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如皋冒氏家族研究 - 图文 下载本文

第3章冒氏家族的文化创造或者说家学渊源对于书香家族人才成长与文化建设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通常人们所说的“经学世家”、“中医世家"、“梨园世家”等,其中强调的即是家族内学术、技艺及文化的世代传承,也就是所谓的家学渊源。如皋冒氏,这一地方文化家族,其家学渊源的影响与表现也是十分明显的:其一,在学问上,父学子承,特别是文学之事的代代相承。如前所述,冒起宗,少有文名,登科入仕后,薄书之暇,仍肆力于吟咏。儿子冒襄更是少有的俊才,“幼有神童之誉,十三辄能赋诗"①。由于家学的影响和熏陶下,冒襄的两个儿子“无日不及诗”,均喜诗擅诗。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家庭教育传统的影响,冒氏家族中的女子,喜好舞文弄墨者也大有人在,较为出名的有冒俊,“笄岁娴吟咏",是如皋有名的闺阁诗人,有诗文作品《林下雅音集》行世。总之,因家学的影响,冒氏众多子弟热忱于文学之事,喜好吟赋咏唱,留下了大量的诗文作品。其二,在职业上,子承父业,家族内从事教职者人数众多。冒氏子弟,入仕为官,多有担任教谕、教授、训导之职;归隐乡里之时,则多丌馆授徒或讲学书院,也就是说,他们多从事培养后世人才和传播文化的活动。据统计,家族中曾经从事教育或以教书为业的子弟,达十数人之多。例如冒佑,年仅二十一,永乐壬午中举后,“授山东长山县训导,后升任东昌府冠县教谕”,培养了很多人才,“两学士子多所造就。”②此外,还有长期担任杭州府教授的冒诤臣,江西饶州教授的冒承礼,直隶赵州训导的冒文等……其三,教育传统与文化氛围代代承袭。冒氏子弟,好学勤读之风气代相传递,如:冒基,一生潜心于学问,“弱不好弄,见其祖所藏书而愿学焉。取经、史、子、集胪列类分,朝夕讽诵,务求淹通。盛暑酷寒,丹铅不去手。”@可谓饱读诗书,博学多才。其孙冒鸾,登科入仕后仍好学不倦,不废诵读,“每危坐一室,图书左右,不问户外事。’’④冒政自幼聪颖,勤奋好学,有事远出,必携书一卷,时时诵读。冒汝弼“生而聪颖,读书~目辄数行下。嗜学沉潜,纯粹不矜,明慧,故造诣精深。’’应该说,冒汝弼的执着精神和“不肯寄人篱下”的心态,影响了后世子孙,特别是他对待子女的要求更是严格,“及二子长,择名师授以遗书。日则严师授课,夜则挑灯伴读,盛暑严冬无间。"@可以说,冒氏子孙中绝大多数都能做到“生平于书无不读",“囊乏余钱尚买书"。此外,这种风气还源自家族拥有丰富的藏书@,“藏书之风气盛,读书之风气亦因之而兴”①,藏书与读书密切相关。南通@冒广生:《冒巢民先生年谱》,第379页。圆吕克孝:《永助公传》载《如皋县志》卷六。@吕克孝:《永宗公传》载《如皋县志》卷六。固吕克孝:《廷和公传》载《如皋县志》卷六。@韩茭:《例赠儒林郎兼明威将军文学冒公汝弼暨配旌节李恭人合葬墓志铭》载《冒氏宗谱》卷七,第334.-335页。@有关冒氏家族的藏书。系其始祖冒致中的友人刘亮所遗。刘亮为元末明初苏州人,家世为“吴中巨族”。刘亮曾参加过张士诚的农民起义军,张士诚失败前后,他尽载家中藏书,渡江来到如皋东陈,投靠好友冒致27两南人学硕十学位论文词人李懿曾在《望江南?通州好》中对冒氏家族万卷藏书楼有过这样的描述:“通州好,万卷旧家储。簟锦装池髹漆几,鸾绮绸叠皂罗橱,镇纸玉光腴。"总之,冒氏家族所营造的这些对子弟严格要求的文化氛围和丰富的藏书为后世子弟习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陆机在《文赋》中曾说:“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冒氏家族还特别重视家学,表现在后人对家族世系传承关系的清理与资料的收集]sn-r上。《冒氏宗谱》的纂修就是其中一例。众所周知,首倡纂修宗谱的是冒致中第五代子孙冒瑞,但他并未完成,抱憾而终。其子冒鸾继承父志,在其努力之下《冒氏宗谱》于明成化十九年(1483)得以修成,最后补刻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历经365年不断编修而成(见下表4)。从此,冒氏开始有谱可循。表4:冒氏修谱源流表次数成化十九年(1483)年代间隔牵头人次数年代间隔牵头人\32年69年93年冒瑞(初稿)/、乾隆九年(1744)17年冒与恒、冒允谦(增刻)正德十年(1515)冒政(参订)、冒鸾(原编)七乾隆二十九年(1764)20年冒诒(续辑)万历十二年(1584)冒承祥、冒栗(重修)八乾隆五十四年(1789)25年冒国柱(续刻)四康熙十六年(1677)冒起姓、冒溶(续修)九嘉庆二十一年(1816)27年冒文焕(续辑)五康熙六十一年(1722)45年冒起蒙(编刻)十道光二十八年(1848)32年冒志成、冒清柱(补修)注:资料来源:冒志成、冒清柱修,复旦大学文科馆藏《冒氏宗谱》道光二十八年(1848)亥1J本,笔者据此整理而成。由上观之,从冒瑞、冒鸾父子等初编宗谱开始,冒氏子孙都尽量及时重修家谱,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冒氏宗谱》是继承冒起蒙、冒与恒、冒国柱、冒文焕诸本的优点而成,溶化着从第五世至第十八世十五代人的万斛心血。由此我们可知冒氏对家族文化传承的重视。该谱以冒致中为第一世,其后世分为若干分支。该谱自一世至十八世,极为完备,宗流清楚,旁支了然。内容包括历代治谱序、世系图、纶音、祠祀、墓考、传记、墓铭、墓表、行状、祭文、赠言、艺文、诗词、书启等部分,相补成璧,体例周密。在谱牒中极为少见。中。后来刘亮病殁,藏书遂归于冒氏。。吴晗:《江浙藏书家史略》,中华书局1981年版。28第3章冒氏家族的文化创造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出,虽因财力、物力及其它方面的原因,有时修谱并未严格以三十年为断,如第三次修谱与第二次间隔了69年,第四次与第三次间隔了93年。但是,冒氏之所以成为江淮望族,而且历时明清两代400余年的时间,其子孙不断续修宗谱对家族的维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续修宗谱需要在整理前谱的基础上对后世世系的发展有充分的了解,只有这样宗谱才能准确无误,而且从资料整理到纂写、再到排版印刷都需要一定的人力、财力。所以从上表我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续修宗谱时,冒氏子孙显示了其家族互帮互助的家风,有能力者或出资或是捐田,并且由某一位或几位牵头,带领族人完成续修宗谱的工作。纂修宗谱的个中艰辛恐无人可知,但冒氏重视对家族文化之总结与传承,尤其是家族勤劳刻苦、好学上进之精神,是值得敬重的。总之,长期以来,冒氏家族形成了独特的教育传统与浓厚的文化氛围,冒氏祖辈重视儒家学术,大多数家族成员以读书做学问为乐,他们读书较多,游历广泛,交友甚众,以文章为“不朽之盛事’’而努力耕耘,甚至视作其人生最大的志趣。所以,如皋冒氏能够维持长久不衰,与家族自身的文化传统息息相关,与推动地方文化教育的发展也不无关系。3.2.3推动地方文化教育的发展如皋地区自古就是一个重礼仪之邦,儒学文化底蕴深厚。“上至官宦之家,下至平民百姓,无不以读书明理为荣”。所以,尊师重教的意识,五千年来深深植根于如皋人的心灵之中。为了发扬光大“尚儒’’这一优良传统,世代以读书习礼为第一的冒氏不但对教育本族子弟予以高度的重视,还将这种尚教的家风与实践从族里扩大到社会。为此,冒氏有众多族人从事文化教育事业,既培养了人才,又推动了家族和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乐于从教,并出任各地教官是冒氏家族推动地方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要手段。冒氏族人世代业儒、为官人数颇多,其中就有不少担任训导和教谕等教官之职,他们的足迹遍布地方。冒哲“厚重寡嬉,清苦力学,举明经,为泰州儒学训导,指授而课业,言有教,动有法。”冒佑年二十一,以《春秋》中永乐壬午乡科会试,登乙榜。“授山东长山县训导,一生笃信谨守,可为人师。后升东昌府冠县教谕,两学士子多所造就"。①并在晚年居乡期间,“乡里有公益事。众多委重于府君,府君引以为责,不辞劳瘁……尤致力于教育”。据家谱和方志统计,冒氏族人在各地任教谕、训导的有8人,另外还有国子监教官2人,冒士振,“万历年间南京国子监典薄"、冒繇,“崇祯年间国子监典薄"。此外,凡有益于地方文化教育事业之事冒氏无不积极参与,其中的代表如冒西吕克孝:《永助公传》载《如皋县志》卷六。两南大学硕十学位论文士撰,“遇善事不避嫌怨,竭力为之毅。邑中诸所兴建,若痒序、若舆梁、若梵刹,罔不慨然捐资,共襄盛举。"①冒翱凤,居心处世,无伪无欺。“皋城南三街桥有一草庵,日益倾颓,他捐资建造堂字(近仁庵),请僧主持,冬夏月备茶汤以供行人。”②冒风,悉心如皋县学,“雨涝败城,力为修葺”。③但也要看到,如皋冒氏家族成员,有一部分还算不上真正意义的文人学士。读书学问与科举入仕,相比较而言,他们更看重科举入仕,在政治生活中施展自己的才能,以期提高家族的声望,如前文论及的在科考道路上取得重大成就的冒鸾等人;然在科考无望的情况下,他们又不一味盲从。在这样的背景下,冒愈昌、冒襄、冒裔等人,可以看作是家族的一个文化符号,他们是官僚时代家族中惟一具有浓厚的文人习气、文采风流迥出的文士。冒襄、冒裔的生活道路以及与王士祯、李清、吴伟业、陈维崧等文人名士的交往以及与名妓董小宛的结合,无不具备了文人的洒脱不羁的性格特征。从这一点上说,他更像是家族的一个异类,在明末清初动荡的社会中给家族带来了清新的气息,也使家族获得了挽救的转机,使得这~家族兼具官僚世家与文化世家共有的属性。综上,笔者认为,冒氏文化家族特定的文化积淀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积丰厚,并在家族的文化发展历程中,愈显优势,愈显影响。冒氏家族学风浓厚,文风鼎盛,虽然有些家族成员的文化成就不是特别突出,但纵观数代冒氏子弟,衷情于学问著述,热忱于吟诗赋词的也代不乏人,其中有明末如皋才子冒襄,近代著名学者冒鹤亭。以冒氏文化家族的成功经验,也再次印证了大学者文征明先生所说的“诗书之泽,衣冠之望,非积之不可"④一语的道理,也让我们找到了文化世家兴起与维持的一个重要原因——家学渊源的影响。回冒梦璋、许直:《明登仕郎鸿胪寺序班先考环泉府君暨妣朱孺人、庶妣刘孺人行状》载《冒氏宗谱》卷九,第374页。。丁恂:《翘升公传》载《冒氏宗谱》卷六,第257页。@赵鹤:《明臀仕郎肥乡县主簿成斋冒公墓志铭》载《冒氏宗谱》卷七,第306页。固(明)文征明:《文征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30