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导论-期末试卷及答案 下载本文

遥感导论期末试卷A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1分) 1. 微波是指波长在 -- 之间的电磁波

2. 散射现象的实质是电磁波在传输中遇到大气微粒而产生的一种衍射现象,按散射粒子与波长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种散射: 、和。

3. 就遥感而言,被动遥感主要利用_______、_______等稳定辐射,使太阳活动对遥感的影响减至最小。 4. 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5. Landsat和SPOT的传感器都是光电成像类的,具体是、 (列出具体传感器类型)

5. .SPOT-1、2、3卫星上携带的HRV--高分辨率可见光扫描仪,可以作两种观测:、.,这也是SPOT卫星的优势所在。 7. 美国高分辨率民用卫星有、

8. SAR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它属于_______(主动/被动)遥感技术。 9..雷达的空间分辨率可以分为两种:、

10. 灰度重采样的方法有:、、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12分) 1. 黑体: 2. 邻域增强

3. 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

三、问答题(共计67分)

1. 为什么我们能用遥感识别地物? 5分

2. 引起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6分

3. 与可见光和红外遥感相比,微波遥感有什么特点? 10分 4. 简述非监督分类的过程。8分

5. 侧视雷达是怎么工作的?其工作原理是什么?8分

6. 请结合所学Landdsat和SPOT卫星的知识,谈谈陆地卫星的特点15分 7. 请结合所学遥感知识,谈谈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 15分

遥感导论期末试卷B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

1. 微波是指波长在 -- 之间的电磁波

2. 散射现象的实质是电磁波在传输中遇到大气微粒而产生的一种衍射现象,按散射粒子与波长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种散射: 、和。

3. 就遥感而言,被动遥感主要利用_______、_______等稳定辐射,使太阳活动对遥感的影响减至最小。 4. 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5. 我们使用四种分辨率来衡量传感器的性能,具体是:、 、、

6. Landsat和SPOT的传感器都是光电成像类的,具体是、 (列出具体传感器类型)

7. .SPOT-1、2、3卫星上携带的HRV--高分辨率可见光扫描仪,可以作两种观测:、.,这也是SPOT卫星的优势所在。 8. 美国高分辨率民用卫星有、

9. SAR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它属于_______(主动/被动)遥感技术。 10..雷达的空间分辨率可以分为两种:、 11. 灰度重采样的方法有:、、

12. 数字图像增强的主要方法有、

、、。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8分) 1. 黑体

2. 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 三、问答题(共计62分)

1. 什么是地球辐射的分段性? 6分

2. 按遥感所使用波段,可以将遥感技术分为哪三类?在这三类中,大气散射对它们分别有什么影响? 8分

3. 为什么要对遥感影像进行辐射纠正,辐射误差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4. 合成孔径雷达的工作原理和过程 10分 5. 什么是平滑和锐化,请分别说明其在遥感技术中的应用 8分 6. 影响遥感图像分类精度的因素有哪些? 10分

7. 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高光谱遥感的认识 10分 遥感导论 课程试卷A

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 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

2、 归一化植被指数与比值植被指数 3、 辐照度与辐射出射度

4、 加色法与减色法 5、 全球定位系统

三、 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 1.遥感系统包括,,, ,。

2.按遥感传感器的探测波段遥感分为,,,,。 3.大气散射分为,,。 4、常用的锐化方法有,,,。 5、目标地物识别特征包括,,,,, ,,,。

6、高光谱遥感应用于植被研究的主要技术方法有, 和,,。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 简述有关热辐射的3个定律。

2、 简述陆地卫星TM影像的波谱特征。 3、 简述植物的光谱特征。

4、 比较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的优缺点。

5、 什么是大气窗口?列举几个遥感中常用的大气窗口。 四、论述题(共计20分,每小题10分)

1、水体的光谱特征是什么?水体识别可包括哪些内容?

2、综合论述太阳辐射传播到地球表面又返回到遥感传感器这一整个过程所发生的物理现象。 遥感导论 课程试卷B

二、 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 遥感2射亮度3色法4谱遥感5球定位系统 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 1.遥感系统包括,,,, 。

按遥感传感器的探测波段遥感分为 用的换的方法有,,。标地物识别特征包括,,,,, ,,,。

5、地物的空间关系主要表现为,,, 和五种关系。

6、地质遥感包括,,。

1、 简述航空遥感影像的特点。 2、 如何评价遥感图像的质量?

3、 比较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的优缺点。

4、 高光谱提取地质矿物成分的主要技术方法是什么? 5、 什么是大气窗口?列举遥感中常用的大气窗口。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水体的光谱特征是什么?水体识别可包括哪些内容?

2、综合论述太阳辐射传播到地球表面又返回到遥感传感器这一整个过程所发生的物理现象。 遥感导论 课程试卷B

三、 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 遥感2射亮度3色法4谱遥感5球定位系统 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 1感系统包括,,,,。

按遥感传感器的探测波段遥感分为 用的换的方法有,,。标地物识别特征包括,,,,, ,,,。

5、地物的空间关系主要表现为,,, 和五种关系。 6、地质遥感包括,,。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 )1、用减色法合成的遥感图像是假彩色图像。 ( )2、微波图像的空间分辨率随波长不同而不同。 ( )3、中值滤波是为了达到去除噪声的目的。

( )4、点状地物位于线状地物的某一点时,它们是相交关系。

( )5、水中叶绿素浓度增加,蓝光波段的反射率下降,绿光波段的反射率增高。 ( )6、差值运算可消除因地形起伏引起的畸变。 ( )7、几何校正时图像边缘部分不用选取控制点。

( )8、电磁波谱是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递减排列。 ( )9、云雾呈白色是由米氏散射造成的。

( )10、热红外遥感影像上的阴影是地物温度的反映。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

6、 简述航空遥感影像的特点。 7、 如何评价遥感图像的质量?

8、 比较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的优缺点。

9、 高光谱提取地质矿物成分的主要技术方法是什么? 10、 什么是大气窗口?列举遥感中常用的大气窗口。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水体的光谱特征是什么?水体识别可包括哪些内容?

2、综合论述太阳辐射传播到地球表面又返回到遥感传感器这一整个过程所发生的物理现象。

遥感导论 课程试卷1 一、名词解释(30分) 1、遥感

2、数字地球 3、电磁波谱 4、大气窗口 5、黑体

6、航空相片比例尺 二、简答题(50分)

1、简述有关热辐射的3个定律. 2、航空摄影的种类.

3、陆地卫星TM的波谱特征. 4、简要回答4种以上的航天影像. 5、季节环境因子对图象信息的影响. 三、论述题(20分)

1、论述遥感技术在地学研究中的作用和应用前景.

遥感导论 课程试卷2 一、解释下列概念与现象(30分)

1、数字地球2、电磁波谱3、大气窗口4、红移”5、航空摄影比例尺6、遥感

二、简答题(30分)

1、遥感类型的划分依据及其基本情况(8分) 2、画图表示太阳辐照度分布曲线(5分) 3、黑体辐射的三个基本特征(10分)

4、画出四种常见地物的反射光谱曲线(7分) 三、论述题(40分)

1、陆地卫星专题制图仪(TM)各波段的光谱信息特征及水在各波段上的表现. 2、森林灾害遥感监测的基本原理.

遥感导论 课程试卷3 一、名词解释(20分)

1、遥感 2、电磁波谱 3、大气窗口 4、黑体 5、加色法 二填空题(20分)

1、遥感系统包括,,, ,。

2、按遥感传感器的探测波段遥感分为, ,,,。

3、大气散射分为,,。 4、试举三个陆地卫星,,。 5、常用的锐化方法有,,,

三简答题(30分)

1、遥感类型的划分依据及其基本情况 2、画图表示太阳辐照度分布曲线 3、黑体辐射的三个基本特征

4、画出四种常见地物的反射光谱曲线 5、简述有关热辐射的3个定律. 四、论述题(30分)

1、森林灾害遥感监测的基本原理.

2、综合论述太阳辐射传播到地球表面又返回到遥感传感器这一整个过程所发生的物理现象。

遥感导论 课程试卷4 一、名词解释(20分)

1、辐射亮度 2、多光谱空间 3、高光谱遥感 4、地理信息系统 5、航空摄影比例尺 二、填空题(20分)

1、遥感影像变形的原因有,,,

,。

2、平滑是为了达到的目的。 3、目标地物识别特征包括,,,,,

,,,。

4.热红外影像上的阴影是。 5.遥感扫描影像的特征有,,。 6.微波影像上的阴影是。

三简答题(30分)

1、航空摄影的种类.

2、陆地卫星TM的波谱特征. 3、简要回答4种以上的航天影像. 4、季节环境因子对图象信息的影响. 5、遥感的特点。 四、论述题(30分)

1、高光谱在植被研究中有哪些应用?主要技术方法是什么? 2、微波成像与摄影.扫描成像有何本质区别?

遥感导论 课程试卷5 一、名词解释(20分)

1、加色法 2、辐射亮度 3、多光谱空间 4、遥感

5、高光谱遥感 二填空题(20分)

1感系统包括,,,,。

遥感传感器的探测波段遥感分为,,, 遥感影像地图的主要特点有。 地物的空间关系主要表现为,。 和五种关系。 5、点状地物位于面状地物的边界,两者是关系。 三、简答题(30分) 1、遥感的特点。 2、航空遥感影像的特点 3、水体的光谱特征是什么?水体识别可包括哪些内容? 4、高光谱在植被研究中有哪些应用?主要技术方法是什么? 5、什么是全球定位系统? 四、论述题(30分) 1、什么是专家系统?遥感图像解译的专家系统组成部分中,哪些是核心部分? 2、论述遥感技术在地学研究中的作用和应用前景. (提示:可以结合实际专题信息提取进行论述.) 遥感导论 课程试卷6 一、名词解释(20分) 1、电磁波谱 2、高光谱遥感 3、地理信息系统 4、加色法 5、黑体 二、填空题(20分) 1、大气散射分为,,。 2、试举三个陆地卫星,,。

3、常用的彩色变换的方法有,,

4、热红外影像上的阴影是。 5、遥感扫描影像的特征有,,。

6、线状地物上多点位于面状地物边界,两者是关系。 7、水体遥感包括,,,

,。

8、平滑是为了达到的目的 三、简答题(30分)

1、遥感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2、微波遥感影像的特点

3、如何评价遥感图像的质量?

4、数字图像和模拟图像有什么区别? 5、岩石的反射光谱特征是什么? 四、论述题(30分)

1、高光谱提取地质矿物成分的主要技术方法是什么? 2、森林灾害遥感监测的基本原理.

遥感导论 课程试卷7 一填空题(30分)

1.试举三个陆地卫星,,。 遥感统包括,,,,。

3.按遥感传感器的探测波段遥感分为,,,,。 4.大气散射分为,,。 5目标地物识别特包括,,,,, ,,,。

6.热红外影像上的阴影是。 遥感扫描影像的特征有,,。

8.点状地物位于线状地物的某一点,两者是关系。 二简答题(30分) 1.遥感的特点。

2.遥感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3.摄影成像的基本原理是社么?

4.比较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的优缺点。 5.简述有关热辐射的3个定律. 三.论述题(40)

1. 水体的光谱特征是什么?水体识别可包括哪些内容?(10分) 2. 高光谱提取地质矿物成分的主要技术方法是什么?(15分)

3. 什么是专家系统?遥感图像解译的专家系统组成部分中,哪些是核心部分?(

遥感导论 课程试卷8 一填空题(30分)

1.大面积农作物遥感估产主要包括,,

2.高光谱遥感应用于地质调查的主要技术方法有,

和,,,。 33S技术是指。

4物的空间关系主要表现为,,,

和五种关系。

5感影像地图的主要特点有,。

6.遥感数字图像计算机分类有和两种方法,其区别在于。 7.常用的锐化方法有,,。 8.热红外影像上的阴影是。

9.线状地物上多点位于面状地物边界,两者是关系。

二简答题(30分)

1.遥感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2.扫描遥感影像的特点

3.遥感探测系统包括哪几部分? 4.如何评价遥感图像的质量?

5.土壤的光谱特征是什么?如何进行土壤的识别? 三.论述题(40)

1.比较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的优缺点。(10分)

2.何为高光谱遥感?它与传统遥感手段有什么区别?(15分)

15分) 3.陆地卫星专题制图仪(TM)各波段的光谱信息特征及水在各波段上的表现(15分)

遥感导论 课程试卷10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 遥感 2气窗口 3射亮度4谱遥感 5间定位系统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遥感系统包括、、、 、五部分。

2、遥感中较多的使用、、三个波段。 3、遥感图像的分类依据是。 4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识别特征有、、、、

、、、相关布局。

5、热红外相片的色调是地物 的构像。

6、白光依次透过黄、蓝滤光片后得到绿色是 原理。 7、进行信息复合前要先进行操作。 变。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 如何评价遥感图像的质量?

水体的光谱特征是什么?水体识别可包括哪些内容? 比较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的优缺点。

微波成像与摄影、扫描成像有何本质区别。

高光谱在植被研究中有哪些应用?主要技术方法是什么?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

1、 综合论述太阳辐射传播到地球表面又返回到遥感传感器这一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物理现象。 2用比较的方法描述,航空遥感影像和卫星遥感影像在解译时有什么共同点和区别。 3.举例说明为什么要进行遥感信息的复合。

遥感导论 课程试卷10答案

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 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

技术。 2、 电磁波通过大气层地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3、 辐射源在某一方向,单位投影表面,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 4、 在电磁波谱的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和热红外波段范围内,获取许多非常窄的光谱连续的影像数据的技术。 5、 利用多颗导航卫星的无线电信号,对地球表面某地点进行定位、报时或对地表移动物体进行导航的技术系统。

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 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信息的获取、信息的接收、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应用 2、 可见光、红外、微波 3、地物光谱特征 4、色调、颜色、阴影、形状、 纹理、大小、位置、图型 5、温度 6、减色法 7、配准

三、 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X 2、√ 3、√ 4、X 5、√ 6、X 7、√ 8、√ 9、X 10、X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

1、 从四个方面评价:空间分辨率、波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时间分辨率。 2、 (1)包括水面反射光、悬浮物反射光、水地反射光和天空散射光。(2)包括水界线的确定、水体悬浮物质的确定、水温的探测、水体

污染的探测、水深的探测。

3、 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利用训练场地来获取先验的类别知识,监督分类是根据样本选择特征参数,所以训练场地要求有代表性,样本数目

要满足分类的要求,有时这些不容易做到;非监督分类不需要更多的先验知识,他根据地物的光谱统计特征进行分类,所以非监督分类方法简单,且具有一定的精度。

4、 从成像方式、成像特点两方面来分析。

5、 有植被类型的识别与分类,植被制图,土地覆盖利用变化的探测,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参数的提取与估计等。技术有多元统计分析技

术,基于光谱波长位置变量的分析技术,光学模型方法,参数成图技术。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

1、 第一次经过大气:反射、散射、吸收、折射;到达地面后:吸收、

第二次经过大气:反射、散射、吸收、折射、漫入射。 2、 共同点:都有色、形、位;区别:航空是摄影(中心成像、像点位移、大比例尺),卫星是扫描成像(宏观综合概括性强、信息量丰富、

动态观测)。 3、 更好的发挥了不同遥感数据源的优势互补,弥补了某一种遥感数据的不足之处,提高了遥感数据的可应用性。如洪水监测:气象卫星—--时相分辨率高、信息及时、可昼夜获取、同步性强、有利于动态监测;TM----信息丰富、几何性能好、空间分辨率高、有利于分析洪水

信息;雷达----较易观察水体和线性地物、可全天候获取信息、有利于实地监测洪峰。

遥感导论 课程试卷9答案

二、 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 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

测技术。

2、 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即扫描仪的瞬时视场,或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 3、 一种以遥感影像和一定的地图符号来表现制图对象地理空间分布和环境状况的地图。

4、 在电磁波谱的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和热红外波段范围内,获取许多非常窄的光谱连续的影像数据的技术。 5、 利用多颗导航卫星的无线电信号,对地球表面某地点进行定位、报时或对地表移动物体进行导航的技术系统。 三、 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 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信息的获取、信息的接收、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应用。

2、 米氏散射、瑞利散射、无选择性散射。3、可见光、红外、微波。4、信息量最大、波段间的信息相关最小。5、减色法。6、地形起伏

的影响、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大气折射的影响、地球自转的影响。7、温度。8、地物光谱特征 。

四、 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X 2、√ 3、X 4、X 5、X 6、X 7、X 8、√ 9、√ 10、√ 五、 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计21分)

1、 从四个方面评价:空间分辨率、波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时间分辨率。 2、 (1)包括水面反射光、悬浮物反射光、水地反射光和天空散射光。(2)包括水界线的确定、水体悬浮物质的确定、水温的探测、水体

污染的探测、水深的探测。

3、 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利用训练场地来获取先验的类别知识,监督分类是根据样本选择特征参数,所以训练场地要求有代表性,样本数目

要满足分类的要求,有时这些不容易做到;非监督分类不需要更多的先验知识,他根据地物的光谱统计特征进行分类,所以非监督分类方法简单,且具有一定的精度。

4、 从成像方式、成像特点两方面来分析。

5、 植被类型的识别与分类,植被制图,土地覆盖利用变化的探测,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参数的提取与估计等。技术有多元统计分析技术,

基于光谱波长位置变量的分析技术,光学模型方法,参数成图技术。

六、 论述题:(1、3小题10分,2小题9分,共计29分)

1、 第一次经过大气:反射、散射、吸收、折射;到达地面后:吸收、

第二次经过大气:反射、散射、吸收、折射、漫入射。

2、 共同点:都有色、形、位;区别:航空是摄影(中心成像、像点位移、大比例尺),卫星是扫描成像(宏观综合概括性强、信息量丰富、

动态观测)。

3、 更好的发挥了不同遥感数据源的优势互补,弥补了某一种遥感数据的不足之处,提高了遥感数据的可应用性。如洪水监测:气象卫星

—--时相分辨率高、信息及时、可昼夜获取、同步性强、有利于动态监测;TM----信息丰富、几何性能好、空间分辨率高、有利于分析洪水信息;雷达----较易观察水体和线性地物、可全天候获取信息、有利于实地监测洪峰。

遥感导论 课程试卷8答案

一 填空题(30分)

1、 农作物的识别与种植面积估算,长势监测和估产模式的建立。

2、 光谱微分技术,光谱匹配技术,混合光谱分解技术,光谱分类技术,光谱维特征提取方法,模型方法。 3、 RS,GIS,GPS。

4、 方位关系,包含关系,相邻关系,相交关系,相贯关系。 5、 丰富的信息量,直观形象性,具有一定数学基础,现势性强。 6、 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是否使用训练场地。

7、 罗伯特梯度,索伯而提速,拉普拉斯算法,定向检测。 8、 目标地物与背景之间辐射差异造成的。 9、 相邻关系。

二 简答题(30分)

1、 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

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 宏观综合概括性强,信息量丰富,动态观测。

3、 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信息的获取、信息的接收、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应用。 4、 从四个方面评价:空间分辨率、波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时间分辨率。

5、 土壤的反射曲线与其机械组成和颜色密切相关,土壤的光谱特征还受到地貌、耕作特点等影响。

三.论述题(40)

1、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利用训练场地来获取先验的类别知识,监督分类是根据样本选择特征参数,所以训练场地要求有代表性,样本数目要满

足分类的要求,有时这些不容易做到;非监督分类不需要更多的先验知识,他根据地物的光谱统计特征进行分类,所以非监督分类方法简单,且具有一定的精度。

2、在电磁波谱的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和热红外波段范围内,获取许多非常窄的光谱连续的影像数据的技术。

3、1、蓝色,对水体由投射力。2、绿色,探测健康植被绿色反射率。3、红色,可量测植物绿色素吸收率。4、近红外,测定生物量和作物长

势。5、短波红外,探测植物含水量及土壤湿度。6、热红外,探测热辐射。7、短波红外,探测高温辐射源。

遥感导论 课程试卷7答案

一 填空题(30分)

1、Landsat、SPOT、CBERS。

2、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信息的获取、信息的接收、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应用。 3、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波段遥感。 4、米氏散射、瑞利散射、无选择性散射。

5、色调、颜色、阴影、形状、纹理、大小、位置、图型。 6、目标地物与背景之间辐射差异造成的。

7、宏观综合概括性强,信息量丰富,动态观测。 8、相交关系。

二 简答题(30分)

1、 大面积的同步观测,时效性,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经济性,局限性。

2、 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

术。

3、 摄影是通过成像设备获取物体影像的技术。

4、 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利用训练场地来获取先验的类别知识,监督分类是根据样本选择特征参数,所以训练场地要求有代表性,样本数目要满

足分类的要求,有时这些不容易做到;非监督分类不需要更多的先验知识,他根据地物的光谱统计特征进行分类,所以非监督分类方法简单,且具有一定的精度。

5、 1、斯忒潘-波尔兹曼定律:绝对黑体的总辐射出射度与黑体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2、维恩位移定律-黑体辐射光谱中最强辐射的波长与黑

体绝对温度成反比。3、基尔霍夫定律:每个物体向外辐射和吸收的能量必然相等。

三.论述题(40) 1、(1)包括水面反射光、悬浮物反射光、水地反射光和天空散射光。(2)包括水界线的确定、水体悬浮物质的确定、水温的探测、水体污染的探测、水深的探测。

2、光谱微分技术,光谱匹配技术,混合光谱分解技术,光谱分类技术,光谱维特征提取方法,模型方法。 3、是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核心部分是推理机。

遥感导论 课程试卷6答案

一、名词解释(20分)

1、电磁波谱: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排列机构成电磁波谱。

2、高光谱遥感:在电磁波谱的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和热红外波段范围内,获取许多非常窄的光谱连续的影像数据的技术。

3、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支持下,运用地理信息科学和系统工程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各种地理数据,提供管理、模拟、

决策、规划、预测和预报等任务所需要的各种地理信息的技术系统。 4、加色法:红绿蓝三原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各种色调的颜色的方法。 5、黑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的物体。 二、填空题(20分)

1、米氏散射、瑞利散射、无选择性散射。 2、Landsat、SPOT、CBERS。

3、单波段彩色变换,多波段彩色变换,HLS变换。 4、目标地物与背景之间辐射差异造成的。

5、宏观综合概括性强,信息量丰富,动态观测。 6、相邻关系。

7、包括水界线的确定、水体悬浮物质的确定、水温的探测、水体污染的探测、水深的探测。 8、去处噪声。

三、简答题(30分)

1、 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

探测技术。

2、 侧视雷达采用非中心投影方式成像,微波影像中的分辨率是由成像雷达的斜距分辨率和方位分辨率决定的,比例尺在横向上产生畸

变,地形起伏位移。

3、 从四个方面评价:空间分辨率、波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时间分辨率。

4、 本质区别在于模拟量是连续变量而数字量是离散变量。

5、 岩石的反射光谱特征与岩石本身的矿物成分和颜色密切相关,岩石光谱反射率受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大小和表面糙度的影响,岩石

表面湿度对反射率也有影响。

四、论述题(30分)

1、 光谱微分技术,光谱匹配技术,混合光谱分解技术,光谱分类技术,光谱维特征提取方法,模型方法。 2、 健康植物具有典型的光谱特征,当植物生长状况发生变化时,其波谱曲线的形态也会随之改变。

遥感导论 课程试卷4答案

一、名词解释(20分)

1、辐射亮度:辐射源在某一方向,单位投影表面,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 2、多光谱空间:

3、高光谱遥感:在电磁波谱的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和热红外波段范围内,获取许多非常窄的光谱连续的影像数据的技术。

4、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支持下,运用地理信息科学和系统工程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各种地理数据,提供管理、模拟、决策、规划、预测和预报等任务所需要的各种地理信息的技术系统。

5、航空摄影比例尺:即像片上两点之间的距离与地面上相应两点实际距离之比。 二、填空题(20分)

1、 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地形起伏的影响、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大气折射的影响、地球自转的影响。 2、 去处噪声。

3、 色调、颜色、阴影、形状、纹理、大小、位置、图型。 4、 目标地物与背景之间辐射差异造成的。

5、 宏观综合概括性强,信息量丰富,动态观测。

6、 雷达和目标地物之间存在障碍物阻挡了雷达波的传播所造成的。 三 简答题(30分)

1、 依据原理分为传统的光学摄影和数字摄影,依据探测波长的不同分为近紫外摄影、可见光摄影、红外摄影、多光谱摄影等。

2、 1、蓝色,对水体由投射力。2、绿色,探测健康植被绿色反射率。3、红色,可量测植物绿色素吸收率。4、近红外,测定生物量和作物长

势。5、短波红外,探测植物含水量及土壤湿度。6、热红外,探测热辐射。7、短波红外,探测高温辐射源。 3、 landsat影像、SPOT影像、TM影像、CBERS影像。

4、 冬季落叶树叶子凋谢,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区总体的反射率下降,而常绿的树木仍然保持植物反射光谱曲线特征,两者很容易辨别。

5、 大面积的同步观测,时效性,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经济性,局限性。 四、论述题(30分)

1、 植被类型的识别与分类,植被制图,土地覆盖利用变化的探测,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参数的提取与估计等。技术有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基

于光谱波长位置变量的分析技术,光学模型方法,参数成图技术。

2、 从成像方式、成像特点两方面来分析。

遥感导论 课程试卷3答案 一、名词解释(20分)

1、遥感: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

探测技术。

2、电磁波谱: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排列机构成电磁波谱。

3、大气窗口:电磁波通过大气层地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4、黑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的物体。

5、加色法:红绿蓝三原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各种色调的颜色的方法。 二 填空题(20分)

1、 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信息的获取、信息的接收、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应用。 2、 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波段遥感。 3、 米氏散射、瑞利散射、无选择性散射。 4、 Landsat、SPOT、CBERS。

5、 罗伯特梯度,索伯而梯度,拉普拉斯算法,定向检测。

三 简答题(30分)

1、 按遥感平台分: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航宇遥感。按传感器的探测波段分: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

波段遥感。按工作方式分:主动遥感,被动遥感。按遥感的应用领域分:外层空间遥感,大气层遥感,陆地遥感,海洋遥感。

2、

3、 1、绝对黑体的总辐射出射度与黑体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2、黑体辐射光谱中最强辐射的波长与黑体绝对温度成反比。3、同一波长黑体的

温度越高,黑体辐射出射度越大。

4、

5、 1、斯忒潘-波尔兹曼定律:绝对黑体的总辐射出射度与黑体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2、维恩位移定律-黑体辐射光谱中最强辐射的波长与黑

体绝对温度成反比。3、基尔霍夫定律:每个物体向外辐射和吸收的能量必然相等。 四、论述题(30分)

1、 健康植物具有典型的光谱特征,当植物生长状况发生变化时,其波谱曲线的形态也会随之改变。 2、 第一次经过大气:反射、散射、吸收、折射;

到达地面后:吸收、水体反射;

第二次经过大气:反射、散射、吸收、折射、漫入射。

遥感导论 课程试卷2答案

一、解释下列概念与现象(30分)

1、数字地球: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排列机构成电磁波谱。 2、电磁波谱: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排列机构成电磁波谱。

3、大气窗口:电磁波通过大气层地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4、“红移”:当光源远离观测者时,接受的光波频率比其固有频率低,即向红端偏移。 5、航空摄影比例尺:即像片上两点之间的距离与地面上相应两点实际距离之比。

6、遥感: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

探测技术。 二、简答题(30分)

1、 按遥感平台分: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航宇遥感。按传感器的探测波段分: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

多波段遥感。按工作方式分:主动遥感,被动遥感。按遥感的应用领域分:外层空间遥感,大气层遥感,陆地遥感,海洋遥感。

2、

3、

1、绝对黑体的总辐射出射度与黑体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2、黑体辐射光谱中最强辐射的波长与黑体绝对温度成反比。3、同一波长黑体的温度越高,黑体辐射出射度越大。

4、 三、论述题(40分)

1、1、 蓝色,对水体由投射力。2、绿色,探测健康植被绿色反射率。3、红色,可量测植物绿色素吸收率。4、近红外,测定生物量和作物长势。5、短波红外,探测植物含水量及土壤湿度。6、热红外,探测热辐射。7、短波红外,探测高温辐射源。 2、健康植物具有典型的光谱特征,当植物生长状况发生变化时,其波谱曲线的形态也会随之改变。

遥感导论 课程试卷1答案 一、名词解释(30分)

1、 2、 3、 4、

遥感: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数字地球:一种可以嵌入海量地理数据、多分辨率和三维的地球表示。

电磁波谱: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排列机构成电磁波谱。

大气窗口:电磁波通过大气层地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5、

黑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的物体。

6航空相片比例尺:即像片上两点之间的距离与地面上相应两点实际距离之比。

二、简答题(50分)

1、1、斯忒潘-波尔兹曼定律:绝对黑体的总辐射出射度与黑体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2、维恩位移定律-黑体辐射光谱中最强辐射的波长与

黑体绝对温度成反比。3、基尔霍夫定律:每个物体向外辐射和吸收的能量必然相等。

2、依据原理分为传统的光学摄影和数字摄影,依据探测波长的不同分为近紫外摄影、可见光摄影、红外摄影、多光谱摄影等。

3、1、蓝色,对水体由投射力。2、绿色,探测健康植被绿色反射率。3、红色,可量测植物绿色素吸收率。4、近红外,测定生物量和作物

长势。5、短波红外,探测植物含水量及土壤湿度。6、热红外,探测热辐射。7、短波红外,探测高温辐射源。

4、landsat影像、SPOT影像、TM影像、CBERS影像。

5、冬季落叶树叶子凋谢,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区总体的反射率下降,而常绿的树木仍然保持植物反射光谱曲线特征,两者很容易辨别。 三、论述题(20分)

1、作用:岩性的识别,地质构造的识别,构造运动的分析。

石河子大学2004-2005遥感导论试卷B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遥感: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性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辐射亮度:辐射源在某一方向,单位投影表面,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 3.加色法:调节红、绿、蓝三原色的亮度比例,形成各种彩色。

4. 高光谱遥感:在电磁波谱的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和热红外波段范围内,获取许多非常窄的光谱连续的影像数据的技术。 5.全球定位系统:利用多颗导航卫星的无线电信号,对地球表面某地点进行定位、报时或对地表移动物体进行导航的技术系统。 二、填空题

1、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信息的获取,信息的接收,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应用。 2、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波段遥感。 3、单波段彩色变换,多波段彩色变换,HLS变换。

4、色调,颜色,阴影,形状,大小,纹理,图形,空间位置,相关布局。 5、方位,包含,相邻,相交,相贯。

6、岩性识别,地质构造的识别,构造运动的分析。 三、判断题。

1X 2 X 3√ 4√ 5√ 6X 7 X 8√ 9X 10 X 。

四、简答题

1、中心投影,空间分辨率高,可看到地物顶部轮廓。

2、四因素:空间分辨率,波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时相分辨率。

3、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利用训练场地来获取先验的类别知识。非监督分类方法简单,分类具有一定的精度。 4、光谱微分技术,光谱匹配技术,混合光谱分解技术,光谱分类计术,光谱维特征提取技术,模型方法。 5、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系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0.3—0.3um,1.5-1.8um,8-14um。 五、论述题

1、入射到水体的光,大部分被水体吸收,部分被水中悬浮物反射,少部分透射到水底,被水底吸收和反射。

2、第一次经过大气:吸收,反射,散射。到达地物:吸收,反射,漫入射。第二次经过大气:吸收,反射,散射。

2004-2005遥感导论试卷A答案

一、名词解释

2. 空间分辨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波谱分辨率:传感器在接受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2.归一化植被指数:遥感影像中近红外波段与红光波段之查处一它两之和。比值植被指数:遥感影像中近红外波段与红光波段之比。 3.辅照度:被辐射的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辐射出射度:辐射源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 4. 加色法:调节红、绿、蓝三原色的亮度比例,形成各种彩色。减色法:从白光中间去一种或几种光,形成彩色。

5.全球定位系统:利用多颗导航卫星的无线电信号,对地球表面某地点进行定位、报时或对地表移动物体进行导航的技术系统。 二、填空题

7、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信息的获取,信息的接收,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应用。 8、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波段遥感。 9、米氏散射,瑞利散射,无选择兴散射。

10、 罗伯特梯度,索伯尔梯度,拉普拉斯算法,定向检测。

5、调,颜色,阴影,形状,大小,纹理,图形,空间位置,相关布局。

6、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基于光谱波长位置变量的分析技术,光学分析模型,参数成图技术。 三、简答题

6、斯忒藩—玻尔兹曼定律。维恩位移定律,

7、蓝色,对水体有透射能力;绿色,探测健康植被绿色反射率;红色,测量植被绿色素吸收率。 8、在0.55um有小的反射峰,在0.7—0.8un附近有一反射陡坡,在1.3—2.5un反射率大大下降。

9、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利用训练场地来获取先验的类别知识。非监督分类方法简单,分类具有一定的精度。

10、 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系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0.3—0.3um,1.5-1.8um,8-14um。 五、论述题

3、入射到水体的光,大部分被水体吸收,部分被水中悬浮物反射,少部分透射到水底,被水底吸收和反射。

4、第一次经过大气:吸收,反射,散射。到达地物:吸收,反射,漫入射。第二次经过大气:吸收,反射,散射。

遥感导论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B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1. 1mm、1m

2. 瑞利散射、米氏散射、无选择性散射 3. 可见光,红外 4. 1989年

5. 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时间分辨率、温度分辨率 6. 光机扫描仪、 CCD阵列 7. 垂直观测、倾斜观测 8. IKONOS、Quick bird 9. 合成孔径雷达,主动

10. 空间分辨率、距离分辨率

11. 最近邻法、双线性内插法、三次卷积法

12. 对比度变换;空间滤波;彩色变换;图像运算;多光谱变换。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8分)

1. 黑体:如果一个物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波都全部吸收,则为黑体。其特点是吸收率为1,反射率为0。黑体具有最大发射能力。自然界不存在完全的黑体,黑色烟煤被认为最相似。

2.. 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是指遥感图像上能够详细区分的最小单元的尺寸或大小,通常用像元或视场角来表示。波谱分辨率是指传感器在接收目标地物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波长范围越宽,波谱分辨率越低 三、问答题(共计62分)

1. 什么是地球辐射的分段性? 6分

地球大气层中的电磁波,按其来源和波长差异可以分为三段:0.3-2.5um:主要为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地表以反射太阳辐射为主,地球自身的辐射可以忽略;2.5-6um:主要为中红外波段,地表反射太阳辐射和地球自身的热辐射均为被动遥感的辐射源;6um以上的热红外波段,地球自身的热辐射为主,地表反射太阳辐射可以忽略不计。

2. 按遥感所使用波段,可以将遥感技术分为哪三类?在这三类中,大气散射对它们分别有什么影响? 8分

按遥感所使用波段,可以将遥感技术分为三类: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太阳辐射在大气传播过程中遇到小微粒而使传播方向改变,并向各个方向散开,是谓大气散射。根据散射粒子和光波直径的对比,可以分为三种散射:瑞利散射、米氏散射、无选择性散射。在这三类中,大气散射分别有如下影响:

对可见光和近红外:晴朗时以瑞利散射为主;有云雾及颗粒物时-无选择性散射 对红外波段:云雾及颗粒物-米氏散射

微波波段:主要为瑞利散射,但散射强度极弱

3. 为什么要对遥感影像进行辐射纠正,辐射误差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10分

由于种种原因,影像中的色调不能代表地物真实辐射强度,为了保证遥感定量分析的准确性,在使用遥感图象之前要对它进行辐射校正。辐射误差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三类,分别是:1.传感器本身的特性所引起的误差,具体又可分为两类:A由于光学摄影机镜头中心与边缘的透射光强不同所引起的误差;B由于光电转换和探测器增益所引起的误差。2.大气对于电磁辐射的衰减(散射、反射和吸收),致使来自地物的电磁波受到衰减,同时有一部分非地物电磁波进入传感器,引起误差。3.地物光照条件不同引起的辐射误差,具体可分为地形起伏造成的影响和太阳高度角的影响。形成“同物异谱,异物同谱”现象。

从以上原因看来,遥感图象不能全部真实地反映不同地物地特征,影响了数字图象的质量,在使用之前,要对它进行辐射校正。 4. 合成孔径雷达的工作原理和过程 10分

合成孔径雷达是侧视雷达的一种。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短天线,通过修改数据记录和处理技术,产生很长孔径天线的效果。最终能有效提高方位分辨率,且方位分辨率与距离无关,图象连续性增强。距离分辨率也得到提高。其具体作法如下:1. 在沿飞行航线上形成一个天线阵列; 2. 各短天线在不同位置上接收同一地物的回波信号,其回波信号的时间、相位、强度都不同,形成相干影像。3. 经过处理,得到高分辨率的影像,相当于长天线所得影像的分辨率。

5. 什么是平滑和锐化,请分别说明其在遥感技术中的应用 8分

平滑和锐化是两种图象增强方法,都是邻域增强方法在图象增强中的应用,名字来源于其处理效果。平滑是当图像中存在某些亮度变化过大的区域,或出现不该有的亮点时,采取的一种减小变化,使亮度平缓或去掉不必要的“燥声”点,有均值平滑和中值滤波两种。锐化是为了突出图像的边缘、线状目标或某些亮度变化大的部分,而使用的一种梯度计算方法。 6. 影响遥感图像分类精度的因素有哪些? 10分

计算机分类的精度和可靠性与分类方法本身的优劣有关,一般说来,最大似然法的分类精度要优于最小距离法、平等多面体法等,而神经网络法、分类树法、模糊分类法又能在一些特定情况下进一步提高分类精度。除分类方法之外,分类精度还取决于一些其它的因素: 1. 训练场地和训练样本的选择问题

2. 地形因素的影响 3. 混合像元问题

4. 分类变量的选择问题

5. 空间信息在分类中的应用问题 6. 图像分类的后期处理问题

7. 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高光谱遥感的认识 10分

高光谱成像仪是遥感发展的新技术,其图象是多达数百个波段的非常窄的连续的光谱波段组成,光谱波段覆盖了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

和热红外区域全部光谱带。光谱仪成像时多采用扫描式和推帚式,可以收集200或200以上波段的收据数据。使图象中的每一像元均得到连续的反射率曲线,而不像其他一般传统的成像谱光仪在波段之间存在间隔。其优点是能够区分某些特殊地物及地物之间的微弱差异,它成像时所使用的传感器叫成像光谱仪:既能成像又能获取目标光谱曲线的“谱像合一”的技术,称为成像光谱技术。按该原理制成的扫描仪称为成像光谱仪。

虽然高光谱遥感具有多谱段连续成像的特点,能够区别微弱地物差异,将某些在别类遥感技术中难以探测的地物及地物特征区别出来,但它也具有某些缺点,大致有:1.光谱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低,MODIS的分辨率仅为250-1000m,远低于其他遥感卫星,现多用于航空遥感中,其技术尚不成熟,尚属于试验阶段。2.数据量大,有时会遮掩有用信息。

遥感导论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A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1分) 1. 1mm、1m

2. 瑞利散射、米氏散射、无选择性散射 3. 可见光,红外 4. 1989年

5. 光机扫描仪、 CCD阵列 6. 垂直观测、倾斜观测 7. IKONOS、Quick bird 8. 合成孔径雷达,主动 9. 空间分辨率、距离分辨率

10. 最近邻法、双线性内插法、三次卷积法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12分)

1. 黑体:如果一个物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波都全部吸收,则为黑体。其特点是吸收率为1,反射率为0。黑体具有最大发射能力。自然界不存在完全的黑体,黑色烟煤被认为最相似。 2. 邻域增强:根据像元与周围相邻像元的关系,改变各像元的数值,获得新图像,从而突出某些信息的方法。像元的亮度值不再由它自己决定,

而是由它和周围像元共同决定。

3. 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是指遥感图像上能够详细区分的最小单元的尺寸或大小,通常用像元或视场角来表示。波谱分辨率是指传感器在接收目标地物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波长范围越宽,波谱分辨率越低

三、问答题(共计67分)

1. 为什么我们能用遥感识别地物? (5分)

我们之所以能用遥感技术识别不同地物,是因为不同地物具有不同的光谱特性,同类地物具有相似的光谱特性,具体是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反射率存在差异;而同类地物的光谱相似,但随着该地物的内在差异而有所变化。当遥感器接收到这些来自于不同地物、表现出不同差异的光波,再把它记录下来,人们就可以根据这种差异来识别地物了。

2. 引起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分

主要原因有以下五点:1. 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

2. 地形起伏的影响; 3. 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 4. 大气折射的影响; 5 地球自转的影响

3. 与可见光和红外遥感相比,微波遥感有什么特点? 10分

与可见光和红外遥感相比,微波遥感有以下特点:1.微波遥感可以全天候、全天时工作。可见光和近红外是利用太阳辐射,只能白天成像;而热红外影像可以在夜间可成像,但受天气雨云的影响,若天气不好,则成像效果较差,微波因为波长较长,具有穿云透雾的能力,可不受天气影响,同时多为主动遥感,夜间亦可成像。2.微波对冰、雪、森林、土壤等有一定的穿透能力,而可见光和红外几乎不具备穿透能力。 3.具有精确测距能力、测量土壤含水量能力。微波差分干涉测量技术可计算地形高度、微地形变化,且微波对土壤含水量的敏感性强。4.对海洋遥感有特殊意义,由于其不受天气的影响,同时对地形起伏比较敏感,在海洋监测中有很重要的应用。

4. 简述非监督分类的过程。8分

非监督分类的基本过程是:1. 确定初始类别参数;2. 计算每一像元与各类别中心的距离,选择与中心距离最短的一类作为该像元的归属类;3. 根据事先设定阈值,将类别合并或分裂;4. 计算新的类别中心,把新值与原中心值对比,有差异则用新值为集群中心;5.重复2—4的步骤;6. 聚类中心的位置不再变化或到达迭代次数,运算停止

5. 侧视雷达是怎么工作的?其工作原理是什么?8分

侧视雷达所使用天线为真实孔径天线,工作原理和过程如下: 1. 通过天线不断发出强脉冲波,间隔为微秒。

2. 脉冲遇到地面物体,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被反射回来,反射方向与入射方向与180度。

3. 随距离天线远近,脉冲返回的时候不同,天线按接收脉冲的时间来记录电信号的强弱,记录下距离和强度。 天线发射和接收雷达脉冲交替进行。

6. 请结合所学Landsat和SPOT卫星的知识,谈谈陆地卫星的特点15分

陆地卫星属陆地资源卫星,都属近极地太阳同步卫星,这种轨道卫星的特点观测范围宽,可以覆盖南北纬80度间的地球范围。而且每天在几乎同一地方时经过各区上空。Landsat是9点至10点多,SPOT是10:30至11点多,保证了接收图象在色调上的一致性。

具有较高的分辨率:陆地资源卫星的分辨率都较高,一般为几十米,Landsat是79-30m不等,SPOT则可达到2.5-20m的空间分辨率。 回归周期较长,对同一点的重复观测能力较差。由于陆地资源卫星是为探测资源而用,所以回归周期较长,Landsat为16-18天,SPOT卫星可达26天。但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传感器可以作倾斜观测,这样对同一个点的观测周期可以大幅度缩短,SPOT可以达到1-4天不等。

现在陆地卫星的发展趋势是传感器具有侧摆功能,观测灵活性增加;除多光谱波段外,增设全色波段;多为推扫式传感器。如新的商业陆地资源卫星IKONOS、Quick bird等的出现

7. 请结合所学遥感知识,谈谈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 15分

现代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是:1. 波谱分辨力提高,波谱范围增加,技术成熟。随着热红外成像、机载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和高分辨力穿透雷达、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日益成熟,遥感波谱域从最早的可见光向近红外、短波红外、热红外、微波方向发展,波谱域的扩展将进一步适应各种物质反射、辐射波谱的特征峰值波长的宽域分布。2. 大、中、小卫星相互协同,高、中、低轨道相结合,在时间分辨率上从几小时到18天不等,形成一个不同时间分辨率的互补系列。3. 随着高空间分辨率新型传感器的应用,遥感图像空间分辨率从1km、500m、250m、80m、30m、20m、10m、5m发展到1m,军事侦察卫星传感器可达到15cm或者更高分辨率,空间分辨率的提高,有利于分类精度的提高,但也增加了计算机分类的难度。4. 高光谱遥感的发展,使得遥感波段宽度从早期的0.4um(黑白摄影)、0.1um(多光谱扫描)到5nm(成像光谱仪),遥感器波段宽度窄化,针对性更强,可以突出特定地物反射峰值波长的微小差异;同时,成像光谱仪等的应用,提高了地物光谱分辨力,有利于区别各类物质在不同波段的光谱响应特性。5. 机载三维成像仪和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和应用,将地面目标由二维测量为主发展到三维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