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模块课笔记:印度宗教经典导读 下载本文

印度宗教经典导读——印度文学史

2017夏

印度文学的范围、意义

1、地域范围:

本土+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英属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及周边岛屿,东南亚(印支半岛及周边岛屿),中亚。 2、内容:

宗教+世俗文学,史诗、诗歌、戏剧、格言诗、故事、科学散文(注:文学与应用文之间无严格界限;注疏commentary多,可以从中还原出原著「如:龙树《中论》」,有海量的文献数量,较老的作品多已流失,但从新近作品可大致还原其形态) 3、语言:

(大部分)东部印度日耳曼语中的印度伊朗语;(南部)达罗毗荼语;(东北部)扪达语;(北部及东部)藏缅语。以印欧语为主。 4、研究意义:

(1)印度是中国的邻国,也是大国,对其文化发展历史的研究应当予以重视; (2)自古以来,印度与中国就有很多交流,印度文学对中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具有较大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讲,研究印度文学也就是研究中国文学本身;

(3)新疆、西藏是中印文化交融的重要地区,研究印度文化为我们看待丝绸之路等提供了除了从中国自身出发外的另一个崭新的视角;

(4)印度文化的最重要载体就是印度文学。

西方印度文学研究史

17~18世纪:旅行者、传教士学会某种印度语,对印度文学作有些许报道;

1651:荷兰传教士Abraham Roger《向隐藏的异端敞开大门》,对婆罗门文学和Bhartrhari格言(诗)作了一定的报道,后者为Herder所用;

18世纪初:耶稣会教士Johann Ernst Hanxleden用欧洲语言写了第一部梵语语法(未出版); 第一本出版的梵语语法为奥地利传教士Fra Paolino de St. Bartholomeo用拉丁语所著; 在Warren Hastings的倡导下: Charles Wilkins:

译《薄伽梵歌》(1785),《利益示教》(1787),《摩诃婆罗多》中的“沙恭达罗”插话(1795);作梵语语法(1808),首次在欧洲用于梵语教学;(注:此人为将印度写本译成西语的第一人)。 William Jones:

创立Asiatic Society of Bengal(1784),翻译出版伽梨陀娑的《沙恭达罗》(戏剧版本,受到

歌德赞赏,为Herder所用)(1789),译《时令之轮》《摩奴法典》(摩奴半人半神,法典掺杂宗教色彩);(注:此人提出梵语与欧洲语言、波斯语有相似性,证明了其与希腊语、罗马语言有相似性)。

Henry Thomas Colebrooke:

印度文献学和历史学的奠基者,作A Digest of Hindu Law on Contracts and Successions(1798),撰文介绍吠陀(1805,最重要、最关键),出版Amarakosa(印度本土辞典)和Panini(波你尼语法),收藏大量印度写本。 Alexander Hamilton

Friedrich Schlegel(1772~1829,德国诗人,对印度文学有强烈兴趣) August Wilhelm von Schlegel(1767~1845):

Friedrich的兄长,德国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印度学家,有Zndische Bibliothek,1818年获第一个梵语教授席位,同时标志着德国印度学的诞生,出版关于印度文献的杂志,用拉丁语编译《薄伽梵歌》。 A.L Chezy Franz Bopp:

有希腊、波斯、拉丁、日耳曼语与梵语语法、词性变位研究(1816),译《摩诃婆罗多》等的插话(可单独成篇),译《纳罗传》(最重要),编语法、词汇表。 Wilhelm von Humboldt(语言学家)

Friedrich Ruckert(诗人):主张用德语翻译梵语诗歌。

*. 至此,吠陀尚未进入欧洲印度学研究的视野;《奥义书》经波斯语转译为拉丁文,叔本华、梭罗思想受此影响较大。 Friedrich Rosen:译前1/8《梨俱吠陀》。 Eugene Burnouf

Rudolph Roth:有关吠陀的文学(德国吠陀文学研究的开端)。 F. Max Muller:

编《梨俱吠陀》本集(1849~1875),加入Sayana的注疏;(因此受印度人敬仰和爱戴)。 Theodor Aufrecht:《梨俱吠陀》拉丁字母本。

Christian Lassen:印度古代(古代印度)研究(1843~1862)。 Otto Bohtlingk:

与Rudolph Roth合作《圣彼得堡梵语大词典》,后者主要负责吠陀部分,前者负责其余部分。 Albrecht Weber:印度文学史的大学讲义(第一部「?」印度文学史),耆那教研究。 T. W. Rhys Davids:Pali Text Society(1882),巴利圣典学会。

*. 至此,西方佛教研究已成规模。

印度史编年

公元前1500~500:吠陀; 公元前500:佛教、耆那教; 公元前327:亚历山大入侵;

公元前321:Candragupta,差不多此时Megasthenes出使印度并写作印度行纪; 公元前268~232:阿育王(Candragupta孙);

公元后:汉文记载、阿拉伯文记载。

印度文学的载体(口传文学,很晚才使用文字——最早为阿育王碑铭):

吠陀语、经典梵语、中古(世)印度语 Samskrita、波你尼、Prakrita(Prakrit)

注:(1)公元前1世纪,佛经在斯里兰卡被抄写下来;

(2)公元1世纪,在中亚保存;

(3)波你尼将其系统化后梵语成为“雅语”,也丧失了生命力;

(4)prakrita为中古印度语,从方言中提取出来,具有生命力,即所谓“俗

语”;

(5)巴利语是一种俗语,摩揭陀语是梵语;

(6)古代摩揭陀语、古代半摩揭陀语、Maharastri、鬼语、犍陀罗语、Apabhramsa、佛教混合梵语;

(7)古代摩揭陀语和古代Sauraseni是戏剧用语,印度戏剧中,上等男性角色用梵语,

其余用俗语;

(8)犍陀罗语为佛经中很重要的语言,主要在西北印度;

(9)佛教混合梵语雅俗语结合(公元2世纪梵语复兴运动,佛教迎合时代趋势,梵

语化),佛教的婆罗门化或印度教化后佛经完全用梵语写作。

*. 为什么叫“梵语”?Brahman(梵天所造的),“B”音译为“梵”,

中国人“语”“文”不分。佛经以Brahman为主。

吠陀(韦陀)文学

核心:祭祀文学。

Veda=知识(Wissen),即婆罗门的宗教知识。

佛教、印度教、耆那教互相诋毁。耆那教早于佛教,后者吸收前者。

I. Samhita本集 Sakha,最根本,是赞美、祷告、咒语、祝词、祭祀礼仪、连祷的会集 1. Rgveda《梨俱吠陀》:“赞歌”,神圣,公元前1000年前后集结完成,1028组诗歌(Sukta),共10部书(Mandala),是对神和领主的赞歌;

2. Samaveda《娑摩吠陀》:“旋律”,用于歌唱,大部分抄录了《梨俱吠陀》;

3. Yajurveda《夜柔吠陀》:“祭祀口诀”,按学派分为:(1)黑夜柔吠陀,有很多修订本,如Taittiriya Samhita和Maitrayani Samhita;(2)白夜柔吠陀,包括Vajasaneyi Samhita; 4. Atharvaveda《阿达婆吠陀》:“咒语”,很多抄录了《梨俱吠陀》。

注:(1)《梨俱吠陀》和《阿达婆吠陀》一样古老,另二者稍晚;

(2)《夜柔吠陀》为散文形式,其余三者为诗歌形式; (3)一般婆罗门教只承认前三部吠陀。 II. Brahmana《梵书》:吠陀仪式的解释,是散文形式。

III. Aranyaka《森林书》:秘密、危险的仪式,须在森林中讲授;Upanisad《奥义书》:从仪式转向哲学思想。

注:II、III从属于四吠陀中的一个。

IV. Sutra “经” ——吠陀的辅助学问,与古法有关

注:(1)佛经的“经”从此而来;(2)经中的Srauta、Grhya、Dharma也

直接从属于某一个吠陀,其余则从属于Vedanga吠陀支。

吠陀的祭祀:

1、grhyakarmani家庭仪式:建立在smrti“习俗、传统”之上,家长本人为祭司,只需生一堆祭火;

2、srautakarmani听闻仪式:建立在sruti“听闻”之上,即吠陀圣书之上,国王或大长者为Yajamana祭主,在祭祀中不用操作仪式,只要支付daksina酬金,需要生三堆祭火,规程严格,需要四位主要祭司。

注:四主祭——

(1)Hotar(Hotr)“呼唤者”,请神、赞神,须掌握《梨俱吠陀》; (2)Udgatar“歌者”,在酒祭中始终歌唱,须掌握《娑摩吠陀》; (3)Adhyaryu“施祭者”,背散文,须掌握《夜柔吠陀》;

(4)Brahman“上祭司”,监控祭祀程序,防止出现错误,须掌握三部吠

陀。

四吠陀简介:

《梨俱吠陀》

时间:BC1500~BC1000

1028组诗歌,10部书,并不是一个整体(印度人认为是神谕且不可分割),而是由很多新旧不一的部分构成,其中较古旧的部分在II到VII书中较多,被称为家族书,即由若干个家族所写成。

Vedanga(吠陀支,属于sutra),Anukramani(吠陀支之一)、仙人Rsi

Anukramani:BC500,整理有作者列表,是迄今为止最早的记录,但其记录很多为杜撰,是

唯一的记载,列举了几位著名的仙人Rsi:Grtsamada,Visvamitra,Vamadeva,Atri,Bharadvaja,Vasistha(以它们名字命名的家族)

第VIII书:Kanva和Angiras所作;第I,IX,X书由单个作者所作,第IX书最古老,第I和X书最新,但最新的部分也包含了很古老的内容,新的内容也会出现在古老的部分当中。 *《梨俱吠陀》是印度最古老的文学:任何其他文学作品不能成为其产生条件,而RV是整个印度文学的产生前提;在RV中找不到其他文献的影子,而在其他文献中可以找到RV的影子。

历史背景:BC2000中期,讲印度雅利安语的民族到达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后又到达印度北部,这些雅利安人分成两派:(1)伊朗人,进入伊朗并驻留;(2)印度人,在印度河流域与土著人战争;在RV中提到的印度特有动植物很少;很少提到大海;四个种性(婆罗门、刹

帝利、吠舍和首陀罗)也没有分开,只有两个种性是比较明显的,即武士阶层和祭司阶层,

此二者构成祭祀中主要角色;女人的地位不是很低;尽管存在犯罪,但吠陀时代人生观较入世、积极、乐观。

在印伊之外雅利安人迁徙的一个重要证据:Suttarna王的印记(小亚细亚区域),记有几个印度与伊朗共有的神的名字,年代较RV和伊朗的Avesta更早,由此推定,雅利安人由欧洲迁徙首先到达此区域。

参考资料:Max Mvller + Sayana,Hermann Grassmann(词典)

RV于12C正式以书面形式出现;Sayana于14C对整部RV作注释(背景:穆斯林入侵,彰显一下传统文化,由国家组织若干知识分子对印度经典进行注释),注释并非十分精细;之前有对RV局部作印度本土词源学解释(Yaksa),但不符合科学。 《梨俱吠陀》中的神:

Usas女神(gr.Eos; lat.Aurora);Dyaus天神(gr.Zeus; lat.Jupiter);Agni火神,家庭之神,阿耆尼,家长、祭司(lat.Ignis);Mitra契约之神(lat.Mittra);风神:Marut,Vayu;太阳神:Surya,Savitr(推动),Pusan(引导);Indra因陀罗,帝释(Herkules),又称Sakra,诞生早于佛陀;Rta真理,规则,季节,月经;Satya真理;Daksa灵巧;Ojas能量;Manyu发怒;Dhatr投入;Vastr造像者;Apsaras(水中的小仙女,飞天)& Gandharva(犍陀缚,伎乐天)为一对,神格较低;Prajapati生主(创造世界);Asura阿修罗(坏);Vajra金刚(Vajrapani金刚手)。 内容:敬神、祭祀仪礼、哲学(Upanisad前身,X.129《创世之歌》)、故事(10,95,15)、世俗之歌、布施赞歌(40首,后称Brahmodya,有辩论、智力竞赛的意思)、安抚之歌(Aprisikta)。 RV十部书分层:(1)Book1 1-50 Kanva(2)Book1 51-151;Book2~7(3)Book8 Kanva(4)Book9 soma hyms;Book10 later 附录。

关于成书先后:Karl Hoffmann:4,6,2,1,7,5,10,3,9,8;Wvst:6,4,1,3,9,

7;Vitzel:(1)4,6;(2)2,5;(3)7,3 注:《梨俱吠陀》民歌、祭祀皆而有之。

《阿达婆吠陀》Atharvaveda

·Edition1:Saunaka(1~7:诅咒,8~12:冥想,13~18:家庭仪式,19~20:附录) ·Edition2:Paipapalada

·Atharvaveda来源于atharvan祭司,最早为atharvangirasah(前为祝福,后为诅咒)。 有731颂,6000诗句,20书,其中20书最晚,19书开始不属于此本集,1/7诗句与RV雷同,10书一半以上共有;每书长短不一,15、16大部分为散文;语言为梵文,与RV一样,格律不严,属民歌婆罗门化阶段。

注:(1)婆罗门地位最高;(2)三教对咒语态度不积极,因而多称“三吠陀”;(3)AV最晚部分晚于RV,最早部分与RV不相上下。

内容:治病的诗歌和咒语,健康长寿的祈祷以及祝福咒语,求雨,赎罪、涤罪的咒语,(人与人、部落与部落之间的)和谐咒,敬、爱咒,降魔、克敌咒,护王咒,护婆罗门咒,祭祀咒语,神智和宇宙论的诗歌。 参考:William Dwight Whitney译AV

《娑摩吠陀》

包括:(1)Arcika诗歌集;(2)Uttararcika诗歌增集。

《夜柔吠陀》

白夜柔吠陀为东部Bihar地区,两派:A.(1)Brahmana Maitrayani;(2)Katha;B.Taittiriya;黑夜柔吠陀:Vajaneyi(摩揭陀印度)。

注:M,K,T,V(由西到东,从早到晚)。

有五门派:(1)Kathaka(2)Kapisthala-Katha-Samhita(3)Maitrayani-Samhita(4)Taittiriya-Samhita(5)Vajasaneyi-Samhita;其中,前四类属黑夜柔吠陀,后一类属白夜柔吠陀;白夜柔吠陀有两个门派:(1)Kanva(2)Madhyandina

注:白夜柔吠陀只有Mantra祈祷和祭祀仪轨,黑夜柔吠陀还有分析,即梵书,黑早于白,

白将阐释部分分离出了Samhita

注:说一切都有部:(1)Mula根本~,有故事,先出现,后译为汉语;(2)~,没有

故事,“十诵律”,后出现,先译为汉语;(3)经、律(规则)、论(解释规

则)。

内容:II亡灵祭,III火祭、四季祭,IV-VIII苏摩祭(有一天长也有几天长)、牲祭,IX“竞赛饮”一天苏摩祭,X“加冕祭”数天苏摩祭,XI-XVIII“垒火坛”,XIX-XXI“祭神仪式”,XXII-XXV“马祭”,XXVI-XXXV“楔子”(其中XXX“人祭”,XXXI对应X.90);他(指原始生命purusa“人”)的口称作Brahmana婆罗门,手称作Rajanya王族(即Ksatriya刹帝利),双腿是Vaisya吠舍,从他的脚生出Sudra首陀罗(12),XXXI-XXXIV对应Upanisad;XXXVI-XXXIX祈祷Pravargya(苏摩祭中的),XL一部Upanisad

注:以上内容为黑白YV共有,但只占了白YV的前一半;YS有韵文rc,有散文,被称为Yajus;韵文是RV诗句,以祭祀为目的裁剪和改编而成;咒语类似文字游戏;谜语Brahmodya;神的名字不能明说,要暗示,因此一个神会有很多名字;有很多看似没有意

义的词语:svaha、vasat、vet、vat、om,起先只是一个肯定词,后来被另作解释,

以后被普遍应用。

参考:R.T.H.Griffith. Yajurveda Samhita. Sanskrit Text.

梵书 Brahmana

来源:brahman n.圣言、祈祷、神圣的知识

brahman m.祭司、婆罗门brahmana m.属于婆罗门种姓的

梵书有两层含义:祭司和祭祀学;从微观上说,是有学问的祭司对仪轨中的某一处的解释或陈述;从宏观上说,是表示祭司对祭祀学问的讲述和解释的文集。 比较著名的梵书:

RV:Aitareya。主要是Soma祭,另外还有火祭Agnihotra,加冕Rajasuya;Kausitaki或称为Sankhayana-Brahmana

SV:Tandya-Maha-Brahmana。Vratyastoma中的祭祀属于非雅利安的林居种族。Sadvimsa-Brahmana,26梵书,Tandya的补充。Jaiminiya-Brahmana。 黑YV:Taittiriya-Brahmana。Purusamedha,后加的,含有人祭成分。

白YV:Satapatha-Brahmana,百道梵书,有100个Adhyaya“课”,有两个本子:Kanva和Madhyandina的。Yajnavalkya被视为作者。其中有Upanayana“开蒙”,自此可以学习吠陀。葬仪、Asvamedha马祭(统治者/国王的非常重要的仪式,在《摩诃婆罗多》中也会提到)、Purusamedha人祭、Sarvamedha一切祭、Pravargya仪式。 梵书各自属于哪部吠陀是由三位主祭各自的职能决定的。 主祭不仅要掌握相应的吠陀,也要掌握对应的解释的梵书。 各部梵书在内容上相对还是统一的。

梵书中有Vamsa“世系”,Vamsa-Brahmana(记述各种文本的传承),世系不能帮助我们断代:梵书产生于:RV本集完成后,祭祀、祈祷成为学问,科学化。

可以确定的是:SV、YV、AV中的咒语、仪轨比《梵书》酝酿得晚,可以推测后三部吠陀的集合的完成与梵书的开始创作差不多同时,两者有交叉(有几部为梵书的黑夜柔吠陀是属于YV的,不属于梵书),最晚的吠陀和最早的梵书是同时的。

RV的背景是印度河流域,AV是恒河流域和Jamna流域,YV&Br.是Kuru族和Pancala族的地方(《摩诃婆罗多》战争发生之地,也是印度整个婆罗门文化的诞生之地)

RV中很多概念在YV和梵书中发生了很大改变。如:RV中的asura,Avesta中的ahura,是一样的意思,而在YV和梵书中已完全成了神的对立面——魔的代名词:deva是神,asura是魔。

神经常交战,于是Visnu、Rudra(Siva)地位上升,Prajapati成了创造神,是deva和asura的共同父亲;原先的诸神地位下降。

祭祀不再是达成目的的手段,而直接成为目的本身。祭司本身已等同于Prajapati造物神,且祭祀的细节已经程式化,婆罗门种姓也被神圣化(婆罗门等同于神甚至高于神)。 婆罗门有四个义务:(1)出身纯洁(2)相应的品行(3)名誉(4)教化民众 受教化的民众有四个义务:(1)尊敬(2)布施(3)不欺负(4)不杀婆罗门 后三部吠陀和梵书的产生时间在RV完成和佛教出现之间。 内容:印度本土将梵书的内容分成两类:Vidhi律和Arthavada释。

印度的宗教中故事是为了解释一个道理或规则而编造或抄录而得的(印度:故事的海洋) 如:洗手:洗涤心灵的污垢;斋戒:让神先进食。神已经食用的食物不便再碰了。 梵书也做了本土的词源学解释:Indra,解释为源自词根Indha“点燃”,人们称之为Indra是为了避讳,真正的词源或许是“有力的”。Ulukhala就被解释成uru karat“他弄得远”,真正词源Dravid:ulakkai“杵”。

很多祭器、道具、仪轨被赋予宗教的含义。

对妇女弱势地位作了合法性的解释:规定Vedi像女人的身体。 Arthavada包含了Itihasa故事、Akhyana传说、Purana神话。

最著名的还是Pururvas和Urvasi(为前者生子、池塘、金色宫殿)。Gandharva让前者许愿,前者要称为他们中的一员,后者授予特殊火祭仪式,人变为小仙人,可以和Urvasi一直在一起。

短句的陈述形式(影响到佛经)

人类始祖Manu传说。Manu第一个后代为女儿Ida(Puruvas之母)。 Akhyana诗歌(与RV风格类似)为Aitareya-Brahmana所收集。

Sunahsepa犬鞭故事:国王Hariscandra,100妻,无子。听了Rsi仙人Parvata和Narada的话,他向Varuna许愿,要儿子,但要以第一个儿子祭祀后者。其子Rohita从祭祀处逃进森林,国王得了水肿。Rohita林中遇饥饿的仙人Ajigarta和其三子,用100牛换取其第二子替他牺牲。Rajasuya在加冕祭中,于Sunahsepa在柱上吟诵RV中每一个神的赞歌。Usas救了他,国王的水肿也消失了。Visvamitra将其收为义子。

Sunahsepa唱的每一首赞歌不一定都是有关的,而是梵书的作者要温习这些赞歌,Aitareya只是假托其口。

Anukramani将RV作品归入XXX名下,不可信。

很多故事纯粹为解释祭祀而发明,如:Vac(语言)的故事:语言与思想孰轻孰重?Varjapati判定思想更重要,得罪了语言(因此祭祀他时要放轻声音)。 Vac转向唱歌跳舞的诸天,而不是转向吠陀的Gandharva。

Purana指古代的神话。RV X,90,12原人的赞歌(四个种性与其有关):Agni与婆罗门一起从原人口中诞生,Indra与刹帝利一起从双臂中诞生,吠舍与诸天一起从身体诞生,首陀罗从脚诞生,没有和任何神在一起,所以首陀罗不能从事任何与祭祀有关的事务。 Maitrayani Samhita属于黑YV,是黑YV的梵书。

Yama和Yami,yama死后yami很悲伤,诸天为使其忘记yama,创造了夜晚。

山是Prajapati的长子,最初很自由,有一对翅膀,能够飞翔,于是大地摇晃,Indra就把山的翅膀剁下,山坠落,镇住了大地,山的翅膀成了云彩。

也有创世神话,如:Prajapati用苦修从嘴里创造了Agni,因此火就能吞噬祭品,又用火来祭

祀,创造了万物,万物繁衍即是永生,因此死后要在火中重生(火葬)。

但是Prajapati并不是至高无上的:Dyaus(Prajapati)和女儿Usas乱伦,结果诸天变成了一种可怕的形象,并以此创造了Rudra,后者一箭射穿了Prajapati,由此便产生了猎户座和其他星座。

世界起初只有水(与RV创世的诗歌对应),水为了繁衍而生出金蛋,金蛋里面生出了Prajapati,他在蛋壳里说三个咒语bhuh、bhuvah、suvar,就变成了大地、空间和天。 参考书目:

Arthur Berriedale Keith,Rigveda Brahmanas:the Aitareya and Kansitaki Brahmanas of the Rigveda,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20.

Julius Eggeling,Satapatha Brahmana,according to the text of the Madhyandina school(SBE Vols.12,26,41,43,44),Oxford 1882-99,Sacred Books of the East.

森林书和奥义书 Aranyaka,Upanisad

哲学思考在吠陀中有萌芽,婆罗门一些种姓也有一定的哲学思考。怀疑论是对婆罗门专权的反映。在森林书和奥义书中很多掌握真理的主人公并非婆罗门出身。 如:Chandogya-Up.IV.4 唱赞奥义书

Satyakama(释为“对真理有欲望的人”),其母Jabala,不知其姓氏,往Haridrutama Gautama处求为婆罗门学徒,以实情告之,师为其诚实感动,遂收为徒(热爱真理,老师也爱他)。

当婆罗门从事无果的祭祀学问时,其他种性在探问深奥的哲学问题,与祭祀阶层有距离的种姓不仅弃绝尘世,而且远离婆罗门的祭祀,进入林中居住,苦修苦行,这样的运动发展到极致就是佛教和耆那教。由此可见,非婆罗门进行的对人生、世界的思考结果是弃世的,而相应地,婆罗门教是非常入世的。

婆罗门也并非无视这种潮流,他们顺应其发展出了人生四阶段Asrama说(非常著名,流传至今):梵行Brahmacarin、家居Grhastha、林居Vanaprastha、弃世Samnyasin

要经过这四个阶段人生才圆满。梵行在佛教中有新的解释,在现金的印度宗教中也有解释(过洁净的生活)。此处的梵行是指学习婆罗门学问,掌握社会最高端、艰深的学问,即求学的阶段。家居,成为一家之主,结婚,经历人生,持家,享受人生的快乐。在林居阶段,他们提供了森林书Aranyaka用来学习(森林书不再像梵书一样为仪轨解释,而是祭祀的秘密、象征、哲学,祭祀哲学与其外的哲学合二为一,后者原先与贤者对立,宣称内心的自我Atman)。神秘(Mystik)

Atman:认为内心的自我为唯一的这种非自然的、牵强的结合导致了奥义书的产生。 奥义书Upa(趋近于)-ni(下)-sad(坐),“坐到某人的近处”。

奥义书研究是中国国内印度学研究的最早最多的领域。(与佛教有关,佛教提及、引用

的吠陀基本就是奥义书;西方人有兴趣,印度教传教士去西方传教时将奥义书经解带去「他们不会解释吠陀,只解释奥义书」,中国人通过译成英语的典籍接受到,研究的门槛较梵语更低)印度迷也参与了这一传播过程。

最早的奥义书有些是包含在森林书中。从吠陀到梵书到森林书到奥义书,这些名字经常交错。有些奥义书是赋于森林书之后。

奥义书是人生最后阶段所要学习的,因此也被称为Vedanta吠檀多,即吠陀的末尾,与后面的意义不同。(后来变成了一哲学派别的名称)

森林书和奥义书所包含的神秘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叫法,在后世不被认为是吠陀的末尾,而是吠陀的终极目标。

属于三吠陀的奥义书(按与三吠陀的归属分类):

RV:Aitareya-Aranyaka,Up.;Kausitaki-Aranyaka,Up.(与上对应)

黑YV:Taittiriya-Br.——Taittiriya-Aranyaka——Taittiriya-Up.和Maha-Narayana-Up. 白YV:百道梵书XIV书的前1/3为一个Aranyaka,末尾为一个最长最著名的Up.(Brahadaranyaka-Upanisad)。

SV:Jaiminiya-Brahmana其中的一个Br(Tandya-Maha-Br.)为一部森林书。该书的一部分也作Kena-Up(Talavakara-Up.) 百道梵书的末尾属于大林奥义书。 按照时间,奥义书又可分为四类:

(1)最古老,属于奥义书时代,散文体(Kena除外) 1.Brhadaranyaka大林间 2.Chandogya唱赞 3.Taittiriya泰迪黎耶 4.Aitareya爱多列雅 5.Kausitaki考史多启 6.Kena由谁(韵文体)

(2)接着。虽然定为某些吠陀门派,但很不严谨。韵文 7.Kathaka羯陀 黑YV 8.Isa伊沙 白YV

9.Svetasvatara白净识者(白骡) 黑YV 10.Mundaka蒙查羯 AV

11.Maha-Narayana摩诃那罗衍那 黑YV (3)散文体 12.Prasna六问 AV

13.Maitrayaniya弥勒 黑YV 14.Mandukya唵声 AV

(4)全部属于AV,但体现了秘密教法的本质。 较新的无法归类的奥义书也归在这一类。 奥义书的文体没有关闭,而是一直开放的。

奥义书是一种知心的、秘密的教法,在文本中常出现iti rahasyam(秘密)和iti upanisad。神秘主义的成分大于哲学。

内容:其中心为“世界的一切是梵Brahman,梵即自我/自性Atman。” Atman在Up.中常被称为Prana或者复数Pranah,意义:呼吸、灵魂、自我

Atman的命运是轮回,直至最后解脱,进入梵Brahman当中。轮回和业是结合在一起的。此处轮回和业便出现了,此前并没有。

只有认识了Atman和Brahman原为一体时才可解脱。 最高的智士不是为了世俗的享受,而是为了弃世。 不死:不是肉体的不死,而是看穿了生死。 参考书目:

Paul Deussen,Sechzig Upanishad’s des Veda,Leipzig 1921.(最权威) 徐梵澄,五十奥义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吠陀支

Mundaka-Up.I,1,4-5:

“有二明当学,如大梵明者所言:一为上明,一为下明。”

“下明者,《梨俱韦陀》,《夜珠韦陀》,《三曼韦陀》,《阿他婆韦陀》——声明,仪礼,文法,文字学,诗学,天文学是也。”“上明者,由之而悟入‘不变灭者’也。”

四吠陀之后的六门学问是吠陀的辅助学问。这些学问存在于散文体的Sutra经。这些经就是“Faden(线)、?(绳)、Garn(棉纱线)”的意思,引申义为“Lehrsatz(原理)、Regel(规则)、Lehrbuch(课本)、Text(文本)”。和《梵书》一样,Sutra原指单本经,引申为经集。经的文集为散文,语言为口语式的写成文本需要补充句子成分。这种风格源自《梵书》。 内容:

Kalpasutra 有关于仪轨的经

1.Srautasutra:要设三堆祭火、Agnihotra火祭、新旧月祭、四季祭、牲祭、苏摩祭。 2.Grhyasutra:从出生到葬礼的日常生活规矩、仪式和祭祀。是研究古代印度日耳曼人生活的鲜活资料。

3.Dharmasutra:四个种性、生命四阶段Asrama。

4.Sulvasutra:绳经。设祭台和火堆的准绳。印度风水(Geometrie)的萌芽。

一部吠陀名下有若干sutra,它们会摘引并解释Veda里的Mantra,但随心所欲,不成系统。如摘引的第一句是YV中的Mantra,那么这部sutra就属于YV。每个门派有各自的Kalpasutra,内容不同,所包含的经的种类也不同。(如黑夜柔:Baudhayana、Apastambiya、Hiranyakesi、Manava、Kathaka)

在经文之后又会一个接一个地附有“增补”之类的补丁,构成了无穷无尽的新的Sutra。 Siksa“语音”、“(背诵)课程”

1.最著名的Siksa就是Padapatha,被认为是Sakalya所作。最古的作品是那些Pratisakhya,即针对一“枝”的课本。印度的语法从此开始;吠陀本集的定本从此开始。我们今天看到的吠陀就是当时的样子。

2.Saunaka和Katyayana各作了一部Anukramani“索引”。(谁写了作品的哪一部分) 3.Saunaka也被视为两部韵律学作品Brhaddevata和Rgvidhana的作者。 本土词源学的作品:Yaska的Nirukta; 格律:Chanda,Pingala; 星象:Jyotisa;

语法:Vyakarana失传,最早的现为Panini。

史诗

来源:RV的Akhyana故事诗歌、Br.中的Akhyana、Itihasa和Purana。

从梵书和其他吠陀文学可以知道,在祭祀和家庭节日中,吟诵故事性的诗篇构成了宗教仪式的一部分,在马祭之前,有关天神的故事和传说会讲述一年之久。参与马祭的主要人物是婆罗门和刹帝利,讲述的故事必然是与婆罗门有关的神怪故事,即Itihasa和Purana,以及与刹帝利有关的英雄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纳)。历史上除了这两部讲述婆罗多和罗摩的史诗之外,一定还有其他王族的史诗存在。

史诗的讲述者是歌人(Suta苏多),住在王宫之中,在重大节日中唱诵诗篇以为领主歌功颂德,也会作为御者奔赴战场,以清理战事并歌颂英雄。如摩诃婆罗多中一个著名的suta(桑蔗耶,全胜)向国王Dhrtarastra持国报告战场上的情况。Suta属于一种特殊的种姓,据摩奴法典,他是刹帝利和婆罗门的女性后代所生的后代,天生与刹帝利有亲缘关系,是创作史诗的不二人选。

罗摩衍那中罗摩的两个儿子Kusa和Lava从Valmiki蚁蛭处学会了罗摩衍那,从而广为传唱。 这两部史诗是许多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诗歌的汇总,经过近千年的不断增加演变而成。Itihasa的故事和宗教说教也在其中。

Mahabharata摩诃婆罗多

是非常古老的史诗。

概述:Panini波你尼(八章书IV,2.56)认为:摩诃婆罗多就是婆罗多们的大战故事(bharatah samgramah)。Bharata婆罗多就是Duhsanta豆扇陀和Sakuntala沙恭达罗之子。他的后代就称为Bharata。在Mbh本身,也提到过mahabharatayuddha大婆罗多之战和mahabharatakhyanam大婆罗多之战的故事。因此,Mbh就是“婆罗多的后代们(战争)的大(史诗)”。

婆罗多后代中有王名为Kuru俱卢,其后代名为Kaurava俱卢族,其领地为Kuruksetra俱卢之野,于此处发生了一场战争,将俱卢族毁灭殆尽,这就是摩诃婆罗多的核心内容。包裹于此核心外层的是各种各样的Kavya诗歌。

首先是很多传说,有些是英雄的前传episode,或者是其本人的经历,有的是其他英雄的传说,或其他失传史诗的片段,它们构成了Mbh的插话episode,其插入Mbh书先书后不得而知。其次是带有婆罗门宗教和哲学色彩的神话故事,即吠陀文学中的Itihasa故事。再次是Purana风格的地狱志。还有毗湿奴、湿婆的神话、宇宙志、地理和史传。最后是以毗湿奴为主,湿婆为次的宗教崇拜。Mbh成为现在的样子,因为主要是崇拜毗湿奴。还有赞颂苦修者、林居者、游方僧的高僧传和哲言以及寓言、譬喻、童话、道德故事和苦行诗歌。因此,Mbh不仅被视为Kayya诗歌,也被看成smrti记忆(?)和sastra论。

Mbh共有18书Parvan,另外,Harivamsa诃利世系被称作为Khila楔子,即第19书。Mbh18书总共约有10万颂(Sloka,八音节为一句,四句为一sloka,有时为六句)。作者传说为仙人Krsna Dvaipayana黑岛生,或者称为Vyasa广博仙人、毗耶娑。他也是吠陀的排序者和往世书的编写者。他与婆罗多同时代,也是婆罗多英雄人物的亲戚。其父为Parasara,母为Satyavati(生于鱼腹,为渔人养大,因此广博仙人又名岛生)。

母与仙人生了岛生之后又与国王Santanu福身生二子Citrangada和Vicitravirya。福身与长子均离世,幼子V继位,但没有子嗣,Satyavati就召其私生子广博仙人,与V的两位遗孀各自生下一子。由于广博仙人长期修苦行,面目可怖,Vicitravirya第一妻不敢睁眼,就生下了天生失明的Dhrtarastra持国;第二妻吓得面无血色,生下了Pandu般度“苍白的”;再与第一妻同房时,后者不与,由一女奴代替,后者享受此过程,生下Vidura。Mbh故事就在般度和持国的儿子中间展开,广博仙人也被视为他们共同的祖父。传说在他的三个儿子和很多孙子、重孙均死去之后,他将Mbh创作并流传(只是传说)。

除了儿子,他还有一弟子Vaisampayana,去国王Janamejaya镇群王处,在蛇祭上吟唱Mbh,其吟唱为一suta歌人Ugrasravas所闻,后者再另一场12年的祭祀中,应众多仙人所请,重复了Vaisampayana所唱的Mbh。

最早是Vyasa所创作,后传给Vaisampayana,后又传给Ugrasravas,在后一场祭祀上重复唱出,这是第一次为众人听到。整部史诗以重复他人传说为名,所以Mbh采用了讲述的

形式,Ugrasravas为叙述者,叙述的是Vaisampayana的说话内容,Vaisampayana叙述的内容又嵌套了很多故事,这些故事借各种人物之口说出。所以,Mbh的主要文学形式是诗歌,但连接这些诗歌的是简短的散文。

有关Mbh的篇幅,在内部也说法不一,一说有8800颂,一说不计插话有24000颂,一说600万颂,一说10万颂。对印度人来说,Mbh的意义可以从其叙述中得知。不论从何说起,Mbh都不是一个人、一个时代的作品,与其说它是一部文学作品,不如说是印度文学的总汇。

内容:复杂,头绪很多,但主线很单一,主线就是:胜利方获得了正义,失败方获得了邪恶,正义战胜了邪恶。

第一书:Adiparvan《初篇》(二子般度继承王位,五子;长子因失明未能继承,但有100子;般度得到一诅咒,与妻子同房则死,妻子condia招来RV中的神:与Yama生第一子,与风神生第二子,与Indra生第三子(Mbh中最有人格魅力的战神阿周那),与双马童生了一对双胞胎)般度五子与其兄的100子交战,前者胜。般度横死,其兄即位,其100子不断地与五子争斗。般度第三子赢得黑公主,与兄弟分享。

第二书:Sabhaparvan《大会篇》100子中老大用掷骰子的办法赢得了般度的一切,后者失去财产和王国,被流放12年,第13年被发现还要再被流放12年。

第三书:Vanaparvan《森林篇》森林里的林居生活,期间很多故事,继续不断娶新的妻子。 第四书:Virataparvan《毗罗陀篇》来到毗罗陀宫殿中隐姓埋名当奴隶。在13年终结之时暴露身份,不用再流浪。

第五书:Udyogaparvan《备战篇》般度五子有18支大军中的7支和一位军师Krsna。 第六书:Bhismaparvan《毗湿摩篇》毗湿摩为俱卢族统帅,般度族将毗湿摩的未婚妻(毁约,自杀转世为男性,毗湿摩发誓不与之战)安排在前方,阿周那在其后向毗湿摩射箭,毗湿摩倒地。

第七书:Dronaparvan《德罗纳篇》德罗纳为俱卢族统帅,被用诡计灭。 第八书:Karnaparvan《迦尔纳篇》迦尔纳为统帅,被用诡计灭。 第九书:Salyaparvan《沙利耶篇》沙利耶为统帅,被灭。

第十书:Sauptikaparvan《夜袭篇》唯一的一次俱卢族的胜利,夜间偷袭,杀了除主人公外的所有人。

第十一书:Striparvan《妇女篇》Gandari?和Condya?(双方头人的妻子)到战场上哭泣、诅咒,对失败者心灵上的抚慰。 第十二书:Santiparvan《和平篇》毗湿摩 第十三书:Anusasanaparvan《教诫篇》

第十四书:Asvamedhaparvan《马祭篇》战争胜利,老大坚赞称王,进行正式加冕。

第十五书:Asramavasikaparvan《林居篇》湿陀忍耐了15年后决定前往森林道院过隐居生活,后湿陀、甘陀利、共提死于森林大火。

第十六书:Mausalaparvan《杵战篇》Yayati淫荡不堪,被诅咒称为老头,与儿子交换年龄,不愿者被驱逐至边地,Yadu生于此。Yadu族在这一篇被灭,Krsna被杀死。 第十七书:Mahaprasthanaparvan《远行篇》般度五子和黑公主去朝圣。 第十八书:Svargarohanaparvan《升天篇》所有人都升入了天堂。 非主线部分 1.古代英雄传说

anuvamsasloka世系偈颂、Sambhavaparvan出世(包含了古代英雄传说)。

可以关注Dusyanta豆扇陀和Sakuntala沙恭达罗的故事在Mbh中与Kalidasa的区别。 Yayati王的故事:Asura王有女儿Sarmistha,常欺负祭司Sukra的女儿Devayani,后者成了正妻,前者成了女仆,陪嫁给Yayati,Sarmistha需答应Devayani不与其丈夫有染,然而毁约,与国王生了3个儿子,Devayani让其父亲诅咒Yayati,使其立刻变老,但有一漏洞:可以与人交换年龄,于是Yayati与小儿子Puru交换年龄,前者重回青春后与Apsaras Visvaci“众爱”有染,享受了1000年,觉悟后将青春和王位交予儿子,隐居苦行。 Nala和Damayanti的故事,Rama罗摩的故事。 罗摩衍那核心的故事在Mbh中也有。 2.神话故事

很多吠陀文学的故事在此得到了发展。如:Kadru(蛇母)和Vinata(Garuda大鹏鸟母)的故事。

Mbh早期,Siva地位在Brahman梵天之下,但晚期上升。如:Savitri的故事(与阎摩王要回其丈夫)。

3.寓言、譬喻和道德故事

有Itihasa-Samvada(对话),大部分属于苦行诗歌,来源于民间故事,目的是道德教化。起初是在Upanisad中,后又进入Mbh以及Purana,在佛教和耆那教中也有。都包含了三种类型的说教:Niti,即“处世哲学”,特别对于国王而言,由此可以称为“政治”;Dharma,即公理和道德;Moksa,即解脱,一切哲学的终极目标。集中在毗湿陀遗言中,即XII书和XIII。其中还有枯井狂象故事。 4.说教

并非总是以讲故事的方式寓教于乐,Mbh中仍有大段的枯燥的说教,集中在XII书中的哲学和XIII书中的公理。

毗湿摩在临终时对坚赞的公理、道德、哲学的教诫构成了第12、13书的全部内容。

第十二书《和平篇》由两部分构成,rajadharmanusasana-parvan“王道教诫”和

apaddharamanusasana“苦难法教诫”。讲述政治、四个种姓的义务、四个生命阶段(Asrama)、对父母和师长的义务、在苦难时的正确行为、自我节制、苦行和对真理的追求、生活的三个目标的关系(dharma、artha、kama)。在第二部分中,有一章节关于导致解脱的义务中,包含了有关宇宙观、心理、伦理的论述,并伴有传说、譬喻、对话和警句。

第十三书完全是法的教科书,很多摩奴法典的条文在此被引用或以相似的面貌出现,唯一与法论不同的是,第13书常常被一些传说故事所打断,一般认为第12书插入Mbh的时间要早于第13书。

此外,Mbh其他各书中也插入很多篇教诫,其中最具影响力者为第六书中的Bhagavadgita“薄伽梵歌”。

根据Samkara(8C)的引用和Rajatarangini《王河》的记载(883),当时该书已经具有和现在一样的面貌。

当般度五子与俱卢族人在俱卢之野开战时,身为射手的阿周那(Arjuna银白色)面对敌方首领犹豫踟蹰,进行一系列关于法、伦理等的发问,身为御者的克里师那(Krsna黑色)向他展开Atman,告诉他对神的奉献是一切道路中最高的。被杀的只是肉体,而非Atman,后者会从一个躯体向下一个躯体漫游,刹帝利的责任是在战场上杀敌。怀疑消除之后,阿周那举起进攻号角,大战开始,并以血腥的胜利结束。 徐梵澄,薄伽梵歌论,商务印书馆,2003。

数论Sankhya所言之“三德guna”satva萨埵(中性、轻、干净的物质)、rajas罗阇(充满爱欲的、情绪化的物质)、tamas多磨(黑暗、愚昧、粗的物质),“喜忧暗”始终与物质相联系。“遍是诸行业兮,唯发乎‘自性’之三德。” 诗歌对追求解脱者——瑜伽士Yogin进行了赞颂。

这段著名的诗歌让洪堡(Wilhelm Humboldt)产生了共鸣。

灵魂和Atman是永恒不变的,只是从一个身体到另一个身体。接下来要修瑜伽、苦行,还有就是到最后要对神进行奉献Bhakti。思想是杂糅在一起的。据薄伽梵歌,最高的解脱就是与神归一,将个体的性灵升华为神性,有三条任务通向这一目标:恪尽职守、智识敬神。诗歌时而将梵天,时而将毗湿奴作为最高神,诗歌的教义时而是数论的,时而是吠檀多的。 整部薄伽梵歌的核心落在这首诗里:为“我”而有为,以“我”为无上者,为“我”之敬爱者,而无凝滞,无怨怼于万物兮,斯人来归于“我”!

Richard Garbe认为BhG也是经过很长时间的积累汇集而成,暴露了很多数论哲学向吠檀多过渡的痕迹,他将700颂中的170颂判定为后加的纯吠檀多内容。不过当代的研究并不趋向将文献的新旧内容做如此绝对地判断和剖析。

Angelia Malinar将薄伽梵歌划分为四个层次:首先是无我的履行义务、与此联系的解脱之路;其次是神学和哲学研究。

薄伽梵歌的主人公Krsna被认为是BC7C的一位刹帝利。由薄伽梵歌衍生了相关传记Agathokles《诃利世系》和毗湿奴十大化生avatara的Bhagavatpurana《薄伽梵往世书》。 Krsna的故事还被编写成诗歌,如:胜天Jayadeva的Gitagovinda《牧童歌》(12C)等。 Edwin Arnold,The Song Celestial(London 1885)

甘地:“在BhG中我发现了一种慰藉,它是我自己在朝觐圣山时找寻的??当我被离弃,看不到一丝光明时,我拿起BhG。从而我在此处或彼处找到一首诗,马上开始微笑,所有的悲伤一扫而光??”

这本书很快成为统一全印度思想、对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有力武器,因为篇幅较小,内容集中,恰与圣经相当,印度的各种思想包容并蓄,最大限度地让所有印度人甚至所有人找到自己的空间。

吠陀有听闻的限制,并非全部印度人可以听闻,印度人也不愿意介绍给西方人,而薄伽梵歌没有这种限制,所以迅速传遍了全世界。

Caitanya(1485-1533)创立了载歌载舞的Hare-Krischna运动,后来A.C.Bhakivedanta Prabhupada(1896-1977)将此运动推广到西方、中国。

西方第一本译本是Charles Wilkins(1785)的,第一本研究作品是August Wilhelm von Schlegel(1767-1845)的梵语原文+拉丁文译本。

Richar Garbe,Die Bhagavadgita,1921第二版,莱比锡(最权威)。 汉译本:徐梵澄、张保胜、《摩诃婆罗多》中和Hare-Krishna集体翻译的。 第19书Harivamsa

第一部分是Purana,Harivamsapurana,是Mbh的一个Khila“楔子”,共16374颂。以赞颂毗湿奴为中心,逐渐成书。最末的1/3为增补的附录的附录,作者是广博仙人弟子Vaisampayana。

据传其吟诵完Mbh后又应Ugrasravas之请,讲述了Krsna的家族Vrsni和Andhaka的故事,Ugrasravas又受众多仙人所请,重复了Vaisampayana所唱的内容。 内容 共分三部书:

1.Harivamsaparvan诃利世系书,与整个往世书是同名的。

Krsna与婆罗多同祖,但Yayati的另一个儿子Yadu是Yadava的祖先,Vasudeva属于这个家族,其子Krsna为毗湿奴的转世。 2.Visnuparvan毗湿奴书,专门讲述Krsna。

Mathura城Kamsa王由统治着,听到了预言,他将被其姑妈Devaki的第八个儿子杀死。Devaki的丈夫就是Vasudeva。Kamsa杀死了他们的六个孩子。第七个孩子名叫Rama,即Balarama大力罗摩,为睡神Nidra所救。第八个儿子Krsna与牧牛人Nanda和Yasoda夫妇的女儿交换,

令后者被Kamsa杀死。Rama和Krsna皆为Nanda收养。在童年时,Krsna就显示了惊人的神力,并完成了一系列英雄业绩。在Vrindavan森林,他与Radha为首的母牛女恋爱、嬉戏。Kamsa听说了Krsna的名声,为了除掉他们兄弟二人,将其邀请到Mathura与其摔跤手角力。但全被Krsna杀死。最后他拖住国王的头发,将其杀死在角斗场。

其后,两兄弟征战杀伐,战胜了很多国王、天神、魔,掠夺了许多女人,包括爱神的化生Rukmini。最后,还讲了他们子孙后代的英雄故事。 3.Bhavisyaparvan未来书。对未来的预言。

Kaliyuga(最坏的轮回「印度有时间的四个轮回Yuga」)和Krtayuga(好的轮回),毗湿奴的另外几个化生。还添加了对Siva的崇拜。 Mbh的断代和历史

Mbh成书的时间跨度很大,有上千年,断代有以下考量:

1.个别收入Mbh的传说、神话和诗歌,可以追溯到吠陀时代。除了前面提到的一些古老故事在Mbh中的再现,史诗所用语言时而古老如吠陀,时而新颖如经典诗歌。格律也是如此。anustubh和tristubh。

2.但在吠陀时代,一个婆罗多的史诗或者一个Mbh还未曾存在。

3.很多道德故事和格言,包括那些苦行诗歌,也是BC6C以来佛教和耆那教文学的共同源泉。在佛教文学中,Mbh可能因为避讳,而被称为Akhyana。很多人名也出现于佛经,但被用在不同的人物身上。

4.即便在BC6-4C间,Mbh已经存世,但它在佛教的故乡——印度仍非众所周知。 5.在BC4C,史诗Mbh肯定不存在。

6.在BC4C-AD4C之间,Mbh(可能逐渐)转变到现在这部汇编本的样子。

一开始,可能是类似于Sanjaya的俱卢族的歌人歌颂或者客观记述俱卢族战争的诗歌。但后来,类似于Mbh中所说,是Vaisampayana去阿周那的孙子——国王Janamejaya那里歌唱,所以有关俱卢族的英雄事迹被节略或者转移到般度族头上。

Krsna这个人物在Mbh中是一个游牧民族的首领。可能曾有很多同名的人物存在,Mbh将多个Krsna的故事汇总。而在BhG形成时,已经有了Krsna的崇拜,因此一个诡计多端的小人就和一个众神之神重合了。

如果我们非要将Mbh的作者认为是一个人不可的话,那么他将是集大师和三脚猫、智者和愚人、艺术天才和可笑的学究于一身的人。

后5、6世纪的碑铭已经提到Mbh的文句和篇幅——10万颂。波你尼提到此书,佛教暗示此书,Mbh提到希腊人Yavana。可见在BC4C或存在Mbh。 7.在后4C,这部作品基本形成现在的篇幅、内容和特性。

8.在之后的几个世纪里,细微的改变和添加仍然在进行中。目前存世的版本虽然在内容上各

有所长和所短,但每个版本均谨慎地将偈颂总数保持在10万颂,即有的版本有增加的内容,它必定会在其他地方有删减。可见,10万颂是Mbh的准绳。

9.整部Mbh的断代是没有意义的,而每个部分的断代是可行的。

印度两大史诗评论汇编 1984 中国社科 季羡林 刘安武 著 Haiyan Hu-von Hinvber胡海燕 译 华人圈中很有影响力的印度学家 至今活跃 Oscar von Hinuber 世界顶级巴利语专家

Vasista 极裕仙人 Vismamitra 众友 国王Sudas斑足 恶灵就是罗刹Raksas Sudas杀死了Vasista所有儿子 Vasista不以仇相报,悲痛自杀而不得

遇到怀其小儿子的隐姑,小儿子怀了12年,其间已学会了所有RV

罗摩衍那

Valmiki蚁垤(蚂蚁的巢穴,在吠陀中被赋予了神秘的力量,大地的耳朵,能听见悄悄话)被认为是作者,他被称为adikavi第一诗人,罗摩衍那也被称为adikavya第一诗。因为对比Mbh和Ram.,Mbh词句比较直白,罗摩衍那用了很多印度经典诗歌的手法,且没有发现比它更早的经典诗歌手法的使用,之前是史诗,史诗与艺术诗歌不同。其修辞Alamkara从此开始。被视为史诗和艺术诗歌的中间产物。

有一名句:只要在这大地上,青山常在,水长流,罗摩衍那这传奇流传人间永不休。 篇幅较小,共7书,24000颂,故事相对集中。每一篇/书的名字叫kanda。 内容

1.Balakanda童年篇。

是后来加入的。讲了罗摩童年的故事,包含了很多古代神话和英雄故事(毗湿奴化为罗摩四兄弟下凡诞生,罗摩随众友仙人出去降魔;讲了罗摩如何结婚:拉断了湿婆留下的神弓,与王的女儿Sita结婚)。

Sloka偈颂体(8?4)的产生:1.2.9-17。

Valmiki来到Tamasa河岸,看到一对麻鹬在交欢,一个凶狠的Nisada猎人将公麻鹬猎杀,母麻鹬悲鸣凄惨动人。Valmiki说道:你Nisada永远不会向圣明获得善果,一堆麻鹬乐交欢,你竟杀死其中一个,我的话都是诗,音节均等,可以配上笛子,曼声歌咏,因为它产生于我

的Soka(悲戚、悲伤),就叫它Sloka,不叫别名。 2.Ayodhyakanda阿逾陀(罗摩所在国家的都城)篇。

泰国国王自称罗摩,之前的都城是阿逾陀。

罗摩的父亲十车王?感到自己老之将至,将王位传给罗摩。但他有一王妃,希望其自己的儿子婆罗多成为太子,所以要挟老王,要将罗摩流放14年。罗摩自愿流放,携妻子、弟弟进入森林。婆罗多想请罗摩回来执政,但后者不愿,婆罗多一直未坐在王座上,以罗摩的草鞋置于王座,以象征罗摩。

妇女的义务(显示Sita贤妻良母的形象):我不想母,不想父,也不想我的宫室,我按照不同的季节,吃着鲜花和果实。你走到哪里也不会碰到任何一点拂意的事情。你不必为我担那份心,我不会让你负担过重。同你在一起就是天堂,离开了你就是地狱。你千万要了解这一点,欢欢喜喜地带我去。(2.27.15-17)

有夹子救鹿的故事。被误入中国传统文化。(佛经故事中也有,二十四孝故事中也有) 自然风光的描写:悉多,你看呀!四面八方,开满繁花的树,火一般灿烂金输迦树驮着自己的花朵,在这春天里像是戴上花环。你看繁花满枝的漆树,没有人来管理照拂,果子和叶子把它压弯,我们一定能有吃有住。(20.50.6-7) 3.Aranyakanda森林篇

韬光养晦。插入了罗摩衍那中转折性的故事:罗摩进入森林后,隐士们希望其将罗刹除尽,罗摩答应了,杀死了很多妖魔鬼怪,但十首王Ravana的妹妹喜欢罗摩,罗摩无意,她就被罗摩的弟弟割去了鼻子和耳朵,她求助于她弟弟,但后者也被杀,于是直接找到Ravana,后者看中Sita,将罗摩妻子用计劫走,罗摩往斯里兰卡营救其妻未果,(Sita在Ravana百般威逼利诱下仍未从之)去找救兵。 4.Kiskindhakanda猴国篇

罗摩碰到一被废黜的猴王Sugriva?(脖子很漂亮的)(被弟弟Balin?抢走了王位和老婆),要其除掉Balin,成功,答应罗摩,借猴兵与之攻打斯里兰卡救罗摩妻。此时出现一机智可爱的人物:Hanuman。借助金丝大鹏鸟?的信息,知道Sita被关在斯里兰卡。Hanuman前往斯里兰卡。

5.Sudarakanda美妙篇

Hanuman碰到了Cita,也相信其仍然坚贞不屈,向其交出罗摩的信物。但Hanuman被抓住,魔鬼将其尾巴点燃,却也烧着了整个斯里兰。Hanuman回到了罗摩身边。 6.Yuddhakanda战斗篇

罗摩带领猴军攻打斯里兰卡。此时,魔王Ravana弟弟因政见不同,投降罗摩,后者造桥贯通印度和斯里兰卡,攻打斯里兰卡,第一战罗摩受重伤,Hanuman搬山寻药草为其治伤,罗摩伤愈后与魔王再战,射下魔王十首而胜,立其弟为斯里兰卡王。罗摩终于找到Sita。

7.Uttarakanda后篇。Raksasa的产生、Indra和Ravana之战、Hanumat的年轻时代。讲罗刹Ravana的起源和Hanumat的故事。

罗摩怀疑Sita在岛上已经失去了贞洁,就让弟弟将正怀孕的Sita抛弃在荒山野林中,此时作者Valmiki救下了她,后生下二子Kusa和Lava,二子长大后罗摩也进行了马祭,Valmiki带着Kusa和Lava来到了罗摩处,Kusa和Lava唱诵罗摩衍那,罗摩认出二者,将Sita找回,但是大地突然开裂,Sita跳入裂缝中,罗摩追悔不及,传位于子,升入天堂,重新归位为毗湿奴。罗摩二子为Kusa和Lava,所以吟游诗人称为Kusilava。

整个故事中,第二至第六书,罗摩是普通的人类英雄,类似于Indra,而非像毗湿奴一样是最高的神。II~VI书内容是一贯的,而I和VII内容经常为插话所打断,并且是依据观众的口味使情节时而缩减时而延长。插话记录越多,显示的功德就越多。

罗摩衍那共有三个比较重要的版本:最古最有影响的是孟买版,还有孟加拉版和西印度版。

罗摩衍那在Mbh中也有提到。罗摩衍那在Mbh的部分被称为罗摩传,罗摩传的价值仅仅在于从文学史方面为印度第二大史诗罗摩衍那的历史提供一些资料,因为罗摩传无非是一经典的、完全丧失了艺术价值的梗概,它可能本身是罗摩衍那的缩写本,也可能简要地复述了蚁垤创作罗摩衍那时根据的英雄颂歌。无论如何,Mbh中保存下的罗摩传绝不会是最古老的罗摩英雄颂歌。

坚赞王由于黑公主被劫,心情忧郁,摩利乾底耶仙人为安慰他,讲了罗摩传,因为罗摩的妻子悉多也曾遭遇劫持并被十首王囚禁多时。Mbh其他章节暗示到罗摩传说的地方也屡见不鲜。Mbh中的罗摩传是非常简单的一个故事,不像罗摩衍那本身。 Ram.的断代和历史(要借助Mbh)

1.Ram.的较晚成书的部分I和VII书,与II-VI书间隔年代相当长。人类的罗摩变成半神的罗摩要经历很长时间。

2.包括较晚部分的Ram.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很著名,当时Mbh还没有定形为现在的样子。Mbh中有罗摩传Ramopakhyana,也知道有罗摩衍那,但Ram.中没有Mbh任何痕迹。Mbh的漏洞贯穿整部作品,但Ram.只有I和VII书有漏洞,其余整体性较强,结构严整。 3.可能在公元后2世纪后半叶已经形成现在的篇幅和内容——如果认定Mbh在后4世纪成书的话。

4.Mbh的核心或许早于Ram.,诗歌是由散文体的“某某说道”导引出,但Ram.导引句已经编入诗中。Mbh反映的还是野蛮的战争时代——西部印度,但Ram.反映的是教化了的文化——东部印度。

综合了2和4,罗摩衍那的发展史包含在Mbh中。罗摩衍那起源比Mbh晚,但是成书比Mbh早,尤其是II~VI的核心部分。

5.在吠陀中我们没有发现任何罗摩史诗的痕迹,只有非常少的罗摩传说的痕迹。很晚期的奥义书里提到了Janaka的女儿Sita,RV提到,她是农业女神。

6.早期的佛教文献不知罗摩衍那的存在,但有罗摩传说的Akhyana的痕迹。第461Jataka本生经(佛陀成佛之前的生生世世,轮回多次是为后面成佛积累功德,一部分是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一部分是作为成功者,很少是作为旁观者)。Dasaratha-Jataka(巴利文,十车王本神经),但非源自史诗,而是一个Akhyana。两个版本:十车王、十奢王。

7.在罗摩衍那中没有明显的佛教痕迹,但可能受到过佛教的影响(只是猜测)。如:厌世诗歌,Ravana宫廷描述类似于Buddhacarita的。

8.希腊的影响在罗摩衍那中找不到,罗摩衍那的原始/真实部分也不能证明认识希腊人。 9.可能在BC4-3C,Valmiki利用了早期Akhyana创造了史诗。语言是梵语,而且是在梵语仍然是“国语”(通行语)时所作。在I和VII书中说,蚁垤和罗摩是同时代人。为显示诗歌的真实性,作者将自己也投入其中。 参考书目

Robert Goldman et al., The Ramayana of Valmiki:An Epic of Ancient India,Vol.I-VI,Princeton 1990-.

Manmatha Nath Dutt, The Ramayana.Vol.I-VII,Calcutta 1892-94. 季羡林,罗摩衍那,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84.

往世书

Purana《往世书》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文学形式,讲述了(1)创世传说,(2)诸神、英雄、圣人、人类祖先的业绩,(3)王统世系等内容,属于印度教的经典。印度教把吠陀视为第一经典(自觉意识),发展顶峰是毗湿奴和湿婆的崇拜。印度教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 往世书在形式上和史诗接近。Mbh的大部分和Harivamsa几乎等同于往世书。往世书中的历史有一些是与史诗相符的,如Visnupurana(Purana这个词就是puranam akhyanam,即古老的故事,在梵书、奥义书、佛经中常与Itihasa(从前有)一起出现(组合),itihasapurana是对吠陀的补充,听众是不允许听闻吠陀的妇女和首陀罗,在Atharvaveda中还与四吠陀并列)。

Apastambiya-Dharmasutra(~法典)可能作于BC5-4世纪,其中引用了Bhavisyat-Purana(将来的故事)的文句。

目前存世的Purana是旧瓶装新酒,是古本的新编,往世书被认为是第一等的祭司Suta或其子Sauti创造的,是圣书的第二部的作品,是朝圣觐香活动的产物。

Purana文学的pancalaksana五个特征:1.Sarga创造,2.Pratisarga再创造,3.Vamsa神谱,4.Manuantarani Manu摩奴的时间,5.Vamsanucarita(王统)世系。但是并非所有往世书都包

含这些特征。 内容:

由Vyasa广博仙人所作的往世书有18本。其内容形式并不统一,也无联系。除此以外还有18部Upapurana“副往世书”。 主要的往世书:

1.Brahma-(梵天往世书)或Brahma-Purana(梵天的往世书)。

婆罗门的往世书,或梵天往世书,是Adhipurana第一往世书。其他往世书皆有双名。Ugrasravas之子Lomaharsana(毛喜/竖)应诸仙人所请,讲述创世和末世传说。创世神Brahman将此《往世书》授予人类祖先Daksa。在所有的《往世书》中,如五个特征,多少皆有创世传说,人祖Manu及其后代,神、半神、其他生灵的起源,以及大地各界、地狱和天空的描述。而后是各个圣地Tirtha(津、渡,洗澡的水域,朝圣者到此处沐浴)。高潮是在Utkala(今印度东北的Orissa)那里的Siva和Visnu神话。Wilson认为13-14世纪。 2.Padma-或Padma-Purana莲花?往世书 3.Vaisnava-或Visnu-Purana毗湿奴往世书 4.Vayava-或Vayu-Purana风神往世书 5.Bhagavata-Purana

6.Narada-或Naradiya-或Brhannaradiya-Purana 7.Markandeya-Purana实际上可能是最古的 8.Agneya-或Agni-Purana火神往世书

9.Bhavisya-或Bhavisyat-Purana未来往世书,讲预言 10.Brahmavaivarta-或Brahmakaivarta-Purana 11.Lainga-或Linga-Purana(湿婆教派一象征物) 12.Varaha-或Varaha-Purana野猪往世书 13.Skanda-或Skanda-Purana赛箭陀往世书? 14.Vamana-Purana侏儒往世书

15.Kaurma-或Kurma-Purana神龟往世书 16.Matsya-或Matsya-Purana大鱼往世书

17.Garuda-或Garruda-Purana金丝大鹏鸟往世书(皆为毗湿奴十大化身) 18.Brahmanda-Purana梵蛋往世书? 印度教文学至此暂告一段落。

耆那教文学

宗教背景:

创始人是Mahavira Vaddhamana(大雄增长),又称为Jina耆那(文献上最早是佛陀自称为Jina)。英文是Jainism,其实按构词法应该称作Jinism。

Mahavira出生于一婆罗门家庭;一说出生于刹帝利家庭,妻母怀孕后将胚胎植入婆罗门家庭中(是婆罗门教的新的运动,强调刹帝利的出身)。刹帝利和婆罗门两大家族关系十分密切。耆那的女婿/外甥是叛道者。

耆那30岁出家,13月后裸奔(耆那不穿衣服,佛陀有衣服)。活动区域与佛陀相当,也是在摩揭陀地区,但二者未曾谋面。出家32年后,在Pava涅槃(佛陀80岁涅槃),相当于BC527/526年或BC477/476年。

耆那教崇尚苦行,且只在印度本土传播(印度三大宗教只有佛教有极大的传教热情,佛教传说佛陀去世后(一说去世前)向外传教,最早传往斯里兰卡,后往中亚,再至中国、东南亚、印度尼西亚)。耆那教不能出海传播,因为它认为四大element(地水火风)都有生命,出海乘船会弄伤水。(居士负责帮耆那教徒杀生,教徒的食物为没有生命的食物,他们不喝生水,居士为其煮水,或者滤网过滤生水,雨季不出门,怕伤及泥土本身的生命) 注:Tirtha(津、渡,洗澡的水域,朝圣者到此处沐浴),kara为:作。

佛教有7佛,耆那教有24个Tirthankara(作津者,制造圣地的人)(也叫Jina),其中最后两个是Parsva受主和Mahavira。

在公元后1世纪,耆那教分成Digambara(以空气为衣服)天衣派和Svetambara(白色,衣服)白衣派。女性僧人都是白衣派。其宗教经典叫做Siddhanta或Agama阿吉馍。 经典:耆那教的经典分成十二个Anga支。 I.Anga(最主要部分)

1.Ayaramgasutta(Acarangasutra);2.Suyagadamga(Sutrakrtanga);3.Thanamga(Sthananga);4.Samavayamga;5.Bhagavati Viyahapannatti(Vyakhyaprajnapti);6.Nayadhammakahao(Jnatadharmakathah);7.Uvasagadasao(Upasakadasah);8.Amtagadadasao(Antakrddasah);9.Anuttarovavaiyadasao(Anuttaraupapatikadasah);10.Panhavagaranaim(Prasnavyakaranani);11.Vivagasuyam(Vipakasrutam);12.Ditthivaya(Drstivada)。注:俗语(梵语)。经典最核心的部分是用俗语写作的。 II.十二个(附属的)Upanga

其中较重要的:1.Ovavaiya(Aupapatika);2.Rayapasenaijja(Rajaprasniya) III.十个Painna(Prakima“分散,散杂”) IV.六个Chedasutra V.四个Mulasutra根本经:

1.Uttarajjhayana(Uttaradhyayana);2.Avassaya(Avasyaka);3.Dasaveyaliya(Dasavaikalika);4.Pindanijjutti(Pindaniryukti)。根本经阅读者较多。

VI.单(本)经(不属于任何文集)。

耆那教经典的语言是一种俗语Prakrit,被称为Arsa(Rsi的语言)或Ardhamagadhi(半摩揭陀语),是大雄悟道时所用。与佛经一样,耆那教经典的经文诗歌部分比散文部分古老。 第一个Anga是Ayaramgasutta,最古老的语言就是在这里面,其次是Suyagadamga,还有4个Mulasutra的第一个Uttaradhyayana,这三种是最古老的。

另外还有一个俗语Maharastri,用于非经典中。

耆那教中最早的教义有14个Puvva(Purva古老的),是大雄亲传的。大雄涅槃200年后有一场持续12年的饥荒,时值孔雀王朝(阿育王的王朝)Candragupta(阿育王的爷爷)统治,有一上坐法师Thera Bhadrabahu,带领信徒向南迁徙,另外一位Sthulabhadra通晓全部的14个Puvva,仍旧留在了摩揭陀。为了不让14个Puvva遗失,他们在Pataliputra(华氏城)集会,结集出了11个Anga;最后第12个囊括了那14个Puvva。Bhadrabahu回来后发现摩揭陀的教徒有很大分歧,后者白衣,前者裸行。南方裸行派不承认华氏城的结集,认为其实经典早已亡佚。所以结集仅仅是白衣派进行了结集,天衣派从南方逃亡回来,不承认其结集。

随着时间的推移,白衣派的经典变得混乱,在大雄涅槃后980/990年,即公元后5C中期,教派领袖Devarddhi Ksamasramana在Vallabhi召开第二次结集,将经典重新整理并抄写,得出11Anga,最后的第12个Anga再次遗失。其实早在第二次结集的500年前已无人完整知晓第12个Anga。Devarddhi只是将残卷和Vacaka“朗诵者”的口传重新萃集,经典是逐渐形成的。

孔雀王朝时期,佛教也进行过结集。公元后5C,佛教在斯里兰卡也进行了一次重大的整理工作,由角鹰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工作。耆那教第二次结集也是在此时间。此二宗教一直纠缠在一起。 I.

1.最古老的Ayaramgasutta,由两部分(srutaskandha)组成,有关僧人的日常行为(ayara,acara)。

第一部分主要内容是提醒和警告,比之佛教,耆那教的苦行更加严格,并且推崇宗教自杀。第二部分晚近,由Cula“附录”组成,前两部分内容是僧尼乞食和日常行为规则,第三部分是大雄和Bhadrabahu的传记。本书结尾有12记诵?。

2.Suyagadamga有关僧人的行为和对外道的对抗。由两书构成,第二书较晚近,有很多譬喻。 3.Thanamga,结构和Anguttaranikaya(佛教经一部)类似,概念由1-10组成。经按照每一组概念由少往多排。概念组所含的概念是递增的。耆那教也是这个排列方法。(更一组) 4.Samavayamga,接续前部Thanamga往上排,罗列概念。

5.Bhagavati Viyaha-或Vivahapannatti(问、答),简称为Bhagavati。包含大量教义的阐述,

有时以问答形式,有时以对话方式讲述传说(itihasasamvada),讲述大雄及其同时代人和前辈Parsva和与耆那教在理念上有冲突的派别Ajivika(较会享受生活,不相信轮回、报应,不进行苦修、戒律)。

6.Nayadhammakahao“例子和宗教故事”。

非常著名的是第7章商人和4个儿媳的故事(商人临行前给4儿媳每人5粒谷子,大儿媳将其扔弃,二儿媳食之,三儿媳保存好,四儿媳播种并收获,如此反复,5年之后商人归来,四儿媳已囤积很多粮食,商人惩罚前二媳妇,让三媳妇看护家产,四媳妇掌管整个家政。好比僧人对五戒:完全不守,守护不严,严守,传播)。还有耆那教版的黑公主与五位丈夫的故事。

耆那教五戒: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奸淫、不占有财产。 7.Uvasagadasao“居士十(诫)”。十个居士的故事。

8.Amtagadadasao“完结(苦行)十(章)”。完成了苦行的十章。有耆那教版的Krsna传说。 9.Anuttarovavaiyadasao,描述高僧绝食自尽。耆那教推崇的一个自杀法是绝食。 10.Panhavagaranaim“问与答”,有关教义。 11.Vivagasuyam“熟(业)书”,讲述业报。

12.Ditthivaya“各种见”。对应梵语Drstivada(Drsti就是哲学及其各种观点)。

II.第一部:国王朝觐大雄、往生12天;第二部:国王的提问(可视作文学作品),中心是Paesi王和僧人Kesi的对话,有关Jiva(耆那教中核心的东西)(Atman不生不灭,不随肉体消亡而消,Jiva类似于此,存在于人的身体中,可译为生命,肉体消逝,Jiva会带着业进入下一个躯体,耆那教是要消灭karman,如此Jiva方可进入涅槃。耆那教与佛教对于涅槃的理解有区别),最后让国王皈依。第五个Upanga是关于宇宙、星象、时间。第8、12为讲述地狱。

III.如同吠陀的Parisista增补部分,大部分是诗歌体。 IV.Cheda“段”。

第四个Ayaradasao“行为十章”。据传为Bhadrabahu所作的。第八章是Bhadrabahu的Kalpasutra,该章分三节,首节为Jinacaritra“胜者所行”(耆那的传记),是一种经典诗歌Kavya风格的大雄传,还有其前辈的生平;次节Theravali,讲高僧,长老谱系;末节Samacari为“苦行规则”;真正的Kalpasutra仪轨经是第五个Brhatkalpasutra或称Brhatsadhukalpasutra,有关僧尼的规则和教诫;第六个Pancakalpa,Pinda-和Oghanijjutti有时也计入Chedasutra中。 V.

1.Uttarajjhayana初学?经。耆那教入门的手册。共36章,为古老的宗教诗歌,类似于佛教的经集Suttanipata或法句经Dhammapada。

有很多Itihasa的对话和叙事诗。如:在Sauryapura城中有两位君主,其中一位有两个儿子

Rama和Kesava,另一位有一个儿子Aristanemi,Kesava为其求得一位公主Rajimati。Aristanemi在迎娶公主时看到农圈中锁养的牲口,知道它们将在自己大喜之日被宰杀,由此深受触动,出家行苦行了。Rajimati听说后悲痛万分,也出家了。她游方时被大雨淋湿,躲在一山洞中,以为没人,便将衣服晾干,不料洞中已有Aristanemi的兄长Rathanemi,后者看见Rajimati的美丽身体,不能自已,Rajimati叫他不要饮鸩止渴,Rathanemi当即醒悟,记起了戒律。(最大的目的是说教)

2.Avassaya或Sadavasyakasutra耆那教的六种日常必须(avasyaka)义务。

3.Dasaveyaliya。有关僧人生活的格言;其中有接续Uttarajjhayana中的Rajimati的叙事诗。 4.Pinda-和Oghanijjutti,有时也计入Chedasutra中。

没有计入任何一组的有:Nandi和Anuogadara,是耆那教僧人所掌握知识的百科书式的概览,包括诗学、Arthasastra正试论?和Kamasastra。

天衣派自封为正宗,但没有自己的经典,后借鉴了白衣派经典,经文与白衣派部分重合,重合部分可能是分裂前的最古的部分。 藏外

包括注释和独立的作品两类。语言为耆那教的Maharastri和梵语。

在公元五世纪Devarddhi的结集之前,已经出现了对经文的注解。最古的注疏为Nijjutti/Niryukti,与Sutra经的关系很密切。比如Pinda-和Oghanijjutti归入藏中,后者甚至在Purva中。Niryukti的作者据传是Bhadrabahu。后来,Niryukti发展为俗语的Bhasya和Curni,它们又发展为梵语的Tika和Vrtti(发生在9-12世纪)。(全是注书的名称)

早期注释者中最著名的是9世纪下半的Haribhadra狮子贤,原先为婆罗门,他对Mulasutra的Avassaya和Dasaveyaliya的注疏存世。同时代的另一位是Silanka,对开头的两个Anga作了注释,并且全部翻成了梵语。11世纪Santisuri/Santyacarya和Devendragani对Uttarajjhayana的注疏,以及Abhayadeva对9个Anga的注疏。

注疏除了提供一些历史/半历史的信息,与佛经一样,还包含了丰富的故事,故事源自于俗语故事的耆那教化,不仅是用来解释经文,而且也能够吸引听众。对Uttarajjhayana的注疏所含故事最多。最早的注疏是Bhadrabahu的600颂的Nijjutti,稍晚的是Curni,最重要的是Santisuri和Devendraganni的注疏,前者名为Sisyahita,后者名为Sukhabodha,故事很详实。耆那教的故事比佛经故事选材更加广泛,如:Devendra的王子Muladeva和交际花Devadatta的故事、盗贼Mandiya的故事等等。Haribhadra的Avasyaka注疏中的Vasudeva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还有Kathanaka《故事鼓》,其中一部分是诗文夹杂的高僧传,一般在诵读Kalpasutra后讲述,叫做Kalakacaryakathanaka,讲述的是王子Kalaka皈依之后成为僧团领

袖,(其妹为一国王掠去)发动了一场战争。

还有Uttamacaritakathanaka《最胜王子传》,充满了奇遇和历险。

还有童话故事,是15世纪Jinakirtisuri的Campakasresthikathanaka《商人Campaka故事》和Palagopalakathanaka《Pala和Gopala故事》。

晚近时期的故事集还有印度典型的框型叙事结构,著名的有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就是仿造印度。如:无名氏的Samyaktvakaumudi《圆满月轮》,有的是依次罗列,没有嵌套结构。

著名的故事集还有Kathakosa《故事宝库》,其中有对Mbh中纳罗传的模仿。

叙事诗中特别的形态是Caritra和Prabandha。前者是过去Tirthakara或Jina、Cakravartin、Rsi的传记;后者属于传说和神话,是历史上的僧俗传记。最著名的是Hemacandra的Trisastisalakapurusacarita《六十三最胜男》。耆那教中著名的一位作家:Hemacandra金月,多面、多产。1089年生于Gujarat附近,他让保护他的王室皈依了耆那教,还让整个Gujarat皈依了耆那教。(耆那教人数少,但绵延至今,长盛不衰的原因:居士的力量,他们大部分是商人,经济条件好,供养僧团,使其一直维持下去)63最胜男:以十个Parvan讲述24Jina、12转轮王、9个Vasudeva、9个Baladeva、9个Visnudvisa。Hemacandra又自称为Mahakavya“大艺术史诗”。这10个Parvan可以独立成章。Mahaviracaritra《大雄传》,不仅讲大雄,而且还有自述。Parisistaparvan《增补》或Sthaviravalicarita《长老列传》,故事来自于民间。《增补》中有一非常著名的故事:Kuberadatta和Kuberasena母子乱伦的故事;Sthulabhadra和Kosa的故事(四个僧人在师傅面前发誓,能够在险境中坐怀不乱,第四个僧人是Sthulabhadra,据称能在交际花Kosa面前不破戒,事实上轻易被勾引,Kosa是真正的圣人,令其后悔并回归僧团,自己也出家为尼)。

故事之外还有很多耆那教化的历史事件。如:Candragupta和Canakya(一位贤相)的故事,他们在故事中也成为了耆那教的保护人。

Parisistaparvan的后续是Prabhacandra和Pradyumnasuri的Prabhavakacarita《光明传》,成书于1250年,包含了22位耆那教教师,其中包括Hemacandra。

天衣派将Carita圣人传也称作Purana往世书。Mahapurana中的第一部Adipurana的作者就是Harivamsapurana的作者Jinasena。

夹带着诗歌(gatha)的宗教俗语小说有Haribhadra的Samaraiccakaha,还有Siddha的Upamitibhavaprapancakatha。

还有属于Campu(散文-诗歌-散文,诗歌中继续有情节的进展)文学体裁的,有天衣派Somadeva的Yasastilaka。(仿造了)以Bana的Kadambari为榜样。内容是Maridatta的王要用人祭来祭祀族里人的女神,送来一对孪生兄妹,这一对兄妹是苦行者,且是国王的表亲,最后国王和女神都皈依了耆那教。Kadambari还被耆那教其他作品模仿。模仿Sisupalavadha

的有Haricandra的Dharmasarmabhyudaya。模仿Meghaduta的有Vikrama的Nemiduta,描述了Rajimati的哀号。还有Jinasena的Parsvabhyudaya。还有大量的短诗,如Hemacandra的Yogasastra。 参考书目

佛教和耆那教

印度教奥义书中,白半月(sukra):月由朔至望的半月,农历月初一始;黑半月(Krsna):月由望至朔的半月,农历月十五/十六始。

佛教文献有三藏(框子、篮子)Pitaka:经、律、论。此外皆为藏外。

一开始,佛教的叫法是Buddhavacana佛言,由Dharma?+Vinaya?两部分组成。从佛陀去世到现在,不断有人将佛陀、佛弟子的语录,佛陀、佛弟子、佛教徒的著作集结起来。佛陀灭度以及之后100年开了两次结集大会,到阿育王时代又结集一次,到蹇陀罗迦腻色迦王时又集结一次——即“四结集”。

Buddhagosa佛音、觉音,将当时在斯里兰卡的森伽罗的经文翻成了印度语言(摩揭陀语),但其实就是西北印度的方言,就是巴利文。对很多经书做了注疏。

三藏/两藏产生之前佛经还有一个分法:1.Sutta:Patimokkha-sutra 经;2.geyya偈颂?; 3.veyyakarana(vyakarana),即suttanta对话,讲佛教教义;4.adbhutadhamma神迹?,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佛陀的传记。这些也被称为anga,即四种文学体裁。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经、律两个Pitaka,后才产生论,成为三藏。以文学体裁的形式划分,有以其内容划分,后来以文学体裁形式划分的方法不再使用。

巴利文三藏篇幅最小,是最可以代表佛经核心的三藏。 一、Vinayapitaka律,讲僧团的行为规范。

1.由两个Sutravibhanga(经分别)组成:1)Mahavibhanga(大分别)或称Bhikkhuvibhanga(比丘分别)和2)Bhikkunivibhanga(比丘尼分别)

2.22个Khandaka(蹇陀),这里Khandaka有“章节”之意。(Parvan、Mandra、Kanka、Vagga) 讲一些具体的事情,包含很多故事的戒律,相当于我们熟悉的根本说一切有部律中的“药事”、“皮革事”等的“事”。包括:1)Mahavagga(大品)(前10个Khandaka);2)Cullavagga(小品)(后12个Khandaka)。这两个Vagga(品)包括如下三个独立部分:1)引言部分,即佛传的片断,从成佛到Sariputta(舍利佛)皈依;2)20个Khandaka;3)结尾,随机插入Rajagaha和Vesali的两次结集(佛陀去世后和百年之后)。 3.Parivara(随附):有16段19章。以问答的形式归纳前述内容。 律中最核心部分:舞罗提木叉?

二、Suttapitka(Sutra)经,讲佛教教义(记述方式与婆罗门的经相似:散文体,句子成分

不全,语录式,追求所谓的简洁效果,口语化)。如前面引文中“nikayavasena pancavidham”(若是部党五部经也),分为五个Nikaya(部)(原则上按篇幅长短分): 1.Dighanikaya(长部),即“(篇幅)长的经集”:34经收入3个Vagga里; 2.Majjhimanikaya(中部),即“(篇幅)中等的经集”:152经;

3.Samyuttanikaya(相应部),即“以类而居的经集”,用相同关键词聚集:7762经分入6个Vagga中。并再分为56个相应(Samyutta);

4.Anguttaranikaya(增壹部),即“带有递增细目的经集”:9557经分入11个Nipata(集)中,然后再分入不同Vagga内;(按概念数递增来分)

5.Khuddakanikaya(小部):有15书。(按佛经的体裁来分)其中亦包括“九支”中的Udana、Gatha、Itivuttaka、Jataka这些名称。经集和法句经也属于此部。不一定是篇幅小,也是“杂”的意思。从一个方面证明了Khuddakanikaya之古老。

三、Abhidhammapitka(Abhidharma)论,对法,相传为佛陀弟子所作,为佛教教义作解释。上座部将此藏分为七个Pakarana(书): 1.Dhammasangani(法集论) 2.Vighanga(分别论) 3.Dhatukatha(界论) 4.Puggalapannatti(人施设论) 5.Kathavatthu(论事) 6.Yamaka(双论)

7.Patthana(发趣论)

注:佛经存世的三大系统:巴利文、中文、藏文,其他的系统都是从这三大演化出来的。 参考文献

E.Lamotte. Histoire du bouddhisme indien des origins a l’ere Saka.Louvain 1958. Trans. S. Webb-Boin. History of Indian Buddhism from from the Origins to the Saka Era. Louvain 1988. O v. Hinuber, A Handbook of Pali Literature, Berlin 1996.

Hajime Nakamura(中村 元). Indian Buddhism: A Survey with Bibliographical Notes, Delhi 1987. http://21dzk.l.u-tokyo.ac.jp/SAT/satdb2015.php

经典诗歌

特色:“艺术诗歌”kavya原指“诗歌艺术”,特指“形式讲究的诗艺”。其重点在诗歌的形式,而非内容。因有时用于宫廷,所以也被称作宫廷诗歌。英雄诗歌就是原来的宫廷诗歌。

Suta伴随着君王在宫廷、战场和集会场合吟诵英雄和战争的诗歌。他们比婆罗门更接近君主。当宫廷生活更加精致化后,知识分子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歌人的位置上,且形成与婆罗

门的竞争。宫廷诗歌最早的雏形出现在罗摩衍那的某些篇章中。Valmiki被称为第一个艺术诗人。

经典的梵文诗歌时代的宫廷诗歌充分展现了艺术诗歌的特色。当然,在诗歌、格言诗、戏曲、故事以及佛教和耆那教文学中也有体现。艺术诗歌的风格特点为:图像和比喻的堆砌;冗长的模式化的描写;韵和律的使用;生僻词;文字游戏;迂回描述;一语双关。诗人们不仅有诗艺,而且有学问,他们掌握很多科学知识,包括字典、语法书、兵法、政治、房中术?、格律、诗学。诗学又被称为Alamkarasastra“庄严论”,即修辞法。

印度的诗、戏剧和格律

戏剧

印度诗学的早期作品不存,只能借助于后人的引用。

最早的为Bharatiya-Natyasastra“婆罗多舞论”,百科全书式的特色,似乎是多个文本的综合,大部分以Sloka偈颂诗的形式写就,也有其他格律和散文。共分38章Adhyaya。书中的第一章和最后三章讲述了戏剧的起源,传说梵天Brahman把Natya舞论作为第五吠陀来创造。在一个节目中,Indra将它首次上演,剧情:诸天的胜利和阿修罗的失败,阿修罗不满,让戏子无法演戏。婆罗多是天上的戏班主人,在他的请求下,Brahman进行了调节,后者说戏剧应该是真实世界的模仿,世界的一切就在戏剧当中,天上的戏子将在人间转世,但是会为人轻视,不过戏剧将不会灭亡。 II,III:剧场,剧场的建筑和开光。 IV、VIII-XIV、XXV:舞蹈和表情。 V:开场前 VI:味rasa VII:觉bhava XV:格律

XVI:修辞alamkara XVII:语言和方言等

XVIII:十种戏剧诗歌dasarupa及其标志 XIX:情节 XX:风格 XXI:行头、化妆 XXII-XXVI:角色 XXVII:演出的时节和观众 XXVIII-XXXIV:音乐和歌曲

《舞论》并非是一个作者的统一作品,而是不同时代的综合文本。Bhasa婆娑和Kalidasa迦梨陀娑的作品已提到了Bharata的这部作品。Matrgupta是Kalidasa的同时代人,对《舞论》作了注释。

rasa味,“情绪、气氛”,有八个:艳情srngara、滑稽hasya、悲悯karuna、暴戾raudra、英勇vira、恐怖bhayanaka、厌恶bibhatsa、奇异adbhuta。bhava情感状态,心理。 另外还有一部著名的《舞论》是Agnipurana《火神往世书》。 诗学

最早的是Bhamaha、Dandin和Vamana。

1.Bhamaha:Kavyalamkara诗歌庄严,关于诗歌之体、修辞、错误、诗艺的逻辑和语法的纯净。略晚于Kalidasa。

2.Dandin(三者中最出名)檀丁:Kavyadarsa《诗镜》/《文镜》。

诗句包括所举的例子几乎全为檀丁自己所撰。这部分是后7世纪的,讲的是诗体和修辞。 诗体:韵文padya、散文gadya、混合体misra。韵文便于记忆,散文用于应用文。因为使用了alamkara,所以散文的小说也属于Kavya。 对梵文和俗语诗歌兼有讨论。

“艺术史诗”的创作规律:以敬礼开始,素材由一个传说、一个故事或一个史实构成,其中四个人生目标被达成,主人公智慧和高尚。装饰为各种场景。史诗应详实地被讲述,rasa和bhava贯穿其中,它由一系列不是太长的歌曲sarga组成(所以叫sargabandha)。mahakavya:主人公正经,要求四个人生目标被达成,还要包含rasa和bhava。

他还讨论了散文诗、语言和方言的运用、风格的类型。最明显的风格是Vidarbha(今Berar)和Gauda(今Bengalen)。前者婉约后者豪放。

例子:Vidarbha:你这对膨胀的乳房,美得无可指摘的你啊,在你双臂藤蔓间没有足够的空间。Gauda:造物者将世界的空间造得太小,最美的人啊,且没想到,你的乳房会如此膨胀。 Alamkara修辞: 1)意义修辞

a.比upama:你的脸如莲花 b.喻rupaka:手莲花

2)词语修辞,属于Aksepa,即反讽。

对檀丁而言最好的修辞被称为atisayokti“夸张”。所有的艺术诗歌最喜欢用Slesa“双关”。还有Yamaka,人为的押韵,比如:“世尊毗湿奴永远保护你们,他有新鲜云彩的电光,他将Danava家族毁坏,他杀死最胜的醉象。”同样的音节会反向、向下、向上出现。或者整首诗只用有限的辅音和元音。

檀丁的伟大之处在于除了纯净的梵语,他还关注到了俗语。今天研究俗语文学,还需对他的作品进行研究。

3.Vamana,在迦湿弥尔王Jayapida宫内,公元8世纪人。他认为:诗歌的灵魂在风格中。他的作品是Kavyalamkaravrtti,由美学理论和语法实践组成。后者包含了Panini的语法规则,针对纯净的梵语。 4.其他

1)Vamana的同时代人和竞争对手是Udbhata,同在一王宫内,被尊为第一Pandit(sabhapati议事厅的主人,主席)。他的作品是Alamkarasarasamgraha“摄庄严精华”,他认为:诗歌的灵魂在rasa中。他还写了Bhamaha的注,但不存。他还写了Dhvanikarikah“韵论”。 2)Anandavardhana喜增,迦湿弥尔850年。对“韵论”的注Dhvanyaloka“韵光”,成为一部独立的作品。对他而言,好的诗作有两种:说出来的和没有说出来的,后者需读者或听众思考,称为dhvani“音调”(弦外之音),是诗歌的灵魂所在。rasa也属于没说出来的。由此有三类诗歌:(1)真诗歌,大部分为没说出来的;(2)大部分是说出来的,没有说出来的属于从属部分;(3)重心在华丽的词藻,为最差之诗歌。根据他的评判,只有Kalidasa和Amaru等至多6位诗人才是好诗人。

3)比喜增略晚的是Kuntaka的Vakroktijivita、9世纪末的Bhattanayaka、Hrdayadarpana和Pratihara,Induraja对Alamkarasarasamgraha作了注释。在10和11世纪之交,湿婆派婆罗门Abhinavagupta新护(著名的全方位的大师,哲学家、文学家)写了Dhvanyaloka的注释Dhvanyalokalocana。

诗学作品的传统一直到现代。 格律 Chandas

Chanda 格律早于诗歌。在婆罗门文献的经中已提到Chandas。在《梵书》中已经讲到了格律,格律的和谐被神话化。在Sutra时已有Chandasutra,据传是Pingala所作,它只有一小部分与吠陀诗歌有关,大部分与世俗诗歌有关。

Pingala所举的格律名称证明了当时世俗文学的高度发展。格律名多取自情歌:Kanakaprabha“金光”、Kudmaladanti“蕾芽”、Caruhasini“笑容可爱的”、Vasantatilaka“春饰”,它们可能是起初用于赞美女人的情歌,而后普遍化。另外还有些以其形态和特性为名:Mandakranta“缓慢地上升”、Drutamadhya“中间加快”。还有些与动物有关:Asvalalita“马戏”,Kokilaka“布谷鸟鸣”、Sargulavikridita“虎戏”。

吠陀的格律基本以音节计,音节数量的变化单一。艺术诗歌一句诗可以有5至27个音节不等。一首诗若为四句的话,就有20至108个音节。音节的长短变化构成了不同的格律。另外还有按照半个音节Mora计数的,如梵语的长音为单音节,两个短音节为Mora。Mora计数较常用于俗语诗歌中,如巴利语诗歌。Chandasutra不仅涉及梵语,也涉及俗语诗歌。

其余的还有Bharatiya-Natyasastra的XV章,以及Agnipurana火神往世书有关格律的章节。 不同的诗人皆有使用某个格律的偏好。比如Panini的Upajati、Kalidasa的Mandakranta等。

艺术诗歌

起源

根据碑铭和文学中的证据,印度的宫廷艺术诗歌在前2世纪应该已经出现,在公元2世纪有可考的作品,公元4世纪是其繁荣期的开始。

被认为作于公元四世纪的Kamasutra就有对市民Nagaraka生活的描写:“” 艺术诗歌脱胎于史诗、情歌与颂歌。

最早的宫廷诗为前四世纪的史诗Patalavijaya和Jambavativijaya,据传作者是Panini,但可能是另一个Panini,这两部(或一部有两个名称的)诗已佚。前2世纪Patanjali被称为诗人。同时代的Pingala写Chandasastra时,已经有很多情诗存世了。 前2世纪到后2世纪间没有梵语的艺术诗歌流传,只有俗语的。

碑铭:俗语Nasik碑,公元154年。碑上刻着经典诗歌。艺术散文风格;梵语Mahaksatrapa Rudradaman碑,Vidarbha风格,散文中的艺术诗,公元2世纪。

文学:最早的诗歌:Asvaghosa马鸣,佛教徒,公元2世纪。所用的风格应该早已流行于世,马鸣只是选取了一些用于佛教。 繁荣期

繁荣期还是归于印度教。描写了繁荣期的生活,主要是笈多王朝的生活。在笈多王朝Gupta(320建立)中(4-8世纪)为繁荣期。该王朝很多统治者皆爱好和资助文艺创作。另外还有迦湿弥尔的统治者也是如此。

首屈一指的无疑是迦梨陀娑Kalidasa。传说他出生于婆罗门家庭,但被遗弃,为牧人收养。后娶尚公主,因愧于自己没有教养而向Kali祷告,从此成为大智者和学者,因此其名为“Kali的奴隶”(此为杜撰)。这样的传说可信度不高。可考的是他出身于婆罗门家庭,崇拜湿婆,是吠檀多派。因描述Ujjayini乌长那(西北印度)生动详细,可认为该地是其故乡。他剧作Vikramorvasiya“凭勇健(vikrama)赢得的Urvasi之戏”,可能隐含了对Vikramaditya(CandraguptaII)“超日王”的赞颂。因此可推测他与超日王同时代。另外,根据传说,他是Ujjayini的“九颗宝石”之一。其中还包括星象学家Varahamihara、辞书编纂者Ksapanaka和Amarasimha、语法家Varahuci。还有碑铭的证据,Kalidasa应生活在390~460这个时间段内,即CandraguptaII和Kumaragupta统治时期。Kalidasa名声在公元7世纪已经确立。他的作品,史诗Kumarasambhava和Raghuvamsa罗怙世系、戏剧Sakuntala沙恭达罗和Vikramorvasiya优梨陀湿?、诗歌Meghaduta这五部作品确为真迹,还有Malavikagnimitra和Rtusamhara时令之轮或亦为其所作(可能是托名)。

“印度文学中,诗人的名气越大,他的年代就越难确定。”——Winternitz III,46.因为仿作太多,仿得好的可能就成了真作。

著名诗人Amaru可能也是Kalidasa的同时代人。Dandin被认为是7世纪人。

Harsadeva,与玄奘同时代,笈多王朝国王,为吠舍,或Harsavardhana“喜增王”或戒日王Siladitya(606-647在位)也是诗人。他崇拜湿婆、太阳神和佛陀。(*) 七世纪晚期还有Magha,作Sisupalavadha。 晚期

9世纪末到12世纪,比较著名的有Somadeva的《故事海》和Jayadeva的Gitagovinda。

艺术史诗

Asvaghosa被认为与Kaniska同时代人,出身于婆罗门家庭,受过良好婆罗门教育,皈依佛门后先入佛门后先入说一切有部,后转为大乘信徒。为义净所提及。代表作为Buddhacarita《佛所行赞》,汉藏本全,梵文不全。 Saundarananda-Kavya《美难陀传》

Sutralamkara《经庄严》,包含很多小乘故事,也有大乘思想,由于引用了佛所行赞的内容,被认为晚于后者。

Vajrasuci《今刚针》,在汉译中认为是法乘Dharmakirti所作。 Mahayanasraddhotpada《大乘起信论》

Satapancasatikanamastotra《一百五十颂》,Matrceta摩利置吒。 Jatakamala《本身鬘》,作者Aryasura,较晚。

佛教的Avadana文学

avadana意思是“大事【因缘】”,汉译常译作“譬喻”。主人公可以是菩萨的过去世,等同于Jataka;可以是对未来的授记Vyakarana;可以是前两者合二为一;可以是现世的业报成熟;也可以是佛陀的传记。较出名的是Avadanasataka、Karmasataka《贤愚经》。

取材于Avadana的诗歌:Kalpadrumavadanamala《如意树譬喻鬘》、Ratnavadanamala《宝譬喻鬘》、Asokavadanamala《阿育王譬喻鬘》,应与《往世书》产生时同。

Dvavimsatyavadana《二十二譬喻》、Bhadrakalpavadana《贤劫譬喻》、Vratavadanamala《戒譬喻鬘》、Vicitrakarnikavadana《严饰台譬喻》、Sumagadhavadana《善摩陀譬喻》、Ksemendra(寂静+因陀罗)的Avadanakalpalata《譬喻如意草》(在印度有很多仿作,在西藏影响更大,13世纪引进《诗镜》时译者同时引进此书,在西藏被认为是经典诗歌最高典范,总108个故事,二者一为文艺理论最高典范,一为文艺作品最高典范)。

婆罗门的Mahakavya大诗

古典和后古典时期的艺术史诗取材于古老的神和英雄传说。其中名作被称为Mahakavya。必须是以古老的神和英雄传说为创作素材的艺术史诗才可被称为Mahakavya。

Kalidasa完全践行了这一点,他的Raghuvamsa罗怙世系和Kumarasambhava(为寻找战神之父,雪山女神前往勾引正修苦行的Siva,最终成功)。介绍见《梵语文学史》281-293. Kumarasambhava III,39:

“即使树木也被美妇的臂膀,被藤萝弯曲的枝条所拥抱,她们的胸脯,带满着花束,

诱人的嘴唇像颤抖的芽苞。”

“带着同样的敬畏主宰者看着这她和牟尼们,‘女和男’这不是区别,因为善行

是对善人的尊敬。”

“胸脯被压迫的她抱住了爱人,(她)没有拿开被他渴望的嘴巴。她轻柔地阻止他

贪婪地移向(她)腰带的手。”

“红、黄、棕色的晚霞(布成)的棋局照耀云彩的边缘,‘卷发女啊!

你将

看到’,像完美的图画。” Raghuvamsa VIII 44-69

“于是,极具爱心的他抱起因为失去知觉而像一把弦索调和的琴一样的女人,揽入/

牵引熟悉的怀中/钩子。”

“他抛却了与生俱来的坚毅,因泪哽咽地诉苦,即便是铁烧红了也会变软,什么话/

故事竟分给众生!”

“当莲花儿,因为碰到了肢体,也能带走生命的时候,咳,任一个难道不能成为武器,

当命运投掷的时候?”

“抑或,生命终结者着手用柔软的(事物)杀死柔软的事物;这里,我将被融雪凋落

的睡莲当作先例。” “亲爱的!

你用苏醒能带走我的沮丧,就像黑暗用光明驱走,雪山的草药。”

“这脸庞,抬高的苍白的额头,停止了说话,令我悲伤,像在夜晚入睡的一朵莲花,里面停止了蜂鸣。”

“我的欢乐消失、愉悦离去、歌唱停止、时令无节、打扮的心思逝去、床

榻空荡荡。”

“女管家、近臣、闺蜜、六十四演艺中的女爱徒,说吧,什么是我不被夺走了

你的无同情死亡夺走的?”

R的19章为原作,K的前8章为原作。前者有33部注释,后有20部。最权威的注释是Mallinatha的。一般认为其只对Kalidasa的真迹作注释。

还有一些史诗托Kalidasa之名,如:俗语作品Ravanavha“杀Ravana”或Setubandha“架桥记”,真正的作者可能是PravarasenaII;Nalodaya“那罗传”,作者或许为Ravideva。 还有一些被认为是Kalidasa的同时代人:Kumaradasa的Janakiharana“Sita的被掳”、Bharavi的Kiratarjuniya“野人和阿周那”,讲述Arjuna与化身为Kirata的Siva的交战。

Bharavi的作品为Magha的Sisupalavadha《童护的伏诛》的榜样。此作品展示了文字游戏和双关的技巧。致力最多的还是色情。

Bhatti的Ravanavagha被称为Bhattikavya。它不仅是一部单纯的诗作,而是政治学和Panini语法的范本。很多诗作以展示语法和诗学为目的。Bhaumaka的Ravanarjuniya、Halayudha的Kavirahasya“诗秘”(诗人的秘密),他在展示词根(Dhatupatha)的一般现在

时的同时还赞颂了国王。

另一些诗歌为新瓶装旧酒,以古老的英雄事迹来颂扬当时的统治者,手法一语双关。艺术史诗的创作一直到现代,宫廷器和宫廷恩赏对诗歌的创作和发展不利。虽然印度人创作了有伟大想象力和丰富技巧的作品,但是没有思想深度。且创作为模式化,素材源自于史诗,几乎不加改动。

金克木 349-353Alamkarasastra扼杀了真正的诗歌,形式胜于内容。诗中还可以看到诗人的推敲和洞察力。虽然情节上少有可称道之处,且思想上亦无过人之处,但技巧精湛。 史传

史传也属于宫廷诗歌。吠陀文学的传承谱系、Mbh和往世书皆可认为是史传。据《西域记》,每个印度的城市皆有一方志。另外,寺院也有寺志,佛教和耆那教有高僧传,还有很多碑铭。但是印度没有希罗多德。印度不是没有历史观,而是没有批判观和史实观。原因是记录历史的人是宫廷诗人或僧侣。前者要颂扬君主及其先辈,后者要增长僧团的荣耀。史传必须从原初开始讲述,神话与历史混合,没有具体的时间观念。

出名的史传:11世纪迦湿弥尔Bilhana的Vikramankadevacarita、讲述Caluka王朝历史的《遮娄其王朝史》,最著名的是12世纪Kalhana的Rajatarangini“王河”,讲述的是11-12世纪迦湿弥尔王室的历史。(*)

当然,其史传也并非中立,他以自己的道德观念——正法——来批判事物。对魔幻深信不疑。神话传说和史实混杂。不过他也利用了碑铭、世系表、钱币等工具来批判地撰写。他也是一位描摹大师,人物形象十分生动。包括对同时代的国王Harsa的讽刺。 十二世纪Jalhana的Prthvirajavijaya《地王的胜利》。金克木352. 抒情诗

是印度最早的诗歌形式,吠陀、耆那教、佛教文学中都有,诗歌格律起源是Pingala的Chandasutra,他引用了当时流行的一些抒情诗作为范例。最早的情歌不是用梵语作的,而是用俗语。如Hala Satavahana的Sattasai“七百咏”是一部俗语(Maharastri)的诗歌/民歌集。Hala是德干地区的Satavahana王朝的一位君主,在位时间可能是公元1或2世纪。(*)

体裁:男女之爱,家庭生活,寡妇殉葬,城市生活,自然景观,格言谚语。

梵语的抒情诗最著名的是Kalidasa的Meghaduta云使。金克木290. “诗体用了长达68音一诗节的格律(Mandakranta‘缓慢地上升’),表现雨云的缓缓行进。”(*)

还有无数的《云使》模仿之作。丹珠尔里有藏译。另有《时令之轮》,讲印度季节情况。 与之同时代的还有Amaru阿摩卢的Amarusataka“百咏”。Sataka是一种文体,一部诗作包含大约100个诗节。这部作品并非诗选Anthologie。公元九世纪这部作品被Anandavardahana

喜增提起。据传其真实作者是Sankara桑偈罗大师(印度教吠檀多派大师),他钻入了迦湿弥尔国王Amaru的体内,与其100个夫人交欢,为了能彻底了解色情。因此他写就了100颂的作品。当然这纯属无稽之谈。但以100为单位的诗集或诗歌在印度非常流行。有很多模仿的百咏作品。

另外还有Bilhana的Caurisuratapancasika“偷情五十咏”。据传诗人与一位公主偷情,后被国王发现,要处死他。当他在刑场上作了此50咏后,国王为之动容,释放了他并许之以公主。 还有十一世纪Govardhana的Aryasaptasati“Arya七百咏”。俗语。诗歌按照其首字母排列。 这些诗歌的主题全是色情。

此外还有宗教色彩的诗歌。敬礼诸神,表现的是吠檀多的思想。比如Candisataka(Siva的妻子)、Suryasataka太阳神?。有些献给Devi“母亲”——尊敬的创世法则。

也有将两者结合在一起的,最著名的是Jayadeva圣天的Gitagovinda“赞颂牧牛童”。作者是孟加拉人,12世纪的统治者Laksmanasena的宫廷诗人。据传,他年轻时修苦行,一个婆罗门强行将女儿许配给他。每八个诗节为一组,格律相同,最后一句为叠句,可以用来跳舞。在每一歌曲之后有1-3颂,用作朗诵的,以此衔接情节。(情节:诃利世系,Visma?为牧童夫妻所养育,青年时代放牛,在放牛班中认识了他的妻子Rada,他与其旁的很多女伴搞在一起)

“有着涂抹了檀香粉的蓝色身体、黄色的衣服、林花之环,带着由因嬉戏而颤动的宝石耳环装点的双颊上的笑魇,诃利在年轻的、放浪的、欢爱至上的女人堆里嬉戏。”

此诗格律:Arya,长短不一,以一个短音节为计算单位,一个长音节为两个短音节。 金克木 358-360:印度的抒情诗以情欲为第一位,但艳情过于浓烈,美女总是不堪其乳房之重、臀部像象鼻、情人疯狂地剥去女人的衣服、牙痕、爪印??极度追求自然的感觉。

格言和谚语诗(重要)

Aitareyabrahmana中的Sunahsepa犬鞭的故事是雏形。在Mbh中已经有类似诗歌。后有格言诗被收集起来。最著名的是假托Maurya孔雀王朝Candragupta的首相Canakya/Kautilya“弯曲”(印度的诸葛亮)之名所集的rajaniti“统治术”。其诸多版本题目不一。很多格言可见Stenzler。

较著名的是Bhartrhari伐致诃利《三百咏》,分三个主题,每个主题100颂,Srngarasataka、Nitisataka,Vairagyasataka“艳情”、“正歌”、“离欲”,由纵欲转向解脱。是否与语法家同一人?义净的记述:

他还是欧洲认识的第一个印度诗人,通过Abraham Roger的《De open Deure tot het verborgen Heydendom》。金克木 243-251

很多模仿诗作。

另外,还有Nagaraja的Bhavasataka谜语集,Gumani的Upadesasataka。

还有Ksemendra(11C)的Samayamatrka、Kalavilasa。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各个层面的生活。特别有意思的是“寻花问柳的经验”,是色情经常和宗教完美结合。在西藏属于圣人。 诗歌集

所集诗歌的作者名多半不可信。

俗语诗歌集:Jayavallabha的Vajjalagga(vajja章节),年代不详。

梵语12世纪的尼泊尔佛教写本Kavindravacanasamuccaya(题目为F.W.Thomas后加)。 1205年孟加拉Sridharadasa的Saduktikarnamrta或Suktikamamrta“善耳甘露”。 13世纪的Jalhana的Subhasitamuktavali。(Subhasita格言,“所说的是很好的”) 1363年Sarngadhara的Sarngadharapaddhati。 15世纪中期Srivara的Subhasitavali。

金克木 梵竺庐集乙·天竺诗文 江西教育,1999 戏剧

戏剧是印度经典文学各种形式的汇总。原型是带有表演/表情的叙事歌舞。nataka“舞”、“戏剧”,nata戏子(哪吒)、natya表演。

在Bharatiya-Natyasastra中列举了10种戏剧dasa-rupa:

1.Nataka “传说剧”正剧。主人公是国王、半神或神。取材于神话或历史。表现所有的情绪,特别是爱情和勇气。语言高贵。人物4-5人。5-10幕。如:Mahakavya大诗。

2.Prakarana “创造剧”主人公源自社会大众。情节自创。下等人也可以出现在舞台上。5-10幕。(可传颂其他人的好人好事,与Nataka分别是“体制外”涌现的先进人物的戏剧和“体制内”人物的戏剧)

3.Bhana “独白剧”独角独幕剧。一般是一个浪子讲述他的故事,其他人物由其模仿。情节自创,主题为艳情。

4.Prahasana 合生,“笑剧”,艳情体裁。情节自创。主人公是修行人、婆罗门、国王或促狭鬼。情绪明朗。1-2幕。

5.Dima “争斗剧”取材神话传说的神怪故事。四幕剧。带有魔幻和“特技”。 6.Vyayoga “纷争剧”独幕战争戏。取材于英雄故事。女性角色极少。合小孩的胃口。

7.Samavakara “神魔剧”在天堂演出。神、魔出现,主人公是极其著名的人物。 8.Vithi “街道剧”,滑稽的独幕剧。1-2个人物。

9.Utsrstikanka,也称Anka “感伤剧”,独幕剧。慈悲为情绪。主人公是普通人。取材于历史故事。

10.Ihamrga “掠女剧”,素材半取自传说,半自创。主人公或人或神。演出是诱逃天女,但引发的战争会被避免。共4幕。(印度文学中概念之间常常会逐渐混淆起来)

后来还有18个从属种类Uparupaka。其中有Natika,在Nataka和Prakarana之间的种类,四幕,艳情为主要情绪,女人是主角。歌舞,比如Ratnavali和Priyadarsika;还有Trotaka,又是一个种类,5-9幕,半人类半神世界,比如Vikramorvasiya(迦梨陀娑的优哩婆湿)属于Trotaka。十个种类中最常见的是Nataka和Prakarana。

印度戏剧没有悲剧。远行、远处的呼唤、暴乱、诅咒、吃饭、洗澡、床戏、抹油、穿衣、咬、抓等不体面的行为不允许在幕中出现,但可以在幕间暗示。主人公的死亡在幕间也不允许表现。

戏以Nandi“祈祷”开始,紧接着是Prastavana序幕。Sutradhara(持献的人,模仿木偶,掌控戏剧)赞神和开场白,他也同时扮演男主人公。女主人公(妻子)总是美丽可爱。此外还有另外一个女人和交际花。另外还有一个丑角Vidusaka,他是丑化了的婆罗门,无知可笑。他是正角爱情历险的伙伴,是其他角色的揶揄者。但有些戏剧中他忠于友情的一面得到强化。此外,还有一类角色——Vita,他是正角的清客,富有经验。

对白为散文、韵文相交错,韵文有朗诵和歌唱的,并伴有音乐、歌唱和舞蹈(曲牌和舞步会注明)。语言:上等人(理论上还包括尼姑、王后、宰相之女、交际花)用梵语,女人和下等人用俗语,但尽管是婆罗门,Vidusaka用俗语,因其为丑角。上等女人问题的解决:《小泥车》里的交际花Vasantasena念白弄俗语,诗歌部分用梵语。Pancaratra《五夜?》中Arjuna装扮成太监时说俗语,露出身份时说梵语。常用的俗语是:Maharastri、Sauraseni、Magadhi、Paisaci、Apabhramsa,它们也不是日常的语言,而是文学化了的,是方言的提炼。

印度戏剧的宗旨是“对生活的模仿”。

印度戏剧是否源自古希腊的Mimus?两者都没有前幕布,但有后幕布yavanika,用来隔断舞台nepathya和化妆间。yavanika意思是“古希腊人的(墙)”。其余证据不足。或源自本土的叙事诗歌。

黄宝生 67ff. 佛教戏剧

最早能够发现的印度戏剧是佛教戏剧。

1911年Heinrich Lvders从新疆的贝叶经中发现了Asvaghosa的Sariputraprakarana或

Saradvatipurtraprakarana(秋鹿子,见题记)的残片。讲述了Sariputra(佛陀的弟子舍利子,舍利佛)和Maudgalyayana(木箭联?)皈依佛门的故事。另外两部戏剧没有名字,一个有Budhi、Dhrti和Kirti等人物;另一部的人物除了佛陀、Sariputra和Maudgalyayana外,还有一个苦修者、一个婆罗门、一个交际花和一个Vidusaka丑角。俗语和梵语交替使用。俗语形式较经典戏剧时代的早。根据字体,被认为是公元2世纪。

金克木 260-61.

Bhasa的戏剧和其他

Kalidasa在其Malavikagnimitra(被认为是伪作)中提到过包括Bhasa在内的三位前辈剧作家的名字。Bana等诗人和注释家也提到过他及他的作品Svapnanataka或Svapnavasavadatta(女主人公:仙赐)《惊梦记》。1910年,发现了13部剧作,其中包括《惊梦记》,基本认同皆为Bhasa的作品。据推断,他不早于三世纪末和四世纪上半。

其中六个取材于Mbh:五个独幕剧Madhyamavyayoga《仲儿的独幕戏》(般度五子排行老二的Bhima)、Dutavakya《出使》(Krsna)、Dutaghatotkaca《使者瓶首》(Abhimanyu之死)、Kamabhara《迦尔纳的担任》(Indra耍了太阳神之子迦尔纳)、Urubhanga《断股》(Duryodhana难敌的死亡,Bhima用计致其死)和一个三幕剧Pancaratra《五夜》(般度五子现身继位Virataparvan)。

还有根据Harivamsa的Balacarita《神童传》(Krsna)。

取材于罗摩衍那的有Pratimanatka《图像》(Sita被劫)、Abhisekanataka《灌顶》(整部罗摩衍那故事)。

取材自Kathasaritsagara《故事海》的:Svapnavasavadatta《惊梦记》和Pratijnayaugandharayana《负轭氏的誓言》、可能也是取材于Brhatkatha的Avimaraka《屠羊》,Daridracarudatta《贫穷的善施》、Sudraka的Mrcchakatika《小泥车》(影响了后来的作者)前四幕与之雷同,应是从其发展而来。

一般的戏剧序幕很长,且会提及剧作家,但Bhasa的戏剧序幕很短,不提及作者。一般戏剧剧终的谢幕词各不相同,但他的谢幕词总是“但愿狮子般强壮的国王统治整个大地(或我们的国土)”。他的剧作篇幅较后人的短得多。

Bhasa剧中的特色以及违背戏剧规则的地方: Pancaratra中Arjuna双重身份

Dutavakya中Krsna现出Visnu的Visvarupa样子(六个臂膀),可能需要观众的想象。 Urubhanga中Duryoghana难敌拖着断腿上台。(丑恶形象本不能出现在台上) Balacarita中有很多战斗场面。(本不应有真正的打斗场面) Svapnavasavadatta中的梦中煽情戏。

Sudraka首陀罗迦或紧接着Bhasa或略晚于他。或为一国王,出身或为首陀罗。《小泥车》非常有生活气息、反抗精神,有对佛教的同情(可能是因此而较早被译为汉语)。

还有Visakhadatta毗舍怯达多的Mudraraksasa《Raksasa(罗刹)的指环印》,政治剧,七幕剧,取材自Trantrakhyayika(《五卷书》的前身),讲述孔雀王朝宰相Canakya(Kautilya)与前朝宰相Raksasa的斗智故事。充满了Nitisastra政治哲学。

金克木 252-260,黄宝生 16-20 参考书目

黄宝生,印度古典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首陀罗迦,《小泥车》,吴晓铃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跋娑,《惊梦记》,韩廷杰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

迦梨陀娑及其他 1.Kalidasa

最著名的戏剧非Abhijnanasakuntala《(从)表记(重新认出)沙恭达罗》莫属。1789年由William Jones译成英语,1791年由Georg Forster再译成德语,在德国引起巨大反响,包括Herder的Goethe(1791)。类似的诗歌也曾寄给H.Jacobi。

Sakuntala取材于Mbh,是典型的印度“童话戏剧”。沙恭达罗的不幸源自仙人的诅咒,在印度之外会被认为“虚幻”的,但在印度是完全认可的。

最动情的是第四章,沙恭达罗离别净修林。(*)森林中隐修者干婆

该剧深受印度人民喜爱,版本无数;A.Weber认为没有一个真正的修订本,而是各地同时传抄的。

取材自古老传说的Vikramorvasiya《凭勇健获得的优哩婆湿》(金克木 295ff.)精彩之处是第四幕。优哩婆湿误闯入战神Kumara(Skanda)的森林(该林不允许女人进入),被罚变作藤萝,国王找不到她,变得疯狂,将云、孔雀、鸟儿、蜜蜂、大象、山、河误以为夺走或见过优哩婆湿的人,向他们发问。他大部分说的是梵语,但是有时也说Apabhramsa(破碎的语言),以显示其心智混乱。但季羡林(IV 五三、六九、七二)误作印刷错误,认为国王的唱词应为幕后的(有些版本没有俗语部分,但Pischel和Konow认为俗语部分是原作)。最后他无意间拿到了解除魔咒的红宝石,见到了优哩婆湿。这一幕还标有用来唱歌的旋律和用来跳舞的节奏。宝石又被老鹰叼走,但一个童子将它射落。这正是他们寄养在女修行人那里的儿子。Indra说优哩婆湿一旦见到儿子,就得回归天上。戏剧应该就此以悲剧结束。但Narada作为Indra的使者前来,因为Pururavas被Indra征召,去同魔打仗,所以他得以终生陪伴Urvasi。

诅咒、魔石、上天的使者,是印度戏剧热衷的元素。

Malavikagnimitra《摩罗维迦和火友王》。火友王历史上确有其人,是Sunga王朝的开国君主Pusyamitra之子。情节纯属虚构,反映了中古印度的宫廷生活。

摩罗维迦的女伴——大臣的妹妹作了出家人,见有情人终成眷属之后说:?? 一般认为,它既不是迦梨陀娑的伪作,也不是他的处女剧作。 金克木293-95.

2.Harsadeva戒日王喜增

Ratnavali《璎珞传》、Priyadarsika《妙容传》,主人公依然是Brhatkatha中的Udayana王。母题雷同于《摩罗维迦和火友王》。《璎珞传》里失火场面用剪影表现。《妙荣传》里有garbhanka“戏中戏”。

Nagananda《龙喜记》反映了作者是湿婆、太阳神崇拜和大乘佛教的倾向,与玄奘的记述相符。

金克木353,有印度注疏者说是国王收买捉刀人(枪手),但Bvhler认为是他解读有误。因此没有证据说非国王自己所著。

黄宝生 25-26

3.Bhavabhuti薄婆菩提

八世纪,Kalidasa之外最伟大的诗人,又名Srikantha“吉祥项”,出身于南印度的一个婆罗门家庭,博学多才。剧作多雄辩,但少幽默,拒不使用Vidusaka。作品:Mahaviracarita《大雄传》、Uttararamacarita《罗摩后传》——取材于《罗摩衍那》和Malatimadhava《茉莉与青春》——有些情节来自《故事海》104.

《大雄传》对应《罗摩衍那》的前六书。七幕剧。只是罗列史诗中的戏剧性情节,戏剧性不强。

《罗摩后传》对应《罗摩衍那》的Uttarakanda,但将Sita被逐归于民意,充分体现慈悲情绪(karunarasa)。有“戏中戏”。七幕剧。

最著名的是《茉莉与青春》,被称为“印度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里面也展示了作者对《欲经》的熟悉,他善于表达极度悲痛和使用鲜明的对比。十幕剧。

金克木 322-337用整整一章对薄婆菩提高度评价。 4.其他

政治剧还有Bhatta-Narayana婆咜·那罗延的Venisamhara《结髻记》,六幕剧,取材于Mbh的Bhima与Duryodhana的杵战。(黑公主为难敌侮辱,Dhima发毒誓一定要把难敌的腿打断,结果成功,黑公主又将发辫盘起)

晚期戏剧

九世纪末十世纪初Rajasekhara王顶,有超凡的语言能力,但并非出色的剧作家。Balaramayana《儿童的罗摩衍那》,在第三幕中仿照Harsadeva和Bhavabhuti插入“戏中戏”,第V幕是对Vikramorvasiya优哩婆湿第IV幕的拙劣模仿。Baliabharata《儿童的摩诃婆罗多》或称Pracandapandava《愤怒的般度们》,只有开头两幕。另外还有两部:模仿Malavikagnimitra的Ratnavali的Viddhasalabhnjika《雕像》和Karpuramanjari《樟脑球》,后者是用纯粹的俗语写就的。

古老的传说一再成为戏剧素材,最多的是《罗摩衍那》。基本上是史诗的诗歌再现,只有很少的语句用散文。一人独白,一人表演哑剧,原作似是为皮影戏而作。并非史诗和戏剧的过渡形式。

另外的素材源自Mbh和Krsna传说,还有Siva的、真实的历史人物的。 剧作有赞颂Prasasti和教育题材的。

教育的有哲学宗教的、语法的。前者最著名的是十一、十二世纪Krsnamisra克里希那弥湿罗的Prabodhacandrodaya《觉月升起》。以哲学概念为人物名,宣扬吠檀多派,批驳其他宗教。根据传说,他为了宣传和教授不二哲学(Advatia),而创作了此剧。这种形式最初见于马鸣的戏剧,但二人之间没有类似的戏剧出现。此后有大量的仿作。

古典戏剧至今仍在创作。在西方改编印度古典戏剧的同时,印度也改编了西方的古典戏剧。

黄宝生 31ff.

Bhana钵头(独白剧)和Prahasana合生(笑剧) 原本民间口头流传和即兴表演的,后来的作品才有抄本。

Bhana较出名的是15世纪Vamanabhattabana的Srngarabhusana《爱神之饰》。 Prahasana:十二世纪Jyotirisvara Kavisekhara的Dhurtasamagama《泼皮会》。 总的来说伤风败俗,格调低下。 参考书目:

迦梨陀娑,《沙恭达罗》,季羡林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迦梨陀娑,《优哩婆湿》,季羡林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戒日王,《龙喜记》,吴晓铃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叙事文学

可以说,印度是很多故事的故乡。吠陀中只有神话和传说,童话和寓言故事雏形在《奥义书》中,Mbh,Bharhut的Stupa有童话故事(前三世纪)、Patanjali的语法书中也提到童

话(前2世纪)。佛教和耆那教的俗语文学中有。 叙事文学的分类:

1.民间童话、故事和笑话。以宗教和世俗目的汇集的,起初为口传。语言是梵语。 2.由某位作者以宗教宣传为目的而收集的故事。比如Jataka和佛教、耆那教的其他故事书。 3.梵语的故事作品,以传授政治和世间智慧为目的。比如《五卷书》。

4.以娱乐为目的的故事,以小说为形式,但插入故事。开始是俗语,后来变为梵语。Brhatkatha(伟大故事)以及其后续形态、僵尸鬼25则故事Vetalapancavimsati、鹦鹉70故事Sukasaptati等。

5.梵语艺术散文小说(Romane、Novellen)。Dasakumaracarita十王子传、Vasavadatta仙赐传、Kadambari迦檀薄里。它不是故事集,而是艺术诗歌。

最常用的形式是插叙/框型结构。

故事:普通人,童话:魔幻的,动物故事:人格化的动物;教育为目的的以寓言为主,娱乐为目的的以童话为主。

akhyayika故事,短小的故事叙述:Geschichten,kleine Erzahlung;katha对话,谈话,一种叙述:Gesprach,Unterhaltung,Erzahlung。但两者的区分说法不一。

Pancatantra《五卷书》——印度故事中最出名

序言Kathamukha中,原为教育王子,后来教育儿童。 早期形态为:

1.Tantrakhyayika。克什米尔本,《故事集》。

2.Pahlavi译本(中古波斯语,570年)。以后译成叙利亚和阿拉伯语。

3.源自《五卷书》的片段,后进入Brhatkatha,而后进入另外两个故事集Brhatkathamanjari和Kathasaritsagara。

4.南印度《五卷书》(7世纪),为儿童写的缩写本。 5.诗体的尼泊尔《五卷书》。

《五卷书》非纯粹的民间故事,而是艺术诗歌,韵文、散文兼有,散文诗歌化——带有长复合词、文字游戏、双关等修辞手法。除了童话,自编的说教、寓言杂糅其中。

以政治学为主,其中序言中向Canakya敬礼,教授王子的婆罗门名为Visnusarman,而Canakya又名Visnugupta。

篇章:序言,I朋友的决裂,II朋友的获得,III乌鸦和猫头鹰从事于战争与和平的六种策略,IV已经得到的东西的丧失,V不思而行。推定成书于公元后300-500年。有婆罗门教的痕迹,但没有倾向。无佛教痕迹。

Jataka本身经也是取材于一个古老的《五卷书》本子。

《五卷书》与其最初形态Tantrakhyayika比较,第I、IV、V章插入的故事最多,语言更加清晰、简明。

而晚期的《五卷书》本有一简本Textus simplicior:西北印度本,Pahlavi译本和南部本缩减之后与之同一传承,为一耆那教徒所作,约9世纪中至1100年,但无耆那教元素。

还有一稍长的本子Textus ornatior:1199年由Purnabhadra作的汇编本。 以上两个本子流传最广。 还有南印度的Textus amplior。

尼泊尔的Tanrakhyayika与Purnabhadra的本子和南印度本有关。共有三个版本:梵语的叙述诗句、梵语的诗句和散文皆有、Newari语的,十四世纪。

Hitopadesa《利益示教》基于南印度本和尼泊尔本,成书于9-14世纪。作者Narayana。篇章:1.朋友的获得;2.朋友的决裂;3.战争(由火烈鸟和孔雀引导,寓言改动多);4.和平(故事框架全新)。部分与《五卷书》重合。

阿拉伯学者Alberuni在11世纪知道了《五卷书》的Hindi印地语译文。Pahlavi译本还包括了其他故事,包括枯井狂象,但改名为Kalila和Dimna(波斯名),不叫《五卷书》。

Brhatkatha《伟大故事》

根据Dandin、Subandhu、Bana可知,最晚在六世纪有一部故事集Brhatkatha。作者名为Gunadhya德富,使用了Paisaci鬼语。但原作不存,只有梵语的修订本。《伟大故事》的主线是Udayana与其子Naravahanadatta的风流故事。鉴于Bhasa的剧作内容与之雷同,可能此作会早于3世纪(先有故事,再有戏剧)。

根据传说,德富在Pratisthana出生,应属于德干高原的Andhrabhrtya或Satavahana王朝。但该城市也有可能在北印度,他故事多数发生在Kausambi(Yamna和恒河交汇处)。

目前存世的只有三个修订本,一是迦湿弥尔的Ksemendra安主(谶门陀罗)的Brhatkathamanjari《大故事花簇》和Somadeva月天(苏摩提婆)的Kathasaritsagara《故事海》,另一是尼泊尔的Budhasvamin觉主(佛陀娑弥)的Brhatkatha-Slokasamgraha《伟大故事偈颂集/概要》(不全)。后者更接近于Brhatkatha的原貌,但与迦湿弥尔本内容和顺序差别很大,与其说是“概要”,还不如说是“偈颂化”的作品。

Brhatkathamanjari《伟大故事花簇》大概在1037年作,过于简要。Kathasaritsagara《故事海》在1063-1081年作。

《故事海》:“本书从头至尾忠实原著,绝不篡改;仅仅为了紧缩原著的庞大篇幅,才更动语言。我尽力做到用词恰当,句义连贯;对全诗各部分加以组合时,不损伤故事的情味。我的这种努力并非为了炫耀才智,博取名声,而是为了让这部丰富多彩的故事易于记诵。”

因此,《故事海》也属于艺术诗歌,但Somadeva以内容重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