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学 萧宗六 7-12 下载本文

7 素质教育

第一节 素质教育概述

素质,指事物的本质。人的素质,指人的基本品质。人的素质有两种解释。一是指个人先天具有的生理上的特点,即人的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特别是大脑的特点。这些是通过遗传获得的,所以又称遗传素质。二是指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如干部素质、校长素质、教师素质、医生素质,这是个人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是通过个人的经历获得的。综合起来说,人的素质是指先天素质通过后天的环境和教育获得的基本品质。

先天素质与后天素质是什么关系?先天素质是形成个人基本品质的前提,后天的环境、教育、个人经历,是先天素质能否发展的条件。例如,一个先天聋哑的人,不论怎么教育培养,都不可能成为一名音乐家、歌唱家、演说家。同样,有音乐天赋的人,如果得不到培养,没有良好的环境和教育,也成不了音乐家。

后天形成的素质,一般指人的个性、性格、意志、毅力、兴趣、风度、气质等。

素质教育这一概念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有些学者翻阅许多资料,作过多方考证,认为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有一位权威人士分析,是2()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提出来的。据查,1985年5月27日发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只提到“提高民族素质”,并未出现“素质教育”这一概念。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只提到“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民族的素质”、“提高教师素质”、“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农村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未出现“素质教育”这一概念。中央文件第一次出现素质教育这一名词,是1994年8月13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原文如下:“增强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的素质教育。”很明显,这是针对德育工作说的,不是针对“应试教育”说的。主管教育工作的领导同志多次指出,素质教育是针对中小学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而“应试教育”最早见之于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原文是“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

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可见作为“应试教育”对立面的素质教育,是《纲要》印发以后出现的。

素质教育这一概念是谁首先提出来的?有的学者也作过考证。其实,这一概念是谁最早提出来的,并不重要,这样的“考证”,似乎没有必要继续下去。

素质教育、应试教育两个概念出现后,我国教育报刊几乎每天都在批判“应试教育”,都在高喊“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宣传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据权威人士分析,素质教育的宣传和实施,经过了两个阶段:1985~1994年,为素质教育的酝酿准备阶段:1994—1998年为素质教育的起步阶段。这个分析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为什么这样划分?酝酿准备阶段之所以从1985年算起,是因为这一年的5月27日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的第一句话就提到“提高民族素质”,《决定》的最后一句话是:“把全民族的文化科学素质和精神境界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尽管全文并未出现素质教育这个名词,但中央文件从头到尾如此强调提高民族素质则是第一次。因此,把这一年作为素质教育酝酿准备阶段的第一年是有道理的。起步阶段之所以从1994年算起,是因为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国大张旗鼓地宣传素质教育,是在《纲要》发表以后,尽管《纲要》也未出现素质教育这一概念。

第二节 人们对素质教育的种种理解

酝酿准备阶段和起步阶段共有14年。14年来,素质教育的宣传和实施取得了哪些效果呢?所谓酝酿准备,无非是思想准备和舆论准备;所谓起步,顾名思义,意味着刚开始,意味着理论上不成熟,意味着还未真正实施,还未取得显著成效。但是,素质教育的宣传和实施产生了很大影响。应该说,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正面影响是全民都知道了素质这个名词,知道了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性。这种影响是积极的、可贵的。但是由于这个概念内涵不清,有各种各样的界定。有人统计,其定义有四五十种之多,因而人们对它的理解也是各种各样的。大别之,有以下几种。

第一,认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多开体育、音乐、美术课,就是唱歌、跳舞、画画,就是多搞课外文娱体育活动。但又不敢放松语文、数学、外语等重点学科的学习,怕影响升学率,于是有的学校规定双休日为“素质教育日”,其他时间则搞“应试教育”。这样做,不仅没有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反而加重了师生的负担。

第二,把素质教育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不仅中小学校长有人这样理解,大学校长中也不乏其人。有一位大学校长在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中说:“大学不仅要搞专业教育,还要搞素质教育。”可见这位大学校长心目中的素质教育,不包括专业教育在内。

第三,素质教育要提高学生哪些素质,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的提出要提高学生的自然素质和社会素质,有的强调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艺术素质,有的强调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科学素质,有的则特别强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理解不同,具体措施当然也不一样。

第四,许多人强调,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有人还加重语气说:“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战场、主阵地在课堂。”诚然,课堂教学十分重要,这是提出素质教育以前就肯定了的,大家早已取得共识。但提出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实施素质教育有没有主渠道?光靠课堂能否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能否使学生全面发展?这就引起了不同意见的争论。

第五,有人认为,“应试教育”的罪魁祸首是考试。要推行素质教育,就必须淡化考试,甚至取消考试。于是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不出来说话,指出考试如何重要,如何必要。要改进的是考试的内容和方法,不是取消考试。这又回到了提出素质教育以前的状态。

第六,有人认为,百分制助长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妨碍学生全面发展,应该改为等级制。于是有些学校闻风而动,改百分制为等级制,把这看成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大成果。殊不知这种改动,新中国建立后已经有过多次。

第七,关于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实质上是教育方针)的关系也有多种认识。从一些文章看来,认识是模糊的,甚至有意无意地抬高素质教育,贬低全面发展教育。例如说“全面发展教育没有新时代的气息,已经过时”;“全面发展教育比较笼统,不好操作”;“全面发展教育没有包括个性和心理素质”等。

以上种种理解,我们认为是负面影响或叫消极影响,在教育界特别是在中小学引起了混乱,使实际工作者无所适从。以上负面影响之所以产生,是因为理论是混乱的。理论上的混乱,必然导致实践的混乱。有些问题,一开始就有争论,例如什么叫“应试教育”?既然有考试,而且在可预见到的将来,考试还不可能取消,就要具有“应试”能力。把基础教育的所有弊端,通通归罪于“应试”,从而在全社会进行批判,说理不充分,其效果可想而知。又如:“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也是一开始就有争论的。所谓“转轨”,原意应是指火车前进的方向错了,要转向另一轨道。这就容易使人认为整个基础教育的方向错了,人们提出异议也是很自然的。

前面说过,起步阶段意味着素质教育刚刚开始,意味着理论上的不成熟,意味着还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效。但有些理论工作者却把14年来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成绩无限拔高,给人的印象是:素质教育已经取得了伟大的成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从1994年到1998年,是素质教育的起步阶段。1998年以后叫什么阶段?我们认为,应该叫新阶段,或叫全面推进阶段。1999年6月13日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是这个阶段的重要标志。6月15~18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就是为了贯彻这个决定。《决定》所说的素质教育与酝酿阶段和起步阶段的素质教育有何不同?为了真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这一问题作些回顾,作些比较研究是必要的。

第三节 第三次全教会前后学术界对素质教育的表述之比较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三次全教会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下简称“全教会”)。第一次全教会于1985年5月在北京召开,六百位代表讨论的中心议题是《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并研究贯彻执行的步骤和措施。邓小平出席了会议的闭幕式,并作了题为“要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的重要讲话,要求各级领导要像抓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会后,《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颁布。1994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改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