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组织学与胚胎学讲稿 下载本文

<人体组织学与胚胎学>讲稿 第1章 绪论

一. 重点内容

1、了解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及其在医学课程中的地位。 2、 了解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常用研究技术,作为学习以后各章的基础。 二.主要教学内容

1、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 组织学是研究人体微细结构及相关功能的一门科学,内容包括细胞、基本组织、器官组织。 2、 究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常用技术:

2.1组织切片标本制作的基本原理。

2.2苏木精-伊红染色(简称H-E染色):苏木精为碱性染料,能将细胞核染成蓝色,这种结构称嗜碱性;伊红为酸性染料,可将细胞质染成淡红色,这种结构称嗜酸性,

2.3有些组织结构可直接使硝酸银还原而显色,称亲银性,有些结构需加入还原剂后才能显色,称嗜银性。有些组织成分用甲苯胺蓝等碱性染料染色后不显蓝色而呈紫红色,这种现象称异染性。分析透射电镜图象时电子密度高与电子密度低的含义:被重金属盐染色的部位,荧光屏上图像暗,称为电子密度高;反之,称为电子密度低。

2.4组织化学法、免疫组织化学法。PAS阳性的含义.

3、镜下常用长度单位:镜下观察常用的计量单位为微米(μm)、纳米(nm),1微米=1000纳米(nm)。

第2章 上皮组织

一. 重点内容

1、 掌握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和分类。

2、 掌握各种被覆上皮的结构特点、分布和功能。 3、 掌握微绒毛和纤毛的光镜、电镜结构特点和功能,

4、 掌握上皮细胞侧面的连接结构、基膜的位置、光镜、电镜结构和功能。 5、 了解腺上皮和腺的概念,内分泌腺、外分泌腺的发生及结构特点,外分泌腺的结构和分类,腺细胞的类型。 二.主要教学内容

1、 上皮组织的特点 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大都覆盖在身体表面或体

内管腔囊的内表面;细胞有极性;无血管,神经末梢多。

2、 皮组织的分类 根据结构和功能分为三类,即被覆上皮、腺上皮和感觉上

1

皮。

3、被覆上皮的分类 根据构成上皮的细胞层数,分为单层上皮和复层上皮。在单层上皮中,又可根据细胞的形态分为单层扁平、单层立方、单层柱状和假复层纤毛柱状四种;在复层上皮中,又可根据其表层细胞的形态分为复层扁平、复层柱状和变移三种。

3. 1层扁平上皮:铺衬于心血管和淋巴管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内皮,覆

盖在胸腹腔、心包腔及某些器官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间皮。 3. 2层立方上皮 分布于肾小管等处。

3.3层柱状上皮:分布于胃、肠、子宫、输卵管的内表面等部位。 3.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难点) 由形态不同、大小不一的细胞紧密排列而成,以纤毛柱状细胞最多,杂以杯状、梭形、锥状细胞。并非所有细胞的顶端都达上皮的游离面,细胞核也不在同一个平面上,但所有细胞的基底面部座落在基膜上,故显微镜下很像复层,实则单层。主要分布在呼吸道的内表面。

复层扁平上皮 是最厚的一类上皮,其表层细胞呈扁平形,其基底部与结缔组织的界面呈波浪形。有些部位的复层扁平上皮很厚,表层细胞角化,称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如皮肤的表皮;有些部位的复层扁平上皮较薄,表层细胞不角化,称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如口腔和食管的表面上皮。这类上皮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和修复。

? 变称上皮 又称移行上皮,多分布在泌尿道的内表面,细胞的层数和形状可

随其所在器官的机能状态不同而变化。如膀胱在空虚时细胞层数变多,表层细胞变大,呈椭圆形,游离端增厚而成壳层;充盈时细胞层数变少,表层细胞变扁。

? 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 在上皮细胞的游离面、侧面和基底面上有若干具有重

要生理功能的特殊结构,如游离面7上的微绒毛、纤毛和细胞胞衣,侧面上的紧密连接、中间连接、缝隙连接和桥粒,基底面上的基膜、质膜内褶和半桥粒。

? 微绒毛 是细胞游离端的细胞膜及细胞质向外突出而形成的一些绒毛状突

起,直径约100nm。电镜下可见,微绒毛的表面包绕一层细胞膜,内有胞质,胞质内有若干纵行微丝,微绒毛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扩大了细胞的表面面积。

? 细胞衣 位于细胞膜的表面,游离面最明显,由细胞膜内糖蛋白和糖脂分子

上的寡糖链构成,在细胞识别、粘着、支持、保护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 纤毛 是细胞游离端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向外突出而形成的指状突起。电镜观

2

察可见:纤毛表面有细胞膜包绕,内有细胞质,胞质内有微管,根部连于基体,由于微管的存在,纤毛可单向摆动,从而将粘附于上皮表面的分泌物及有害物排放出去。

? 紧密连接 又称闭锁小带,该处相邻细胞膜呈间断融合,融合处细胞间隙消

失,紧密连接除其具细胞间连接作用外,尚有闭锁作用,以防止外物通过细胞间隙进入组织内和组织液溢出组织之外。

? 中间连接 又称粘着小带,多位于单层柱状上皮紧密连接的下方。 ? 桥粒 桥粒有很强的机械性连接作用,是一种很强的细胞连接。

? 缝隙连接 又称通讯连接,作为化学信息的离子和小分子可以通过此小管从

一个细胞进入另一个细胞。更重要的是细胞间传递化学信息和电信息。 ? 基膜 又称基底膜,是位于上皮基底面与其深面结缔组织之间的一层薄膜。

电镜下可分为三层,由上而上分别为透明板、基板、网板。是两者进行物质交换的选择性透过膜,并有支持、连接作用,对上皮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等也有重要作用。

? 质膜内褶 是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向胞质内下陷而形成的一些微小皱折,皱

折之间的胞质中富含线粒体。其生物学意义是扩大了细胞基底面的面积,有利于上皮与其下方结缔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

? 半桥粒 是上皮细胞的基底面与其下方的基膜间形成的半个桥粒样结构,可

将上皮细胞牢固地连接在基膜上。

? 腺上皮 又称分泌上皮, 是一种具有分泌功能且构成腺体的上皮组织。 ? 腺体 是以腺上皮组织为主构成的,具有分泌功能的一类器官。

? 腺体的分类 腺体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分为单细胞腺和多细胞腺;根

据腺细腺的分泌方式,腺体分为蛋白分泌腺(又称浆液性腺)、糖蛋白分泌腺(又称粘液性腺)、混合液、固醇类分泌腺。 ? 多细胞外分泌腺的构成和分类

第3章 固有结缔组织

一、 重点内容

●掌握结缔组织的特点和分类。

●掌握疏松结缔组织各种成分的结构和功能。

二、 主要教学内容

●结缔组织的特点 由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构成;无极性,不与外界接触,有

3

充填作用;形式多样,分布广泛;具有连接、支持、营养和保护等功能。

●固有结缔组织的分类 固有结缔组织可分为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的构成 疏松结缔组织包括细胞、纤维和基质。细胞又包括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纤维成分包括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

●成纤维细胞 成纤维细胞是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细胞,电镜下胞质内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核糖体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表明有活跃的合成蛋白质的功能。成纤维细胞功能处于静止时,称纤维细胞。细胞体积小,呈长梭形。但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成功能活跃的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能合成和分泌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从而生成三种纤维。还可合成分泌基质的蛋白多糖和糖蛋白。

●浆细胞 ,染色质呈块状沿核膜内呈放射排列。胞质呈嗜碱性。电镜下,胞质内含大量粗面内质网、核糖体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浆细胞可合成和分泌抗体即免疫球蛋白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浆细胞由B淋巴细胞转化而来。

● 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来源于血液的单核细胞,又称组织细胞,其形态多样,功能活跃时常伸出伪足故形状不规则。电镜下,细胞表面有许多皱褶、微绒毛。胞质内含大量初级溶酶体、次级溶酶体、吞噬体、吞饮小泡和残余体。细胞膜附近有许多微丝和微管。巨噬细胞具有重要的防御功能,巨噬细胞向该处游走。这种特性又称趋化性。通过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吞噬作用将细菌异物和衰老死亡的细胞等摄入胞质形成吞噬体或吞饮小泡,再与初级溶酶体触合形成次级溶酶体,异物颗粒被溶酶体酶消化形成残余体。巨噬细胞有活跃的分泌功能,能分泌数十种活性物质。巨噬细胞还能捕捉抗原经加工处理后与抗原呈递分子结合引起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

● 肥大细胞,胞质中充满粗大的异染性嗜碱性颗粒,内含组胺、白三烯、肝素和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肥大细胞释放的组胺和白三烯能使微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组织水肿,还可使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 原始细胞,它们的分化程度很低,但分化的潜能很大,当创伤修复时,可增殖分化为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和新生血管的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

●胶原纤维 胶原纤维是结缔组织中的主要纤维成分,新鲜时呈白色呈波浪状,分支并相互交织成网。要由成纤维细胞分泌。胶原蛋白在细胞外聚合成胶原原纤维,胶原原纤维再被粘结成胶原纤维。胶原纤维韧性很大,抗拉力强。

●弹性纤维 弹性纤维含量较胶原纤维少。新鲜时呈黄色,弹性纤维较细且粗细不等。断端常回缩卷曲,有分支并交织成网。弹性纤维富于弹性。

4

●网状纤维 网状纤维较细,分支多,亦交织成网。用银染法染成黑色,又称嗜银纤维。

●基质 基质是一种由生物大分子构成的胶状物质,有一定粘性,这些大分子物质包括蛋白多糖和糖蛋白。蛋白多糖是由蛋白质和多糖分子合成。形成许多微孔隙的分子筛,小于微孔隙的水、营养物、代谢物、激素、气体等可以通过,便于血液与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大于微孔隙的大分子物质如细菌则不能通过,限制细菌等有害物质扩散。溶血性链球菌和癌细胞能产生透明质酸酶,破坏基质的防御屏障。

●组织液 组织液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入基质中的液体,经毛细血管静脉端和毛细淋巴管回流入血液和淋巴

●致密结缔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是以纤维为主要成分的固有结缔组织,且纤维粗大,排列紧密。包括规则致密结缔组织,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

● 网状组织 网状组织是淋巴器官和造血器官的基本成分。由网状细胞、网状纤维和基质构成。为淋巴细胞发育和血细胞发生提供适宜的微环境。 网状细胞可产生网状纤维。

第4章 软骨和骨

一、 重点内容

● 掌握软骨组织的构成

● 掌握透明软骨、弹性软骨和纤维软骨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 掌握骨组织的结构

● 掌握长骨骨干密质骨的结构 ● 了解骨的发生和改建

二、 主要教学内容

●软骨 软骨是由软骨组织及周围的软骨膜构成。软骨组织则由软骨基质和软骨细胞构成。根据软骨基质所含纤维的不同,可将软骨分为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和弹性软骨三种。

●透明软骨 透明软骨分布较广,基质内的小腔为软骨陷窝,软骨细胞即位于此陷窝内。软骨陷窝周围的基质含硫酸软骨素较多,嗜碱性强,染色深,称软骨囊软骨细胞充满于软骨陷窝内。在软骨组织的周边部位,软骨细胞较小,扁圆形,单个分布,为幼稚的软骨细胞。从周边向中间部,软骨细胞逐渐增大成熟,变为椭圆形或圆形,并成群分布,每群有2~8个细胞,它们由一个细胞分裂增殖而成,故称同源细胞群。软骨细胞电镜下,胞质内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软骨细胞可合成和分泌基质和纤维。软骨膜可分为两层,外层为较致密的胶原纤维,内层纤维较疏松而细胞较多,

5

其中有些梭形的小细胞,称骨原细胞,可增殖分化为软骨细胞。

●软骨的生长方式 可有两种:(1)间质生长。(2)外加生长。 ●纤维软骨 其基质中含有大量平行或交织排列的胶原纤维束。 ●弹性软骨 其结构特点是软骨基质中含大量交织的弹性纤维。

●骨组织 骨组织由大量钙化的细胞间质和细胞构成。钙化的细胞间质称骨基

质。细胞包括骨原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和破骨细胞4种。

●骨基质 由有机质和无机质构成。有机质包括大量骨胶纤维,占有机质的90%;

基质呈凝胶状,无机质又称骨盐,占骨重的65%,主要为羟基磷灰石结晶,呈细针状,长10~20nm,沿胶原原纤维长轴规则排列。骨基质的结构呈板层状,称骨板。

●骨组织的细胞:骨原细胞 骨原细胞是一种干细胞,能分裂分化为成骨细胞。 ●成骨细胞 位于成骨活跃的骨组织表面,胞质嗜碱性。电镜下见有大量粗面内质网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成骨细胞可分泌有机质的骨胶纤维和基质,称类骨质,同时以细胞膜出芽方式向类骨质中释放基质小泡,小泡内含钙,小的骨盐结晶和钙结合蛋白。基质小泡是使类骨质钙化的重要结构。当成骨细胞被类骨质包埋后,便成为骨细胞。

●骨细胞 单个分布于骨板内或骨板间,胞体较小,呈扁椭圆形,有许多细长突起,胞质弱嗜碱性。骨细胞的胞体位于骨陷窝内,突起位于骨小管内。相邻骨细胞的突起以缝隙连接相连。骨陷窝和骨小管内含组织液。骨细胞对骨基质的更新和维持有重要作用。

●破骨细胞 数量较少,常位于骨组织表面。是一种多核的大细胞,直径100μm,含有2~50个核。现认为它是由多个单核细胞触合而成。光镜下,破骨细胞的胞质呈泡沫状,多为嗜酸性,贴近骨基质的一侧有纹状缘。电镜下,这一侧有许多不规则并分支的指状突起,称皱褶缘,皱褶缘周围的环形胞质区含许多微丝,而缺乏其它细胞器,称为亮区。皱褶缘基部胞质内含大量初级溶酶体,吞饮泡和次级溶酶体。破骨细胞有溶解和吸收骨基质的作用。在溶骨时,亮区紧贴骨基质表面。形成一道环形围堤,使所包围的皱褶缘区成为封闭的溶骨微环境,破骨细胞向该区释放多种蛋白酶,碳酸酐酶、柠檬酸和乳酸等,使骨基质溶解。

●骨松质 由数层平行排列的骨板和骨细胞构成大量针状或片状骨小梁,并相互连接成多孔隙网架结构,网孔即骨髓腔,其中充满红骨髓。

●骨密质 其骨板排列很规则,按骨板的排列方式分为环骨板、骨单位和间骨板。 ●环骨板 是环绕骨干外表面和内表面的骨板,分别称为外环骨板和内环骨板。外环骨板较厚,由数层到十多层,整齐地环绕骨干排列。内环骨板较薄,仅由几层骨板组成,而且排列不规则。

●骨单位 又称哈弗氏系统,位于内、外骨板之间,数量最多,是骨质的主要结

6

构单位。骨单位中轴为纵行的中央管,又称哈弗管。周围为4~20层同心圆排列的骨单位骨板,又称哈弗板。

●间骨板 位于骨单位或骨单位与环骨板之间,是原有骨单位或内外环骨板被吸收的残留部分,呈扇形或不规则形,其中无血管通道。

●骨膜 除关节面以外,骨的外面均覆以骨外膜;在骨髓腔面、骨小梁表面、穿通道和中央管内表面均覆以骨内膜。

●骨的发生 出生后仍继续生长发育,直到成年才停止生长。但骨内部的改建持续终生。骨发生有两种方式,即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

●膜内成骨 膜内成骨是先由间充质分化为胚胎性结缔组织膜,然后在此膜内成骨。人体的顶骨、额骨和销骨等以此方式发生。●软骨内成骨 软骨内成骨是由间充质先分化为软骨,再被骨组织取代。人体的四肢骨、躯干骨和部分颅底骨以此方式发生。

●软骨雏形的形成 在将要形成长骨的部位,间充质细胞密集并分化为透明软骨,其外形与长骨相似。周围有间充质分化的软骨膜。称为软骨雏形。

●软骨周骨化 在软骨雏形中段周围部,软骨膜内层的骨原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并在软骨表面形成薄层初级骨松质,称骨领。

●软骨内骨化 (1)初级骨化中心的形成(2)骨髓腔的形成与骨的增长,可观察出成骨活动的4个区域。①软骨贮备区:软骨细胞较小,分散。②软骨增生区:软骨细胞增大、分裂,同源细胞群纵向排列成行。③软骨钙化区:软骨细胞肥大,变成空泡状,最后死亡;软骨基质钙化并呈强嗜碱性。④成骨区:见有过渡型骨小梁和初级骨髓腔。(3)次级骨化中心的出现与骨骺的形成:

第5章 血液、淋巴和血细胞的发生

一、 重点内容

● 掌握各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 掌握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的特点 ● 了解造血诱导微环境的概念 ● 了解血细胞发生过程的形态演变

二、主要教学内容

●血液 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采取血液加入抗凝剂经沉淀后,可分三层,上层淡黄色的液体为血浆;中层薄层灰白色的是白细胞与血小板;下层猩红色的是红细胞。若血液中呈溶解状态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解状态的纤维蛋白时,液态的血液凝固成

7

血块,并析出淡黄色透明液体,称血清。

●红细胞 红细胞的正常值,男性是4.2×1012~5.5×1012/L;女性是3.5×1012~5×1012/L。血红蛋白(Hb)正常值,男性是120~150g/L;女性是105~135g/L。红细胞直径7.5~8.5μm,呈双面凹的圆盘状。这种形态特点可增加红细胞的表面积。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也无细胞器。细胞质内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有结合O2和CO2的功能。有利于气体的运输。红细胞有一定弹性和形态可变性。红细胞正常形态的维持需足够的ATP供给能量,一旦缺乏,红细胞由圆盘状变为棘球状。当血浆渗透压降低,进入红细胞水分过多时,可致红细胞肿胀,甚至破裂,称溶血。若血浆渗透压增高,细胞内水分析出过多,致细胞皱缩。

●网织红细胞 网组织红细胞是刚从骨髓进入血液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用煌焦油蓝染色,可见网织红细胞内有染成蓝色颗粒或细网,是细胞残留的核糖体,仍有合成血红蛋白的功能。网织红细胞进入外周血1~3天后,核糖体等细胞器即消失,成人外周血中网织红细胞占红细胞总数的0.5%~1%,新生儿高达3%~6%。

●白细胞:白细胞为无色有核的球形细胞,正常值为4×109~10×109/L。在光镜下,根据白细胞质内有无特殊颗粒,可分为有粒白细胞和无粒白细胞两类。粒细胞根据其特殊颗粒的嗜色性,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无粒细胞可分为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可分为嗜天青颗粒和特殊颗粒两种。嗜天青颗粒占20%,多位于细胞边缘,体积稍大,染成紫色,它是一种溶酶体,含髓过氧化物酶和酸性磷酸酶,能消化分解吞噬的异物。特殊颗粒占80%,体积较小,淡红色。内含碱性磷酸酶、吞噬素、溶菌酶等。能杀灭细菌。中性粒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吞噬功能。

●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0.5~3%。胞质内充满粗大的,分布均匀的嗜酸性颗粒。颗粒含酸性磷酸酶,芳基硫酸酯酶,过氧化物酶和组胺酶等。嗜酸性粒细胞也有变形运动,并具有趋化性,可吞噬异物或抗体抗原复合物,灭活组织胺,从而减轻过敏反应。还有抗寄生虫作用。

●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0%~1%。胞质内含大小不等、分布不匀的嗜碱性颗粒,可覆盖在核上。颗粒含组胺,肝素。胞质中还含有白三烯。这些物质可使平滑肌收缩,小血管通透性增高,可引起过敏反应。

●单核细胞:单核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3%~8%。胞质丰富呈灰蓝色,含有许多嗜天青颗粒。颗粒是溶酶体,内含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溶菌酶等。单核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明显趋化性。它在血液中停留1~5天后,穿出血管进入组织,分化为巨噬细胞。单核细胞与巨噬细胞均能吞噬异物。杀灭病原微生物,清除体内衰老病变的

8

细胞,参与调节免疫应答,分泌多种活性物质。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20~30%。分大、中、小三种,外周血以小淋巴细胞为主胞质很少,在核周形成一窄缘,染成天蓝色,含少量嗜天青颗粒。电镜下其胞质内有丰富的核糖体。淋巴细胞可分为三类,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大颗粒细胞包括K细胞和NK细胞。

●血小板:是骨髓巨核细胞脱落的小片胞质,直径2~4μm。血小板是双面凸的扁盘状,当受到刺激时,呈不规则形。血小板参与止血和凝血过程。当血管受损或破裂时,血小板粘附在受损的胶原纤维上,经一系列变化后,聚集成团形成止血栓并堵塞破损的血管;还可在表面IV因子的作用下,使血浆凝血酶原转变成凝血酶,凝血酶又催化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形成凝血块。

●造血器官的演变:人胚第6周肝开始造血,并持续至第5个月。继肝之后,脾也出现短暂的造血功能。从胚胎第4个月至终身,骨髓为主要造血器官。

●红骨髓:成人的红骨髓主要分布在扁骨,不规则骨及长骨骺端的松质骨中。红骨髓的结构主要由造血组织和血窦构成。造血组织是由网状组织和造血细胞组成。

●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重要的生物学特征有(1)自我复制,保持自身的特性不变。(2)有很强的增殖能力,受造血生长因子、细胞动员剂等因素作用,造血干细胞能大量分裂。(3)具有多向分化的能力,造血干细胞能分化成各系造血祖细胞。并由此分化为各系血细胞。

●造血祖细胞:造血祖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而来。它失去了自我复制的能力,依赖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来补充;造血祖细胞也失去了多向分化的能力。

●血细胞发生过程中的形态演变: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原始阶段、幼稚阶段和成熟阶段。其形态变化规律是:(1)胞体由大变小,但巨核细胞则是由小变大。(2)胞核由大变小。(3)胞质由少变多(4)细胞分裂能力从有到无。

第6章 肌肉组织

一.重点内容

● 掌握三种肌组织的光镜结构与功能特点

● 掌握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和肌丝的分子构筑以及心肌纤维的光、电镜结构与骨

骼肌纤维的不同点

● 了解骨骼肌纤维的收缩原理 二.主要教学内容

●肌肉组织的特点:肌细胞呈细长纤维状,又称肌纤维,肌细胞膜称肌膜,肌细胞质称肌浆,滑面内质网称肌浆网。肌组织根据结构和功能特点分骨骼肌、心肌、平滑肌三种。

●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骨骼肌纤维呈细长圆柱形,细胞核数量多,一条肌纤维内含有几十个甚至几百个核,核呈扁椭圆形,位于肌膜下方。每条肌原纤维上都有明暗

9

相间的带,即周期性横纹。明带又称I带,暗带又称A带,暗带中央有一条浅色窄带称H带,H带中央有一条深色的M线,明带中央有一条深色的Z线。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肌节,每个肌节由1/2I带 + A带 + 1/2I带构成。肌节是肌原纤维和骨骼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粗肌丝由肌球蛋白分子有序排列组成。肌球蛋白分子形如豆芽,分头和杆两部分,在头和杆连接点及杆上有两处类关节结构,可以屈动。M线两侧的肌球蛋白对称排列,肌球蛋白分子尾端朝向M线,头端朝向Z线并突出于粗肌丝表面形成横桥,肌球蛋白分子的头是ATP酶,能与ATP结合。当肌球蛋白分子头与肌动蛋白接触时,ATP酶被激活,分解ATP释放能量,使横桥发生屈伸运动。细肌丝由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组成。肌动蛋白分子单体呈球形,许多单体相互串联成串珠状,并形成双股螺旋链。每个肌动蛋白分子单体上都有一个可以与肌球蛋白头部相结合的位点。原肌球蛋白是由较短的双股螺旋多肽链组成,首尾相连,嵌于肌动蛋白双股螺旋链的浅沟内。肌钙蛋白由TnT、TnI、TnC三个球形亚单位构成,肌钙蛋白借TnT附着于原肌球蛋白分子上,TnC能与钙离子结合,TnI则能抑制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相互作用。横小管是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小管,又称T小管,其走向与肌纤维长轴垂直。人和哺乳动物的T小管位于A带和I带交界处,同一水平的T小管分支吻合并环绕每条肌原纤维。横小管可将肌膜的兴奋迅速传至每个肌节。肌浆网是肌纤维内特化的滑面内质网,位于横小管之间,又称纵小管。肌浆网沿肌纤维长轴纵行排列并包饶每条肌原纤维。横小管两侧的肌浆网扩大呈扁囊状,称终池,每条横小管与其两侧的终池组成三联体。肌浆网膜上有钙泵蛋白(一种ATP酶),有调节肌浆中钙离子的作用。

●骨骼肌纤维收缩的结构基础与原理:①神经冲动传至肌膜②肌膜的兴奋经横小管迅速传至终池和肌浆网,肌浆网膜上的钙泵活动,释放大量钙离子到肌浆内③钙离子与TnC结合,引起肌钙蛋白和原肌球蛋白构型发生变化,使肌动蛋白单体上的活性位点暴露出来并迅速与肌球蛋白头相接触④肌球蛋白分子头上的ATP酶被激活,分解ATP释放能量,肌球蛋白的头和杆发生屈动,头向M线方向摆动,将细肌丝拉向M线⑤细肌丝沿粗肌丝向A带内滑入,I带变窄,A带长度不变,H带缩窄或消失,肌节缩短,肌纤维收缩。

●心肌纤维的光镜结构:心肌纤维呈短柱状,常有分支,彼此吻合成网。心肌纤维一般只有一个核,呈卵圆形,位于细胞中央,少数为双核。心肌纤维连接处称闰盘,●心肌纤维的超微结构及与骨骼肌纤维的主要不同点 ①粗、细肌丝形成粗细不等的肌丝束,肌原纤维不明显,横纹不明显②横小管较粗,位于Z线水平,肌浆网稀疏,终池扁而小,常见横小管与一侧的终池紧贴形成二联体③闰盘位于Z线水平。

●平滑肌纤维的光、电镜结构特点及平滑肌细胞间的连接:平滑肌纤维呈长梭形,无横

10

纹,细胞核只有一个,椭圆形或杆状,位于细胞中央。

第7章 神经组织

一. 重点内容

● 掌握神经组织的一般结构

● 掌握神经细胞的光镜和电镜结构,神经元的分类和功能特征; ● 掌握突触的超微结构和功能及分类 ● 了解神经胶质细胞的种类和功能

● 掌握神经纤维的分类与光镜、电镜结构特点 ● 了解神经末梢的种类和主要功能 二. 主要教学内容

●神经组织的一般结构: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前者又叫神

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接受刺激、整合信息和传导冲动的能力。后者对前者起支持、保护、营养和绝缘等作用。

●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其胞体表面有单位膜组成的细胞膜,有接受

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 H.E.染色切片中,尼氏体呈嗜碱性颗粒状或斑块状,电镜下尼氏体由许多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构成。神经原纤维在光镜下镀银切片中由很多棕黑色的细长原纤维交错成网,并伸入树突和轴突。电镜下神经原纤维是由排列成束的神经丝和微管构成,它们构成神经元的细胞骨架,参与物质的运输。神经元的树突有多条。

●神经元的分类:根据神经元的功能可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 ●突触的分类和光、电镜结构:分为化学性突触和电突触两类。可分为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和突触后成分三部分。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

●周围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分类和功能: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有两种,即Schwann细胞和卫星细胞。

●神经纤维的概念:由神经元的长轴突外包胶质细胞组成。包裹中枢神经纤维轴突的胶质细胞是少突胶质细胞,包裹周围神经纤维轴突的是Schwann细胞。根据包裹轴突的胶质细胞是否形成髓鞘,神经纤维可分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

●中枢神经系统的有髓神经纤维的结构:其髓鞘由少突胶质细胞突起末端的扁平薄膜包卷轴突而形成;一个少突胶质细胞有多个突起可分别包卷多个轴突。

●神经末梢:是周围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按功能分感觉神经末梢和运动神经末梢两大类。感觉神经末梢是感觉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周围突的终末部分,该终末与其它结构共同组成感受器。

11

第8章 神经系统 一.重要内容

●了解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掌握大脑皮质、小脑皮质和脊髓的组织结构

二.主要教学内容

●大脑皮质分层 从表面到深层一般可分6层。1.分子层 2.外颗粒层 3.外锥体细胞层 4.内颗粒层 5.内锥体细胞层 6.多形细胞层 。

●小脑皮质分层 从外到内分三层。1.分子层 2.蒲肯野细胞层 3.颗粒层

●神经节的结构 可分脑、脊神经节和自主神经节两大类。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五版

本科教学讲稿

12

内容:第九章—第二十五章

年级:2003级本科 班级:1-4班 5-8班 主讲教师:程桂荣

组胚教研室

2004-4

程桂荣讲稿(2004、4 ~ 2004、6) 讲授班级:2003级本科1-4班、5-8班

内容:《组织学与胚胎学》 第五版 第九章-第二十五章

13

第9章 循环系统

一.目的要求

●掌握毛细血管的光镜结构和几种毛细血管的超微结构。

●掌握动脉管壁的一般结构及大动脉、中动脉和小动脉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掌握心脏的一般结构,了解心传导系统的组成。 二.主要教学内容

● 动脉管壁的一般结构 动脉根据其管径的大小,通常将动脉主要分为大动脉、中动脉和小动脉三级,均由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膜组成。内膜表面衬以内皮,内皮周围有内弹性膜,由弹性蛋白构成,膜上有许多孔。外膜由较疏松的结缔组织组成。 ●大动脉管壁的结构特点 1.内皮下层较厚,内弹性膜与中膜的弹性膜相连,故内弹性膜不明显。2.中膜主要由40~70层弹性膜组成,故又称弹性动脉,弹性膜之间为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及环行平滑肌。3.外膜较薄,由结缔组织组成,没有明显的外弹性膜。 ●中动脉管壁的结构特点 1.内皮下层较薄,内弹性膜明显,呈波浪状. 2.中膜主要由10~40层环行平滑肌组成,故又称肌性动脉。3. 外膜厚度与中膜相似,中膜和外膜的分界处有明显的外弹性膜。

●小动脉管壁的结构特点 小动脉和微动脉的收缩或舒张,能显著调节器官和组织的血流量。正常血压的维持,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外周阻力,而外周阻力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小动脉和微动脉平滑肌的收缩程度。

●毛细血管的结构、分类及分布 毛细血管的管径约6~8μm ,管壁主要由一层内皮细胞和基膜组成。内皮细胞基膜外有少许结缔组织。在电镜下,将毛细血管分为连续性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和血窦三型。连续性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间有紧密连接,基膜完整,胞质中有许多吞饮小泡。有孔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不含核的部分很薄,有许多贯穿细胞全厚的孔。血窦 管腔较大,形状不规则。某些内分泌腺的血窦内皮细胞有孔,有连续的基膜;肝的血窦内皮细胞有孔,细胞之间有较大的间隙,基板不连续,仅由网状纤维缠绕;脾血窦内皮细胞呈杆状,细胞间隙也较大。

●微循环的概念、组成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到微静脉之间的血循环。它是血液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是心血管系统在组织内真正实施物质交换的部位。微循环一般由微动脉、中间微动脉、真毛细血管、直捷通路、动静脉吻合和微静脉组成。

● 心脏壁的组织结构 心壁由三层膜组成,从内向外依次为心内膜、心肌膜和心外膜。心内膜包括内皮、内皮下层和心内膜下层三层。

第10章 免疫系统

14

一.重点内容

● 了解免疫的概念及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了解淋巴器官及分类

● 掌握淋巴结及脾的结构和功能。 ● 了解单核吞噬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二.教学内容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免疫系统主要由免疫细胞、淋巴组织和淋巴器官组成。 ●淋巴组织的概念及分类 按其存在形式,一般将淋巴组织分为弥散淋巴组织和淋巴小结两种。淋巴小结 又称淋巴滤泡,为淋巴组织聚集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小体,主要由B淋巴细胞组成。抗原刺激时,小结的中央染色较淡,细胞分裂相多,称生发中心。无生发中心的淋巴小结较小,称初级淋巴小结;有生发中心的淋巴小结,称次级淋巴小结。弥散淋巴组织 淋巴组织散在分布,周围无明显的界限。

●淋巴器官和分类 淋巴器官是以淋巴组织为主要成分构成的器官。依据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分为中枢淋巴器官和周围淋巴器官。

●胸腺的一般组织结构 胸腺表面有薄层结缔组织构成的被膜,被膜的结缔组织伸入胸腺实质,形成小叶间隔,将胸腺分成许多小叶。每一小叶又可分为周边的皮质和中央的髓质。

●血-胸腺屏障 胸腺皮质的毛细血管及其周围结构有屏障作用,称为血胸腺屏障,有下列数层构成1.连续性毛细血管的内皮 2.内皮基膜;3.血管周隙,内含巨噬细胞;4.上皮基膜;5.连续包绕的胸腺上皮细胞突起。

●淋巴结的组织结构 淋淋巴结的实质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皮质位于被膜下方,由浅层皮质、副皮质和皮质淋巴窦组成。浅层皮质含淋巴小结及小结之间的薄层淋巴组织,主要由B细胞构成。生发中心由明区、暗区两部分组成。暗区位于生发中心的内侧,由新转化的大淋巴细胞组成,其胞质的嗜碱性强,着色深。暗区的细胞分裂分化形成明区的中等大小的淋巴细胞。明区位于生发中心的外侧份,含有较多的网状细胞、巨噬细胞及滤泡树突细胞,故着色淡。副皮质区位于皮质的深层,为弥散淋巴组织,由深层皮质单位组成。髓质由髓索及髓窦组成。髓索为索状的淋巴组织。髓窦与皮质淋巴窦的结构相同。

●淋巴结的功能 (1)滤过淋巴液(2)进行免疫应答

●脾脏的组织结构及功能 脾的表面覆以较厚的被膜,有间皮覆盖。被膜结缔组织伸入脾内形成许多分支的小梁,它们相互连接构成脾的支架。脾由白髓、红髓和边缘区三部分组成。白髓包括动脉周围淋巴鞘和淋巴小结。动脉周围淋巴鞘 是围绕在中央动脉周围

15

的弥散淋巴组织,主要由T细胞构成胞。淋巴小结 又称脾小体,结构与淋巴结的淋巴小结相同。红髓分布于小梁周围及白髓之间,由脾索与脾血窦组成。脾索位于脾窦之间,由富含血细胞的索状淋巴组织构成。脾血窦由一层长杆状的内皮细胞平行排列而成,细胞间常有较宽的间隙。内皮外有环行围绕的网状纤维,使血窦壁呈栅栏状结构。脾的功能包括滤血、免疫应答、造血和储血。

●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组成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包括结缔组织内的巨噬细胞、肝内的

Kupffer细胞、肺内的尘细胞、神经组织内的小胶质细胞、骨组织内的破骨细胞、淋巴组织内的交错突细胞以及表皮内的郎格罕细胞等。它们均来源于骨髓内的幼单核细胞。

第11章 皮 肤

一、重点内容:

●掌握皮肤的基本结构

二、主要教学内容

●皮肤 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它由表皮和真皮两部分组成。

●表皮 位于皮肤浅层,由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组成。表皮细胞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角质形成细胞,构成表皮的主体,分层排列;另一类是非角质形成细胞,散在于角质形成细胞之间,包括黑[色]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梅克尔细胞。

●表皮的分层 在厚表皮,由深至浅,可清晰地分辨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

第12章 内分泌系统

一、重点内容

●掌握甲状腺及肾上腺的光镜结构及功能。

●掌握脑垂体的光镜结构及功能,下丘脑与脑垂体的关系。

●了解内分泌腺的一般结构特点,分泌含氮激素及分泌类固醇激素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

●了解甲状旁腺的光镜结构及功能,了解APUD及BNES的概念。 二、主要教学内容

●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 内分泌腺、分布于其它器官内的内分泌细胞群体和散在的内分泌细胞。

16

● 内分泌腺的一般结构特点:腺细胞排列成索状、网状、团状或围成滤泡状,无导管;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 内分泌腺细胞分类及超微结构特点:腺细胞分泌物称激素,根据激素的化学性质,将内分泌细胞分为分泌含氮类激素细胞和分泌类固醇激素细胞两类。●甲状腺一般结构 表面包有薄层结缔组织被膜,被膜结缔组织伸入腺实质,将其分为许多大小不等的小叶,甲状腺实质由大量的滤泡组成。

●甲状腺滤泡 由单层立方滤泡上皮细胞围成,滤泡腔内充满透明的胶质。滤泡上皮细胞形态随功能状态不同而变化。●滤泡旁细胞 位于滤泡之间或滤泡上皮细胞与基膜之间, 细胞稍大,胞质着色略淡。

● 滤泡旁细胞功能 甲状腺滤泡旁细胞释放降钙素。降钙素是一种多肽,能促进成骨细胞的活动,使骨盐沉着于类骨质,并抑制胃肠道和肾小管吸收Ca2+,从而使血钙下降。

●肾上腺一般结构 肾上腺表面包以结缔组织被膜,少量结缔组织伴随血管和神经伸入腺实质内。肾上腺实质由周边的皮质和中央的髓质两部分构成。皮质由外向内可分为三个带即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

●球状带 位于被膜下方,较薄,占皮质总体积的15%。细胞排列呈球状团块。球状带细胞分泌盐皮质激素,如醛固酮,调节水盐代谢,保钠排钾。

●束状带 是皮质中最厚的部分,占皮质总体积的78%。束状带细胞比皮质其它两带的细胞大,细胞呈多边形,排列成单行或双行细胞索,索间为窦状毛细血管和少量结缔组织。束状带细胞分泌糖皮质激素,主要为皮质醇和皮质酮。

●网状带 位于皮质的最内层,占皮质总体积的7%。网状带细胞主要分泌雄激素和少量雌激素。

● 肾上腺髓质的结构 位于肾上腺的中央,主要由排列成索或团的髓质细胞组成。

●髓质细胞 细胞较大,呈多边形。如用含铬盐的固定液固定标本,细胞胞质内呈现黄褐色的嗜铬颗粒,故又称为嗜铬细胞。 ●垂体构成:

远侧部(前叶) 腺垂体 结节部 中间部

垂体 后叶 神经部

神经垂体 漏斗 正中隆起 漏斗柄

17

●远侧部 即垂体前叶,依据腺细胞着色的差异,可将其分为嗜色细胞和嫌色细胞两大类。嗜色细胞又分为嗜酸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两种。

●嗜酸性细胞嗜酸性细胞有两种: 生长激素细胞和催乳激素细胞。

●生长激素细胞 此细胞合成和释放的生长激素能促进体内多种代谢过程,尤能刺激骺软骨生长,使骨增长。

●催乳激素细胞 此细胞分泌的催乳激素能促进乳腺发育和乳汁分泌。

●嗜碱性细胞 嗜碱性细胞有三种:促甲状腺激素细胞,促性腺激素细胞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

●促甲状腺激素细胞 此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滤泡的增生和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

●促性腺激素细胞 该细胞分泌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 此细胞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前者促进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分泌糖皮质激素。

●嫌色细胞 体积小,呈圆形或多角形,胞质少,着色浅,细胞界限不清楚。 ●神经垂体的组成 主要由无髓神经纤维、垂体细胞、丰富的窦状毛细血管和赫令小体组成。

●赫令小体 视上核和室旁核的大型神经内分泌细胞形成的分泌颗粒沿细胞的轴突运输到神经部贮存。轴突沿途呈串珠状膨大,膨大部内可见大量分泌颗粒聚集。

●垂体门脉系统 大脑基底动脉环发出的垂体上动脉从结节部上端进入神经垂体的漏斗,在该处形成第一级毛细血管网。该毛细血管网下行到结节部汇集形成十余条垂体门微静脉。这些微静脉下行进入远侧部,再度形成第二级毛细血管网。垂体门微静脉及其两端的毛细血管网共同构成垂体门脉系统。

●下丘脑和腺垂体关系 下丘脑视上区和结节区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释放激素或释放抑制激素经轴突释放入漏斗处的第一级毛细血管网内,继而经垂体门微静脉系统输至远侧部的第二级毛细血管网,调节相应腺细胞的分泌活动;腺垂体分泌的各种激素又可通过垂体血液环流,到达下丘脑,反馈影响其功能活动。

●下丘脑与神经垂体的关系 神经垂体与下丘脑直接相连,二者是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下丘脑视上区的视上核和室旁核内大型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轴突经漏斗直抵神经部,是神经部无髓神经纤维的主要来源。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在神经垂体内贮存,并释放入血窦,通过血循环作用于靶器官。

● 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 具有分泌功能的神经元(称分泌性神经元)和APUD细

胞统称为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 DNES)。

第13章 消化管

18

一.重点内容

● 掌握消化管的一般结构及各段结构特点 ● 掌握皱壁、绒毛及微绒毛的概念和构成 ●了解消化管的内分泌细胞 二.主要教学内容

●消化管壁的一般组织结构 消化管各段的管壁一般自内向外分为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四层。粘膜由上皮、固有层和粘膜肌层组成。消化管的两端为复层扁平上皮,其余均为单层柱状。固有层由细密结缔组织组成。粘膜肌层为薄层平滑肌。粘膜下层的结缔组织中含有较大的血管、淋巴管还有粘膜下神经丛。肌层,消化管两端为骨骼肌,其余部分均由平滑肌,一般为内环行、外纵行两层。外膜分纤维膜和浆膜两种。

●食管的组织结构特点 食管壁腔面有纵行皱襞,粘膜表面为未完全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粘膜肌层主要由纵行平滑肌束组成。粘膜下层含有粘液性的食管腺。肌层分内环外纵两层。食管的上1/3段为骨骼肌,下1/3段为平滑肌,中段则两者兼有。外膜是由结缔组织构成的纤维膜。

●胃壁的组织结构及相关功能 胃粘膜有许多纵行皱襞。粘膜表面有许多浅沟,将粘膜分成许多胃小区。粘膜表面的上皮下陷,形成胃小凹,每个小凹的底部有胃腺开口。上皮为单层柱状。 上皮下为固有层,胃底腺分布于胃底及胃体处,可分为颈、体及底部。胃底腺由壁细胞、主细胞、颈粘液细胞、干细胞和内分泌细胞组成。主细胞又称胃酶细胞,数量较多,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壁细胞,又称盐酸细胞,细胞胞质内有迂曲分支的细胞内分泌小管,小管腔内有许多微绒毛。壁细胞能合成和分泌盐酸。盐酸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成为胃蛋白酶。壁细胞还能分泌一种糖蛋白,称内因子。内因子能促进回肠吸收B12入血。颈粘液细胞,干细胞存在于基底部附于基膜上肌层一般由内斜行、中环行及外纵行三层平滑肌构成。外膜为浆膜。

●小肠的组织结构 小肠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小肠腔面可见许多环行皱襞,它是粘膜和粘膜下层共同向肠腔突出形成。粘膜表面有许多细小的突起,称肠绒,它是由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突出而成。绒毛的表面为单层状上皮,中轴为固有层结缔组织。覆在绒毛表面的上皮是由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和少量内分泌细胞组成,而肠腺上皮除上述细胞外,还有潘氏细胞和干细胞。 吸收细胞的游离面在光镜下可见明显的纹状缘,电镜下,是密集排列的微绒毛。 微绒毛表面有一层细胞衣。杯状细胞散在于吸收细胞之间,潘氏细胞(Paneth cell)位于肠腺的底部,常三五成群,细胞呈锥体形,固有层为细密的结缔组织,其间有较多的免疫细胞。绒毛中轴的固有层内有1~2条纵行的毛细淋巴管,称中央乳糜管,还有丰

19

富的有孔毛细血管网和散在的纵行平滑肌。

● 胃肠的内分泌细胞 胃肠的内分泌细胞,散在于胃、肠及腺体内的上皮细胞之间,

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它们分泌的多种激素统称为胃肠激素。它不但调节胃肠自身的运动和分泌活动,也参与调节其它器官的活动。

第14章 消化腺

一.重点内容

●了解唾液腺的一般结构及每种唾液腺的结构特点 ●掌握胰腺的结构和功能

●掌握肝小叶和门管区的光镜结构

●掌握肝细胞、肝血窦及窦周隙的超微结构 二.主要教学内容

●唾液腺一般组织结构:腺体由分泌部和导管部组成。其分泌部称腺泡。

●三对大唾液腺的特点 腮腺为纯浆液性腺,其闰管较长。分泌物含唾液淀粉酶多;颌下腺为混合腺,浆液性腺泡多,润管短,纹状管长;舌下腺为混合腺,以粘液性腺泡为主,无润管,纹状管短。

●胰腺的组织结构及功能 胰腺表面覆以薄层结缔组织被膜,结缔组织伸入腺内,将实质分隔为许多小叶。腺实质由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两部分组成。外分泌部为浆液性复管泡状腺。内分泌部是散在于外分泌部之间的细胞团,称胰岛。胰岛大小不一,人胰岛主要有A、B、D、PP四型细胞。

● 肝小叶的光镜结构 肝小叶是肝的基本结构单位,呈多角棱柱体,长约2mm,宽约

lmm。肝小叶的中央有一条沿其长轴走行的中央静脉。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单行排列成板状,称为肝板。肝板不规则,大致呈放射状,相邻肝板吻合连接成网,称肝板网。肝板之间是肝血窦,血窦经肝板上的孔洞互相通连,形成网状管道称肝血窦网。小叶周边一层环形肝板称界板。在切片中,肝板呈索状,称肝索。肝细局部凹陷,形胞相邻面的质膜成微细的小管,称胆小管,胆小管在肝板内也互相连接成网,称胆小管网。●肝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功能 肝小叶的主要成分是肝细胞,它有三种不同的邻接面,即血窦面、细胞连接面和胆小管面。血窦面有许多微绒毛,伸入血窦外面的窦周隙内。肝细胞连接面间有紧密连接、桥粒、缝隙连接等结构。胆小管面有微绒毛伸入管腔内。

20

●肝血窦的超微结构 肝血窦位于肝板之间,腔大而不规则,血液从肝小叶的周边经血窦流向中央,汇入中央静脉。血窦内皮细胞扁平且薄,内皮细胞有许多贯穿细胞的孔,孔上无隔膜。内皮外无基膜,仅见散在的网状纤维。内皮细胞之间常有较大的间隙。故肝血窦壁的通透性较大,除血细胞外,血浆中各种成分包括蛋白质和乳糜微粒等大分子物质均可通过,有利于肝细胞从血液中摄取物质和将分泌物排入血窦。肝巨噬细胞又称Kupffer细胞,形态不规则,有许多板状或丝状的伪足。细胞表面富于皱褶和微绒毛,还有较厚的糖衣。细胞常以其伪足附于内皮细胞表面或插入此细胞之间。

●窦周隙 又称Disse隙,位于血窦内皮细胞与肝细胞之间。窦周隙内充满来自血窦的血浆成分,肝细胞血窦面的微绒毛浸于其中。窦周隙内有散在的贮脂细胞和网状纤维。贮脂细胞形态不规则,有突起,常附于内皮细胞外面及肝细胞之间,其胞质内有许多大小不等的脂滴,还有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等结构。贮脂细胞的功能是贮存维生素A。

第15章 呼吸系统

一.重点内容 ● 掌握气管的结构。

● 掌握肺的结构及肺泡的超微结构与功能。 二.主要教学内容

●气管管壁的结构 气管管壁可分为三层,由内向外依次为:粘膜,粘膜下层和外膜。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由纤毛细胞、杯状细胞、基细胞、刷细胞和弥散神经内分泌细胞组成。粘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组成,与固有层之间无明显分界。此层内有弥散淋巴组织及淋巴小结等结构,另有较多的混合腺,称气管腺。外膜较厚,由透明软骨和疏松结缔组织构成。软骨呈\字型,缺口朝向气管后壁。

● 肺的一般结构 肺表面光滑,覆有浆膜,即胸膜脏层。肺实质由肺内支气管的各级分支和末端的肺泡构成。支气管分支进入肺叶,称叶支气管,再分支为段支气管,以下的多次分支称小支气管,小支气管的分支称细支气管,管径约1mm。细支气管继续分支,当管径为0.5mm时,称终末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以下的分支依次为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

●肺导气部的结构及其变化规律 导气部管壁结构与气管基本相似,由粘膜、粘膜下层和外膜构成。不同的是,其外膜中软骨呈不规则的片状,粘膜和粘膜下层之间出现环行排列的平滑肌束。可将导气部结构变化规律归纳为4个字:三无一多,即上皮内杯状细胞逐渐减少,至消失(无);管壁中混合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无);软骨片逐

21

渐减少,至消失(无);平滑肌相对增多(多),成为完整的环行层。

● 肺呼吸部的组织结构 呼吸部各部的共同特点是都有肺泡。呼吸性细支气管壁上有散在的肺泡开口,上皮为单层立方上皮,在肺泡开口处,移行为单层扁平上皮。上皮外有薄层弹性纤维及散在的平滑肌纤维。肺泡管管壁几乎完全由肺泡构成,其自身的结构仅存在于相邻肺泡开口之间,此处常膨大并突向管腔,称结节状膨大。肺泡囊是许多肺泡共同开口的囊腔,其相邻肺泡开口之间,无结节状膨大。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

●肺泡隔 相邻肺泡上皮之间的薄层结缔组织,称肺泡隔,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大量弹性纤维及肺巨噬细胞。

●肺泡上皮的微细结构与功能 肺泡上皮包括Ⅰ型和Ⅱ型两种细胞。I型肺泡细胞扁平,光镜下难以辨认。电镜下观察,细胞之间有紧密连接,近胞膜处有较多的吞饮小泡,可转运肺泡腔内的微小尘粒至间质内。II型肺泡细胞的功能:①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稳定肺泡直径。若这种物质减少,即导致肺泡表面张力增大,引起肺不张。②进行自我更新。③分裂增殖转化为I型肺泡细胞。

●气血屏障 毛细血管血液中的CO2与肺泡腔内的O2进行交换需要通过的结构称气血屏障,也叫做呼吸膜,厚约0.2~0.5μm,包括: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有的部位没有此层)、肺泡上皮基膜、I型肺泡细胞、肺泡表面液体层。间质性肺炎时,由于肺泡隔内结缔组织水肿,炎细胞浸润,可使肺泡隔增厚,影响气体交换。 ●肺泡孔 相邻肺泡之间的通道称肺泡孔,可沟通或均衡相邻肺泡内的气体。

一. 重点内容

● 掌握肾单位、集合小管的光镜结构、超微结构及其功能。 ● 掌握球旁复合体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 了解肾的血液循环特点。 二.主要教学内容

● 肾的一般结构 肾表面包有被膜,其实质分浅层的皮质和深层的髓质两部分。髓质主要由10~18个锥体形的结构构成,这些结构称肾锥体,伸入肾锥体间的皮质称肾柱。每个肾锥体及其周围的皮质组成一个肾叶。髓质的结构呈放射状伸入皮质,构成髓放线,髓放线之间的皮质称皮质迷路。每条髓放线及其周围的皮质迷路组成一个肾小叶。 泌尿小管可分为肾小管和集合小管两部分,每个肾小体和与其相连的肾小管构成一个肾单位。肾单位 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位于皮质迷路和肾柱, 主要由血管球和肾小囊构成。肾小管又可分为近端小管、细段和远端小管三段。近端小

22

17章 泌尿系统

管直部、细段、远端小管直部共同构成“U”形袢状结构,称肾单位袢,也叫髓袢。肾小体的微细结构和功能 肾小体呈圆球形,有两个极,微动脉出入的一端称血管极,血管极相对的一端称尿极。每个肾小体又可分为血管球和肾小囊两部分,血管球是一团蟠曲的毛细血管,包在肾小囊中,由入球微动脉分支而成。毛细血管汇集成一条出球微动脉,从血管极处离开肾小体。入球微动脉粗,出球微动脉细,因此血管球内具有较高的血压。当血液流经血管球毛细血管时,大量水分和小分子物质滤出 血管壁进入肾小囊。 血管球毛细血管属有孔型,孔上无隔膜。内皮细胞表面及内皮孔周围均覆有一层糖蛋白,富含带负电荷的唾液酸,对大分子物质的选择性通透起一定作用。大部分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外面有基膜包绕。。

肾小囊由肾小管起始端膨大凹陷而成,它具有双层壁,呈杯状包绕血管球。其外层壁称壁层,由单层扁平上皮组成。内层壁称脏层,两层之间的腔隙为肾小囊腔,与近端小管管腔相通。脏层细胞形态不规则,胞体上伸出许多大小不等的突起,故称足细胞。足细胞胞体较大,胞体上伸出几个大的初级突起,每个初级突起又分出许多指状的次级突起。相邻足细胞或足细胞本身的次级突起常互相穿插镶嵌,呈栅栏状,紧贴在血管球毛细血管基膜外。突起之间有间隙,称裂孔,孔上覆有一层薄膜,称裂孔膜。足细胞表面也覆有一层富含唾液酸的糖蛋白,对大分子物质滤入肾小囊腔具选择性通透作用。

● 滤过膜 血管球毛细血管内的血浆滤入肾小囊腔须经过三层结构:毛细血管有孔内皮、基膜和足细胞之间的裂孔膜,这三层结构称为滤过膜或滤过屏障。滤过膜的三层结构对血浆成分具有选择性的通透作用。

● 近端小管的结构与功能 近端小管曲部简称近曲小管。光镜下观察,近曲小管管腔小,管壁由单层立方或锥体形细胞围成。其游离面有刷状缘,基部有纵纹。电镜下观察,细胞游离面有密集排列的微绒毛,构成光镜下所见到的刷状缘。细胞侧面有许多指状侧突,相邻细胞的侧突相互交叉,故光镜下细胞分界不清。细胞基底部有质膜内褶,内褶之间有大量纵行排列的线粒体,质膜内褶和线粒体共同构成光镜下的纵纹。侧突和质膜内褶的质膜上含有丰富的Na+、K+-ATP酶,即钠泵,可将钠离子泵入周围的间质。近端小管是原尿重吸收的重要场所,原尿中85%以上的Na+、水、全部的葡萄糖、小分子蛋白质、多肽、氨基酸。

● 远端小管的结构及相关功能 远端小管曲部简称远曲小管,与近曲小管相比,远曲小管可重吸收水、Na+,排出 K+、H+、NH3等,对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起重要作用。其功能活动受激素的影响,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能促进其重吸收Na+,排出K+;垂体后叶的抗利尿激素能促进其对水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 集合小管的功能与远曲小管相似,其功能也受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 球旁复合体 球旁复合体主要包括球旁细胞、致密斑和球外系膜

23

细胞三部分,位于肾小体血管极处,大致排成三角形。

球旁细胞位于入球微动脉管壁上,由入球微动脉管壁中膜平滑肌细胞转化而成。其主要功能是合成和分泌肾素。

远端小管在靠近肾小体血管极处,紧贴肾小体一侧的上皮细胞增高、变窄,形成一斑块状隆起,称致密斑。致密班的细胞呈高柱状,排列紧密。致密斑是一种离子感受器,可感受远端小管腔内钠离子浓度的变化并将信息传递给球旁细胞和球外系膜细胞,调节其分泌活动。

18章 男性生殖系统

一. 目的要求

●了解睾丸的一般结构。

●掌握生精小管的结构及精子的发生过程。 二.主要教学内容

● 睾丸的一般结构 浆膜、白膜、睾丸纵隔、睾丸小叶、生精小管、直精小管、睾丸网、血管膜、睾丸间质、间质细胞等名词的含义。

● 生精小管管壁的结构 生精小管管壁主要由生精上皮构成,上皮

深面有较厚的基膜及胶原纤维和梭形的肌样细胞,肌样细胞的收缩有助于精子的排出。生精上皮包括两种类型的细胞:支持细胞和生精细胞。支持细胞位于生精细胞之间,生精细胞又可分为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

● 支持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支持细胞呈不规则的锥体状,细胞顶部和侧面有多个凹陷,其中镶嵌着各级生精细胞。细胞核呈椭圆形或三角形,核内染色质细疏,核仁明显。

● 血睾屏障 该屏障包括下列几层: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膜,结缔组织,生精上皮基膜及支持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其中紧密连接是血睾屏障的主要结构。血睾屏障的存在将生精小管的近腔室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一方面保证精子的发生在相当稳定的微环境中进行,另一方面,还可阻止精子抗原逸出,防止发生自体免疫反应。

● 精子的发生过程 精原细胞是最幼稚的生精细胞,紧贴在生精小管的基膜上,胞体较小,直径约12μm,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细胞质中除核糖体外,其它细胞器均不发达。初级精母细胞分裂后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由于在第一次成熟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并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故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核型为23,x或23,y(2nDNA)。次级精母细胞不进行DNA复制即进行第二次成熟分裂,分裂后形成两个精子细胞。精子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称为精子形成。在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主要发生

24

下列变化:(1)染色质浓缩,细胞核变长并移向细胞的一侧,构成精子头部。(2)高尔基复合体形成顶体泡,逐渐成帽状,覆盖在核的头端,成为顶体。(3)中心粒迁移到细胞核的尾侧,发出细长轴丝,形成精子尾部的中轴。(4)线粒体逐渐聚集于轴丝近段周围,形成线粒体鞘。顶体、细胞核、轴丝的表面均覆有薄层胞质和细胞膜,多余的细胞质聚集于精子尾部,最后脱落成残余体。

● 精子的形态结构 精子形似蝌蚪,全长约60μm,其结构包括头、尾两部分。头部主要由染色质高度浓缩的细胞核构成,核的前端覆有一帽状结构,为顶体。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精子尾细长,形似鞭毛,是精子的运动装置。电镜观察:尾部由前至后可分为四段:颈段、中段、主段和末段。

第19章 女性生殖系统

一· 目的要求

● 掌握卵巢的结构,卵泡的发育与成熟,排卵,黄体的形成、结构与功能;了解卵巢与脑垂体的关系。

● 掌握子宫的结构,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及其与卵巢的关系。 二.主要教学内容

● 卵巢的结构 表面为单层立方或扁平的表面上皮,其深层为薄层致密结缔组织白膜。白膜深层为实质,分周围的皮质和中央的髓质。皮质含有各级卵泡、黄体、闭锁卵泡、白体、低分化的基质细胞﹑网状纤维及散在的平滑肌纤维。髓质为富含弹性纤维、血管、淋巴管的疏松结缔组织。近卵巢门处有类似睾丸间质细胞的门细胞,分泌雄激素。

● 卵泡的发育与成熟 卵泡的发育一般分为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和成熟卵泡。

● 原始卵泡 位于皮质浅层,数量多,体积小,由中央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和周围一层扁平的卵泡细胞构成。初级卵母细胞为球形,卵泡细胞与卵母细胞之间有缝隙连接,对卵母细胞起支持营养作用。

● 初级卵泡 卵母细胞增大,卵泡细胞增生,由扁平变为立方或柱状,由单层变为多层,直至5,6层;最内层为柱状放射状排列的放射冠。在卵泡细胞与卵母细胞之间出现一层均质状﹑嗜酸性的透明带,其蛋白中有精子受体。

● 次级卵泡 在FSH的作用下,卵泡继续增大发育为次级卵泡。卵泡细胞增至6-12层,其中的小腔隙逐渐融合成卵泡腔,腔内充满卵泡液。卵母细胞、透明带、放射冠及部分卵泡细胞突入卵泡腔内形成卵丘。卵丘与卵泡腔周围的卵泡细胞,称颗粒层,构成卵泡壁。卵泡膜分化为内、外两层:卵泡膜内层细胞多,卵泡膜外层细胞、血管少,富

25

含环形排列的胶原纤维和平滑肌纤维。卵泡有内分泌功能,能产生多种物质,其中主要为雌激素。

● 成熟卵泡 :卵泡液急剧增多,卵泡体积显著增大,但卵泡细胞的数目不再增加,卵泡壁越来越薄并向卵巢表面突出。在排卵前36-48小时,初级卵母细胞恢复并完成第一次成熟分裂。

● 排卵 卵泡破裂,次级卵母细胞从卵巢排出的过程,称排卵。每个月经周期排一个卵,偶尔排两个或两个以上。排卵一般发生在月经周期的第14天。

● 黄体 排卵后,残留在卵巢内的卵泡塌陷。在LH的作用下,结缔组织和其中的毛细血管,将塌陷的颗粒层和卵泡膜内层的细胞,分隔成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团,外包结缔组织膜,新鲜时显黄色,称黄体。如果受精,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刺激下,黄体继续发育,称为妊娠黄体。如果没有受精,称月经黄体。

● 卵泡闭锁与间质腺 绝大多数卵泡在发育的各个阶段不能发育成熟排卵而逐渐退化,称闭锁卵泡。

● 子宫壁的结构 子宫壁由外向内分为外膜、肌层和粘膜。子宫外膜为浆膜。粘膜 又称子宫内膜,由上皮和固有层构成。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由分泌细胞和散在的纤毛细胞组成。固有层较厚,基质丰富,含有大量的基质细胞、子宫腺和网状纤维。子宫内膜可分为表浅的功能层和深部的基底层。功能层较厚,发生周期性剥脱,即月经。基底层较薄,不参与月经的形成,月经后,增生修补功能层。

●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自青春期至绝经期,子宫体与子宫底的功能层,在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周期性作用下发生周期性变化,既每28天左右发生一次内膜剥脱﹑出血﹑修复和增生,称月经周期。从月经的第一天起至下次月经的前一天为一个月经周期。在典型的28天周期中,第1~4天为月经期,第5~14天为增生期,第15~28天为分泌期。

第21章 人胚发生和早期发育

一.目的要求

● 了解精子的获能,掌握受精的过程、条件及意义。 ● 掌握人胚胎前3周的发育过程及胚泡植入的过程。 ● 掌握人胚胎第四至第8周的发育过程。 ● 掌握蜕膜、胎膜及胎盘的结构与功能。 二.主要教学内容

26

● 两性生殖细胞的成熟(见组织学)

● 获能 精子在女性生殖管道中获得受精能力的过程称获能。

● 受精 精子与卵子结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称受精,发生于输卵管的壶腹部。 受精过程:当精子接触到卵细胞周围的放射冠时,其顶体发生一系列变化并释放顶体酶,这一过程被称为顶体反应。

受精的条件 ① 发育正常并已获能的精子与发育正常的卵细胞在限定的时间相遇是受精的基本条件。②精液中精子的数量和质量必须正常。③男、女性生殖管道必须通畅,否则受精也不可能实现。

受精的意义 ①受精是两性生殖细胞相互融合和相互激活的过程,是新生命的开端。②受精过程是双亲的遗传基因随机组合的过程,并使受精卵恢复二倍体核型,因而由受精卵发育来的新个体既保持了双亲的遗传特征,又有着比双亲更丰富多样的遗传特征和更强的生命力。③受精决定新个体的遗传性别。

● 卵裂 受精卵早期的细胞分裂称为卵裂,卵裂后的子细胞称卵裂球。 ● 胚泡 桑椹胚的细胞继续分裂增殖。当卵裂球的数目增至100个左右时,细胞间出现若干小的间隙。小间隙逐渐融合成一个大腔,腔内充满液体,整个胚形似囊泡,故称胚泡。胚泡中间的腔称胚泡腔,胚泡的壁由单层细胞构成,故名滋养层。在胚泡腔的一端有一团大而不规则形的细胞团,称内细胞群。

● 植入 胚泡侵入子宫内膜的过程称植入,又称着床,始于受精后第5天末或第6天初,完成于第11天左右,常见的植入部位是子宫前壁或后壁的中上份。

植入过程:受精后第5天,包绕胚泡的透明带溶解消失,胚端滋养层粘附于子宫内膜表面,并分泌溶组织酶分解消化与其粘附的子宫内膜的功能层。

● 蜕膜 植入后的子宫内膜改称蜕膜,蜕膜中的基质细胞改称蜕膜细胞。根据蜕膜与胚泡的位置关系,通常将蜕膜分为三个部分:位居胚泡深面的部分称基蜕膜,覆盖在胚泡浅层的部分称包蜕膜,其余部位的蜕膜称壁蜕膜。

● 二胚层胚盘及相关结构的形成(第二周) 在植入进行的同时,即受精后第7天,内细胞群就已分化为两层细胞,上方的一层柱状细胞称上胚层,下方的一层立方细胞称下胚层。受精后第8天,在上胚层细胞之间出现了一个充满液体的小腔。由于小腔的扩大,一层上胚层细胞被推向胚端的细胞滋养层,形成了贴在细胞滋养层内面的膜,这就是最早的羊膜,形成羊膜的细胞称成羊膜细胞,由羊膜和上胚层围成的腔称羊膜腔,腔内的液体称羊水,由羊膜环绕羊膜腔形成的囊称羊膜囊。受精后第9天,下胚层周缘的细胞增生并逐渐覆盖了细胞滋养层的内表面,形成一个位于下胚层下方的囊,称初级卵黄囊。受精后第10—11天,在胚泡腔内出现了疏松的网状组织,称胚外中胚层。● 三胚层胚盘及相关结构的形成 (第三周) 胚胎发育至第三周初,二胚层胚盘尾端中

27

线处的上胚层细胞增生,在上、下胚层之间形成一条纵行的细胞索,称原条。原条的头端膨大成结节状,称原结。原结的背面凹陷,称原凹。在原条背面中线也出现一纵行浅沟,称原沟。上胚层细胞增殖并通过原条在上、下胚层之间向周边迁移。其中一部分细胞进入下胚层并逐渐置换了下胚层细胞,形成一层新的细胞,称内胚层;另一部分细胞则在上、下两胚层之间形成第三层细胞,称胚内中胚层,即中胚层。在内胚层和中胚层出现之后,上胚层便改称外胚层。至此,胚盘由内、外、中三个胚层构成,称三胚层胚盘。

三胚层的分化及胚体的形成

外胚层的分化:胚胎发育至第3周末,在脊索的诱导下,其背侧的外胚层增厚,形成了一个头端宽大、尾端狭小的细胞板层,称神经板。

中胚层的分化:位于三胚层胚盘中轴部位的中胚层增生,在中轴线两侧形成两条增厚的细胞索,称轴旁中胚层。胚盘外侧的中胚层称侧中胚层。轴旁中胚层与侧中胚层之间的中胚层称间介中胚层。胚胎发育至20天左右,轴旁中胚层呈节段性增生,形成分节状的中胚层团块,称体节。

内胚层的分化:当胚胎逐渐由盘状卷折成桶状时,内胚层被包入胚体,形成原始消化管,以后将分化为消化管、消化腺、呼吸管道、肺以及中耳、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膀胱等器官的上皮。

胚体外形的建立:由于胚体各部生长速度不一样,胚盘边缘向腹侧卷折,出现头褶、尾褶及左右侧褶,因此,盘状胚卷折成头大尾小的圆柱体。结果:胚体突入羊膜腔,浸泡在羊水中,体蒂和卵黄囊在胚体腹侧合并,外包羊膜,形成脐带;口咽膜和泄殖腔膜分别转到胚体头、尾两端的腹侧;外胚层包于胚体外表面,内胚层卷折到胚体内,形成头、尾方向的纵管,即原始消化管,其头端由口咽膜封闭,尾端以泄殖腔膜与外界相隔,中段通过卵黄蒂与卵黄囊相连。随后,颜面、四肢发生,至8周末,胚体初具人形。

● 胎膜 胎膜包括绒毛膜、羊膜、卵黄囊、尿囊和脐带。

绒毛膜由滋养层和胚外中胚层的壁层构成。胚泡植入子宫内膜后,滋养层迅速增生为两层,即内面的细胞滋养层和外面的合体滋养层,两层细胞在胚泡表面形成一些突起,突起的表面为合体滋养层,中央为细胞滋养层。这就是最初的绒毛,称初级干绒毛。胚外中胚层和胚外体腔的出现,使滋养层的内面增添了一层胚外中胚层的壁层,两层组织紧密相贴,构成了绒毛膜板。胚外中胚层从绒毛膜板长入初级干绒毛的中轴,使初级干绒毛变成了次级干绒毛。次级干绒毛和绒毛膜板合称绒毛膜。

卵黄囊:人胚卵黄囊的出现只是生物进化过程的重演。卵黄蒂退化后,其与肠管相接处常遗留一个小憩室,即回肠壁上的美克尔憩室。

羊膜囊:最初羊膜囊位于胚盘的背侧,胚盘的上胚层就是羊膜囊的底,囊腔中充满

28

羊水。羊膜薄而透明,由单层羊膜上皮和薄层胚外中胚层构成。妊娠早期的羊水无色透明,主要由羊膜上皮分泌而来。妊娠中期和晚期,羊水变浑浊,内含越来越多的胎儿分泌物、排泄物和脱落的上皮。

尿囊:尿囊是卵黄囊的尾侧壁伸向体蒂的一个盲囊。胱中的尿液就会通过此管溢出脐外。这种畸形称脐尿瘘。

脐带:脐带是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唯一通道,呈索条状,一端连于胎儿脐部,另一端连于胎盘。脐带外包羊膜,内有粘液性结缔组织,两条脐动脉、一条脐静脉互相盘绕,呈螺旋状走行。

● 胎盘 足月胎儿的胎盘呈圆盘状,胎盘有两个面:胎儿面和母体面。胎儿面光滑,表面覆盖羊膜,脐带附着于中央或偏中央。透过羊膜可见脐血管的分支由脐带附着处向四周呈辐射状走行。母体面粗糙,由不规则的浅沟将其分隔成15—30个胎盘小叶。

胎盘由胎儿的丛密绒毛膜和母体的基蜕膜共同构成。丛密绒毛膜上有60个左右的干绒毛,各呈树状深入基蜕膜。绒毛主干借细胞滋养层壳固定于基蜕膜,因此又称固定绒毛。

胎盘的血液循环和胎盘膜 胎盘内有母体和子体两套血液循环通路:母体血循环通路起自子宫动脉的分支,经螺旋动脉、绒毛间隙的血池最终汇入子宫静脉;胎儿血循环通路起自脐动脐,经绒毛内毛细血管最终汇入脐静脉。母体血和胎儿血均流经胎盘,但二者互不相混,之间隔有一层极薄的膜,称胎盘膜,也叫胎盘屏障。胎盘膜由下列几层组成:绒毛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膜、滋养层上皮及其基膜、两层基膜间的少量结缔组织。 胎盘的生理功能:胎盘具有物质交换、防卫屏障和内分泌等重要生理功能。

第27章 心血管系统的发生

一. 目的要求

● 了解原始心血管系统的建立。

● 掌握心脏的发生、演变及其发生过程中常见的先天性畸形。 ● 掌握胎儿血液循环的途径、特点和生后的改变。 二.主要教学内容

29

●原始心血管系统的建立 人胚发育到第2周末至3周初,卵黄囊壁上的胚外中胚层内出现许多细胞团,称为血岛。血岛周边的细胞分化为扁平的内皮细胞,内皮细胞围成的管道即原始血管,也叫内皮管。血岛中央的细胞逐渐变圆,分化成造血干细胞。

● 原始心脏的形成 心脏发生于生心区。人胚发育至第三周初,在口咽膜头端的生心区内,出现一对前后纵行、左右并列的细胞索,称生心板,很快,板的中央变空,形成一对心管。生心板的背侧出现一个腔隙,称围心腔。随着胚体头褶的形成,生心板由口咽膜的头侧转到咽的腹侧,围心腔则转到生心板的腹侧,并逐渐扩大,向背侧包绕生心板(即心管)。随着胚体侧褶的形成,左、右心管逐渐向中线靠拢,融合为一条心管,心管的头尾两端分别与动、静脉相连。与此同时,心管与周围的间充质一起在背侧逐渐陷入围心腔,于是,心管的背侧出现了心背系膜,将心管连于围心腔的背侧壁。随后,心背系膜的中部退化,头、尾端存留,形成一个孔道,左右交通,即心包横窦。心管周围的间充质发育成心肌膜和心外膜。心肌膜产生一层细胞外基质,富含透明脂酸,充填于内皮和心肌膜之间,称心胶质,发育成内皮下的组织。

● 心脏外形的建立 随着胚胎发育,心管上出现两个缩窄环,将心管分成三部分,由头端向尾端依次称心球、心室和心房。心球与前方的动脉干相连。随后,在心房的尾端又出现一个膨大部分,称静脉窦,其尾端分为左、右两个角。左、右总主静脉、脐静脉和卵黄静脉分别通入两角。

● 房室管的分隔 胚胎发育到第4周末,在房室管背侧壁和腹侧壁的正中线处,心内膜下组织增生,形成两个隆起,分别称为背、腹心内膜垫。两个心内膜垫相对生长,互相融合,将房室管分成左、右两个管道,即左、右房室孔。围绕房室孔的间充质增生,突向管腔,形成瓣膜,左侧为二尖瓣,右侧为三尖瓣。

● 原始心房的分隔及与之相关的常见畸形 在心内膜垫发生的同时,原始心房顶端背侧壁的正中线处,发生一镰形矢状薄膜,称第I房间隔或原发隔,此隔渐向心内膜垫方向生长并与之融合,将原始心房分为左右两部分,其游离缘的凹陷处和心内膜垫之间暂留有一孔,称第I房间孔或原发孔,该孔的存在使左右心房仍然相通。以后,心内膜垫组织增生,逐渐与原发隔游离缘融合,使该孔逐渐缩小,最后封闭。在第I房间孔闭合之前,第I房间隔的头端被吸收,又形成一个孔,称第II房间孔或继发孔,使左右心房仍能相通。与此同时,在原发隔的右侧,从心房顶端腹侧壁长出一较厚的半月形隔膜,称第II房间隔或继发隔。继发隔与心内膜垫融合后,其下方也留有一孔,呈卵圆形,称卵圆孔,其位置在继发孔的尾端,原发隔的下部恰好覆盖在卵圆孔的左侧。原发隔很薄,相当于卵圆孔上的瓣膜,故称卵圆孔瓣。出生前,由于右心房压力高,加之卵圆孔瓣的存在,右心房的血液可流入左心房,反之则不能。出生后,肺循环开始,左心房压力增大,致使两个隔膜紧密相贴并逐渐愈合,卵圆孔封闭,左、右心房完全分隔。

30

在原始心房分隔过程中常见的畸形是房间隔缺损,最常发生在卵圆孔处,常见原因为:①在形成继发孔时,原发隔过度吸收,不能完全遮盖卵圆孔;②继发隔发育不全,形成异常大的卵圆孔,以致卵圆孔瓣不能完全将其封闭;③既有原发隔过度吸收,同时继发隔又形成大的卵圆孔;④卵圆孔瓣出现穿孔。

● 静脉窦的演变及永久性左右心房的形成 静脉窦的尾端分为左、右两个角,分别与同侧的总主静脉、脐静脉和卵黄静脉相连。开始时,两个角是对称的,以后由于大量血液流入右角,故右角逐渐变大,而左角则渐萎缩变小,其远端成为左房斜静脉的根部,近端成为冠状窦。胚胎发育第7~8周时,原始右心房扩展很快,静脉窦右角被吸收并入右心房,成为永久性右心房的光滑部,原始右心房成为右心耳。原始左心房最初只有一条肺静脉通入,该静脉分出左、右属支,每条属支各又分为两支。由于原始左心房的扩展,肺静脉根部及其左、右属支被吸收并入左心房,成为永久性左心房的光滑部,于是,便有4条肺静脉直接汇入左心房,原始左心房成为左心耳。 ● 动脉干与心动脉球的分隔 胚胎发育第5周,动脉干和心动脉球的内膜组织局部增厚,形成一对螺旋状纵嵴,向下延伸,称左、右球嵴。以后,左、右球嵴在中线融合,形成螺旋状走行的隔,称主肺动脉隔,将动脉干和心动脉球分隔成两条并行的管道:肺动脉干和升主动脉。由于主肺动脉隔呈螺旋状走行,故分隔成的主、肺动脉相互盘旋,即肺动脉在起始部居于升主动脉右侧,继而绕到其腹侧,最后经升主动脉的左侧绕至其背侧。在主动脉和肺动脉起始处,内膜组织局部增厚,分别形成主动脉和肺动脉的半月瓣。

● 原始心室的分隔 人胚第4周末,在心室底壁心尖处,发生一较厚的半月形肌性隔膜,称室间隔肌部。此隔向心内膜垫方向生长,将心室分成左右两部分。由于室间隔肌部上缘凹陷,它心内膜垫之间留有一孔,称室间孔,使左、右心室相通。以后,左、右球嵴的组织向下延伸,室间隔肌部游离缘及心内膜垫的结缔组织增生,共同形成一薄膜,将室间孔封闭。这一薄膜称室间隔膜部。室间孔封闭后,主动脉与左心室相通,肺动脉干即与右心室相通。在原始心室分隔过程中常见的畸形是室间隔缺损,最常发生在膜部,称膜性室间隔缺损,常由于心内膜垫组织未能与左右球嵴和室间隔肌部融合所致。肌性室间隔缺损较少见,常由于肌性隔形成时心肌膜组织过度吸收所致,可出现在肌性隔的各个部位,呈单发性或多发性。另外,若室间隔缺如,将形成两房一室三腔心。

● 胎儿血液循环及其生后的改变 主要变化为:①脐静脉(腹腔内部分)闭锁,成为肝圆韧带;脐动脉近侧一小段保留,成为膀胱上动脉,大部分闭锁,成为脐外侧韧带。②肝的静脉导管闭锁成为静脉韧带。③卵圆孔闭锁。④动脉导管闭锁成为动脉韧带。出生后,由于肺动脉压降低,动脉导管壁上的平滑肌收缩,导致动脉导管呈功

31

能性关闭。以后,管壁平滑肌细胞和内膜组织增生,形成内膜垫突入腔内,使管腔变窄。由肺动脉干来的血流途经动脉导管的狭窄管道时,常引起局部血流高压,形成血栓,使管腔逐渐闭锁。一般在出生后3个月左右,动脉导管达到结构上的闭锁。若出生后动脉导管仍不闭锁,或闭锁不全,肺动脉、主动脉依旧相通,即造成动脉导管未闭。由于动脉导管未闭合,主动脉的血流可经动脉导管向右分流,造成肺循环量增加,体循环量减少,严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

《完》

程桂荣

2004,3, 3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