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同步练习:第二课与山为邻 下载本文

第二课 与山为邻 第1节 垂直的生计

安第斯山脉在

世界的位置

1.安第斯山脉的概况(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安第斯山脉从北到南纵贯南美洲大陆,全长近9 000千米,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秘鲁的大部分国土位于安第斯山区,中部地区平均海拔4 000多米。

(2)垂直的自然景观

①成因:这里气候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从山麓到山顶气候差异显著,自然景观随之呈现出明显的变化。一般而言,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 000米,气温下降约6℃。

②表现(见上图)

海拔1 500米以下的山脚为热带,分布着热带雨林;

海拔1 500-3 000米的山区为暖温带,分布着灌木、矮树、草地; 海拔3 000-4 500米的山区为寒温带,分布着大面积的草原; 海拔4 500米以上的地方,终年积雪。

原因:一般而言,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山体不同高度的自然景观差异明显。 2.印第安人的生产特色(或:印第安人是如何利用山体不同高度发展生产的?) (1)安第斯山区的环境特点:这里气候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从山麓到山顶气候差异显著,自然景观随之呈现出明显的变化。地势起伏很大,海拔越高,气候越寒冷,空气越稀薄,对人类活动造成许多限制。

(2)印第安人利用安第斯山区的环境特点,形成了山下山上不同的生产生活景观。 地区 在海拔较低的山种植业 谷和山坡处 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 居民以放牧驯养的羊驼和骆马为生。气候极为寒冷,经常在山区的高海拔畜牧业 处 供了衣食来源 阔的干寒草地 羊驼和骆马的奶、肉与皮革为人们提遭受霜冻,形成了广生产特色 相应的自然环境 印第安人开辟梯田,种植水稻、玉米、——

秘鲁山区农业活动示意图

3.印第安人的生活特色

(1)衣食:玉米和马铃薯是山区居民的主要粮食。羊驼和骆马的奶、肉与皮革为人们提供了衣食来源。

(2)交通:多山的地形严重影响了交通和经济的发展,修筑铁路和公路困难重重。但是,骆马却能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自如,体小但耐饥耐渴,是当地居民的主要运输工具。

(3)穿着:羊驼毛质地轻柔,纤维细长,保暖性强,极为珍贵,有“纤维上帝”之美誉。羊驼毛出口是秘鲁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

4.印第安人的发展

(1)过去:勤劳智慧的印第安人,不仅培育了多种农作物,而且创造了古老灿烂的文明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如今:在严酷的高寒山区,他们仍在辛勤劳作,与自然和谐共存,为人类奉献着丰富的物质与精神财富。

说明秘鲁境内的印第安人形成山下山上不同生产生活景观的自然原因。从中体现了什么道理?

(1)原因:大部分国土位于安第斯山区,平均海拔较高。从山麓到山顶气候差异显著,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自然景观随之呈现出明显的变化。当地印第安人根据海拔的高低,因地制宜地组织农业生产,形成了不同的生产生活景观。

(2)道理:自然环境影响了人文环境(或: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自然环境、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关系的图示: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世界最高峰是喜马拉雅山 ②欧洲最高大的山是阿尔卑斯山

③安第斯山脉有“南美洲脊梁”之美誉 ④北美洲最雄伟的山脉是阿特拉斯山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 000米,气温下降0.6℃ ②安第斯山区气候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从山麓到山顶气候差异显著

③安第斯山区的高海拔处,印第安人开辟梯田,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

④安第斯山区地势崎岖,气候寒冷,空气稀薄,对人类活动造成许多限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安第斯山脉从山麓到山顶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这种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经纬度

B.地势

C.洋流

D.气候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回答4—5题。

4.甲地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