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0 《论语》十二章人教版练习题二十八 下载本文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思而/不学则殆 C、择其善者/而从之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下列句中划线字读音和意义都不同的一组是( ) A、学而时习之/学如不及

B、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C、诲女知之乎/诲人不倦 D、是知也/日知其所亡 【答案】:

【解析】:

第11题【填空题】

“而”字做连词时主要有两种用法:A.顺接,指用“而”字连接的两个部分的意思是顺承下来的;B.转接,指用“而”字连接的两个部分的意思是转折的。指出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用上文中A,B序号)。

①学而时习之______ ②人不知而不愠______ ③温故而知新______ ④思而不学则殆______

5 / 10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⑤敏而好学______ ⑥默而识之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2题【填空题】

一词多义。

①为:为人谋而不忠乎______ 可以为师矣______

②而:人不知而不愠______ 温故而知新______

③知:人不知而不愠______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 温故而知新______ ④乐:不亦乐乎______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______ 【答案】:

6 / 10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解析】:

第13题【问答题】

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同样获益匪浅,请写出“孔子语录”中的一则成语或格言警句。

【答案】:

【解析】:

第14题【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小题。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 , 犹当博学审^③问,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④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⑤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⑥乎?

7 / 10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④庶几:差不多。⑤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⑥勉:勤勉,努力。

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①不亦说乎______ ②学而不思则罔 ______ ③不日进则日退______ ④若既不出户______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②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其共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 共同之处:______ 不同之处: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5题【文言文阅读】

8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