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吉林省延边汪清县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解析版) 下载本文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C(A项,张冠李戴,“选材具有宽广性、典型性”是“纯文学”小说的特点。B项,“传奇”错,根据文本“唐人传奇”是“纯文学”小说发展的一种阶段性表现,另外明清戏剧也叫“传奇”。D项,“向社会提供启发性或隐喻性艺术形象的任务”的是“纯文学”小说的特征。) 2.A(对研究的目的表述错误,应是“旨在阐明通俗小说的特点”。)

3.B(由通俗小说的定义和特征可知,“心理时空、意识流、情节淡化等艺术手法”不适合通俗小说的创作。) 4.【答案】B

【解析】B项与例句均为结构助词“的”;A项,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C项,指示代词,这,此。D项,动词,到,往。 5.【答案】C

【解析】C项,“上”名词作状语,向上。A、B、D三项均为名词作动词,分别解释为:向南飞、落下来、向东流。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题干要求选出“各句中文言句式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答题关键词“句式”“ 不同”。A.复驾言兮焉求 宾语前置句;B.既自以心为形役 被动句;C.彼且奚适也宾语前置句;D.而莫之夭阏者宾语前置句。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考点考向的要求,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B项,农历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最后一天叫晦,选项表述正好颠倒。故选B。 8.A(“又故意安排翠翠送行”错,原文是老船夫本想让翠翠到屋里烧水煮饭,自己看船。翠翠不肯上岸,客人却已下船。)

9.①勇敢聪明。白鸡关滩出事,从急浪中援救过三个人,可见其勇敢。二老来送酒葫芦,也借此想向翠翠表达爱意,为了避免老船夫的误解,故意编出燃火驱狼而没有女人唱歌的事。可见其聪明。②大胆追求爱情。在与老船夫交谈时,直接称赞翠翠“长得很好看”,在翠翠为他摆渡回家时,邀请翠翠到他家看船,以此表达对翠翠的喜爱。③尊老谦虚。面对老船夫的赞扬,不仅赞扬老船夫勤快,也表示自己“不辜负日头”。(每点2分)

10.“好的,妙的”①表面上看好像是在赞美酒不错,②实际上是表现老船夫对二老傩送的赞美,他认为二老这小伙子无论长相、人品还是能力方面都不错。③也是对上文“是否去看船”的回答,老船夫认为这是两位年轻人再次相见,彼此加深印象的好机会。(每点2分) 11.D(原文是“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之。是时,诸王

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

12.C(“江南三大名楼”不包括阅江楼。) 13.C(“受到世人赞许”文中没有体现。)

14.(1)(王勃)听说虢州盛产草药,求托门路弄了个虢州参军的小官,(便于研究医学)。他倚仗自己的才华,傲视同僚下属,被他们所共同嫉妒。(补出省略的主语、被动句、“陵藉”各1分,句意2分)

(2)到王勃那里,轻松、愉快地接过笔来,也不推辞。都督大怒,起身假装上厕所,暗中派遣下属窥探王勃的文章,随时汇报。(“沆然”“更衣”“辄报”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王勃,字子安,是绛州龙门人。六岁的时候就能写文章,九岁那一年,读到了(大儒)颜师古注解的《汉书》,就作了一篇《汉书指瑕》来挑出它的错误。唐高宗麟德初年,官员刘祥道奉旨巡行关内,王勃给刘祥道写了一封信,展示自己的才学。刘祥道上表给朝廷,对策成绩优秀。当时他还不满二十岁,就被授予朝散郎的官职,多次献上精美的颂文给皇帝。皇子沛王听说了他的名气,就把王勃请到自己的府中,担任专门的著作工作,评定编次《平台秘略》一书。书写成以后,沛王对王勃更加宠爱信任。当时,皇子们喜欢玩斗鸡游戏,王勃开玩笑写了一篇檄文声讨英王的斗鸡,高宗皇帝大怒道:“这么下去将会挑起皇子之间的矛盾。”把王勃轰出了王府。

王勃被轰走后,游历到四川剑南。曾登上葛愦山远望,感慨地怀念起三国诸葛亮的功绩,写下诗篇展露情怀。(王勃)听说虢州盛产草药,求托门路弄了个虢州参军的小官,(便于研究医学)。他倚仗自己的才华,傲视同僚下属,被他们所共同嫉妒。官府的奴才曹达犯了罪,藏在王勃的寓所,王勃害怕事情泄露,就把他杀了。事情暴露之后,本该问死罪,正好赶上大赦,只免除了他的职名。父亲王福畸,为雍州司功参军,因为王勃的缘故降职至交趾县令。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渡海时溺水,惊悸而死,享年二十九岁。

当年,王勃路过钟陵,正赶上九月九日都督在滕王阁大宴宾客,事先背地里命他的女婿作一篇序以向宾客夸耀,于是拿出纸笔遍请宾客作序,大家都不敢接受。到王勃那里,轻松、愉快地接过笔来,也不推辞。都督大怒,起身假装上厕所,暗中派遣下属窥探王勃的文章,随时汇报。汇报了一两次之后,文章的语言越来越奇妙,都督兴奋地说:“这真是个天才!”连忙请他将文章全部写完,宾主尽欢而散。王勃做文章的时候,刚开始并不精密思索,先磨数升墨汁,然后大量饮酒,拉过一床被子蒙头而卧,等醒来之后,拿过笔来就写完全篇,一字不改,当时的人称王勃为“腹中写稿”。王勃还特别喜欢著书立说。

当年,王勃的祖父王通,隋末住在白牛溪,教养了很多门客。曾经创作了从汉魏至晋时的一百二十篇史料,用来当作古《尚书》的续篇,后来序文亡佚,有十篇只有目录,没有文章,王勃将缺失的地方补充完整,最终定稿二十五篇。他又认为,做为一个人,不能不懂医学,当时长安名医曹元有秘密的医术,王勃跟他行医学习,全都掌握了曹元的医学精华。他

曾经读《易经》,晚上梦中仿佛有人告诉他:“《易经》中有个太极,你要好好思考!”醒来后便写作《易发挥》,一连写了好几篇,写到了《晋卦》,恰逢生病,这件事就中止了。王勃作 了一部《唐家千岁历》。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都凭文章齐名,天下称为“初唐四杰”。杨炯曾说:“我惭愧排在卢照邻前,而对排在王勃后面感到羞耻。”当时的评议者也认为是这样。

15.D(“夕阳的背景为诗歌增添了亮色”错,“秋水”“夕阳”皆为衰景,烘托“白鹭”的孤独。)

16.①诗人托物言志,“幽姿闲白媚”表现了怀才不遇,无人赏识的孤独;②“逸翮思一骋”表达了渴望实现理想抱负的愿望;③最后两句希望得到李侍郎荐举提携,青云直上。(每点2分)

17.(1)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2)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 18.A(一以贯之:指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从一而终:形容用情专一。出尔反尔: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白相矛盾。翻云覆雨: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举世瞩目: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引人注目:吸引人们注意。昭然若揭:形容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含有贬义。彰明较著:指事情或道理极其明显,很容易看清。)

19.C(第一段讲的是中美贸易摩擦问题,据此可以排除A、B两项。第二段主要分析了美国一些人的冷战思维,主要引发中美贸易摩擦的是人为因素,据此可排除D项,综合考虑故选C项。)

20.B(原句存在三个问题,语序不当,“使”字应在“他们”之前;连词“以至”使用错误;“抵制”一词使用不当。)

21.问题分析:“郊游(交友)”“全部(全不)”“抱团(报团)”三个词都容易产生误解,“希遵照执行”比较书面,尽量不用单音词“希”。广播通知也是实用文体,当删去文学语言,如“四月,惠风和畅,天朗气清”“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春光里”。

①“郊游”改为“春游”;②“请高一同学全部参加”改为“请高~所有同学参加”;③“抱团行动”改为“统一行动”;④“希”改为“希望”;⑤删掉文学性语言“四月,惠风和畅,天朗气清。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春光里”。(每处1分)

22.①选一种担当(2分)②一如探索——多一点勇敢(2分) ③一如考试——多一点儿智慧(2分)

23.【审题指导】首先选定文化名人,确定其精神闪光点。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坚贞,王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积极进取精神,李密的拳拳孝心等,然后立意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