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入学联考试题库 - 2912 下载本文

教育学与心理学复习备考题库

教育学部分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一分)

1. 德育目标有总目标和____C____目标。

A: 一般 B: 集体 C: 具体 D: 个人

2.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对生活有用的知识的观点是___B_____教育论。 A: 形式 B: 实质 C: 客观 D: 主观 3.德育过程是按照知、情、意、行的____A____而形成发展的。 A: 顺序 B: 阶段 C: 过程 D: 环节 4.在封建社会时期,欧洲教会学校的教育内容主要是__D______。

A: “四艺” B: “五艺” C: “六艺” D: “七艺”

5.国家从具体国情出发制定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政策和总方向指的是____A____。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教育目标 D: 培养目标 6.整个教育制度的核心是______A__。

A: 学校教育制度 B: 国家教育领导体制 C: 办学体制 D: 招生考试制度 7.巩固知识需要学生的____D____。

A: 学习 B: 温习 C: 练习 D: 记忆

8.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思维形式的观点是__A______教育论。 A: 形式 B: 实质 C: 客观 D: 主观 9.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要遵循的基本要求是_____B___。 A: 德育规律 B: 德育原则 C: 德育方法 D: 德育手段 10.给学生创设交往情境提供社交机会的德育方法是____B____。 A: 感化法 B: 交流法 C: 心理咨询法 D: 对话法

11.1958年,党中央颁布了“两个必须”的教育方针,这“两个必须”是指__A______ 。

A: 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于生产劳动相结合B: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 教育必须与工农相结合,必须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 D: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服务,必须与我国国情相结合 12.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___D_____ 。

A: 心理模仿 B: 生物本能 C: 人的理性 D: 生产劳动

13.明确提出:“调整教育结构,改革办学体制,改革高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文件是_____A___ 。 A: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B: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 《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哪一年颁布的__B______?

A: 1993年 B: 1986年 C: 1996年 D: 1995年

15.教师把学生带到事物发生、发展的现场进行教学的进行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D____教学。 A: 班级 B: 个别 C: 分组 D: 现场 16.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贯彻了_____A___原则。

A: 启发性 B: 直观性 C: 巩固性 D: 因材施教 17.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要遵循的基本要求是___B_____

A: 德育规律 B: 德育原则 C: 德育方法 D: 德育手段 18.智力是掌握____D____的前提和基础。

A: 智力 B: 能力 C: 技巧 D: 知识 19.同时完成多种教学任务的课是____A____。

A: 综合课 B: 复习课 C: 练习课 D: 单一课

20.通过教学实践抽象概括而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是____C____。 A: 教学过程 B: 教学方法 C: 教学模式 D: 教学手段 21.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特点的教育是遵循身心发展的____C____ 。 A: 顺序性 B: 不平衡性 C: 阶段性 D: 个别差异性

22.“教然后知困”、“能者为师”、“弟子不必不如师”等说明了我国师生关系的哪一特点___C_____? A: 尊师爱生 B: 民主平等 C: 教学相长 D: 师道尊严 23.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结构的是___B_____ 。

A: 政治经济制度 B: 生产力水平 C: 科学技术 D: 人力资本 24.在近代,最早系统地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___B_____。

A: 《爱弥尔》 B: 《大教学论》 C: 《普通教育学》 D: 《教育论》 25.《爱弥尔》一书是____A_____的著作。

A: 卢梭 B: 洛克 C: 斯宾塞 D: 裴斯泰洛齐

26.“教育脱离社会生活,脱离生产劳动”是以下哪一种社会形态的特征表现___B_____。 A: 原始社会 B: 封建主义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 D: 社会主义社会 27.“教学相长”一语出自______B_____。

A: 《论语》 B: 《学记》 C: 《孟子》 D: 《道德经》

28.家庭和学校以外对学生进行文化思想品德教育的总和是_____A______教育。 A: 校外 B: 社区 C: 家庭 D: 邻里

29.教育过程中由学校和班级组织实施的课余教育活动是______A_____教育。 A: 课外 B: 校外 C: 家庭 D: 学校 30.主要完成一种教学任务的课是 A 。

A: 综合课 B: 复习课 C: 练习课 D: 单一课

31.历史上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人是__C_______。 A: 卢梭 B: 夸美纽斯 C: 培根 D: 赫尔巴特 32.加强2-3岁幼儿的口语训练是遵循身心发展的____C____。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不均衡性 D: 个别差异性

33.根据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生产力发展和实施教育目的的需要而建立的整个教育组织系统叫做___D____。 A: 教育体制 B: 教育目的 C: 教育规划 D: 教育制度 34.传统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_____A__。

A: 赫尔巴特 B: 杜威 C: 克伯屈 D: 吉鲁 35.决定教育的内容和手段的是___B_____。

A: 政治经济制度 B: 生产力水平 C: 科学技术 D: 人力资本 36.教学中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是贯彻了 B 教学原则。 A: 启发性 B: 直观性 C: 巩固性 D: 循序渐进 37.课的类型大致分为单一课和 A 。

A: 综合课 B: 复习课 C: 练习课 D: 考试课

38.传授与学习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教学的 A 任务。 A: 中心 B: 一般 C: 基本 D: 主要 39.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是 B 方法。

A: 活动 B: 教学 C: 学习 D: 教育 40.班级授课制产生于_____D______兴起的时期。

A: 近代资本主义 B: 社会主义 C: 封建主义 D: 奴隶主义

二. 填空题(每空1分)

1.教育是_.培养人_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 2.“双基”教学是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观点,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是做中学。 4.我国中等教育承担的基本任务是升学和就业。

5.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速度、灵敏、力量、.耐力、柔韧等方面。 6.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是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__》。 7.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心理摹仿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_孟禄_。 8.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体育课_。

9.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简称为_学制__。

10.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力的发展过程依赖于知识的_掌握__过程。 11.广义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_社会_教育。

12.1957年,毛泽东同志曾提出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_文化_的劳动者。 13.__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__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14.在教育史上,围绕着教育目的的确定,曾经出现过社会本位和_个人本位_两种理论的争论。 15.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以_儿童_为中心的教育观点,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是做中学。 16._ 教育目的__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育工作的归宿。 17.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起_主导作用_。

18.在课程计划和学科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__课外校外活动_。

19.教育者运用模范和典型人物的优良思想、感情和行为,对学生进行影响的方法是_榜样示范_。

20.形式教育论 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学生的__思维形式__。 21.我国在1922年颁布的学制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这个学制被称为_壬戌__学制,是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制定的。 22.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的功能可分为_个体功能_和社会功能。

23.传统教育派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是《_普通教育学_》,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杜威的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

24.教育内部诸要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称为__教育规律__。 25.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是古罗马昆体良的《_论演说家的教育_》。 26.班级是学校组织教育教学工作的__基本单位_。 27.后进生往往是品德差、学习差的__双差生__。

28.认为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和主人的观点是_启发式__教育观。 29.实质教育论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对学生有用的_知识__。 30.教学方法是受教育目的和__教学内容__制约的。

31.在我国首次把美育列入教育组成部分的教育家是_蔡元培_。

32.前苏联著名教育家__苏霍姆林斯基_的论著被誉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33.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体育课__。

34._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_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35.国家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_地方_,并有步骤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36.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_学习动机_。

37.将学生看成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的观点是_注入式__教育观。 38.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__教学_为主。

39.为了理解和掌握书本知识、间接经验,学生必须要有__感性认识_作基础。 40.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或途径是__学习方式_。

三. 简答题(每题6分)

1.什么是教育目的?什么是培养目标?

答案: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 培养目标一般指教育目的在各级教育机构的具体化。 2.简述实验教育学的主要观点 答案:(1)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概念思辨的理论,它无法对教育优劣进行科学检验。 (2)主张用实验的方法分析和研究儿童的心理和身体状况。

(3)将教育实验计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提出假设--制定计划--验证假设。

(4)教育实验不同于在实验室里进行的心理学实验,它要求在实在的学校环境和实践中进行。 (5)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的身心发展,其结论是改革教育与教学的依据。 3.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答案:(1)依据教学任务。(2)依据教学内容。(3)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 4.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答案:我国教育目的虽然曾出现过不同的表述方式,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大致有下列几个基本点:

(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性质要求;

(2)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目的中对受教育者的素质要求;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5.简述素质教育及其意义。

答案: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意义是:

(1)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力; (2)素质教育是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3)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落实。 6.学校外部正式的德育途径有哪些?

答案:(1)校外教育。(2)家庭教育。(3)社会实践活动。(4)社区文化教育活动。 7.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答案:(一)尊师爱生; (二)民主平等;

(三)教学相长:1、教可以促进学;2、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 3、学生可以超过老师。 8.青少年学生的年龄分期是如何划分的?

答案:生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教育工作的经验,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下面几个阶段:

(1)婴儿期和托儿期(又称学龄初期,相当于托儿所阶段),出生-3岁; (2)幼儿期(又称学前期,相当于幼儿园阶段),3岁-5岁; (3)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相当于小学阶段),6、7岁-11、12岁; (4)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相当于初中阶段),11、12岁-14、15岁; (5)青年初期(又称学龄晚期,相当于高中阶段),14、15岁-17、18岁;

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虽然划分为上述几个阶段,但相邻的各个阶段之间都是相互连续、逐渐过渡的。 9.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答案:(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

(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10.简述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 答案:(1)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教育是不断改造经验、组织经验的过程; (2)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3)提出“儿童中心论”,并形成其基本的教学方法,“从做中学”。 11.简述文化教育学的主要观点。 答案:(1)人是一种文化存在,教育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

(2)教育研究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解与解释的方法进行;

(3)教育目的就是要促进社会历史文化向个体主观文化的转变,使个体接受客观文化,通过“陶冶”和“唤醒”,培养儿童完整的人格。 12.现代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案:1、客观性原则。2、全面性原则。3、指导性原则。4、科学性原则。

四. 论述题(每题12分)

1.试述对一个合格人民教师能力素养的要求。 答案:论述要点,适当展开。

(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

(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

(3)具备教育教学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进行良好的组织管理等方面;

(4)具备自我反思能力,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状况及时分析、思考,并进行正确评价、反馈的能力。 2.分析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答案:(1)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学校一般要委派一个有经验的教师担任班主任,以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各项工作。

(2)班主任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要全面负责组织一个班集体的工作。

(3)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护者。教育目的的实现,需要借助与大量的班主任的工作。

(4)班主任是联系班级中各任课教师的纽带。班主任的任务就是使班级中各任课教师互相配合,协调一致。 3.分析德育的重要意义。

答案:(1)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我国现阶段的根本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要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而两个文明的建设都离不开德育。

(2)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青少年的思想品德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在环境影响下自发形成的,而是在教育影响下,特别是学校教育的指导和个人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的。

(3)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德育作为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可以使其他各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4.分析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答案:(1)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班主任工作的目的和结果。

(2)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班主任要善于提出振奋学生精神、鼓舞学生前进,又符合本班实际和学生年龄特征的奋斗目标。

(3)选择和培养班干部。一个好的班集体,必须要有一批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积极分子,并由他们担任干部,组成班集体的核心,才能带动全班为实现共同目标努力。

(4)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有无正确集体舆论,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 (5)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班集体是在全班学生参加共同活动中逐步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