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试题(含答案) 下载本文

2.引起钢的冷脆性的有害杂质元素是:

a. 硫 b.磷 c. 硫和磷 3.固溶体的晶体结构特点是:

a. 与溶剂相同 b. 与溶质相同 c. 形成新的晶体类型 4.钢在淬火后获得M组织的粗细主要取决于:

a. A的本质晶粒度 b. A的实际晶粒度 c. A的起始晶粒度 5.高速钢的红硬性取决于:

a.马氏体的多少 b. 淬火加热时溶于奥氏体中的合金元素的量 c.钢的含碳量 6.室温下金属的晶粒越细,则:

a. 强度越高,塑性越差 b. 强度越高,塑性越好 c. 强度越低,塑性越好 7.反复弯折铁丝,铁丝会越来越硬,最后会断裂,这是由于产生了:

a.加工硬化现象 b.再结晶现象 c.去应力退火 8.为了改善碳素工具钢的切削加工性,常采用的热处理是:

a. 完全退火 b. 球化退火 c.再结晶退火 9.形状简单的工件淬火应选用

a. 单液淬火 b. 双液淬火 c. 分级淬火 10.回火索氏体与索氏体相比

a.塑性韧性好 b.强度硬度高 c.塑性韧性差 11.灰铸铁具有良好的抗压、减震性能,常用于制造

a .曲轴 b.管接头 c.机床床身、底座、箱体 12.绑扎物件宜选用

a.低碳钢 b.中碳钢 c.高碳钢 13.灰铸铁的石墨形态是

a. 片状 b. 团絮状 c. 球状 14.钢的淬硬性主要取决于:

a. 含碳量 b. 冷却介质 c.合金元素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金属材料的强度、塑性等可通过拉伸试验来测定 b.调质处理是淬火+低温回火

c.布氏硬度实验测定的数据准确、稳定、数据重复性好

1. 要制造齿轮、连杆、热锻模具、弹簧、冷冲压模具、滚动轴承、车刀、锉刀、机床床身等零件,试从下列牌号中分别选出合适的材料并叙述所选材料的名称、成分、热处理工艺和零件制成后的最终组织。(20分)

T10 65Mn HT300 W6Mo5 Cr4V2 GCr15Mo 40Cr 20CrMnTi Cr12MoV 5CrMnMo

齿轮:20CrMnTi渗碳钢;C%=0.2%,Cr,Mn,Ti<1.5%;渗碳+淬火+低温回火;组织为回火马氏体。

连杆:40Cr调质钢;C%=0.4%,Cr<1.5%;调质处理(淬火+高温回火);组织为回火索氏体。

弹簧:65Mn弹簧钢;C%=0.65%,Mn<1.5%;淬火+中温回火;组织为回火托氏体。

冷冲压模具:Cr12MoV冷变形模具钢;C%>1%,Cr=12%,Mo,V<1.5%;淬火+低温回火;组织为回火马氏体。

滚动轴承:GCr15Mo轴承钢;C%=1%,Cr=1.5%,Mo<1.5%;球化退火+淬火+低温回火;组织为回火马氏体。

车刀:W6Mo5Cr4V2高速钢;W%=6%,Mo%=5%,Cr%=4%,V%=2%;淬火+560℃三次回火;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碳化物。

锉刀:T10碳素工具钢;C%=1%;淬火+低温回火;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碳化物。

热锻模具:5CrMnMo热变形模具钢;C%=0.5%,Cr,Mn,Mo<1.5%;淬火+高温回火;组织为回火索氏体。

机床床身:HT300灰口铁;无需热处理

2 选材设计一个车床主轴。该主轴受交变弯曲和扭转的复合应力,载荷和转速均不高,冲击载荷也不大,轴颈部要求耐磨。请选材并设计热处理工序。需说明各热处理工序的作用,画出工艺曲线,并指出热处理后的组织。(备选材料45、T8、20CrMnTi)

答 材料选择:45 热处理工艺曲线: AC3+30~50 ℃ AC3+30~50 ℃ AC3+100~150 ℃ 炉 水 冷 淬火 冷 500 ~ 650 ℃ 表 面150~250 ℃ 正火或 空 淬高温回火 完全退火 冷 火 空冷 低温回火

热处理工序的作用、热处理后的组织:

1) 正火(或完全退火):消除锻造应力、调整硬度、细化晶粒;组织:S+F 2) 调质(淬火+高温回火):使钢获得综合性能好;组织:S回

3) 表面淬火+低温回火:提高表面硬度和耐磨性;组织:表面M回 心部S回

3 某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如图所示,指出该钢按图中(a)、(b)、(c)、(d)速度冷却后得到的

室温组织。 答: (a):M+Ar (b):B+M+Ar (c):F+B+M+Ar (d):F+P

4.(10分)有Q235AF 、65 、20CrMnTi、60Si2Mn、T12等钢材,请选择一种钢材制作汽车变速箱齿轮(高速重载受冲击),并设计热处理工序,说明各热处理工序的作用并画出工艺曲线,指出使用状态组织。 答:材料选择:20CrMnTi

热处理工序:正火 → (机加工)→ 渗碳 → 淬火 + 低温回火 热处理工序的作用:

1) 正火:消除锻造应力、调整硬度便于加工;

2) 渗碳:提高表面含碳量,以便强化表面;

3) 淬火+低温回火:提高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并使心部具有较好的韧性。

热处理工艺曲线: AC3+30~50 ℃ 900~950 ℃ AC3+30~50 ℃

空 缓 冷 渗碳 冷 水冷 正火 150 ~ 250 ℃ 空冷 低温回火

使用状态组织:表面——(高碳)回火M+K+Ar

心部——(低碳)回火M 或 回火M+F(淬不透时)

根据Fe—Fe3C亚稳平衡相图回答问题:

1)T12钢在平衡结晶过程中冷却到共析温度发生共析反应时,A、F、Fe3C的碳含量分别为: 0.77% , 0.02% , 6.69% 。

2)A1、A3和Acm线的位置分别是: PSK线 , GS线 , ES线 。

727℃A????FP?Fe3C S3) S为 共析 点,其反应式为: 。

1148℃L????AE?Fe3C 。 C C为 共晶 点,其反应式为:

5 (4分) 根据Fe-Fe3C相图,分析下列现象: (1) wC=1.2%的钢比wC=0.8% 的钢强度低;

(2)加热到1100℃,wC=0.4%的钢能进行锻造,wC=4%的铸铁不能锻造;

答:(1)wC=0.8% 的钢的室温平衡组织为100%P,而wC=1.2%的钢的室温平衡组织为P+Fe3CⅡ,Fe3CⅡ硬而脆、呈网状使合金强度降低。

(2)1100℃时,wC=0.4%的钢为单相A,塑性好,变形抗力低,能进行锻造;wC=4%的铸铁为P+Fe3CⅡ+L’d,脆性大,不能锻造。

6 某钢的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如图所示,指出图中各点处的组织。

Fe—Fe3C亚稳平衡相图如图,要求:

1. 2. 3. 4.

填写各相区组织

指出GS、ES、PSK线的代号,并说明其含义 说明S、C点的意义,并写出共析、共晶反应式

分析T12钢从液态缓冷至室温的平衡结晶过程,绘出室温平衡组织

① B下 ② P+F+A ③ P+F ④ B下+A ⑤ M+Ar

答案: 示意图,并用杠杆定律计算其组织相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