装备于纽约级,内华达级和宾夕法尼亚级战列舰。 在三十年代,老式的356mm/45炮被重建升级,炮膛体积增大以承受更大的药包。这些改进增加了火炮的初速。Mark 1,3,和5型变成了Mark 8,9,和10型。Mark 12型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对炮管进行了镀铬处理的型号。这些炮使用了侧启式或下启式Welin式断隔螺式炮闩和Smith-Asbury式断隔螺式炮闩简化操作系统。这几个型号的炮可以互相置换,大多战列舰同时使用不同型号的炮。

内华达级和宾夕法尼亚级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装以将炮塔最大仰角增大到30度。加大的药包使这些炮能发射680公斤的重型Mark 16型穿甲弹和578公斤的Mark 22型高爆弹。纽约号(BB-34)和得克萨斯号(BB-35)没有进行改装,他们的彈藥升降机无法接受较长的新型炮弹,为此专门为他们生产了短鼻的Mark 20型穿甲弹和578公斤的Mark 19型高爆弹。

有一种说法,亚利桑纳号(BB-39)从来没有发出过愤怒的炮弹。1944年秋,内华达号(BB-38)的1号炮塔装备了从打捞上来的亚利桑纳号2号炮塔上拆卸下来的356mm/45炮。在1945年太平洋战役中,这些炮参加了对岸炮击。最终我们还是能说亚利桑纳号的大炮发射了他复仇的炮弹。亚利桑纳号的3和4号炮塔被完整的打捞了上来并被用为夏威夷的岸防炮,但是他们在二战快结束时才安装完毕。亚利桑纳号的1号炮塔由于损坏严重,仍旧留在了沉没的亚利桑纳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