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计划 下载本文

寨沟小学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教研制度建设工作全局,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文件和教育部学校教研项目组有关学校教研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和指示精神,积极实施《孟津县开展学校教研规划》,高度关注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研究方式的变革,高度重视需要帮助学校的学校教研制度建设,促进全体教师的和谐发展。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提高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对学校教研的认识水。

2.进一步激活广大教师参与教研的主体意识,使教师真正成为实践的主体,反思的主体,行动跟进的主体,自我发展的主体。逐步建立一种教育、教学、研究、学习一体化的新型职业生活方式。

3.进一步树立实践第一的的思想。应当清晰,不能解决学校教学实际问题的研究,不能改进教学行为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不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研究。

4、进一步提高专业研究人员对学校教师课堂教学的专业指导水平,课堂教学最有发言权的是教师,专业引领是对话和共享。要积极营造尊重、民主、平等的氛围,引领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心悦诚服),要有一份真情的投入(理解才能接纳),要有一颗真善的心(感动就会追求)。

5、总结提炼一批体现余杭学校教研制度建设特色的经验案例。 三、工作重点与措施

(一) 积极构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校教研文化。

只有文化才有相对稳定性和持续性,课改进展到此时,必须靠文化来巩固和推进。

1、积极构建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只重制度管理转向制度与人性并重(要善于经营人心),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积极营造民主、合作、共享的学习研究文化。

教研员、学校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在学校教研中是平等、伙伴的关系。

教师个体的实践与反思是实施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基础与前提(核心因素,理解与实践的对话;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心灵沟通??); 教师同伴的交流与合作是实施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标志与灵魂;(合作、共享、共生?——文化的重建);专业人员的有效参与是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可持续、向纵深发展的关键。(理论与实践的对话和重建;对经验的完善和提升??

3、打造勇于实践,乐于开放的教研文化。

实践性是学校教研的最根本的特征。要改变一所学校,需要不断开展校内教研活动,让教师们敞开教室的大门,进行相互评论,除此以外别无他法。教师的专业

化成长归根到底要落脚于自身及其日常教学。脱离日常教学实践、不能转化为职业生活方式的所谓“专业提高”是不可持续的,甚至只能是昙花一现。

(二) 努力推进以校为本教研工作的均衡发展。 1、示范引路,推进平衡发展。

发挥学校教研基地学校的带动优势,发挥学校教研制度建设基地学校的示范作用,建立学校教研工作经验共享平台。以学区为单位,本学期至少有一次学校教研开放、观摩活动;建立定期学校教研经验介绍制度。

2、发挥骨干教师的领头羊作用,推进平衡发展。 (三) 促进中青年、老年教师的和谐发展。

课改已进重要阶段,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将进入新课程教学,促进中青年、老年教师专业水平的整体提高已是当务之急。

1、搭建中老年教师,特别是中年教师课堂教学研讨的平台。这些教师有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愿望,关键在于营造氛围,积极鼓励。

2、各项评比范围和政策,适度拓宽和倾斜。如,优质课评比参加对象,或放宽年龄,或按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分别进行;骨干教师评比向中年教师倾斜等。

(四) 总结教研组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实施以来的经验 1、深度调研,发现经验。

2、整合提炼,形成案例。教研组在实践中已积累了许多颇有特色的做法和经验,需要专业人员和他们共同去整合和提炼,本学期主要通过案例的形式加以总结。如制度创新案例,内容与形式创新。

(五) 认真做好几项工作。 1、学校教研教师的评比。 2、评比先进教研组。

3、汇编教研制度建设的经验案例集。

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学校教研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研究、指导、服务教学的宗旨,开拓创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开展课程改革,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一、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深化教改科研

1.学习“十六大”等文件,开创教改新局面。组织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更新思想观念,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教学奋斗目标,开创教学改革工作新局面。

2.扩大和推广教学改革实验。依据《孟津县中小学教学改革实验课题管理办法》,抓好市立项的254项教改实验,加强教改实验的过程管理和指导,定期检查和调研,及时推广有创新的成效显著的教改课题。

3.加强科研课题研究和指导。积极支持和帮助学校参加国家和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的课题研究。组织开展“主体教育”、“创造教育”、“学科探究性学习”、“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等科研课题研究。市教研室中学理科组织开展“探究式”教学模式课题研究。

4.开展教改优秀课评选活动。组织教师开展包括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模式结构、教学手段、方法等各方面的课堂教学改革,上优秀课。学校课改实验教师中开展课改优秀课评选活动,激励教师上好课改课。

二、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工作

新学年全县小学和中学从起始年级开始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进行课程改革。课程改革要以素质教育的观念为指导,遵循教育教学的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发挥课程体系的教育功能,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健康地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1.组织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学科课程标准。深刻领会课程改革意义和精神,领会新课程基本理念,明确学科课程标准的培养目标和内容要求,增强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2.做好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秋季开学前,有关教师都要参加培训学习,培训内容包括通识培训、课程标准培训、教材培训和教学培训。县教研室组织全市学科骨干教师教材教法培训。

3.加强课程改革的教学研究。把课改作为教研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研究和指导,解决课改工作出现的各种问题。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组织与课改有关的教改实验和课题研究,努力探索适应课程改革的教学结构模式与方法。组织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促进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加强教学研究、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