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张玉利) 下载本文

浅的兴趣到意义深远的兴趣;从目光短浅到目光远大;从不明白自我到明白和控制自我的过程。

领导方式不好会影响人的成熟。领导方式应针对下级不同的成熟程度分别指导。传统的领导方式适用于领导那些行为不成熟或心智迟钝的人,对成熟的人不适用。领导者要创造条件帮助和知道下级行为趋于成熟。为此,扩大职工的工作范围,采取参与式的以职工为中心的领导方式,加大职工的责任,以及更多地依赖职工的自我控制等,给下级在工作中成长成熟的机会,有助于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等需要的满足,从而激励人们发挥潜力,实现组织目标。 3)经济人”到“复杂人”的四种假设 “经济人(Economic Man)”假设

这种假设认为,在企业里人的行为主要目的是追求自身的利益,工作的动机是为了获取经济报酬。基于这种假设的管理方式是,组织应以经济报酬使人服从和作出成绩;并应以权力和控制体系来保证组织的运转。管理的重点是订立各种严格的工作规范,加强各种法规和管制,以提高效率完成任务。要提高工人的工作士气,要用金钱刺激,同时对消极怠工者严厉惩罚,采取“萝卜加大棒”的政策。泰勒制就是“经济人”观点的典型代表。 “社会人(Social Man)”假设

“社会人”的概念是梅奥在霍桑实验中得出的结论。这种假设认为:(1)人的行为动机不只是追求金钱,而是人的社会需要;(2)工业革命和工业合理化的结果,使工作本身失去了意义,人们只能从工作中的社会关系去寻求乐趣和意义;(3)工人对同事之间的社会影响力要比组织所给予的经济报酬更为重视;(4)工人的工作效率,随着上级能满足他们社会需要的程度而改变。

“社会人”假设,比“经济人”假设,无疑是一大进步,它强调了人的社会性需要,突出了人际关系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基于这种假设的管理方式是,强调除了应注意工作目标的完成外,更应注意从事此项工作的人们的需要,并设法给予满足;不应只注意指挥、监督等,更应重视员工之间的关系,培养和形成员工的归属感;不应只注重对个人的奖励,应提倡集体奖励制度。在这种理论指导下,产生了职工参与管理的思想,以便满足职工的社会性需要与“成就”需要,突出自我控制。

“自我实现人(Self-actualizing Man)”假设

这是马斯洛提出的。所谓自我实现,是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这种假设认为:(1)人的需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低级需要满足后,便追求高级需要,自我实现是人的高级需要;(2)人们因工作而变得成熟,人有独立自主的倾向;(3)人有自动自发的能力,能够自我控制。

基于这种假设的管理方式是:(1)强调改变管理职能的重点。管理经济人的重点放在工作上,即放在计划、组织和监督上;管理社会人主要是建立亲善的感情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而管理自我实现人应重在创造一个使人得以发挥才能的工作环境,此时的管理者已不再是指挥者、调节者和监督者,而是起辅助者的作用,给予员工支持和帮助。(2)改变激励的方式。经济人和社会人的假设,激励的力量来自金钱和人际关系等外部因素,对自我实现人主要是给予来自工作本身的内在激励,让他们担当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担负责任。在管理制度上给予工人更多的自主权,实行自我控制,让工人参与管理和决策,共同分享权力。 “复杂人(Complex Man)”假设

埃得加·谢恩认为人是复杂多变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和需要,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和情景中也会有不同的表现。这种假设认为:(1)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这些需要随着人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变化而改变;(2)人在

- 49 -

同一时间内有各种需要和动机,这些需要和动机会发生相互作用并结合为统一整体,形成错综复杂的动机模式;(3)人在组织中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是不断变化的,因而会产生新的需要和动机;(4)人在不同单位或同一单位的不同部门工作,会产生不同的需要;(5)由于人的需要不同,能力各异,对不同的管理方式会有不同的反应,因此没有适合于任何组织、任何时间、任何个人的统一的管理方式。这种假设要求了解,每个人的个性差异,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措施。

6.在授权时,应注意考虑哪些因素?如何让避免受权重的障碍?

答:德鲁克说过,授权的真正含义是不去做别人能做的事,(授权别人去做),而去做那些必须自己做的事(不必授权)。

所谓授权,是指上级给于下级的权力和责任,使下级在一定的监督下,拥有相当的自主权和行动权。授权者对受权者有指挥、监督权,授权者对受权者负有汇报情况及完成任务的责任。

授权对于一个组织的发展来讲十分重要。授权可以使高层管理者从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专心处理组织的重大问题,控制全局;可以提高下属的工作情绪,增强其责任心,并增进效率;可以增长下属的才干,使下属有机会独立处理问题,从而提高管理水平;而且还可以充分发挥下属的专长,以补救授权者自身的不足。

(授权的作用) 1)授权的过程

授权是一个过程,其中包括分派任务;授予权力;明确责任;确立监控权。

1.任务的分派。权力的分配和委任来自于实现组织目标的客观需要。

2.权力的授予。即给予下属行动的权力或指挥他人行动的权力,给予一定的权力是使受权者得以实现所分派任务的基本保证。

3.责任的明确。当受权人接受了任务并拥有了所必需的权力后,就有义务去完成所分派的工作并运用所委任的权力,受权人的责任主要表现在向授权者承诺保证完成所分派的任务。保证不滥用权力,并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和权力使用情况接受授权者的奖励或惩处。

4.监控权的确认。授权者可以向下属分派工作责任,但自己仍要对组织负有最终的责任,因此,授权不同于放权,授权者给予受权人的只是代理权,而不是所有权。为此,在授权过程中,要明确授权者与受权者之间的权力关系。 2)影响授权的因素

1.组织规模。大型组织中的管理者越来越多地使用授权。 2.责任或决策的重要性。一项责任或决策越重要,则越不太可能授权给下级。 3.任务的复杂性。任务越复杂,高层管理者越难于充分获得最新的信息,作出有效的决策。复杂的任务要求更高的专业知识,与此相关的决策应该授权给有必要技术知识的人来做。

4.组织文化。如果管理者信任下属,则支持较高程度的授权。如果上级管理部门不相信下级的能力,则他们会尽可能减少授权。

5.下属的才能。授权要求下属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以接受权力并执行之。如果下属缺乏这些条件,上级管理部门就会减少授权。 3)有效授权的原则

管理者由于授权不当所引起的失败要比其它原因引起的失败多得多,因此,每一个管理者都应研究授权的方法和技巧:

明确授权的目的和权限范围。授权者在向受权者明确所授事项时,必须明确任务目标及权责范围,使受权者能清楚地工作。授权是在下放用于某项工作的权力,而不是无限制地放权。

- 50 -

职、权、责、利相当。为了保证受权者能够完成所分派的任务,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授权者必须授予充分的权力并许以相应的利益。只有职责而没有职权,无法顺利地工作;而只有职权而无职责,也会造成滥用权力、瞎指挥和官僚主义。授权必须是有职有权,有权有责且有责有利。

正确选择受权者。在选择受权者时,应遵循“因事择人,施能授权”和“职以能授,爵以功授”的原则。

加强监督控制,建立反馈机制。授权者要对受权者的行为负责,因此,就必须加强对受权者的监督控制。

十一章 领导技能

1.沟通的障碍有哪些?他们分别是如何影响有效沟通的?

答:个人性权利所产生的影响力有时会大于职务性权力所产生的影响力;也表明即使没有成为名以上的领导者,也要注意培养自己的领导技能也可以适时发挥自己的领导才能。

沟通是互通情报、化解矛盾、持久保持组织活力的重要手段,有效的沟通对领导者而言是十分重要的领导艺术。

沟通是信息发送者通过一定的沟通渠道把信息传递给其他人的活动。

要争取理解管理学意义上的沟通,应当注意把握以下三个基本点:1)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2)沟通是知识信息、观念和想法在不同人之间的共同分享。3)沟通需要借助一定的符号形式来实现。

一个完整的沟通过程可以分为发送者对信息的编码和接收者对信息的解码两大主要活动内容,并且沟通需要在信息发送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经过多次循环的多次反馈的过程。

- 51 -

沟通类型:现实组织中,许多信息的传递需要经历多个信息发送者和信息接收者环节,才能到达信息的最终的接受者。如果在组织内部不能建立起顺畅的信息传递渠道和有序的信息沟通网络,信息将很难在多个人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根据信息传递的渠道不同,可将沟通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正式沟通:是按照组织设计中实现规定好的结构系统和信息流动的路径、方向、媒体等惊醒信息沟通。从沟通渠道看,正是沟通一般与组织所组训的层级关系有关,包括1)纵向沟通;2)横向沟通;3)斜向沟通(交叉沟通)。从沟通网络看,正是沟通分为五类,即1)链式(联系面很窄,满意度较低,信息容易失真。);2)环式(集中化程度比较低,满意度高。如果组织中需要创造一中能激发高昂时期的氛围来实现组织的目标,环式沟通是较为理想的。);3)Y式(主管人员工作任务比较繁忙,需要有人协助筛选信息和提供决策依据,同时还要在最大程度上实行有效沟通控制、职位如秘书);4)轮式沟通(准确度高,解决问题速度快,控制力强。适用于接受组织紧急任务,既强调快速反应,又要求严格质量的情形。);5)全通道式沟通(组织成员比较熟悉,地位差异比较小,可以直接、自由地发表意见,合作氛围浓,有利于集思广益,提高了准确性,士气,增强合作精神。)

非正式沟通:是指正式组织途径以外的信息沟通方式,主要以小道消息方式跨越传统的部门、单位以及层次间的社会关系来传递信息。灵活性强,随意性强,信息扭曲和失真度高。

非正式沟通优点:沟通直接不拘形式,直接明了,速度快,容易及时了解到正是沟通难以提供的内幕消息。缺点:难以控制,传递信息不确切,容易形成小集团,小圈子,从而影响组织的凝聚力和人心稳定。

非正式沟通根本无法消除,应对其加以了解、适应和调整,使其有效地发挥沟通的重要作用。

沟通中的障碍:

1)信息发送方面的障碍:技能;知识;态度;社会文化系统。

2)信息传递过程中的障碍:信息传递中技术性的障碍时常存在。信息沟通经过的环节越来越多,是真的程度就越严重。信息传递时机和地点选择不合适,也与沟通者的人为因素有关。要改进信息传递的效果,需要在技术因素和人为因素上同时采取措施克服各种可能存在的障碍。

3)信息接收方面的障碍:信息传递到接收方,并不等于接受者就会接受合理就该信息。这一过程同样也受到个体自身的技能、知识、态度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改进沟通过程的技巧:

1)根据沟通任务的性质来选择合适的沟通类

首先应该分析所需沟通任务的性质,根据沟通任务的复杂程度,沟通任务从简到繁可以分为:传达命令;给予或要求信息或资料;达成一致意见或决定。(联系有效群体决策) 2)注意培养倾听的技巧

3)选择适当的沟通媒体

2.团队建设为什么越来越受到重视?

答:团队是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在特定的可操作范围内,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共同合作所组成的共同体。要正确理解团队,应当注意区别团队与工作群体的差别。真正意义上的团队强调一群人能够以任务为中心,互相合作,每个人都能够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能力贡献给自己所在的团队。

- 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